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虚角度浅析皮肤病红痒症状的中医治疗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酒齄鼻;痤疮;冻疮;阳虚;病机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5-0021-03
  皮肤病见红、痒症状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如酒齄鼻,痤疮,冻疮等,对于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证治分类和治疗的认识上,临床上有寒热之辨[1-4]。导师李岩主任医师师从首届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承贺老之学,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及体质,导师认为此类病证多因体内阳气亏虚,推动温煦之力不足,导致湿邪停留,寒滞于内,郁久而化热,治疗应以温阳化湿法为主,以治其本。现将导师应用火针配合中药治疗此类病证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酒齄鼻
  酒齄鼻之病名首见于《魏书·玉慧龙传》,古称“鼻赤”,又名“玫瑰痤疮”,是一种以鼻部或鼻部两侧等部位的皮肤出现持久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疤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晚期发生鼻赘[5]。关于其病因病机,中医古籍多有描述,如《诸病源候论》记载:“此由饮酒,热势冲面,而遇风冷之气相搏所生,故令鼻面生鼻皶,赤疱币币然也”。《外科大成》云:“酒齄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瘀凝结而成。”由以上论述可知酒齄鼻实由寒与热搏结而成,然临床中见此病鼻生丘疹、鼻赘,鼻头色红而痛,多辨证为热证,遂用大量苦寒药物进行治疗,虽一时有效,然已伤及人体正气,导致变证丛生,而犯“虚虚”之戒。导师李岩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识到患此病者不乏阳虚体寒之人,现代人因工作生活压力增大,熬夜,嗜食辛辣、寒凉、肥甘厚味,饥饱无度,夏季吹空调过度,静多动少,最终导致疾病丛生,而成寒热错杂之证,即中焦湿阻,阳气不足,气机升降失常,气郁于上化热而产生红热之象,阳气不能输布于下而生寒象。
  病案举例:孙某某,男,18岁,2014年10月4日初诊。自述鼻部发红而痒痛,查有鼻头肥大,在家自用消炎药(具体不详)效果不佳,遂来我处就诊。刻症:鼻头发红肥大,鼻部皮肤凹凸不平,体型肥胖,舌苔腻,脉沉迟无力。自述鼻部疼痛明显,平素脘腹冷痛,近期腹泻呕吐2次,已影响学习,手足不温。中医诊断为酒齄鼻,辨属脾胃阳虚,湿从中生,郁而化热之证,选用火针配合四妙丸及小建中汤予以治疗。患者一周后复诊,鼻部皮肤逐渐好转,疼痛感明显减轻,腹泻呕吐之症消失。继续用上方治疗,一月后复诊,患者脘腹冷痛感消失,四末不温程度减轻,鼻部皮肤渐平,鼻头颜色转淡,趋于正常。
  按:脾胃是沟通上、下二焦的桥梁,是气机升降的枢纽。《灵枢·五色》面部分候脏腑法记载:“鼻部候脾”,具体为“鼻尖候脾,鼻翼候胃”,若中焦湿阻,气机升降失调,气郁于上日久则化热,表现在鼻部则为皮肤发红并有痒痛感,而生酒齄鼻。中阳不足,则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无法温煦下焦则下半身怕凉,脉沉迟无力。此病当属本虚标实之证,中阳素虚,热郁于上,而寒侵于下,而成寒热错杂之证。导师李岩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四妙丸不单用于治疗下焦湿热之证,若见中焦湿阻,气机升降失常而致机体寒热分布不均者,均可用此方治疗。小建中汤和里缓急,温中补虚,加之火针有较强的温热之力,使经络得通,气血条畅,驱寒以除湿,温中以和胃。三法合用,则阳虚之本得温,浮热之标得化,诸证自愈。
  2痤疮
  痤疮,又称“面疱”、“粉刺”、“肺风粉刺”等,俗称青春痘,多发于青春期男女,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为70%-87%[6]。关于痤疮的病机,《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王冰注解此条曰:“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腠居寒,脂液遂凝,于玄府,依空渗涸,刺长于皮中”。中气不足,运化失健,清阳下陷,阴火上浮,是当今痤疮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治疗关键在于补脾胃之元气,升发阳气,泻降阴火,重新平衡身体阴阳[7]。由此可知,痤疮症见颜面红肿痒痛者并非均属热证,其中亦不乏阳虚寒凝者,治此当据具体病情,谨守病机,对症用药。
