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濉溪县职教中心: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012年年初,濉溪县刘桥镇水产养殖户黄文记的水产养殖面积增加了160多亩,一跃成为该镇的水产养殖大户,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而之前,他因受到养殖技术的制约和困扰,养殖规模从来没有超过30亩。黄文记尝到了淮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集团化服务的甜头。
2009年11月,濉溪县职教中心牵头15家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和安徽农业大学等9家顾问单位成立了淮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依托集团资源和人才优势,引导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近年来,刘桥镇矿区塌陷水域面积逐年扩大,水深不断增加,适宜农户开展水产规模养殖,濉溪县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依托农村成人文化教育学校,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抓手,实施“农科教电波入户工程”,为黄文记等水产养殖农户播放规模养殖光碟,拓宽科技成果推广渠道。阳光培训、创业培训等一系列惠农举措,让农民不离家门、不离土地、不影响生产,就能系统学习致富知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在农村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技能人才。
针对区域经济特点和气候特点、土壤结构等情况,集团还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科学生产出谋划策,五铺大自然集团董事长陈钦升更是尝到了校企合作的甜头。2012年,他的企业在职教集团专家的指导下,改变养殖环境,增加通风设置,疏通养殖场垃圾出口通道,优化饲料配制,当年就实现经济效益320万元。
濉溪县职教中心依托淮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彰显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辐射示范作用,深入开展“聚焦转型攻坚、力推创业富民”活动,坚持服务“三农”的特色办学方向,以培育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为抓手,创新办学模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加快农村实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现已成为皖北地区最大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青年创业培训基地、新型农民和技能型人才孵化基地。
淮北工业学校:“美心工作坊”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过去我常常感到很压抑,但这里很给力,让人感到轻松、快乐!”这是淮北工业学校2011级春招财会班的一位同学在参观学校“美心工作坊”后,在留言簿上写下的一句话。
作为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和淮北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该校何以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屡创佳绩,让社会认同,让同行刮目相看?校长李军的结论是: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市场办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创先争优和特色办学之路。
中职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技能,帮助他们找到工作,还要力争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爱岗敬业意识、人格健全和富有责任感的人。为此,淮北工业学校坚持把德育教育渗透进学校日常教学、实训和实习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必备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30多万元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美心工作坊,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个体、团体督导。工作坊创建以来,始终坚持“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推进”的指导思想,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及常规管理的全过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路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华网、《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对工作坊予以报道。时任淮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书记毕美家在视察美心工作坊时欣然题词:“办好美心工作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劳模顾宏领跑团队”“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安徽省模范职工之家”“安徽省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淮北师范学校:以文化引领校园建设
淮北师范学校是淮北市唯一一所师范学校,也是安徽省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校半个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了近2万名中小学师资,被誉为“皖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淮北师范学校文化氛围浓厚,1988年成立的金驿文学社可以说是该校文化建设的先锋。文学社定期开展征文比赛、写作交流、话剧演出、文学创作讲座、采风、郊游等活动,与校园记者团及校园广播站一起构成了淮师亮丽的风景线。文学社自成立以来,社员先后有400余篇习作在报刊上发表,并在全国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
淮北师范学校十分重视书法教育,全面开设书法课,成立“莽草书社”,每年都要举行“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基本功书写大赛。书社定期召开社员书法交流会,还经常邀请书法名家现场授课,组织社员观看书法视频讲座。在2010年第六届“大运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生书法大赛中,书社选送的52件参赛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8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24名、优秀奖4名,书社也因参赛作品多、作品质量高荣获团体组织一等奖,书法指导老师陈若海荣获园丁一等奖。这是该校连续六届荣获大赛组织一等奖。
2011年11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师范院校书法教育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安徽省师范院校书法教育年会在淮师举行。著名书法家、淮北煤炭师范大学教授丁梦周先生看到莽草书社学生的作品后深有感慨地说:“这些学生,个个都是淮北书坛的未来啊!”
