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13年诞生了两位歌剧大师——瓦格纳、威尔第,他们命中注定要互相碰撞,且死后也永远要被人们共同纪念。在纪念他们二百周年诞辰的活动中,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有两部重头戏,分别是威尔第的《鼠帮弄臣》(《弄臣》的改编本,将时代背景移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拉斯维加斯)和瓦格纳的《帕西法尔》。DG唱片已经发行了瓦格纳全套歌剧,共计四十三张CD,Decca唱片也不甘落后,出版了七十五张一套的限量版威尔第全集。
有趣的是,两位大师在世时却从未谋面,在谈及对方时也少有溢美之词。史料记载,瓦格纳每逢谈及有关威尔第的话题,措辞总是十分小心谨慎。威尔第八十六岁接受德国某报采访时称颂瓦格纳为“伟大的天才,……创造了不朽的作品。”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并不是威尔第发自肺腑之言。专家们试图探索两位大师创作的作品是否存在相互影响之处,结果是否定的。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两位大师创作上的成就,都受到了贝多芬音乐的影响。
人们自然会质疑这一说法,因为贝多芬并不擅长歌剧,他经过一再努力才完成了三幕歌剧《菲岱里奥》,被认为音乐宏伟、剧情感人。贝多芬在交响曲、奏鸣曲上的成就给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使后代的作曲家对他有一种敬畏之情。不过,音乐历史研究者大都认为,在吸收贝多芬的财富,把贝多芬的作曲技巧运用于创作歌剧这一点上,瓦格纳和威尔第作出了出色的成绩。
瓦格纳在创作上继承了贝多芬古典交响曲所达到的高度,而他写歌剧时,其灵感大多来自歌词和故事情节,他面临的挑战是,怎样把写歌剧的灵感和交响音乐结合起来。史料记载,他十五岁时尝试以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为样版写一部悲剧情节的歌剧,这就激励他学习和声。在十七岁时,他写信给斯各特出版社,推销他写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钢琴独奏版本,称他改编的钢琴独奏可以使这部“被误解”的交响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斯各特”没有理会他。
两年以后,瓦格纳再度向“斯各特”发去这个“贝九”钢琴独奏版本,说是可供它们免费发表,仅希望“斯各特”能寄给他贝多芬的一些晚期作品,如《弦乐四重奏》(作品127和作品131)等作为回报。显然,年轻的瓦格纳和当时许多音乐家一样,沉迷于贝多芬的这些梦幻般的、非常深沉内省的晚期作品之中。
贝多芬对和声和调的运用,他在形式、结构上的创新,特别是他音乐所具有的戏剧性影响了瓦格纳的创作。贝多芬创作中常用 “小主题”——几个一晃而过的音符或是独特的节奏——来组织乐曲的架构。在其著名的《热情奏鸣曲》《英雄交响曲》中,贝多芬反复用“小主题”把乐章之间反差非常强烈的乐句联系起来,这种技巧对瓦格纳的影响尤其大。1870年,瓦格纳为纪念贝多芬百年诞辰写了《贝多芬》一文,其中并没有特别指出他写的歌剧作品中有取自贝多芬的“小主题”技法,但他歌剧中代表某一角色、某一戏剧场面的短小的音乐主题不时重复出现,足以证明他从贝多芬音乐中汲取了这一技法。
瓦格纳毕生都在学习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作品131),在《贝多芬》一文中,他把作品131尊崇为足以让“整个世界翩翩起舞”的精彩之作。贝多芬的这部作品有七个乐章,演奏时乐章之间不停顿,结构精炼复杂,情绪瞬息变化,是一部既有交响曲气势、又有深刻自省的杰作。不难想象,作品131实际上是瓦格纳构思其气势雄伟的歌剧的一个范本。
威尔第的名字永远和意大利、意大利的歌剧同在。他对贝多芬一直非常崇敬,1889年,贝多芬的诞辰地波恩举行音乐节,有人问威尔第是否愿意列入祝贺者的名单,他说:“我怎么能拒绝这份荣誉呢?……他是贝多芬,在这个伟大的名字面前,我们只能虔诚地匍匐在地。”
在音乐创作上,威尔第的歌剧充满贝多芬音乐中常有的紧迫感、结构上的完整性以及丰富亮丽的交响色彩。但音乐史专家也承认,寻找直接的证据来说明贝多芬对威尔第的影响可能并不十分容易。众所周知,威尔第的名作《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依达》等在1870年代问世后,创作陷于长期的停顿,正当众多评论家认为威尔第“天才不再”时,斯特拉文斯基在其《音乐诗论》一书中力挺威尔第,他认为其《女人善变》( La Donna e Mobile,歌剧《弄臣》选曲)是对 咏叹调的真正创新;斯氏还认为当时的评论界对此视而不见,仅热衷于瓦格纳《指环》的雍容华贵。
真正把威尔第从退休中呼唤出山的是作曲家兼诗人博伊依托,他根据莎士比亚悲剧撰写了《奥赛罗》,威尔第于1887年写完这部歌剧,时年七十四岁。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戏剧,可以说是威尔第歌剧创作的高峰,而他写完最后一部歌剧《法尔斯塔夫》(莎士比亚喜剧,博伊托撰脚本)时年逾八十了。博伊托极其崇拜贝多芬,他称贝多芬为“日光之神”,而巴赫的高度只及贝多芬的胸部而已。在《奥赛罗》中,威尔第和博伊托对原著作了个性化的解读,给予奥赛罗阴险的副将雅戈很重的音乐分量,管弦乐队在整个悲剧中频频画龙点睛。众多评论家认为《奥赛罗》可称得上是威尔第最具贝多芬风格的歌剧作品。
