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每次回国,我都要去的一个地方,是《满族文学》杂志社。原因很简单,杂志社的办刊地——丹东,是我的故乡。
话说第一次去杂志社,我是打出租车去的。久居国外,国内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我怕找不到。从出租车里出来,司机看着我迟疑的模样,忍不住一再肯定说,就是这里了,不会错的。
杂志社在七纬路中段(得知,现在已搬迁至八纬路),离我父母住的十一经街不过四五个街区,英文里一个block大概三分钟,步行也就十几分钟。出租车五六分钟就到了。
我站在那里,并不全然是疑惑,而是进入想象时空。用小说的语言就是:想从大街小巷中寻找合理的启示,寻找美好的词句,寻找我的故事中下一个恰当的转折。
我是一个喜欢故事的人。
我在想象从这里往前走多少条街就是江沿,可以看到鸭绿江大桥和对面的朝鲜。小时候去江沿玩是幼儿园小朋友的乐事之一。从老铁路幼儿园出来,经过站前,在火车站前的公园里穿梭,里面的日本红枫树,叶片薄而精致,树叶根部拽下来会有牛奶一样的白汁流淌出来。如果从江沿反方向走,会经过红旗剧场,仙露芳。有人会问,你是上世纪的人吗?这些“远古”的已不存的地方都记得。那是,中学时学校组织看电影,红旗剧场是首选,香港电影《巴士奇遇结良缘》就是在这里看的。也可以从江边往六纬路走,两旁是一排排高大的白果树,树叶哗啦啦落下来像下雨。这些黄色的扇形落叶可以做游戏,看谁的叶梗能杠过对方。据说,这条街属于全世界最有名的八条白果树街之一,用诗意的语言说就是这条路上的白果树让这条街不再是几千米长,而是几百年。我的中学时代曾每天在青年广场走过,也就是现在的万隆体育场,在场上踢毽子跳皮筋。体育场过去有坡,冬天雪后,更会被學生们来回打滑梯变成溜冰场。后来我把这些场景都放在小说里。包括回民饭店的招牌旗、躲到新华书店里的二楼过道上烤暖气片、往邮局前的绿色邮筒里投信……所谓写作很多时候是在写你的童年青少年,这话确有道理。
关于丹东,关于这座国内最大的边境城市的记忆太多太多,足以回味一生。
2
第一次去杂志社,我是跟于晓威主编约好的。应该是2012年。
进大门,上楼梯,楼道清净,四十级台阶,比希区柯克的《三十九级台阶》还多一级。大楼静谧,充盈着一种特别的人文气息。上到四楼,编辑部走廊外墙壁上的画像,清一色的英美文学大师,海明威、菲兹杰拉德、福克纳……这是晓威主编的情结和构思。
见到晓威主编,恰巧他刚从韩国交流回来,风尘仆仆。
我注意到编辑部墙上挂的杂志题字。是“杜鹃”两个字。晓威解释说,是茅盾题写的,为《满族文学》前身《杜鹃》杂志题写的。他问起我读过哪些国内当代作家的作品。我还是第一次跟国内文坛接触,忏愧无从知晓,虽然写了不少作品,大多是在北美刊发,还从未在国内发表过。他从我的一堆作品里挑了两篇。
《满族文学》对稿件的要求不俗。晓威主编最经典的一句是:你在国内发的第一篇小说是我们《满族文学》上发的。谢谢晓威主编,与有荣焉。
《满族文学》编排印刷都很文气。送样刊时,晓威一下递过来好几本,好像知道故乡的友人多可以观赏阅读。还有他惋惜的神情,这么一本厚厚的杂志才5元。是的,纯文学跟经济效益的关系什么时候能像希区柯克的电影一样既好看又赚钱就好了。
刊发我作品的那一期《满族文学》(2012年第5期),带到美国后,正赶上我去听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前主播丹·拉瑟(Dan Rather)演讲,我便把这本杂志递给他,留了签名。
3
这次去见的是宋长江兄。他在办公室请我喝茶。
他的这套茶具很奇特,茶壶茶碗都很迷你,但是喝起来却是茶香浓郁,乡情一般散落开来。我想即便是去《纽约客》总部做客,也不会有这样的茶水配备吧,这是家乡的味道,鸭绿江水的情谊。
眼前的长江兄人在中年,精神烁奕。茶水喝着,自然聊起文学。我便聊到他刚刚发在《啄木鸟》上的一个短篇《余光里的人》,写警察的故事。之前我在公号上读过,忍不住好奇他做过警察吗?倒好像写得逼真就一定跟亲身经历有关。长江兄的经历丰富,可以写一本《齐瓦戈医生》。他感慨一生最大的遗憾,是跟大学校园失之交臂,跟喜爱的电影专业擦肩而过。我便有了想象,就像坐在汽车里的齐瓦戈医生看着劳拉从街上走过,劳拉之歌响起,车驶过,劳拉转瞬消失在街角。如果没有错,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一瞥的劳拉之曲。于是变成小说,变成生命之树的年轮故事,在人类进程的篇章里发声发光。好在一切都有缘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长江兄写小说,做杂志。他对文学的坚持,对作品人性的主张,保持难能可贵的求实精神。