2012年,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活动结果揭晓,淮北师范学校再创佳绩,其中个人演讲比赛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一等奖。
淮北师范学校紧密结合淮北职业教育实际,以“文明风采竞赛”和“德能双优学生评比”为契机,积极探寻“赛育合一”的德育教育模式。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强调全校普赛,形成了“人人参与、班班比赛”的全员参与局面,使“文明风采竞赛”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大舞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2012年,学校在安徽省级复赛中取得了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3项的好成绩。在全国文明风采竞赛中,学校孙若竹同学的演讲《拥抱文明,和美德拉手》荣获全国一等奖。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上,学校学生的书法作品荣获一等奖。 淮北卫生学校:争当卫生职业教育排头兵
被誉为“医学教育的沃土,卫生人才的摇篮”的淮北卫生学校,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过了五十余年的辉煌历程,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医学卫生人才,该校毕业生现已成为淮北地区城乡医疗卫生战线上的生力军。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单一开门办学,到现在多层次多渠道办学,从一个不足20亩的简易校园变成百亩园林式校区,专任教师从不足20人增加到100余人,在校学生从200名扩大到5000余名,办学层次从赤脚医生、职高、职业中专提升到集普通大中专于一体,开设专业从当初的医士、护士两个专业发展到现在护理、助产、检验、影像、中医、口腔、康复等十个专业,一系列成绩无一不昭示着淮北卫校艰辛的发展历程。
五十多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教研工作。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提高教学水平,学校逐年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更新充实。不仅有配套齐全的生理、解剖、病理、药理等基础教学仪器,而且有现代化的护理、康复、检验、口腔等教学实训设施,“把教室搬进实验室”“以病床当讲台”的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全省卫生职业教育的亮点,全市20多所市县医院和厂矿医院成为学生实习基地。学校每年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组织参加国培、省培,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使一批批年轻教师、骨干教师成长起来,目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教师队伍的90%,高中级职称占85%以上。
在培养学生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学校还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全面素质,组织开展或参加省市各级各类文体活动比赛,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近年来还成功实现了与安徽医科大学等省内多所医学高等院校“校校合作”,与南京飘渺坊等省内外多家用人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各类卫生人才培训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招生人数和就业率连续多年处在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贯彻《体育卫生条例》先进单位”“安徽省中职教育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淮北市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淮北市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
淮北市二职高:推进教学改革 建设精品课程
淮北市二职高以“教科研兴校”为办学目标,遵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原则,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建设精品课程,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该校对专业、课程和教材进行动态更新,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项目式、案例式、任务引领等教学方法;组建职教集团、专业建设委员会,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运用,对现有的实验实训室进行改造,努力建设理实一体化的“技能教室”。围绕淮北六大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要求,重点建设电子、计算机网络、平面设计与动画制作专业、旅游幼儿艺术、财会和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十二五”期间每专业每年建成1~2门市级精品课程,全校建成3~5门省级精品课程。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加强课程师资资源、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改革的建设,以此推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学校还把参加省市“三优”工程与平时教学、教科研活动结合起来,定期组织学科专业教师集体研讨,学校“三优”参评作品质量逐年提升。在2012年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研论文、精品课和优秀教学课件评选中,该校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7个,获奖总数连续三年占据全省中职学校前5名、淮北市第1名。
近日,学校又启动了新一轮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校长黄福云告诉记者:“学校将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通过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淮北艺术学校:从零起点到桃李芬芳
“十八年前,淮北艺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零开始,奇迹般地诞生于淮北大地,填补了淮北乃至皖北地区中等艺术学历教育的空白;十八年来,淮北艺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使淮北艺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合格艺术人才,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十八年后的今天,淮北艺校已跻身于省级示范中职学校行列,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办出特色、打响品牌、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是淮北艺校面临的发展任务和奋斗目标……”这是淮北艺校创始人、前校长于磊在2012年春季开学典礼大会上,面对全校师生发表的一段铿锵有力的致辞。
淮北艺校始终坚持“培养合格人才,促进文艺繁荣”的宗旨,遵循“德艺双馨、艺文兼优、全面发展、成人成材”的教育培养目标,本着把学生“招进来、培养好、送出去”的办学理念,全体教职员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为毕业生开辟就业与升学渠道。先后与全国部队文艺团体、各级各类地方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用人合作关系。
如今的淮北艺校校园,展现给人们的是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整洁的校园楼亭相映、草坪如茵,“构建和谐校园,共创文明淮北”的大幅标语格外醒目,“老师好”“同学们好”的相互问候是那样的温馨和谐。教室内书声琅琅;画室里,同学们认真作画;电脑室里,学生们凝神操作;琴房里歌声嘹亮,琴声悠扬;练功房內学生们翩翩起舞……