有趣的是,两位大师在世时却从未谋面,在谈及对方时也少有溢美之词。史料记载,瓦格纳每逢谈及有关威尔第的话题,措辞总是十分小心谨慎。威尔第八十六岁接受德国某报采访时称颂瓦格纳为“伟大的天才,……创造了不朽的作品。”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并不是威尔第发自肺腑之言。专家们试图探索两位大师创作的作品是否存在相互影响之处,结果是否定的。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两位大师创作上的成就,都受到了贝多芬音乐的影响。
人们自然会质疑这一说法,因为贝多芬并不擅长歌剧,他经过一再努力才完成了三幕歌剧《菲岱里奥》,被认为音乐宏伟、剧情感人。贝多芬在交响曲、奏鸣曲上的成就给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使后代的作曲家对他有一种敬畏之情。不过,音乐历史研究者大都认为,在吸收贝多芬的财富,把贝多芬的作曲技巧运用于创作歌剧这一点上,瓦格纳和威尔第作出了出色的成绩。
瓦格纳在创作上继承了贝多芬古典交响曲所达到的高度,而他写歌剧时,其灵感大多来自歌词和故事情节,他面临的挑战是,怎样把写歌剧的灵感和交响音乐结合起来。史料记载,他十五岁时尝试以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为样版写一部悲剧情节的歌剧,这就激励他学习和声。在十七岁时,他写信给斯各特出版社,推销他写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钢琴独奏版本,称他改编的钢琴独奏可以使这部“被误解”的交响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斯各特”没有理会他。
两年以后,瓦格纳再度向“斯各特”发去这个“贝九”钢琴独奏版本,说是可供它们免费发表,仅希望“斯各特”能寄给他贝多芬的一些晚期作品,如《弦乐四重奏》(作品127和作品131)等作为回报。显然,年轻的瓦格纳和当时许多音乐家一样,沉迷于贝多芬的这些梦幻般的、非常深沉内省的晚期作品之中。
贝多芬对和声和调的运用,他在形式、结构上的创新,特别是他音乐所具有的戏剧性影响了瓦格纳的创作。贝多芬创作中常用 “小主题”——几个一晃而过的音符或是独特的节奏——来组织乐曲的架构。在其著名的《热情奏鸣曲》《英雄交响曲》中,贝多芬反复用“小主题”把乐章之间反差非常强烈的乐句联系起来,这种技巧对瓦格纳的影响尤其大。1870年,瓦格纳为纪念贝多芬百年诞辰写了《贝多芬》一文,其中并没有特别指出他写的歌剧作品中有取自贝多芬的“小主题”技法,但他歌剧中代表某一角色、某一戏剧场面的短小的音乐主题不时重复出现,足以证明他从贝多芬音乐中汲取了这一技法。
瓦格纳毕生都在学习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作品131),在《贝多芬》一文中,他把作品131尊崇为足以让“整个世界翩翩起舞”的精彩之作。贝多芬的这部作品有七个乐章,演奏时乐章之间不停顿,结构精炼复杂,情绪瞬息变化,是一部既有交响曲气势、又有深刻自省的杰作。不难想象,作品131实际上是瓦格纳构思其气势雄伟的歌剧的一个范本。
威尔第的名字永远和意大利、意大利的歌剧同在。他对贝多芬一直非常崇敬,1889年,贝多芬的诞辰地波恩举行音乐节,有人问威尔第是否愿意列入祝贺者的名单,他说:“我怎么能拒绝这份荣誉呢?……他是贝多芬,在这个伟大的名字面前,我们只能虔诚地匍匐在地。”
在音乐创作上,威尔第的歌剧充满贝多芬音乐中常有的紧迫感、结构上的完整性以及丰富亮丽的交响色彩。但音乐史专家也承认,寻找直接的证据来说明贝多芬对威尔第的影响可能并不十分容易。众所周知,威尔第的名作《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依达》等在1870年代问世后,创作陷于长期的停顿,正当众多评论家认为威尔第“天才不再”时,斯特拉文斯基在其《音乐诗论》一书中力挺威尔第,他认为其《女人善变》( La Donna e Mobile,歌剧《弄臣》选曲)是对 咏叹调的真正创新;斯氏还认为当时的评论界对此视而不见,仅热衷于瓦格纳《指环》的雍容华贵。
真正把威尔第从退休中呼唤出山的是作曲家兼诗人博伊依托,他根据莎士比亚悲剧撰写了《奥赛罗》,威尔第于1887年写完这部歌剧,时年七十四岁。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戏剧,可以说是威尔第歌剧创作的高峰,而他写完最后一部歌剧《法尔斯塔夫》(莎士比亚喜剧,博伊托撰脚本)时年逾八十了。博伊托极其崇拜贝多芬,他称贝多芬为“日光之神”,而巴赫的高度只及贝多芬的胸部而已。在《奥赛罗》中,威尔第和博伊托对原著作了个性化的解读,给予奥赛罗阴险的副将雅戈很重的音乐分量,管弦乐队在整个悲剧中频频画龙点睛。众多评论家认为《奥赛罗》可称得上是威尔第最具贝多芬风格的歌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