他还喜欢探讨国际问题,了解我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闲聊时,聊到对岸的朝鲜,也聊到韩国,他便从电脑里翻出他去韩国拍的照片,其中一张是街边的吸烟房。他指着照片说,大街上的吸烟房。你能想象到么?我惊诧加佩服,美国大街上也没见过。透明的玻璃窗,里面的人从容随意,吸烟都变成了时尚的事。是的,人性化更多时候显示的是文明与尊重。他作为《满族文学》杂志的主编,这样的思维进程令人欣慰。
又聊起我的稿子。就国外华人作家的作品在国内刊发,他从不同视角结合我的稿子进行了交流,诚恳务实,一针见血,令人难忘。这是个喜欢说大实话的兄长。
在国内上大学时,京丹线到达丹东的时间我经常在睡梦中,直到有一次早起,望向窗外,竟然被那景色震慑住。火车正穿越在一片黛色山岚中,水气升腾,云蒸霞蔚,所谓仙境也不过如此。这里是凤城,曾经的凤城满族自治县境内。一瞬间,突然就领悟了跑马占地的先祖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地方。是的,我是满族,我的小说在《满族文学》上多次出现是缘分。从《满族文学》出发,我的作品陆续出现在国内的《山花》《天涯》《人民文学》《江南》《滇池》《湘江文艺》《湖南文学》《长江文艺》上(作品署名张欣)。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祝福《满族文学》杂志创刊四十周年,千山外水长流。就像我在火车上看到的那样,青山绿水,养育着江畔的人们,孕育着不朽的故事。其中必然包含一曲动人的传说——关于《满族文学》的传说。
(作者系美籍华人作家)
〔责任编辑 宋长江〕
每次回国,我都要去的一个地方,是《满族文学》杂志社。原因很简单,杂志社的办刊地——丹东,是我的故乡。
话说第一次去杂志社,我是打出租车去的。久居国外,国内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我怕找不到。从出租车里出来,司机看着我迟疑的模样,忍不住一再肯定说,就是这里了,不会错的。
杂志社在七纬路中段(得知,现在已搬迁至八纬路),离我父母住的十一经街不过四五个街区,英文里一个block大概三分钟,步行也就十几分钟。出租车五六分钟就到了。
我站在那里,并不全然是疑惑,而是进入想象时空。用小说的语言就是:想从大街小巷中寻找合理的启示,寻找美好的词句,寻找我的故事中下一个恰当的转折。
我是一个喜欢故事的人。
我在想象从这里往前走多少条街就是江沿,可以看到鸭绿江大桥和对面的朝鲜。小时候去江沿玩是幼儿园小朋友的乐事之一。从老铁路幼儿园出来,经过站前,在火车站前的公园里穿梭,里面的日本红枫树,叶片薄而精致,树叶根部拽下来会有牛奶一样的白汁流淌出来。如果从江沿反方向走,会经过红旗剧场,仙露芳。有人会问,你是上世纪的人吗?这些“远古”的已不存的地方都记得。那是,中学时学校组织看电影,红旗剧场是首选,香港电影《巴士奇遇结良缘》就是在这里看的。也可以从江边往六纬路走,两旁是一排排高大的白果树,树叶哗啦啦落下来像下雨。这些黄色的扇形落叶可以做游戏,看谁的叶梗能杠过对方。据说,这条街属于全世界最有名的八条白果树街之一,用诗意的语言说就是这条路上的白果树让这条街不再是几千米长,而是几百年。我的中学时代曾每天在青年广场走过,也就是现在的万隆体育场,在场上踢毽子跳皮筋。体育场过去有坡,冬天雪后,更会被學生们来回打滑梯变成溜冰场。后来我把这些场景都放在小说里。包括回民饭店的招牌旗、躲到新华书店里的二楼过道上烤暖气片、往邮局前的绿色邮筒里投信……所谓写作很多时候是在写你的童年青少年,这话确有道理。
关于丹东,关于这座国内最大的边境城市的记忆太多太多,足以回味一生。
2
第一次去杂志社,我是跟于晓威主编约好的。应该是2012年。
