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也是一种智慧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看见庭院前种的向日葵总低垂着头,便突发奇想,找来绳子和竹竿,将其中一棵向日葵固定起来,让它昂首挺立,直视太阳。我幼稚地认为这样就能让向日葵更好地吸收阳光,颗粒也会更加饱满。
   到了秋天,向日葵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來到那棵高昂着头的向日葵跟前,满以为它是最好的,可令我感到沮丧的是,那棵向日葵空空如也,里面没有一粒饱满的籽,还散发出一股刺鼻的霉烂味。我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昂着头的向日葵会颗粒无收呢?”父亲笑着说:“傻孩子,向日葵头朝上,里面多余的雨露排不出去,很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它会霉烂,长不出饱满的籽,你是好心帮了倒忙。其实,向日葵略微低头,一则是为了表达对太阳的虔诚与敬意,二则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父亲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后来我发现,不光是向日葵,其他植物也都遵循适时低头这个道理。比如,当麦子青涩的时候,它们总是昂首挺胸,无所畏惧;可当它们成熟了,却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头,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因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被折断的危险,还让鸟儿找不到着力点,从而保存了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果实。
   适当地低头也是一种大胸怀、大境界、大智慧。我有一个朋友,他一直奉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处世原则,因此为人十分强硬,结果得罪了不少人,在单位里他长期得不到领导器重,也不受同事欢迎。朋友十分纳闷:“我只是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已,有什么不对呢?”的确,朋友没有大的过错,但他却不懂得什么时候应该争取,什么时候应该放下。一味地委曲求全,那是一种懦弱;而一味地逞强好胜、趾高气扬,不懂得低头守拙,那也是一种愚昧。
   (作者李晓琦,选自《郴州日报》2019年1月25日)
  解读
   做人,应该像向日葵那样,心朝光明,却也懂得敬畏。适时低头,不是退却;相反,默默地积蓄能量,才能在将来赢得真正的饱满与收获。
  适用方向
   低头、守拙、处世之道
其他文献
【文题展示】  拍照小贴士:靠得太近,被摄物体容易變形,有时往后退一退,拍出的照片会更自然。   乘车小贴士:车来时,一拥而上会造成拥堵,有时往后让一让,上车会更快捷。   以上生活小贴士,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以“往后一小步”为题,写一篇作文。(50分)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内容充实,叙事清楚,结构完整;(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期刊
【人物说】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军,培育出了超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2,实打亩产7899公斤,创我国冬小麦高产纪录,他也被誉为小麦界的“袁隆平”。   谈起立志培育小麦新品种的原因,出生于农村家庭的刘建军说,1986年,他刚到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一次出差时听到有位农民说:“你们农科院的小麦品种不行。”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   1984年到1987年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三年
期刊
有一个词叫“匠心”,有一种精神叫“工匠精神”。真正的践行者,将以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用一生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历史坞】   “工匠”并非什么新鲜的名词,它早已深深地植根于民族的土壤中,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工匠”一词,“工”作“精”“巧”之解,“匠”乃技艺;也就是说,凡是精于技藝、巧于动手的人,皆可称为“工匠”。   在二里头遗址这一夏代故都的王宫区的南边,就发现
期刊
在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一位相貌平平的中年女子拿到了“专业精神奖”。她走上台时,全场嘉宾起立鼓掌致敬,颁奖嘉宾成龙更是直言,自己为了她才专门回了一趟香港。获奖的中年女子名叫杨容莲,不是明星也不是导演,甚至不能算是电影行业从业者。她只是在片场负责端茶送水的小人物,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茶水莲姐”。   “专业精神奖”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于1990年加设,旨在表扬曾为香港电影出力的资深演员或
期刊
【作文二】  窗外,乌云密布,顷刻间便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我坐在桌前,桌上摆着那道令我毫无头绪的数学题。   那一条条复杂的线段,一个个深奥的问题,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朝我罩来,将我裹在其中。我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笔,在一张接一张的草稿纸上不停地演算着。尽管我已经使出浑身解数,那道数学题依然像一座堡垒,坚不可摧。   算了,反正也想不出来,还是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下吧。正当我看得入迷时,身边传来了一声怒吼,
期刊
【作文一】  每天早上六点,还没等清晨的阳光入户,沙沙的扫地声就回响在社区周围。   打扫卫生的是社区门卫张爷爷,他年近七旬,身体健朗,岁月在他黝黑的脸上留下了道道沟壑,串脸的胡茬遮住了嘴唇,两鬓花白的頭发像稀疏的灌木丛,总给人一种凶神恶煞的感觉。他的双手几乎从未干净过,布满老茧和泥垢,每天都穿着褪了色的迷彩服,从头到脚没有让人可喜之处。   虽然他长相粗鄙,但为人和善。每当我们在院中嬉戏时,他都
期刊
她是中華文化的沉淀,如陈年老酒般香醇,滋养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她,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曾用妙笔赞美过她,有多少悲壮的故事在她身边上演,又有多少海外游子对她魂牵梦萦。下面,让我们走近诗词中的黄河,去倾听她低沉的咆哮,去感悟她独特的文化魅力,去探究她源远流长的文明史话。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解读: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
期刊
抱定一个题目写,不要一會儿一换。初学写作的人往往有这个困难:很高兴地看中了一件事,打算用它写成一篇小说或戏剧。可是,一动笔,才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其中最常遇见的一个是我们只看见了事情的表面,而没有看见它的根儿,所以写了几句就搁下笔,怪扫兴的。我们不应当这么容易动摇,而应当深入地去挖那件事的根儿,养成对事事物物要刨根问底的习惯。我们的责任就是遇见事必去刨根问底
期刊
稍有闲暇,人们便会走进大自然,或攀登名山奇峡,或寻访名胜古迹,或游览溪流湖泊,或探寻江河之源……所到之处,大自然总以其绮丽迷人的风景,盛情地款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除了盡情享受大自然呈现给人们的视觉盛宴外,人们也总是借助手中的那支五彩之笔,尽情地描绘着那一幕幕美丽的风景……
期刊
【化蝶之作】   轻嗅泥土的气息,感受时光倒流。独属旧时光的独特气息瞬间轻轻触碰鼻翼,缓缓流入鼻腔,慢慢变得丰盈、熟悉起来。(巧用动词“触碰”,将“嗅”的动作进行回放,寥寥数语,却令人印象深刻。)   老家在山村里,并不富裕。房子还是六七十年前祖爷盖的土房,没有像别家一样翻新过,站在对面山上往这边看,我们家显得有些不合群,所以自然少不了别家的冷嘲热讽。但我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我本就喜欢土房,它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