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的本质在于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统一。教师在教学设计、合作、互动和总结等课堂环节中贯彻“主导性和主体性”原则,才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主导性;主体性;原则
The Principle of the Teachers’ Dominance and Students’Subjectivity in Political Efficient Classroom
【Abstract】The nature of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exists in the unity of the teachers’ dominance and the students’subjectivity . Only the teachers can carry out the principle of the teachers’ dominance and students’subjectivity during their teaching in classroom such as the teaching design/cooperation/interaction and summary, can they change the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inspire their study enthusiasm , truly achieve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
【Key Words】efficient; classroom; dominance; subjectivity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理念、学习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贯彻“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原则,形成“高效课堂”,对于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动力。
一、“主导性与主体性”原则的内涵与特点
现代思政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知识、思想、情感等方面共同构成的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主导性与主体性”原则实则针对教学中师生的关系问题而言的。
具体来讲,“教师主导性”就是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主体性”则指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它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础,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目标,两者相互作用,辩证统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导性与主体性”原则的特点在于以“双向性”教育理念为宗旨。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实际、智力水平、实践能力的情况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通过课堂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主学习、不断创新,在学习中,提高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该原则的最终目标是使课堂教学在师生良性互动中顺利进行,从而高效率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构成“高效课堂”。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是课程改革的产物。它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与此同时,“高效课堂”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引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因而,“高效课堂”的本质是把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
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很大差异性,人们往往将一课堂分成如下几个环节: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质疑、评价环节,释疑、点拔、总结、反馈环节,每个环节都凸显出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作用。然而,具体到实践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不知道怎么学”,陷入了“怪圈”,要么片面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全面放权,学生全面掌权”,导致以活动代替讲授,以放任代替自主,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而收效甚微;要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抱着“教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的态度,只是停留在座位形式的调整、提问方法的改变上,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这两种现象都缘于没有对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原则有一个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没有处理好“主导性”与“主体性”的辩证关系。
三、“高效课堂”中“主导性、主体性”原则的构建
(一)自研自探环节注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学设计充分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课前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在自研自探环节中,主要依靠学生自学教材,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获得知识生成,这无疑充分显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事实上有些教师在这个环节中采用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样必然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这个环节中教师主导性不可或缺,教师不仅要参与探究其中,还要确立有效的三维目标。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师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不能只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应该把三维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情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让学生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主动、活泼地发展并获得知识、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设计要围绕“高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情而定,不能脱离实际,好的教学设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心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这是一门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通过设计问题,促使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的乐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首先,问题要有趣味性,有趣味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积极地投入自学过程,并在其中获得丰富而有质量的学习体验;其次,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能让学生深入探究;再次,问题要有层次性,教师只有以教材为依托,设计有意义、有思维含金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研自探,学生在高质量的问题引导下步步深入,走进教材,吃透教材、最后跳出教材,才能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真正做到“主导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
(二)合作探究环节中倡导探究理念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语出《学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倡导探究学习,创造性思考,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自主探究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内在要求。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的手,让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口,让他能说;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让他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这段话告诫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时需解放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一起合作探究。
“真正的教育必须坚守‘人性’,立足‘人本’,富有‘人道’,尊重‘人权’。”[1]合作探究环节又称为互动环节,在具体的实践中,如果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好“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往往致使合作、互动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1.小组合作
“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改善了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具体操作中每小组以八人左右为宜,采取两两相对而坐的方式,两两之间学科水平相当,能够相互合作。每小组选两名学科水平较高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为小组长,坐在小组最前面,负责组织引领、“上传下达”等工作,其他同学按学科水平依次降低的原则排列,相临两层次之间为“师生”关系。学习方式包括“独学”、“对学”、“群学”等。
2.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都有参与教学、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作为有血有肉的灵性个体存在,压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有助于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深奥的教学内容通俗化,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3]。
思想政治课知识简单,贴近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高,与其他学科相比情境创设尤为重要。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学对象来选择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3.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强了教育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像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现代化的气息,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4]
(三)展示、质疑、评价环节突出师生互动
