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政治这门学科,被一些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可有可无的学科。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教师课堂教学也缺乏激情,我们的政治课堂就像一团无源之水,死气沉沉。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让政治课堂也有声有色,充满活力和乐趣呢?正如古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需要为政治课堂注入一汪清泉,源源不断。对于政治教师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将成为激活沉闷政治课堂的活水源头。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而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求教师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的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这样的认知,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善学”、“乐学”。如何让兴趣成为中学政治课堂的活水源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效果呢?
一、搞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做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本课的重点 、难点 、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二、巧设导语,创造最佳氛围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如,例如《诚信做人永远》一课中,我在开始设置了一请故事大王来讲故事的情节,学生情绪高涨。可急转直下,故事大王失约未来,师生一阵失望。就在这一起一伏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已初步感知到了不讲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快,为后面的学习铺下了感情基础。所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课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師与学生位置变换,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着知识,如同往漏斗里灌水一样。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这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还怎么谈得上学习有兴趣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要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课本中《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时,我放手让学生唱主角,收到了良好效果。我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交往的故事,从内心来感知交往的必要性,然后就“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那要不要交往呢?”这一观点在班级里形成正反双方彼此互辨,最后有同学就说了:“中学生的我们正处于年龄的花季,对知识的渴求要我们认真学习,但学习的压力,成长的烦恼又要我们渴望有朋友,又要交往。因此,我认为学习和交往并不矛盾,交往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对此我给予了高度评价,使学生在被人欣赏中获得成功的精神体验,自然而然,激发了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它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讲“我国国力强盛”这一章节时,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一幅幅建国60周年阅兵式的生动画面、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然后再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近几年来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的学习渐入佳境,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学政治课堂的学生兴趣的培养,我们政治教师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多实践、多探索,力求激发学生兴趣,使我们的政治课像一团活水,活力四射!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南县试马镇初级中学726300)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而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求教师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的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这样的认知,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善学”、“乐学”。如何让兴趣成为中学政治课堂的活水源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效果呢?
一、搞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做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本课的重点 、难点 、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二、巧设导语,创造最佳氛围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如,例如《诚信做人永远》一课中,我在开始设置了一请故事大王来讲故事的情节,学生情绪高涨。可急转直下,故事大王失约未来,师生一阵失望。就在这一起一伏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已初步感知到了不讲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快,为后面的学习铺下了感情基础。所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课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師与学生位置变换,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着知识,如同往漏斗里灌水一样。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这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还怎么谈得上学习有兴趣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要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课本中《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时,我放手让学生唱主角,收到了良好效果。我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交往的故事,从内心来感知交往的必要性,然后就“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那要不要交往呢?”这一观点在班级里形成正反双方彼此互辨,最后有同学就说了:“中学生的我们正处于年龄的花季,对知识的渴求要我们认真学习,但学习的压力,成长的烦恼又要我们渴望有朋友,又要交往。因此,我认为学习和交往并不矛盾,交往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对此我给予了高度评价,使学生在被人欣赏中获得成功的精神体验,自然而然,激发了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它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讲“我国国力强盛”这一章节时,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一幅幅建国60周年阅兵式的生动画面、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然后再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近几年来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的学习渐入佳境,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学政治课堂的学生兴趣的培养,我们政治教师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多实践、多探索,力求激发学生兴趣,使我们的政治课像一团活水,活力四射!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南县试马镇初级中学7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