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似乎总会对一个地方充满执念,如同三毛笔下的“前世的乡愁”。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唐代以来,众多文人墨客用笔墨挥洒了一幅又一幅长安城锦绣如梦的诗篇画卷,以至于长安——现在的西安成为了我一直想去往的地方。
高考分数出来后,并不理想,作为一个广东的孩子,我迫切地想去外省获得不一样的体验。翻报大学介绍书的时候,长安大学——名字有着淡淡古典气息的大学,就这么让我一个披着文艺青年外衣的理科生一眼相中。
终于,说服了父母,2016年的9月,我如愿来到长安大学报到。
第一眼看见长大,心里是欢喜而激动的。跟随录取通知书的指引,父母送我来到渭水校区。彼时正值盛夏,进入校门,树木、凉亭、石碑、喷泉映入眼帘,颇有一番园林画的意境。石碑上刻有长安大学赋:“古老长安,崭新大学。伟哉斯城,美哉斯校。工科沃土,蕴藏浩瀚人文;公路长途,远溯辉煌历史。西方古罗马,东方大长安。”用着符合长安的笔调文风,尽情抒写长安大学的璀璨成果。
石碑后面,我的目光与坐落于校园中轴线上的逸夫图书馆不期而遇。几乎与皓蓝的天幕融为一体的图书馆巍峨屹立着,散发出庄严肃穆的学术气氛。不时有步履匆匆、抱着书本的学生走进图书馆,大概是要去钻研功课吧。驻足凝望他们许久,心间就这么油然生出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再与父母沿中轴线往西走向宿舍放置行李,随行的学姐介绍道,长长的修远大道侧边依次是明远楼、修远楼、鸿远楼,这些规划整齐的教学楼,取自“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名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长大人恪守“督学创新,弘毅明德”的校训。此时,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上课的钟声,眼神专注的莘莘学子,夜晚伏案苦读的学子,夜深时从明远、修远、鸿远走出来的学子,未来的四年,我也是他们的一员吧。
后来,晚自习结束后,我常常一人沿着中轴线往东散步,路过大学生活动中心,看到了规模恢弘的汽车试验场,整齐屹立的交通馆与建筑馆藏著长大数千英杰辛勤耕耘的科研成果。驻足远眺时,夜风习习,拂过我的头发,忽地间,一股因母校而产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我钟爱修远湖旁的垂髫杨柳,坐在石凳上,晒着暖暖的太阳晨读,有着勤奋学习后的成就感,也有着舒服与惬意。
而大学课后的生活亦是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让我每一天都过得格外充实。抱着书本,赶着一场又一场朗诵比赛的彩排,站在舞台上,对着观众,精神饱满诵读诗词;或是匆匆完成主持词的练习后,赶赴迎新晚会的现场,带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主持晚会;或是赶完一场场答辩比赛,或是练完一个又一个校运会项目,来回于大学生活动中心、运动场与逸夫图书馆的我,疲惫,却又愉悦。
走过落叶满地的秋天,匆匆半个学期过去,西安早已入冬。对于一个南方长大的孩子来说,冬天的长大惊艳得宛如银装素裹的圣地,纷纷扬扬的雪从天降落,穿着雪地靴走在校园里,脸颊感觉到如雨般的湿润,收回伞继续走,十分舒服。披上雪衣的校园,依然有抱着书本的学生走向逸夫图书馆与其他教学楼,在白茫茫的天与地之间,显得格外渺小,但又有种天人相融的意境,这幅画卷让人不忍放下。
而如今,已是我在长大渭水校区的第二个年头,在将近两年的时光中,我初步领悟了大学学习的“博”,明白了做学问要静、要勤,亦明白忙碌的同时要提高效率。在长大的将近两年已然改变了我学习、生活、做事的态度,学术严谨肃穆的氛围让我多少褪去高中的浮躁与心急,变得更加严谨与认真。
也许未来我将离开长安到更远的地方求学,我总试想多年后我学成后回到让我魂牵梦绕的长安,回到长大的情景,回到静静流淌的渭水河畔,看看逸夫图书馆,望一望长安的万千灯火,应也是另有一番风味的。