课堂是主战场,有效教学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才最终有效。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必须摒弃他们或隐或显的情感及精神上的漠然,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师生双方高效互动,即教师“高效的教”,学生“高效的学”是“高效课堂”的精髓。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参与者,教师是组织者、评价者。演员有一定的自主性、能动性,教师在尽可能的前提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发挥,教师的责任是指导、引领又不放任自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评价、注重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民主、感受自主和全程参与,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互动、展示环节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或讨论结果予以及时评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绝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教师要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建构,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1.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尝试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评价中来,认识到在评价别人的时候首先要学会评价自己,既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初步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
借助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有利于他们看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其主动发展。“但是学生评价的能力有限,需要老师提供具体的、形象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媒介,让他们依据要求互相观察,共同评价。”[5]
2.教师评价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因此,教师的评价对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评价时要遵循启发、激励原则,既重视智力因素,更重视非智力因素,多用肯定、鼓励、希望的语言,努力营造出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行为效果,带来学习的快乐效应。
教师对学生知识性内容的评价要准确、科学,重视生成,对过程和方法的评价要注重学习方法及规律的总结。此外,别具一格而独具特色的赞赏性语言评价,自然亲切的表情,也能有效拉进师生间的距离,活跃气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释疑、总结、反馈环节中的高效讲解
高效课堂中教师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而不作一定的点拔、讲解和总结是不够的,学生的知识储备较之于教师所站的高度毕竟有限。所以,教师点拔、精讲非常有必要,尽管讲解是传统常态课的主要形式,但我们要对其批判地继承,推陈出新,即要进行高效讲解。
高效讲解需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讲解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易错、易混点和学习的盲点;第二,讲解的启发性,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激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理解,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认为的:教学的基本方法则是一种归纳的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第三,采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和灵活性的评价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独立思考,认识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此外,教师精讲还要注意讲解的趣味性和迁移性。
在这个环节,教师精讲并没有违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是由学生提出的,只是对学生所提的问题作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提升;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性极强的思政课,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在释疑、总结环节中,教师精讲与学生质疑形成互动,使得“主导性与主体性”有机统一。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实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而能否取得课堂高效,关键在于是做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主导性与主体性”原则。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就是人本教育学,中国教师报/2012年/11月/14日/第008版;
[2]詹玉瑞,构建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浅谈,《甘肃科技纵横》,2011年(第40卷)第2期;
[3]余红燕,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初探,时代报告2012年11月(下);
[4]王水现,如何打造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高效课堂,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42期;
[5]李金虹,常态教学中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课外语文》,2012年第6期。
作者简介:陈永胜(1968-),男,安徽芜湖人。安徽省繁昌县第一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法学硕士。
【关键词】高效课堂;主导性;主体性;原则
The Principle of the Teachers’ Dominance and Students’Subjectivity in Political Efficient Classroom
【Abstract】The nature of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exists in the unity of the teachers’ dominance and the students’subjectivity . Only the teachers can carry out the principle of the teachers’ dominance and students’subjectivity during their teaching in classroom such as the teaching design/cooperation/interaction and summary, can they change the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inspire their study enthusiasm , truly achieve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
【Key Words】efficient; classroom; dominance; subjectivity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理念、学习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贯彻“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原则,形成“高效课堂”,对于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动力。
一、“主导性与主体性”原则的内涵与特点
现代思政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知识、思想、情感等方面共同构成的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主导性与主体性”原则实则针对教学中师生的关系问题而言的。
具体来讲,“教师主导性”就是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主体性”则指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它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础,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目标,两者相互作用,辩证统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导性与主体性”原则的特点在于以“双向性”教育理念为宗旨。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实际、智力水平、实践能力的情况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通过课堂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主学习、不断创新,在学习中,提高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该原则的最终目标是使课堂教学在师生良性互动中顺利进行,从而高效率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构成“高效课堂”。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是课程改革的产物。它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与此同时,“高效课堂”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引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因而,“高效课堂”的本质是把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
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很大差异性,人们往往将一课堂分成如下几个环节: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质疑、评价环节,释疑、点拔、总结、反馈环节,每个环节都凸显出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作用。然而,具体到实践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不知道怎么学”,陷入了“怪圈”,要么片面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全面放权,学生全面掌权”,导致以活动代替讲授,以放任代替自主,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而收效甚微;要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抱着“教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的态度,只是停留在座位形式的调整、提问方法的改变上,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这两种现象都缘于没有对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原则有一个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没有处理好“主导性”与“主体性”的辩证关系。
三、“高效课堂”中“主导性、主体性”原则的构建