进大门,上楼梯,楼道清净,四十级台阶,比希区柯克的《三十九级台阶》还多一级。大楼静谧,充盈着一种特别的人文气息。上到四楼,编辑部走廊外墙壁上的画像,清一色的英美文学大师,海明威、菲兹杰拉德、福克纳……这是晓威主编的情结和构思。
见到晓威主编,恰巧他刚从韩国交流回来,风尘仆仆。
我注意到编辑部墙上挂的杂志题字。是“杜鹃”两个字。晓威解释说,是茅盾题写的,为《满族文学》前身《杜鹃》杂志题写的。他问起我读过哪些国内当代作家的作品。我还是第一次跟国内文坛接触,忏愧无从知晓,虽然写了不少作品,大多是在北美刊发,还从未在国内发表过。他从我的一堆作品里挑了两篇。
《满族文学》对稿件的要求不俗。晓威主编最经典的一句是:你在国内发的第一篇小说是我们《满族文学》上发的。谢谢晓威主编,与有荣焉。
《满族文学》编排印刷都很文气。送样刊时,晓威一下递过来好几本,好像知道故乡的友人多可以观赏阅读。还有他惋惜的神情,这么一本厚厚的杂志才5元。是的,纯文学跟经济效益的关系什么时候能像希区柯克的电影一样既好看又赚钱就好了。
刊发我作品的那一期《满族文学》(2012年第5期),带到美国后,正赶上我去听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前主播丹·拉瑟(Dan Rather)演讲,我便把这本杂志递给他,留了签名。
3
这次去见的是宋长江兄。他在办公室请我喝茶。
他的这套茶具很奇特,茶壶茶碗都很迷你,但是喝起来却是茶香浓郁,乡情一般散落开来。我想即便是去《纽约客》总部做客,也不会有这样的茶水配备吧,这是家乡的味道,鸭绿江水的情谊。
眼前的长江兄人在中年,精神烁奕。茶水喝着,自然聊起文学。我便聊到他刚刚发在《啄木鸟》上的一个短篇《余光里的人》,写警察的故事。之前我在公号上读过,忍不住好奇他做过警察吗?倒好像写得逼真就一定跟亲身经历有关。长江兄的经历丰富,可以写一本《齐瓦戈医生》。他感慨一生最大的遗憾,是跟大学校园失之交臂,跟喜爱的电影专业擦肩而过。我便有了想象,就像坐在汽车里的齐瓦戈医生看着劳拉从街上走过,劳拉之歌响起,车驶过,劳拉转瞬消失在街角。如果没有错,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一瞥的劳拉之曲。于是变成小说,变成生命之树的年轮故事,在人类进程的篇章里发声发光。好在一切都有缘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长江兄写小说,做杂志。他对文学的坚持,对作品人性的主张,保持难能可贵的求实精神。
他还喜欢探讨国际问题,了解我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闲聊时,聊到对岸的朝鲜,也聊到韩国,他便从电脑里翻出他去韩国拍的照片,其中一张是街边的吸烟房。他指着照片说,大街上的吸烟房。你能想象到么?我惊诧加佩服,美国大街上也没见过。透明的玻璃窗,里面的人从容随意,吸烟都变成了时尚的事。是的,人性化更多时候显示的是文明与尊重。他作为《满族文学》杂志的主编,这样的思维进程令人欣慰。
又聊起我的稿子。就国外华人作家的作品在国内刊发,他从不同视角结合我的稿子进行了交流,诚恳务实,一针见血,令人难忘。这是个喜欢说大实话的兄长。
在国内上大学时,京丹线到达丹东的时间我经常在睡梦中,直到有一次早起,望向窗外,竟然被那景色震慑住。火车正穿越在一片黛色山岚中,水气升腾,云蒸霞蔚,所谓仙境也不过如此。这里是凤城,曾经的凤城满族自治县境内。一瞬间,突然就领悟了跑马占地的先祖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地方。是的,我是满族,我的小说在《满族文学》上多次出现是缘分。从《满族文学》出发,我的作品陆续出现在国内的《山花》《天涯》《人民文学》《江南》《滇池》《湘江文艺》《湖南文学》《长江文艺》上(作品署名张欣)。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祝福《满族文学》杂志创刊四十周年,千山外水长流。就像我在火车上看到的那样,青山绿水,养育着江畔的人们,孕育着不朽的故事。其中必然包含一曲动人的传说——关于《满族文学》的传说。
(作者系美籍华人作家)
〔责任编辑 宋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