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装备、情感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章中如何塑造人物?如果这是一道简答题,并不难回答。
  塑造某个人物形象,可以采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方法,也可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其中,直接描写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神态(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间接描写体现在环境的渲染、其他人物的旁衬或反衬等方面。
  但是,只了解这些抽象的描写方法,并不意味着真正掌握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本领。如果想把塑造的人物形象落实在写作中,还是要扎扎实实地阅读一篇又一篇文章,通过具体文章去学习、去体会,然后落实在写作实践中,才能慢慢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和方法。
  中国古典诗词大多偏重写景抒情,并不着眼于塑造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通过古典诗词就无法学习到塑造人物的方法。实际上,有些古典诗词用只言片语就塑造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揣摩。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万径”极言空间之广大。在这样辽阔的空间里,没有飞鸟,因为“鸟飞绝”;也没有人迹,因为“人踪灭”。仅十字就渲染出空寂寥落的大场景。
  “孤舟”“独钓”,有“舟”,有“钓”,这一点儿都不稀奇。关键是“孤舟”之“孤”,是“独钓”之“独”,这一“孤”一“独”在“鸟飞绝,人踪灭”的空寂寥落的大背景下被凸显出来,把分散注意力的各种枝节都完全摒除掉了。不但有空寂寥落的大背景,而且有关于温度和天气的描述,是寒江,是寒雪。其实不只是最末一句才有雪,前两句也是写雪,却不露“雪”。
  寒冷的天气很容易让人退缩,退缩到温暖的地方。这孤独的渔翁,却超凡脱俗,偏偏要在这寒江边、在寒雪中垂钓。作者勾画的是远景,且因为披蓑戴笠,人物的容貌也不清晰。孤舟垂钓本没什么稀奇,也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现在却因为这空落寂寥的自然环境,这凄冷无比的天气的衬托,一下子成为关注的焦点,从而凸显出来。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和《江雪》一诗同样描绘了渔翁的形象。但这一形象所处的环境和《江雪》颇为不同,《江雪》给读者以孤寂清冷的感觉,而这个环境是让人舒心的,令人愉悦的。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有盛开的桃花,有清凉的流水,还有肥美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一派江南春汛的优美风光和盎然生机。
  在这盎然生机中,一个披蓑戴笠的渔翁在垂钓,一丝风吹动,细雨慢慢飘落。但是,这斜风、这细雨是不需要躲避的,不需要着急赶回去。就在这斜风细雨中,慢悠悠地垂钓。至于那肥美的鳜鱼是否钓得上来,早已不那么重要了。
  《江雪》中的渔翁是遗世独立的,有与身边环境相对抗的色彩,甚至与世俗世界完全不相容。《渔歌子》中的渔翁则融入环境中,是在享受环境,但又不与环境完全融合,一种悠然自得的气度跃然纸上。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这一首和前两首有很大不同。前两首诗词中,都有作者的影子,都要通过塑造心中的自己表达某种心境。但这首《送灵澈上人》是送别诗。不过,在写送别时,诗人一不小心就塑造出了一个鲜明的“上人”(对僧人的敬称)形象。
  竹林寺是灵澈上人将要返回的地方,“苍苍”写出了竹林寺的清幽;“杳杳”不只是写钟声远远飘来的意境,也是从侧面写出竹林寺距离之远。正因为距离很远,再加上一个“晚”字,就仿佛催促着灵澈上人尽快归山。
  斜阳下,身背斗笠的灵澈上人独自往青山走去,渐行渐远,直到身影完全消失在山林中。虽然灵澈上人的身影渐渐消失了,但是这一人物形象并没有就此消失,反而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记,仿佛眼前的人物轮廓清晰起来。
  送别是两个人的事,不可能只有行者,而没有送者。这首诗妙在只写行者,而没有写送者,仿佛送者隐身了一般。但细细品味,送者的形象也是鲜明的,对灵澈上人的敬仰,对灵澈上人的不舍,不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吗?不就是在表达一种独立于世、独立于时的愿望吗?
  将《江雪》《渔歌子》和《送灵澈上人》放在一起品读,是因为它们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其中的人物具有共性,都称得上是遗世独立的隐者。
  还有一处好玩儿的细节就是,这三首诗词中都提到了斗笠。但仔细琢磨,这三首诗词中斗笠的颜色不同。《江雪》中的斗笠是黑色或褐色的,与洁白的雪花形成强烈的反差。《渔歌子》中的斗笠是青色的,是水润的,和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仿佛那斗笠都充满了勃勃生机。《送灵澈上人》中的斗笠则是金色的,那是斜阳照耀下闪动的光彩。
  其实,斗笠只是斗笠,不可能因为不同的人戴上,颜色就有很大差异。但为什么在不同的诗词中,我们却看到了不同颜色的斗笠呢?那是因为斗笠所处的环境不同,或者说人物所处的环境不同。斗笠是这几首诗词中人物形象的重要装备,既塑造了人物,也被人物所塑造。
  通过这三首诗词,我们可以体会到,塑造人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给予人物适当的活动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人物不能离开环境而单独存在,只有在特定环境中才能凸显人物特点。
  第二,给人物配以特定的装备。这个装备要有特定人群的特征,体现他们的共性。具体到每个人物身上,又因为人物和环境不同,这些装备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第三,将自身情感注入人物中。不管刻画的人物是他人還是自己,不管对某一人物是喜爱还是憎恶,都要充满感情。没有感情的投入就无法塑造人物。
  以上三点,最后一点最重要。这不仅仅关乎塑造人物,更关乎写作本身。如果写作不能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不能将情感注入其中,那依靠什么打动别人呢?
