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懒懒地躺在沙滩上看潮起潮落,还是到山里度过一个美好的周末,亦或是辛苦一天后到公园散步消解疲乏,全球各地数百万人都意识到,融入自然有助于放松身心。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联相生”,意在鼓励大家走出户外、走进自然,融入自然,欣赏它的美丽并了解其重要性,共同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它关注的是自然所能带来的健康效益,包括精神健康、疾病控制以及制药业通过植物研究改善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健康状况的积极贡献等。
这一节日提醒人们,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每一口食物,每一次呼吸都来自于自然”,我们应该寻找有趣的方式来体验和珍惜自身与自然的重要关系。
自然环境缺乏症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两三百万年,其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然中。我们与自然与生俱来的亲密感被称为“生物恋”情结,也称为“亲生物性”假说(Biophilia);然而,城市化和数字化正在一点点侵蚀我们的自然属性,让人们逐渐忽视自然的重要性。
英国环保慈善机构——国民托管组织(National Trust)的一份报告表明,必须要正视“自然环境缺乏症”问题。所谓自然环境缺乏症,是用来描述人类逐渐与自然脱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症候,包括感官使用的减少、注意力集中困难以及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各种疾病;与此同时,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造成巨大压力,仅仅抑郁症就影响着3.5亿人的生活质量,抑郁症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失能原因。
虽然自然环境缺乏症还不是一个公认的症状,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错失了单纯从自然中获取快乐的机会,待他们成年后,忽视自然的重要性也就不足为奇。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我们不赶快扭转儿童室内久坐的趋势,很快,我们将面临不断累积的社会、医疗和环境问题”。
自然的馈赠
加强与自然的联系,可以帮助缓解上述问题。
一些研究人员通过测量脑电波和心率发现,那些花更多时间待在绿色空间中的人所承担的压力水平较低,较少呈现出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症状。融入大自然,还有助于提高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和抑郁症患者的认知能力。
2014年,一项英国的研究发现,移居到植被覆盖率更高地区的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得到改善。更多的证据表明,在城市中建造公园和绿地,将有效改善公共健康。
绿色空间也是运动和娱乐的好去处,能帮助大家提高身体素质。城市绿地是减少肥胖人群的关键武器。2012年,有320万人过早死亡,最终归因于缺乏身体锻炼。
对于足够幸运、自家后院帶有花园的人们来说,可以通过种植花草、松土施肥等加强与自然的联系。
日本较早认识到森林的调养功能,相关研究也很超前,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正在推动“森林疗法”。研究人员发现,在森林中漫步,可以增强免疫系统、抗癌并缓解压力。
韩国政府也在实施“森林休养”。与此同时,在芬兰,森林作为国民共享的生态福利得到推广。
如果我们对自然关爱有加,自然还会以其他方式回馈我们。例如,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减小交通噪音,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高地的森林可以为下游的城镇提供清洁的水源。
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种植树木减轻空气污染,试图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环境健康风险:空气质量日益恶化,导致全世界每年有700万人因此死亡。
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口多数依靠森林而生,森林不仅涉及到他们的健康状况,更是他们基本的生计来源。估计有16亿贫困人口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依赖于森林。
我们与大自然的联系还包括,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传统和现代药物。
传统医学中植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始。草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草药承担着最最基本的保健作用。
常用的止痛药和抗疟疾试剂以及用于治疗癌症、心脏病和高血压的药物均来源于植物。
即便在今天,人类对于树木和灌木的药用研究也还停留在皮毛层面,人们最近才发掘出多种植被的潜在价值。例如,当黑猩猩生病时经常寻求的一种草药,被证实能有效杀除人体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和贾第鞭毛虫等。
这也意味着,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代表其潜在价值的丧失,意味着可用来治愈某些疑难杂症的基因永远丢失,从而阻碍了人类对其医药功能的探索。
自然健康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
基于以上因素,有关国际机构认为,人类有必要加强与自然的联系并维护自然的健康,因为我们自始至终是受益者。
近几十年来,科学的进步以及日益严峻的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已经使人们认识到,自然体系的健康与人类的繁荣和福祉息息相关。
例如,世界上的海洋、森林和土壤是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巨大储存库;农民和渔民依赖土地和水下自然资源生存;科学家充分利用地球多样性的特点,通过提取数百万种物种中的遗传物质进行药物开发。
