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与形之间行走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77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形与算式,促进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把数形结合思想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数与形 数形结合思想 以形助数 以数解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19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可以说涉及数学学科的各个领域。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数形结合主要指的是数与形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等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数与形”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原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体现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图形与算式,让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创新,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在数与形的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一次尝试,带领学生行走在数与形之间。
  片段一:灵活应用教材,感悟数缺形时少直观
  教材上的呈现方式如下图,教学目标只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和算式寻找规律。图形和算式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学生无需太多的思考便能解决。这种观察性的学习缺乏个性活动经验。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但是如果教师只停留在照本宣科上,恐怕学生获得的只是单纯的知识,而隐藏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经验的积累就被忽视了。所以需要教师设计开放性、有过程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师(出示1 3 5 7 9 11和6×6):哪位同学能很快算出结果?
  生:6×6=36。
  师:一个简单,一个复杂,结果却相同,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刚才我们都是从数的角度分析,现在我们换个角度,借助图形来帮助我们研究怎么样?
  师:由6×6你能想到什么图形?
  生:一个大的正方形。
  师(课件出示图1):如果我们用一个小方格代表1,那么这一行就画了6个,共画了这样的6行,也就是用6×6来表示。记得刚才1 3 5 7 9 11也得36。这个算式你们能在方格纸上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请你先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
  生1:我是一个一个接着画的。(如图2)
  师:她是按照数的顺序依次一行一行地画出来。
  生2:我发现1和11能凑成12,3和9能凑成12,5和7也能凑成12,所以3个12就是36。(如图3)
  师:这位同学有了规划的意识,能把数字分成组,也清楚地表达了算式的意思。
  生3:可以这样拐着弯画,我觉得这样画更清楚。(如图4)
  生4:我喜欢用数字表示,这样也能让人看清楚数字在哪里。(如图5)
  师: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呢?生3的作品好在哪里?
  生:这种更能一目了然地看出规律。
  师:这样不仅清楚地表示出数,而且还容易发现规律。咱们班同学可是非常了不起的,千万别小瞧这幅图形,小小正方形在你们的笔下演绎着与以往不同的精彩。在这幅图形里,除了6×6这个大正方形,还存在其他的正方形吗?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算式和它对应着呢?请你找一找。
  生:1=1×1,
  1 3=2×2,
  1 3 5=3×3,
  1 3 5 7=4×4,
  1 3 5 7 9=5×5,
  1 3 5 7 9 11=6×6,
  ……
  分析与思考:这个环节并不是直接让学生去观察,而是给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素材,在学习的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原始认知水平,让他们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感悟形中有数,数中有形的数形结合的方法,同时也体会了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享受学习的过程,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汇报想法的过程中逐层深入,由浅入深地发现和认识正方形的特点,感受数与形内在的奇妙之处。
  片段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感悟形少数时难入微
  在我们的教材上,关于数与形的问题,大部分内容都是集中在用图形帮助分析数,而缺少“以数析形”的素材,如何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形少数时难入微呢?
  师:我们学过线段,也了解了数对,如果我们把线段和数对联系在一起,会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能看出这两个点的位置。
  生2:我能知道这条线段的长度是4个格,但是我不知道它的具体长度,因为没有单位。
  生3:我还能知道它是一条水平的线段。
  师:有了数对,我们知道了两个端点的位置;有了数,我们可以知道线段的长度(依据8和4);有了数,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条水平的线段(依据3和3)。
  师:你们知道这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吗?
  生4:这两条线段是平行的。
  生5:下面的线段向上先平移了3个格,再向左平移了1个格。
  师:有了数据的帮助,我们不仅能判断线段的特点,还能知道两条线段的关系。
  师:下面的这两条线段平行吗?
  (学生一开始异口同声地说“平行”,停顿数秒即刻又说“不平行”)
  生6:那个是8.1,只有是8才平行。
  生7:如果平行的话,它们纵坐标的数值应该是相等的,可是现在相差了0.1。
  师:光用眼睛看不行,有数据我们才能准确判断。有时候眼睛也会欺骗人,有句古话说得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分析与思考:虽然简单的几条线段都是学生熟悉的,但是利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学生通过研究与梳理,构架起知识之间的网络,积累研究数学的方法和策略,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真实感受到数据对图形细致入微的刻画。
  通过经历与尝试,学生发现“形”的问题中包含着“数”的规律,“数”的问题也可以借助“形”来解决。教学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既让学生充分利用图形来表示数的规律性,感受化数为形的简洁性,又让学生寻找图形中所包含的数的规律,用数(或代数式)来表示图形,建立模型,感受化形为数(或代数式)的概括性。在此基础上再次创新,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新的规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抽象及概括能力。
  真实的经历和体验,让“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悄然植入学生的头脑中。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农村小学的校外课程资源与城市有着天壤之别。农村没有图书馆、科技馆、演唱会……却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本土方言等。只要教师投入心思去活化这些宝贵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同样能使我们的教学“活”起来,使我们的孩子快乐起来。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山石田土、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用眼观察、用心感受,变这些自然资源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慢培养”。以“三角形的分类”一课为例,师生一起去发现、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想;三角形的分类;信息意识;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0062-03  数学思想是经过思维概括活动而产生的对数学事实的本质认识,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关注“成功体验”、只“体”不“验”等“假体验”或“弱体验”现象较为普遍。以“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教学为例,阐释教师要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失败,杜绝“假体验”,改善“弱体验”,在不断的反思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体验式学习真实落地。  [关键词]体验;反思;思维;算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希沃白板作为一款针对信息化教学而设计的互动教学软件,为教师提供了学科工具、教学资源等多种先进的备授课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这一教学辅助手段,可以营造充满趣味性与互动性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希沃白板;课堂参与度;平移;旋转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
[摘 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为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开展了关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的课例研究。通过引导学生课前调查、课上分享交流、总结梳理方法、课后反思提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树立了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会健康生活。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调查;分享;反思;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 要]解构,广义上理解是一种分解。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做一个百数表”一课,是引导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对于这节课,通过呈现和比较多版本教材,设计合理的整理百数的问题情境,并对百数表进行解构,让学生在解构中建构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以及初步的推理能力。  [关键词]解构;建构知识;百数;整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 要]情境拥有“真”“美”“情”“思”等内在元素。情境不仅要有意义,更要有意思,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疑境”“动境”“思境”,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领学生深入操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数学情境;催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9-008
[摘 要]数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数学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如果概念不清,一切学习将无从谈起。在概念教学中,要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真正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就要让学生经历“感知、理解、升华”三个阶段,进而有效地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感知;理解;升华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50-02  小学数学
[摘 要]要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从深度教学做起。没有认知过程的参与,接收到的“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也会变成死知识。深度教学要把内容标准转化为认知标准,把数学从关注知识维度上升为学生认知过程维度,才能避免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才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深度教学;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一图四式  深度教学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知识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在高观点的引领下,摆脱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禁锢。教师“居高临下”地看待问题,能直击数学知识的本质、丰富数学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高观点;课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0007-02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应当是丰富而全面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