(一)自研自探环节注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学设计充分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课前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在自研自探环节中,主要依靠学生自学教材,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获得知识生成,这无疑充分显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事实上有些教师在这个环节中采用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样必然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这个环节中教师主导性不可或缺,教师不仅要参与探究其中,还要确立有效的三维目标。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师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不能只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应该把三维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情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让学生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主动、活泼地发展并获得知识、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设计要围绕“高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情而定,不能脱离实际,好的教学设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心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这是一门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通过设计问题,促使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的乐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首先,问题要有趣味性,有趣味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积极地投入自学过程,并在其中获得丰富而有质量的学习体验;其次,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能让学生深入探究;再次,问题要有层次性,教师只有以教材为依托,设计有意义、有思维含金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研自探,学生在高质量的问题引导下步步深入,走进教材,吃透教材、最后跳出教材,才能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真正做到“主导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
(二)合作探究环节中倡导探究理念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语出《学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倡导探究学习,创造性思考,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自主探究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内在要求。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的手,让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口,让他能说;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让他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这段话告诫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时需解放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一起合作探究。
“真正的教育必须坚守‘人性’,立足‘人本’,富有‘人道’,尊重‘人权’。”[1]合作探究环节又称为互动环节,在具体的实践中,如果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好“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往往致使合作、互动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1.小组合作
“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改善了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具体操作中每小组以八人左右为宜,采取两两相对而坐的方式,两两之间学科水平相当,能够相互合作。每小组选两名学科水平较高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为小组长,坐在小组最前面,负责组织引领、“上传下达”等工作,其他同学按学科水平依次降低的原则排列,相临两层次之间为“师生”关系。学习方式包括“独学”、“对学”、“群学”等。
2.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都有参与教学、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作为有血有肉的灵性个体存在,压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有助于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深奥的教学内容通俗化,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3]。
思想政治课知识简单,贴近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高,与其他学科相比情境创设尤为重要。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学对象来选择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3.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强了教育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像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现代化的气息,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4]
(三)展示、质疑、评价环节突出师生互动
课堂是主战场,有效教学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才最终有效。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必须摒弃他们或隐或显的情感及精神上的漠然,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师生双方高效互动,即教师“高效的教”,学生“高效的学”是“高效课堂”的精髓。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参与者,教师是组织者、评价者。演员有一定的自主性、能动性,教师在尽可能的前提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发挥,教师的责任是指导、引领又不放任自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评价、注重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民主、感受自主和全程参与,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互动、展示环节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或讨论结果予以及时评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绝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教师要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建构,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1.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尝试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评价中来,认识到在评价别人的时候首先要学会评价自己,既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初步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
借助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有利于他们看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其主动发展。“但是学生评价的能力有限,需要老师提供具体的、形象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媒介,让他们依据要求互相观察,共同评价。”[5]
2.教师评价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因此,教师的评价对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评价时要遵循启发、激励原则,既重视智力因素,更重视非智力因素,多用肯定、鼓励、希望的语言,努力营造出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行为效果,带来学习的快乐效应。
教师对学生知识性内容的评价要准确、科学,重视生成,对过程和方法的评价要注重学习方法及规律的总结。此外,别具一格而独具特色的赞赏性语言评价,自然亲切的表情,也能有效拉进师生间的距离,活跃气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释疑、总结、反馈环节中的高效讲解
高效课堂中教师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而不作一定的点拔、讲解和总结是不够的,学生的知识储备较之于教师所站的高度毕竟有限。所以,教师点拔、精讲非常有必要,尽管讲解是传统常态课的主要形式,但我们要对其批判地继承,推陈出新,即要进行高效讲解。
高效讲解需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讲解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易错、易混点和学习的盲点;第二,讲解的启发性,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激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理解,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认为的:教学的基本方法则是一种归纳的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第三,采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和灵活性的评价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独立思考,认识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此外,教师精讲还要注意讲解的趣味性和迁移性。
在这个环节,教师精讲并没有违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是由学生提出的,只是对学生所提的问题作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提升;另一方面,作为思想性极强的思政课,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在释疑、总结环节中,教师精讲与学生质疑形成互动,使得“主导性与主体性”有机统一。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实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而能否取得课堂高效,关键在于是做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主导性与主体性”原则。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就是人本教育学,中国教师报/2012年/11月/14日/第008版;
[2]詹玉瑞,构建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浅谈,《甘肃科技纵横》,2011年(第40卷)第2期;
[3]余红燕,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初探,时代报告2012年11月(下);
[4]王水现,如何打造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高效课堂,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42期;
[5]李金虹,常态教学中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课外语文》,2012年第6期。
作者简介:陈永胜(1968-),男,安徽芜湖人。安徽省繁昌县第一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法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