大自然的馈赠往往难以用货币衡量。清洁的空气通常被人们忽略,被视为理所当然,直到变得稀缺,人们才发现它的珍贵。经济学家正在制订新方法来衡量“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不论是在加利福尼亚果园忙碌授粉的昆虫,还是在喜马拉雅山谷徒步时所能享受到的身体和精神层面的闲适,都是生态系统带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价值,这是相当于数万亿美元的财富。 亲近自然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为大家提供了欣赏自然美景和荒野地带的绝佳机会。如果你想浏览美景,何不为自己设置一个挑战,比如发现一种不常见的哺乳动物,识别五种不同种类的蝴蝶,深入到公园最遥远的角落,等等。记录你的所见所想,并分享给更多的人,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
你还可以通过感官体验自然,比如脱掉鞋子,让身体和沙地来一次亲密接触;在夜色阑珊中散步时,依靠耳朵和鼻子来体验自然……
在城市中,我们一样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生物多样性的枢纽。何不为绿化尽自己的一份力?清扫一下街道或某个被遗弃的角落,或在自家窗台边种点花花草草。你也可以铲铲土,或者抬起路边的石头,看看下面藏着哪些可爱的小生物……
公民科学助力自然
无论是在林中散步偶遇一只小鹿,还是观察无意中落在手臂上的昆虫,我们与大自然的接触往往亲密而短暂;但是,每一次户外活动都为我们保护野生环境、了解野生动植物物种提供了绝佳机会。
当前,每个上网的人都能轻松地在手机上下载帮助识别动植物物种的APP,通过手机记录其所见所闻,并同步上传至本国乃至全球的数据库中。这些信息有助于科学家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制定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提供第一手材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科学司的杰奎琳·麦克格雷认为:“普通公民介入数据采集过程,将促进科学的发展,特别在监测环境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技术的发展帮助释放民众无穷的潜力。”因为公民科学项目并没有很高的门槛,即使你不是专家,也可以参与其中,为其他用户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共享项目的乐趣,特别是借助风靡全球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相关科普网站。
有关项目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康奈尔大学的鸟类研究项目,业余鸟类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能注册并使用该项目资料,上传自己的观察记录,追踪相关研究,看看自己为科研贡献了多少力量。这其中,许多业余鸟类爱好者都能熟练地识别出大大小小的各种鸟类,他们的分享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鸟类。
勘察物种的分布和丰度有助于确定物种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热点,使科学家和决策者制定更有效的保护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数据的收集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因为它们揭示了自然对气候变化或污染等压力的反应。
英国鸟类信托基金会开展的志愿者调查显示,杜鹃鸟等物种随着气温的上升不断向海拔更高处及北部迁徙,我们需要通过加强物种栖息地的保护,进一步守护这些日益减少的种群。
iNaturalist全球平台和新加坡的BioAtlas平台则鼓励公众分享自己拍摄的照片,不论是兰花和针叶树,亦或是蝴蝶和青蛙,都会有科学家帮助确认拍摄到的物种。
2016年,数百人在肯尼亚北部发起寻找濒临灭绝的细纹斑马活动。志愿者拍摄到近2000只侧腹拥有独特“条形码”的斑马,并汇报了它们的GPS坐标。在这些信息的指引下,科学家对该斑马物种的年龄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成功定位肯尼亚境内80%的细纹斑马群——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细纹斑马种群。
还有一些项目格外注重公民的亲身参与,并鼓励他们实际动手操作。
地球观察研究所(Earth Watch Institute)组织上海、加尔各答、温哥华、北美五大湖等地的学校、公司、研究机构和个人从河流和湖泊采集了1.7万份水样,就农业肥料浓度等指标进行测试。
美国“失落的瓢虫”计划正在向纽约州的公民出售罕见的九星瓢虫幼虫,它们专食毁坏庄稼的蚜虫,是除害小能手。机构希望以此方式帮助恢复并壮大九星瓢虫种群。
除了助力保护工作,公民科学家们还通过其他方式加强人们的知识储备,增强综合福祉。
一款名为“海洋垃圾追踪者”(Marine Debris Tracker)的应用程序为普通公众和海洋专家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并鼓勵大家加入海洋垃圾清除活动中。
西班牙的公民科学家正致力于帮助国家卫生部门追踪携带病毒的蚊虫,防止疟疾、登革热、寨卡等疾病的传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威尔逊中心正在收集所有相关项目信息,并计划综合到全球平台上,从而实现信息的公开和共享。
人们还可以通过很多平台见缝插针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在zooniverse platform,志愿者正在帮助研究人员进行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的日记到绘制火星表面奇形怪状的多边形山脊等各种艰巨的数据处理任务。
在这个沥青马路和智能手机相当普及的时代,生活精彩纷呈,每个人每一天都面对着满满的行程,与大自然的联系总是短暂的;但是,在你的帮助下,世界环境日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是我们探寻一切美好的源泉”。
相关链接
世界环境日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保护日,简称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要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办国是加拿大。