  病案举例:李某,女,26岁,2014年9月23日初诊。症见:颜面部及后项部大面积红斑丘疹,色暗红,无白色脓头,自觉疼痛瘙痒,有形成瘢痕倾向,患者平素怕冷,食冷则腹痛明显,膝以下冷感明显,脾气急躁,经期腹痛有暗红色血块,需服用止痛药方可缓解,饮食及睡眠尚可,大便稀溏,1日2-3行,小便清长,舌质暗,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痤疮,辨属脾虚肝郁,郁而化热之证。遂予以针药配合治疗,组方以阳和汤为基础进行加减:防风10 g,川芎10 g,桔梗10 g,炙甘草10 g,干姜10 g,丹参20 g,白芷10 g,三七5 g,野菊花10 g,黄芪30 g,桂枝10 g,蜜麻黄5 g,熟地30 g,炒芥子10 g,鹿角霜10 g,黑顺片6 g,生白术10 g,党参10 g,皂角刺10 g,7剂,200 mL水煎服,早晚分服。另外,加之火针治疗,患者两周后复诊,面部痤疮颜色鲜红,伴有脓头,瘙痒疼痛症状加重,此为人体阳气充足,驱邪外出,疾病向愈的表现,其他症状均有所好转,上方不变,继续治疗2月余,诸证悉除。
  按:肾乃先天之本,人一身之阳气均由肾所化生,脾胃乃后天之本,脾阳源于肾阳。若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失养,中阳亏虚,无力温煦机体,中焦脾胃不能发挥枢纽作用,上传下达功能失常,机体寒热分布出现异常,浮热留于面部则生红斑丘疹,疼痛瘙痒。气机不调畅亦会影响肝之疏泄,肝气郁滞而表现为脾气急躁,脉弦等症,先后天乃相互滋生与助长的关系,脾阳不足,则无法温煦先天之肾阳,肾阳不足又反过来影响中阳的化生,因此表现为食冷腹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症。临证治疗时佐以温肾之品黑顺片、鹿角霜、干姜等,配合火针温热之力,以热引热,肾阳得充,则脾阳生化有源,阳气鼓动有力,脓头尽出,则加速疾病向愈的过程。因浮热积于面部,丘疹色暗红,瘙痒疼痛,而表现出一派热象,此外,因久病多瘀,症状表现为经期有暗红色血块,舌质暗之症,因此用药亦应加入清热、行气、化瘀之品,热得清,气得行,则瘀自化。   3冻疮
  “冻疮”一词首载于《五十二病方》,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其命名为“烂冻疮”。冻疮又称“水浸足”,是人体遭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损伤,临床上以暴露部位的局部性冻疮为常见,以局部肿胀发凉、瘙痒、疼痛、烧灼感,皮肤有暗红色紫斑或起水疱、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8]。西医认为冻疮多见于冬季气温低且较为潮湿的地区,主要是人体接触10℃以下、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上潮湿条件造成的损伤。冻疮好发于手、足、耳廓及鼻尖等处,主要与病损部位反复暴露于冰点以上的低温环境,并且与调护失宜密切相关[9]。如《诸病源候论》记载:“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壅涩,因即涿冻,赤疼痛,便成冻疮。”
  病案举例:范某某,男,40岁,2014年2月3日初诊。适逢冬季寒冷之时双手肿胀、裂口、疼痛、瘙痒反复发作数年,患者手部皮肤有暗红色紫斑,平素手冰凉,轻按手背皮肤较正常人血运恢复较慢,腹胀纳差,大便溏泻,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冻疮,辨属中阳不足,四末失其温煦之证。贺普仁教授,在治疗此病时多取足阳明胃经募穴中脘,用贺氏自制中粗火针点刺,1周治疗1次,并配合灸盒艾灸中脘30 min,导师李岩教授遵贺老所授,沿用此法治疗,并嘱其注意手部保暖,坚持治疗3月余基本痊愈。
  按:脾与胃互为表里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因脾主四肢,若寒邪侵及人体,加之脾胃虚弱,中阳不足,气血生化乏源,四末得不到濡养,则易生冻疮。中脘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的精气深聚的部位,有调理中气的作用,而火针和艾灸的作用原理均是通过温热刺激,温阳通经,解散寒凝,作用于此穴,可以激发人体阳气,四末得以温煦,则冻疮不再发作。
  4小结
  皮肤病表现为红痒症状者在临床中较为多见,临证时易辨此为热证,从而应用大量苦寒清热之品,症状虽得一时缓解,然最终伤及人体正气,导致变证丛生,病情迁延不愈,而犯“虚虚”之戒。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此类症状属中阳亏虚者亦不在少数,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饮食生冷,饥饱无度,伤及中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肌肉四肢,以上三病症状表现虽然各有不同,然其病机实质上均属于中阳素虚,不能温煦机体,阳气不达四末则易发冻疮;阳气不能温中则腹痛泄泻;中焦湿阻,气机升降失常,气郁于上日久则化湿生热,而生痤疮,酒齄鼻。因此,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均可从中焦脾胃阳虚论治,谨守病机,以治其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参考文献:
  [1]李艳萍,张友堂.痤疮病因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59-60.