学校近年来先后编排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300多个,参与各级各类演出活动600多场,获得省市级集体奖20多项,师生个人奖200多人次,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4000名艺术人才,其中800多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3000多人分别进入部队和地方专业文艺团体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
2012年年初,濉溪县刘桥镇水产养殖户黄文记的水产养殖面积增加了160多亩,一跃成为该镇的水产养殖大户,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而之前,他因受到养殖技术的制约和困扰,养殖规模从来没有超过30亩。黄文记尝到了淮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集团化服务的甜头。
2009年11月,濉溪县职教中心牵头15家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和安徽农业大学等9家顾问单位成立了淮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依托集团资源和人才优势,引导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近年来,刘桥镇矿区塌陷水域面积逐年扩大,水深不断增加,适宜农户开展水产规模养殖,濉溪县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依托农村成人文化教育学校,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抓手,实施“农科教电波入户工程”,为黄文记等水产养殖农户播放规模养殖光碟,拓宽科技成果推广渠道。阳光培训、创业培训等一系列惠农举措,让农民不离家门、不离土地、不影响生产,就能系统学习致富知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在农村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技能人才。
针对区域经济特点和气候特点、土壤结构等情况,集团还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科学生产出谋划策,五铺大自然集团董事长陈钦升更是尝到了校企合作的甜头。2012年,他的企业在职教集团专家的指导下,改变养殖环境,增加通风设置,疏通养殖场垃圾出口通道,优化饲料配制,当年就实现经济效益320万元。
濉溪县职教中心依托淮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彰显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辐射示范作用,深入开展“聚焦转型攻坚、力推创业富民”活动,坚持服务“三农”的特色办学方向,以培育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为抓手,创新办学模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加快农村实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现已成为皖北地区最大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青年创业培训基地、新型农民和技能型人才孵化基地。
淮北工业学校:“美心工作坊”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过去我常常感到很压抑,但这里很给力,让人感到轻松、快乐!”这是淮北工业学校2011级春招财会班的一位同学在参观学校“美心工作坊”后,在留言簿上写下的一句话。
作为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和淮北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该校何以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屡创佳绩,让社会认同,让同行刮目相看?校长李军的结论是: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市场办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创先争优和特色办学之路。
中职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技能,帮助他们找到工作,还要力争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爱岗敬业意识、人格健全和富有责任感的人。为此,淮北工业学校坚持把德育教育渗透进学校日常教学、实训和实习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必备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30多万元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美心工作坊,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个体、团体督导。工作坊创建以来,始终坚持“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推进”的指导思想,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及常规管理的全过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路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华网、《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对工作坊予以报道。时任淮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书记毕美家在视察美心工作坊时欣然题词:“办好美心工作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劳模顾宏领跑团队”“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安徽省模范职工之家”“安徽省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淮北师范学校:以文化引领校园建设
淮北师范学校是淮北市唯一一所师范学校,也是安徽省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校半个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了近2万名中小学师资,被誉为“皖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淮北师范学校文化氛围浓厚,1988年成立的金驿文学社可以说是该校文化建设的先锋。文学社定期开展征文比赛、写作交流、话剧演出、文学创作讲座、采风、郊游等活动,与校园记者团及校园广播站一起构成了淮师亮丽的风景线。文学社自成立以来,社员先后有400余篇习作在报刊上发表,并在全国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
淮北师范学校十分重视书法教育,全面开设书法课,成立“莽草书社”,每年都要举行“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基本功书写大赛。书社定期召开社员书法交流会,还经常邀请书法名家现场授课,组织社员观看书法视频讲座。在2010年第六届“大运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生书法大赛中,书社选送的52件参赛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8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24名、优秀奖4名,书社也因参赛作品多、作品质量高荣获团体组织一等奖,书法指导老师陈若海荣获园丁一等奖。这是该校连续六届荣获大赛组织一等奖。
2011年11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师范院校书法教育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安徽省师范院校书法教育年会在淮师举行。著名书法家、淮北煤炭师范大学教授丁梦周先生看到莽草书社学生的作品后深有感慨地说:“这些学生,个个都是淮北书坛的未来啊!”
