古人的防盗怪招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_hai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盗窃之风,古已有之,天下无贼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翻阅古人笔记,发现二则防盗故事颇为有趣。
  最笨拙的防盗办法
  南宋洪迈的《夷坚志》里记载了一则宋人防盗的故事,令人啧啧称奇。张循王家境富裕,府中藏银两颇多,日日担心窃贼盗取,茶饭不香。后突然想到一妙法。他把家中所有的银子每千两熔成一个大银球。这银球重达半吨,放在家中就算来了窃贼一时也无法搬走,从此高枕无忧。此防盗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有时最笨的办法却能产生最有效的结果。
  最具真情的防盗方法
  清朝粱溪坐观老人的《清代野记》中记载,居住京城西河沿西头处有一户人家。仅寡妇孤女二人,死去的丈夫留下一些积蓄,正值女儿婚嫁,母亲便倾其所有为女儿备上丰厚的嫁妆,结果被盗贼获悉。一夜,一贼翻墙撬门,母亲昕到动静,情急之下大声对女儿喊:“莫非你舅舅又来了?你舅舅总认为我们有钱。不知寡妇孤儿的苦处,你把嫁衣扔出一件给他,让他做赌资吧。”母亲随手从窗户扔出一件衣服。贼不言语,持衣而去。
  第二天又听到有人翻墙,母亲惊呼道:“这该怎么办呀。你舅舅又来了!”没料此贼在窗外答道:“你们不要惊慌,我是来还账的。前日冒犯,很是过意不去,今天我把衣物还你了。”天亮后,母女在臺阶上发现一纸包,里面除了一件嫁衣外,还裹着一封用红纸包着的银子,写着“花仪二两”,没有署名。着实让母女惊喜一番。
其他文献
年底的时候,有两类人比较纠结:一类是要发工资、奖金的老板,一类是打算辞职、跳槽者。如果回到过去,是什么样的情形?  在古代,这个时候也是一年中最难过的,因此才有“年关”的说法,当然那时的“年关”说的是阴历。但在古代,这个时候却非辞职最划算的时间,与今天流行的“年底走人”不一样。  个个都是白领  现在实行的年薪制,通常是对高工资的白领阶层而言。其实,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从当官的到打长工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