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内高压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及菌群的影响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益生菌酪酸梭菌及其代谢产物丁酸盐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并发腹腔内高压(IAH)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8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ANP并发IAH组(B组)、ANP并发IAH加酪酸梭菌干预组(C组)及ANP并发IAH加丁酸钠干预组(D组),每组20只。C、D组于造模前10 d分别予酪酸梭菌1×109CFU/d-1或丁酸钠100 mg·kg-1·d-1灌胃。采用经胆胰管注射牛黄胆酸钠法制备ANP并发IAH大鼠模型,制模后24 h采用左下腹直接穿刺法测定腹腔内压;取血测定血淀粉酶、TNF-α、二胺氧化酶(DAO)、脂多糖(LPS)及D-乳酸水平;取回肠末段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回肠黏膜6种细菌数量。

结果

B、C、D组大鼠血淀粉酶、TNF-a、LPS、DAO、D-乳酸水平及回肠黏膜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回肠末段黏膜益生菌群数量均低于A组,致病菌数量高于A组;C、D组大鼠血LPS、DAO、D-乳酸水平及回肠黏膜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益生菌数量均显著高于B组,而致病菌数量均显著低于B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酪酸梭菌及其代谢产物丁酸盐干预既能维护ANP并发IAH大鼠的肠屏障功能作用,又能调节其肠道菌群失衡。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的作用。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52例(52只眼),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6例。两组均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TA组在手术中玻璃体内注射1 mg TA。观察1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TA组视力优于对照组(t=-2.614, P=0.018)。术后1 d及10 d,TA组前房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2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ERCP治疗组(内镜组,107例)和非内镜治疗组(对照组,113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3 d患者的血WBC、淀粉酶、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
目的分析因角膜表面铁质异物而被漏诊眼内和眶内异物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11月我院就诊被漏诊眼内和眶内异物的角膜铁质异物剔除术后6例(6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初诊时均未接受CT、X线和UBM检查,其中5例未接受B超检查,初诊均未发现角膜、虹膜或巩膜的细小穿孔和眼内眶内异物。6例角膜浅层异物接受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出现并发症,通过CT、X线、B超和UBM检查后确诊眼内或眶内异物。结论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