【责任编辑】赵 菲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联相生”,意在鼓励大家走出户外、走进自然,融入自然,欣赏它的美丽并了解其重要性,共同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它关注的是自然所能带来的健康效益,包括精神健康、疾病控制以及制药业通过植物研究改善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健康状况的积极贡献等。
这一节日提醒人们,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每一口食物,每一次呼吸都来自于自然”,我们应该寻找有趣的方式来体验和珍惜自身与自然的重要关系。
自然环境缺乏症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两三百万年,其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然中。我们与自然与生俱来的亲密感被称为“生物恋”情结,也称为“亲生物性”假说(Biophilia);然而,城市化和数字化正在一点点侵蚀我们的自然属性,让人们逐渐忽视自然的重要性。
英国环保慈善机构——国民托管组织(National Trust)的一份报告表明,必须要正视“自然环境缺乏症”问题。所谓自然环境缺乏症,是用来描述人类逐渐与自然脱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症候,包括感官使用的减少、注意力集中困难以及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各种疾病;与此同时,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造成巨大压力,仅仅抑郁症就影响着3.5亿人的生活质量,抑郁症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失能原因。
虽然自然环境缺乏症还不是一个公认的症状,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错失了单纯从自然中获取快乐的机会,待他们成年后,忽视自然的重要性也就不足为奇。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我们不赶快扭转儿童室内久坐的趋势,很快,我们将面临不断累积的社会、医疗和环境问题”。
自然的馈赠
加强与自然的联系,可以帮助缓解上述问题。
一些研究人员通过测量脑电波和心率发现,那些花更多时间待在绿色空间中的人所承担的压力水平较低,较少呈现出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症状。融入大自然,还有助于提高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和抑郁症患者的认知能力。
2014年,一项英国的研究发现,移居到植被覆盖率更高地区的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得到改善。更多的证据表明,在城市中建造公园和绿地,将有效改善公共健康。
绿色空间也是运动和娱乐的好去处,能帮助大家提高身体素质。城市绿地是减少肥胖人群的关键武器。2012年,有320万人过早死亡,最终归因于缺乏身体锻炼。
对于足够幸运、自家后院帶有花园的人们来说,可以通过种植花草、松土施肥等加强与自然的联系。
日本较早认识到森林的调养功能,相关研究也很超前,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正在推动“森林疗法”。研究人员发现,在森林中漫步,可以增强免疫系统、抗癌并缓解压力。
韩国政府也在实施“森林休养”。与此同时,在芬兰,森林作为国民共享的生态福利得到推广。
如果我们对自然关爱有加,自然还会以其他方式回馈我们。例如,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减小交通噪音,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高地的森林可以为下游的城镇提供清洁的水源。
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种植树木减轻空气污染,试图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环境健康风险:空气质量日益恶化,导致全世界每年有700万人因此死亡。
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口多数依靠森林而生,森林不仅涉及到他们的健康状况,更是他们基本的生计来源。估计有16亿贫困人口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依赖于森林。
我们与大自然的联系还包括,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传统和现代药物。
传统医学中植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始。草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草药承担着最最基本的保健作用。
常用的止痛药和抗疟疾试剂以及用于治疗癌症、心脏病和高血压的药物均来源于植物。
即便在今天,人类对于树木和灌木的药用研究也还停留在皮毛层面,人们最近才发掘出多种植被的潜在价值。例如,当黑猩猩生病时经常寻求的一种草药,被证实能有效杀除人体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和贾第鞭毛虫等。
这也意味着,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代表其潜在价值的丧失,意味着可用来治愈某些疑难杂症的基因永远丢失,从而阻碍了人类对其医药功能的探索。
自然健康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
基于以上因素,有关国际机构认为,人类有必要加强与自然的联系并维护自然的健康,因为我们自始至终是受益者。
近几十年来,科学的进步以及日益严峻的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已经使人们认识到,自然体系的健康与人类的繁荣和福祉息息相关。
例如,世界上的海洋、森林和土壤是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巨大储存库;农民和渔民依赖土地和水下自然资源生存;科学家充分利用地球多样性的特点,通过提取数百万种物种中的遗传物质进行药物开发。