  “术”是末流,“道”才是根本!
其他文献
沿着小巷走七八里路,拐过四五个弯,经过几家灰扑扑的店,走过一座架在干涸的河上的桥,有一座白铁门的小院,那就是我曾居住的地方。  你若透过门缝向里望去,指不定会望见三个孩子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拉千张布的身影。大舅舅家并不富裕,靠做千张的小本生意过活。早晨五点,公鸡还没有打鸣儿,舅妈就匆匆从楼上下来了,乌黑的长辫子编得清爽,乖巧地贴在头皮上纹丝不动。她会用带漏孔的钢勺从桶里捞出头天晚上浸泡着的黄豆。这
老话说:男孩亲妈妈,女孩亲爸爸,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而我一直与爸爸不怎么亲,反倒有点儿怕他。爸爸个子不高,但五官周正且有特点:眉毛短而浓重,生气时会皱在一起。最令我惧怕的还是他那深如潭水的眼睛,那是一种纯正的、不带一点儿杂质的黑。生气时的目光比平常还要深邃,简直叫你不敢直视,生怕被吞进无边无际的黑暗中。爸爸的“严父”形象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他对我很严厉,甚至可称之为严苛(即使爸爸的说教大多是对的,
事件回放<<<<  近来,青海省格尔木市的315国道部分路段成了“网红公路”,许多游客驻足并在公路中間拍照,甚至有当地导游将此地列为“必去景点”。拍出来的照片虽酷炫,安全隐患却不少。据青海省交警总队介绍,自2018年至今,因在315国道上拍照引发了8起交通事故。  时事鲜评  拍照要紧,还是生命要紧?这居然成了问题。更荒谬的是,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从大学生铁轨上摆拍逼停火车,到小夫妻
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让我认识了你———一位柔婉、从容、优雅,钟情于文字、执着于建筑的才女。照片中的你笑靥如花,身着素白长裙,如出水芙蓉般清纯,乌黑的云鬓和清澈的双眼令人难以忘怀。你既是“优雅闲隐的弱女子”,又是“风浪尖上的女强人”。缥缈的爱情  你在倫敦与徐志摩邂逅,曾有过一段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你们在星辉斑斓里长谈,在康桥柔波上泛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段爱情就像天边的彩虹
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这可是个大话题。好文章的标准有很多,每个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是,如果把“新颖”二字列入标准,每个人都会很赞同。  今天,我们就以两首“咏柳”诗为例,谈谈写作中“出新”的问题。  柳树在中国算是特别常见的树种,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大量种植,在古诗中也是常被提及的植物。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传统。因为“柳”与“留”谐音,故用折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有了这个背景知识,我们才能深入理解
“嘎吱——”  随着一个急刹车,我的身体控制不住地向前倾斜,胸口撞在了自行车的把手上,疼得我龇牙咧嘴。但我顾不上疼,急忙从口袋里拿出那张10元纸币,不错眼珠地盯着店面招牌上的“丰味寿司”几个大字。我觉得,我的眼睛一定在冒绿光!  我小心翼翼地摊开10元纸币,不禁露出幸福的微笑——终于有零花钱买小吃了!这家“丰味寿司”店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去学校的必经之路上。平时上下学,这里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人气
【舞曲·下】  C小调2/4拍  十六分音符的断奏再次推动篇章的延续,而后由拨奏引领你回到最初的节拍。流浪者們哪,拾起原本的梦想,怀揣新生的希望,准备好,收拾行囊,你们很快将再次启程。  我与那位大排档老板,算得上老相识了。本来以为两年前的除夕会是我们人生中唯一的交集,不成想,我们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白天,我有时会去他的餐馆里坐坐,有时点几串烤串,有时什么也不要,只是坐在靠窗的那个老位子上
李白、苏轼这两位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璀璨光辉的大文豪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将李白的《静夜思》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比较,会擦出无数火花。  这两篇诗词都以“月”为题材,又都表达了对家乡、家人的思念,文字明白如话又意境悠远,情感同样深切真挚、打动人心,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古人最爱借月亮表达自身情感,李白更是如此,他在诗中借明月抒情,大气又直白。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单
夏天的四九城热闹得很。  伴随着清晨时分的燥热,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被激烈的蝉鸣唤醒。北京的蝉出现得格外早,生命力也格外顽强。五月底,它们就争先恐后地爬上柳梢,一夜间便占领了这座城,每日引吭高歌。而最后退场却要等到八月,秋风一起,它们便悄悄消失了。  蝉的聒噪和张扬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可是到了半夜,另外一種小东西就悄悄地跑出来,在石头下面、墙壁缝隙中,安安静静地唱着只属于自己的小夜曲。  这就是蛐蛐儿。
英格麗·褒曼一生扮演得最多的角色是法兰西圣女贞德。在欧美各国,褒曼先后用五种语言饰演贞德一角。后来,当她到贞德的故乡访问并沿着贞德的足迹旅行时,人们不是来看明星,而是把她当作圣女贞德来欢迎。那炽热的民族情感令她动容。  为了演好贞德,褒曼翻阅了几乎所有文献资料,遍读了有关贞德的著作和剧本。在美国演出时,萧伯纳曾把自己的剧本《圣女贞德》寄给褒曼,但她没有采用。她认为萧伯纳把贞德写成了一个机警的、好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