责任编辑 / 张家瑜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唐代以来,众多文人墨客用笔墨挥洒了一幅又一幅长安城锦绣如梦的诗篇画卷,以至于长安——现在的西安成为了我一直想去往的地方。
高考分数出来后,并不理想,作为一个广东的孩子,我迫切地想去外省获得不一样的体验。翻报大学介绍书的时候,长安大学——名字有着淡淡古典气息的大学,就这么让我一个披着文艺青年外衣的理科生一眼相中。
终于,说服了父母,2016年的9月,我如愿来到长安大学报到。
第一眼看见长大,心里是欢喜而激动的。跟随录取通知书的指引,父母送我来到渭水校区。彼时正值盛夏,进入校门,树木、凉亭、石碑、喷泉映入眼帘,颇有一番园林画的意境。石碑上刻有长安大学赋:“古老长安,崭新大学。伟哉斯城,美哉斯校。工科沃土,蕴藏浩瀚人文;公路长途,远溯辉煌历史。西方古罗马,东方大长安。”用着符合长安的笔调文风,尽情抒写长安大学的璀璨成果。
石碑后面,我的目光与坐落于校园中轴线上的逸夫图书馆不期而遇。几乎与皓蓝的天幕融为一体的图书馆巍峨屹立着,散发出庄严肃穆的学术气氛。不时有步履匆匆、抱着书本的学生走进图书馆,大概是要去钻研功课吧。驻足凝望他们许久,心间就这么油然生出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再与父母沿中轴线往西走向宿舍放置行李,随行的学姐介绍道,长长的修远大道侧边依次是明远楼、修远楼、鸿远楼,这些规划整齐的教学楼,取自“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名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长大人恪守“督学创新,弘毅明德”的校训。此时,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上课的钟声,眼神专注的莘莘学子,夜晚伏案苦读的学子,夜深时从明远、修远、鸿远走出来的学子,未来的四年,我也是他们的一员吧。
后来,晚自习结束后,我常常一人沿着中轴线往东散步,路过大学生活动中心,看到了规模恢弘的汽车试验场,整齐屹立的交通馆与建筑馆藏著长大数千英杰辛勤耕耘的科研成果。驻足远眺时,夜风习习,拂过我的头发,忽地间,一股因母校而产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我钟爱修远湖旁的垂髫杨柳,坐在石凳上,晒着暖暖的太阳晨读,有着勤奋学习后的成就感,也有着舒服与惬意。
而大学课后的生活亦是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让我每一天都过得格外充实。抱着书本,赶着一场又一场朗诵比赛的彩排,站在舞台上,对着观众,精神饱满诵读诗词;或是匆匆完成主持词的练习后,赶赴迎新晚会的现场,带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主持晚会;或是赶完一场场答辩比赛,或是练完一个又一个校运会项目,来回于大学生活动中心、运动场与逸夫图书馆的我,疲惫,却又愉悦。
走过落叶满地的秋天,匆匆半个学期过去,西安早已入冬。对于一个南方长大的孩子来说,冬天的长大惊艳得宛如银装素裹的圣地,纷纷扬扬的雪从天降落,穿着雪地靴走在校园里,脸颊感觉到如雨般的湿润,收回伞继续走,十分舒服。披上雪衣的校园,依然有抱着书本的学生走向逸夫图书馆与其他教学楼,在白茫茫的天与地之间,显得格外渺小,但又有种天人相融的意境,这幅画卷让人不忍放下。
而如今,已是我在长大渭水校区的第二个年头,在将近两年的时光中,我初步领悟了大学学习的“博”,明白了做学问要静、要勤,亦明白忙碌的同时要提高效率。在长大的将近两年已然改变了我学习、生活、做事的态度,学术严谨肃穆的氛围让我多少褪去高中的浮躁与心急,变得更加严谨与认真。
也许未来我将离开长安到更远的地方求学,我总试想多年后我学成后回到让我魂牵梦绕的长安,回到长大的情景,回到静静流淌的渭水河畔,看看逸夫图书馆,望一望长安的万千灯火,应也是另有一番风味的。
责任编辑 / 张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