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内和器外预硫化技术

来源 :当代化工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7o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常用的两种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器内预硫化和器外预硫化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催化剂的预硫化作用原理予以阐述,并对比了不同的硫化剂,本文详细分析了干法硫化及湿法硫化的原理及特点。干法硫化技术应用于分子筛含量较高的加氢催化剂,湿法硫化技术应用于要求较高的加氢催化剂。通过比较预硫化技术在器内和器外的各自特点,分析出器外硫化技术具有对环境污染较小,效率高的特点,在今后的发展中主流利用加氢催化剂进行预硫化技术方面,器外预硫化代替器内预硫化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仪器的技术运用和创新,以及测井仪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由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新疆大学理化测试中心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16日至20日在祖国西部美丽的城市乌鲁木齐举行.参加本届会议的有来
本文简要介绍了将Li-B合金应用到热电池阳极材料中的相关背景,结合Li-B合金的主要物力性质、化学性质和结构,概述了Li-B合金的优势,文章主要阐述的Li-B合金国内外有关机构对L
由于零臭氧层破坏潜值和较低的温室效应值,2,3,3,3-四氟丙烯作为1,1,1,2-四氟乙烷的替代物,被认为是理想、高效、环保和最具潜力的第四代新型制冷剂,并已受到汽车空调行业的广泛关注。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目前在显示器应用方面已经达到了产业化。通过阳极修饰提高载流子注入效率是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本文总结了等离子体处理、UV紫外光处理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HMBC),确定了7-(4-溴苯甲基)-7H-吡喃[3,2-c:5,6-c’]二香豆蒽-6,8二酮的结构,排除了其他可能结构,准确归属了它的^1H,^13C信号,
在Sm2O3掺杂BaO-B2-O3-Al2O3-SiO2-Sm2O3(BBASS)玻璃系统的形成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借助MAS NMR以及差热测试(DTA)技术,研究了玻璃的结构特点以及玻璃组成、热处理条件等因素对
二苯并吖啶衍生物可作为新型的微感涂料,并作为改进的受体广泛用于配位和超分子化学的研究中.我们应用核磁共振技术(^1HNMR,^13CNMR,DEPT,HSQC,HMBC)以及质谱(MS)确定了7-(4-甲氧基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