大自然的馈赠往往难以用货币衡量。清洁的空气通常被人们忽略,被视为理所当然,直到变得稀缺,人们才发现它的珍贵。经济学家正在制订新方法来衡量“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不论是在加利福尼亚果园忙碌授粉的昆虫,还是在喜马拉雅山谷徒步时所能享受到的身体和精神层面的闲适,都是生态系统带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价值,这是相当于数万亿美元的财富。 亲近自然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为大家提供了欣赏自然美景和荒野地带的绝佳机会。如果你想浏览美景,何不为自己设置一个挑战,比如发现一种不常见的哺乳动物,识别五种不同种类的蝴蝶,深入到公园最遥远的角落,等等。记录你的所见所想,并分享给更多的人,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
你还可以通过感官体验自然,比如脱掉鞋子,让身体和沙地来一次亲密接触;在夜色阑珊中散步时,依靠耳朵和鼻子来体验自然……
在城市中,我们一样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生物多样性的枢纽。何不为绿化尽自己的一份力?清扫一下街道或某个被遗弃的角落,或在自家窗台边种点花花草草。你也可以铲铲土,或者抬起路边的石头,看看下面藏着哪些可爱的小生物……
公民科学助力自然
无论是在林中散步偶遇一只小鹿,还是观察无意中落在手臂上的昆虫,我们与大自然的接触往往亲密而短暂;但是,每一次户外活动都为我们保护野生环境、了解野生动植物物种提供了绝佳机会。
当前,每个上网的人都能轻松地在手机上下载帮助识别动植物物种的APP,通过手机记录其所见所闻,并同步上传至本国乃至全球的数据库中。这些信息有助于科学家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制定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提供第一手材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科学司的杰奎琳·麦克格雷认为:“普通公民介入数据采集过程,将促进科学的发展,特别在监测环境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技术的发展帮助释放民众无穷的潜力。”因为公民科学项目并没有很高的门槛,即使你不是专家,也可以参与其中,为其他用户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共享项目的乐趣,特别是借助风靡全球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相关科普网站。
有关项目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康奈尔大学的鸟类研究项目,业余鸟类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能注册并使用该项目资料,上传自己的观察记录,追踪相关研究,看看自己为科研贡献了多少力量。这其中,许多业余鸟类爱好者都能熟练地识别出大大小小的各种鸟类,他们的分享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鸟类。
勘察物种的分布和丰度有助于确定物种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热点,使科学家和决策者制定更有效的保护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数据的收集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因为它们揭示了自然对气候变化或污染等压力的反应。
英国鸟类信托基金会开展的志愿者调查显示,杜鹃鸟等物种随着气温的上升不断向海拔更高处及北部迁徙,我们需要通过加强物种栖息地的保护,进一步守护这些日益减少的种群。
iNaturalist全球平台和新加坡的BioAtlas平台则鼓励公众分享自己拍摄的照片,不论是兰花和针叶树,亦或是蝴蝶和青蛙,都会有科学家帮助确认拍摄到的物种。
2016年,数百人在肯尼亚北部发起寻找濒临灭绝的细纹斑马活动。志愿者拍摄到近2000只侧腹拥有独特“条形码”的斑马,并汇报了它们的GPS坐标。在这些信息的指引下,科学家对该斑马物种的年龄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成功定位肯尼亚境内80%的细纹斑马群——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细纹斑马种群。
还有一些项目格外注重公民的亲身参与,并鼓励他们实际动手操作。
地球观察研究所(Earth Watch Institute)组织上海、加尔各答、温哥华、北美五大湖等地的学校、公司、研究机构和个人从河流和湖泊采集了1.7万份水样,就农业肥料浓度等指标进行测试。
美国“失落的瓢虫”计划正在向纽约州的公民出售罕见的九星瓢虫幼虫,它们专食毁坏庄稼的蚜虫,是除害小能手。机构希望以此方式帮助恢复并壮大九星瓢虫种群。
除了助力保护工作,公民科学家们还通过其他方式加强人们的知识储备,增强综合福祉。
一款名为“海洋垃圾追踪者”(Marine Debris Tracker)的应用程序为普通公众和海洋专家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并鼓勵大家加入海洋垃圾清除活动中。
西班牙的公民科学家正致力于帮助国家卫生部门追踪携带病毒的蚊虫,防止疟疾、登革热、寨卡等疾病的传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威尔逊中心正在收集所有相关项目信息,并计划综合到全球平台上,从而实现信息的公开和共享。
人们还可以通过很多平台见缝插针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在zooniverse platform,志愿者正在帮助研究人员进行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的日记到绘制火星表面奇形怪状的多边形山脊等各种艰巨的数据处理任务。
在这个沥青马路和智能手机相当普及的时代,生活精彩纷呈,每个人每一天都面对着满满的行程,与大自然的联系总是短暂的;但是,在你的帮助下,世界环境日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是我们探寻一切美好的源泉”。
相关链接
世界环境日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保护日,简称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要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办国是加拿大。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