  [2]郭海涛.酒渣鼻的分型辨治[J].河北中医,2009,31(7):1038.
  [3]丁旭,刘瓦利,许铣.从“郁乃痤”探讨痤疮的辨病与辨证[J].北京中医药,2009,28(4):273-275.
  [4]李瑞超,李岩,焦召华,等.酒齄鼻病机之刍议[J].四川中医,2013,31(7):29-30.
  [5]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7.
  [6]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讨论稿)[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342.
  [7]殷新,唐犀麟,卢传坚.补中泻火法治疗脾虚型痤疮48例[J].陕西中医,2011,32(11):1502-1504.
  [8]万海栋,周超,熊冬兰,等.中医对冻疮的辨证论治[J].亚太传统医药,2010,6(6):52-53.
  [9]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9-19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58例根据中医辨证予对应的中药方剂联合安雄治疗;西药组31例予环孢菌素A(CsA)联合安雄治疗。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外周血Hb、PLT均有显著改善(P<0.01,P0.05);西药组仅Hb有显著改善(P0.05);对中医证侯的改善,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  1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从痰瘀理论出发,指出痰瘀互结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本病机,同时分析痰瘀互结的致病原因,以此为立论依据,提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必须兼顾痰瘀两者,以痰瘀同治为根本的治疗大法,在临床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病因病机之不同,辨证论治。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痰瘀;治疗;探讨  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6-0021-0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影响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艾滋病的治疗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服药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就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患者对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药物副作用、治疗方案的复杂性、治疗时间的长短、服药督导、随诊的次数、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患关系与病人停药有关,艾滋病患者对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治疗方案的复杂性和药物副作用是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姚氏新加五子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圣爱中医馆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02例,给予姚氏新加五子汤治疗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受孕率。结果共纳入120例,有效病例102例,治疗结束后有61例怀孕。结论姚氏新加五子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不孕症,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71.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
期刊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玉屏风散  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6-0067-02  荨麻疹(urticaria)中医称为“瘾疹”,俗称“风疹块”,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顽固难治。持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1]。该病虽未威胁生命,但迁延难愈,使患者身心受创,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当下,找到积极有效治法,解决患者痛苦,尤显重要。传统医学治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龙牡桂枝汤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模型动物一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右额叶一纹状体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 NE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幼年雄性SHR大鼠48只,随机分为龙牡桂枝汤高、中剂量组、盐酸哌甲酯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4天,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右脑前额叶皮质、纹状体NE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物理针刺与撞击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足底筋膜炎患者150例,给予物理针刺与撞击法配合注射疗法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自2周开始至6个月以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定,治疗6个月后效果最显著,痛感消失(0级)89例,痛感减轻2/3(Ⅰ级)32例,痛感减轻1/3(Ⅱ级)21例,减轻微小或无改变(Ⅲ 级)8例,病
期刊
关键词:肾;痰饮;脑;胃为肾之关;化疗后呕吐  中图分类号:R25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6-0018-03  化疗药作用机理是干扰细胞代谢、抑制DNA复制、抑制有丝分裂等均是耗能过程而被认为性属寒凉,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疗程使用化疗药物容易克伐肾阳导致多种毒副反应,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据统计,如果没有镇吐治疗,有70%~80%接受化疗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桑芪首乌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钩藤用乙醇超生提取,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三因素L9(33),干膏得率为指标,优选钩藤最佳提取工艺;剩余药味与钩藤药渣一并进行水煎煮,以液料比、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为三因素L9(33),总黄酮含量和干膏得率为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该处方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6倍量60%的乙醇超声提取钩藤60 min,药渣与其余药味用8倍量水,提取2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加氧雾化吸入配合足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3组,3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A(中药加氧雾化吸入配合足针治疗);对照组B(普通氧+足针治疗);对照组C组(单纯足针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检测三组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的水平变化,并比较3组治疗前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