2012年,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活动结果揭晓,淮北师范学校再创佳绩,其中个人演讲比赛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一等奖。
淮北师范学校紧密结合淮北职业教育实际,以“文明风采竞赛”和“德能双优学生评比”为契机,积极探寻“赛育合一”的德育教育模式。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强调全校普赛,形成了“人人参与、班班比赛”的全员参与局面,使“文明风采竞赛”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大舞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2012年,学校在安徽省级复赛中取得了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3项的好成绩。在全国文明风采竞赛中,学校孙若竹同学的演讲《拥抱文明,和美德拉手》荣获全国一等奖。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上,学校学生的书法作品荣获一等奖。 淮北卫生学校:争当卫生职业教育排头兵
被誉为“医学教育的沃土,卫生人才的摇篮”的淮北卫生学校,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过了五十余年的辉煌历程,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医学卫生人才,该校毕业生现已成为淮北地区城乡医疗卫生战线上的生力军。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单一开门办学,到现在多层次多渠道办学,从一个不足20亩的简易校园变成百亩园林式校区,专任教师从不足20人增加到100余人,在校学生从200名扩大到5000余名,办学层次从赤脚医生、职高、职业中专提升到集普通大中专于一体,开设专业从当初的医士、护士两个专业发展到现在护理、助产、检验、影像、中医、口腔、康复等十个专业,一系列成绩无一不昭示着淮北卫校艰辛的发展历程。
五十多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教研工作。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提高教学水平,学校逐年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更新充实。不仅有配套齐全的生理、解剖、病理、药理等基础教学仪器,而且有现代化的护理、康复、检验、口腔等教学实训设施,“把教室搬进实验室”“以病床当讲台”的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全省卫生职业教育的亮点,全市20多所市县医院和厂矿医院成为学生实习基地。学校每年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组织参加国培、省培,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使一批批年轻教师、骨干教师成长起来,目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教师队伍的90%,高中级职称占85%以上。
在培养学生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学校还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全面素质,组织开展或参加省市各级各类文体活动比赛,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近年来还成功实现了与安徽医科大学等省内多所医学高等院校“校校合作”,与南京飘渺坊等省内外多家用人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各类卫生人才培训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招生人数和就业率连续多年处在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贯彻《体育卫生条例》先进单位”“安徽省中职教育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淮北市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淮北市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
淮北市二职高:推进教学改革 建设精品课程
淮北市二职高以“教科研兴校”为办学目标,遵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原则,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建设精品课程,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该校对专业、课程和教材进行动态更新,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项目式、案例式、任务引领等教学方法;组建职教集团、专业建设委员会,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运用,对现有的实验实训室进行改造,努力建设理实一体化的“技能教室”。围绕淮北六大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要求,重点建设电子、计算机网络、平面设计与动画制作专业、旅游幼儿艺术、财会和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十二五”期间每专业每年建成1~2门市级精品课程,全校建成3~5门省级精品课程。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加强课程师资资源、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改革的建设,以此推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学校还把参加省市“三优”工程与平时教学、教科研活动结合起来,定期组织学科专业教师集体研讨,学校“三优”参评作品质量逐年提升。在2012年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研论文、精品课和优秀教学课件评选中,该校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7个,获奖总数连续三年占据全省中职学校前5名、淮北市第1名。
近日,学校又启动了新一轮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校长黄福云告诉记者:“学校将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通过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淮北艺术学校:从零起点到桃李芬芳
“十八年前,淮北艺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零开始,奇迹般地诞生于淮北大地,填补了淮北乃至皖北地区中等艺术学历教育的空白;十八年来,淮北艺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使淮北艺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合格艺术人才,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十八年后的今天,淮北艺校已跻身于省级示范中职学校行列,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办出特色、打响品牌、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是淮北艺校面临的发展任务和奋斗目标……”这是淮北艺校创始人、前校长于磊在2012年春季开学典礼大会上,面对全校师生发表的一段铿锵有力的致辞。
淮北艺校始终坚持“培养合格人才,促进文艺繁荣”的宗旨,遵循“德艺双馨、艺文兼优、全面发展、成人成材”的教育培养目标,本着把学生“招进来、培养好、送出去”的办学理念,全体教职员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为毕业生开辟就业与升学渠道。先后与全国部队文艺团体、各级各类地方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用人合作关系。
如今的淮北艺校校园,展现给人们的是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整洁的校园楼亭相映、草坪如茵,“构建和谐校园,共创文明淮北”的大幅标语格外醒目,“老师好”“同学们好”的相互问候是那样的温馨和谐。教室内书声琅琅;画室里,同学们认真作画;电脑室里,学生们凝神操作;琴房里歌声嘹亮,琴声悠扬;练功房內学生们翩翩起舞……
学校近年来先后编排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300多个,参与各级各类演出活动600多场,获得省市级集体奖20多项,师生个人奖200多人次,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4000名艺术人才,其中800多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3000多人分别进入部队和地方专业文艺团体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