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酒齄鼻;痤疮;冻疮;阳虚;病机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5-0021-03
皮肤病见红、痒症状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如酒齄鼻,痤疮,冻疮等,对于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证治分类和治疗的认识上,临床上有寒热之辨[1-4]。导师李岩主任医师师从首届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承贺老之学,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及体质,导师认为此类病证多因体内阳气亏虚,推动温煦之力不足,导致湿邪停留,寒滞于内,郁久而化热,治疗应以温阳化湿法为主,以治其本。现将导师应用火针配合中药治疗此类病证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酒齄鼻
酒齄鼻之病名首见于《魏书·玉慧龙传》,古称“鼻赤”,又名“玫瑰痤疮”,是一种以鼻部或鼻部两侧等部位的皮肤出现持久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疤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晚期发生鼻赘[5]。关于其病因病机,中医古籍多有描述,如《诸病源候论》记载:“此由饮酒,热势冲面,而遇风冷之气相搏所生,故令鼻面生鼻皶,赤疱币币然也”。《外科大成》云:“酒齄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瘀凝结而成。”由以上论述可知酒齄鼻实由寒与热搏结而成,然临床中见此病鼻生丘疹、鼻赘,鼻头色红而痛,多辨证为热证,遂用大量苦寒药物进行治疗,虽一时有效,然已伤及人体正气,导致变证丛生,而犯“虚虚”之戒。导师李岩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识到患此病者不乏阳虚体寒之人,现代人因工作生活压力增大,熬夜,嗜食辛辣、寒凉、肥甘厚味,饥饱无度,夏季吹空调过度,静多动少,最终导致疾病丛生,而成寒热错杂之证,即中焦湿阻,阳气不足,气机升降失常,气郁于上化热而产生红热之象,阳气不能输布于下而生寒象。
病案举例:孙某某,男,18岁,2014年10月4日初诊。自述鼻部发红而痒痛,查有鼻头肥大,在家自用消炎药(具体不详)效果不佳,遂来我处就诊。刻症:鼻头发红肥大,鼻部皮肤凹凸不平,体型肥胖,舌苔腻,脉沉迟无力。自述鼻部疼痛明显,平素脘腹冷痛,近期腹泻呕吐2次,已影响学习,手足不温。中医诊断为酒齄鼻,辨属脾胃阳虚,湿从中生,郁而化热之证,选用火针配合四妙丸及小建中汤予以治疗。患者一周后复诊,鼻部皮肤逐渐好转,疼痛感明显减轻,腹泻呕吐之症消失。继续用上方治疗,一月后复诊,患者脘腹冷痛感消失,四末不温程度减轻,鼻部皮肤渐平,鼻头颜色转淡,趋于正常。
按:脾胃是沟通上、下二焦的桥梁,是气机升降的枢纽。《灵枢·五色》面部分候脏腑法记载:“鼻部候脾”,具体为“鼻尖候脾,鼻翼候胃”,若中焦湿阻,气机升降失调,气郁于上日久则化热,表现在鼻部则为皮肤发红并有痒痛感,而生酒齄鼻。中阳不足,则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无法温煦下焦则下半身怕凉,脉沉迟无力。此病当属本虚标实之证,中阳素虚,热郁于上,而寒侵于下,而成寒热错杂之证。导师李岩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四妙丸不单用于治疗下焦湿热之证,若见中焦湿阻,气机升降失常而致机体寒热分布不均者,均可用此方治疗。小建中汤和里缓急,温中补虚,加之火针有较强的温热之力,使经络得通,气血条畅,驱寒以除湿,温中以和胃。三法合用,则阳虚之本得温,浮热之标得化,诸证自愈。
2痤疮
痤疮,又称“面疱”、“粉刺”、“肺风粉刺”等,俗称青春痘,多发于青春期男女,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为70%-87%[6]。关于痤疮的病机,《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王冰注解此条曰:“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腠居寒,脂液遂凝,于玄府,依空渗涸,刺长于皮中”。中气不足,运化失健,清阳下陷,阴火上浮,是当今痤疮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治疗关键在于补脾胃之元气,升发阳气,泻降阴火,重新平衡身体阴阳[7]。由此可知,痤疮症见颜面红肿痒痛者并非均属热证,其中亦不乏阳虚寒凝者,治此当据具体病情,谨守病机,对症用药。
病案举例:李某,女,26岁,2014年9月23日初诊。症见:颜面部及后项部大面积红斑丘疹,色暗红,无白色脓头,自觉疼痛瘙痒,有形成瘢痕倾向,患者平素怕冷,食冷则腹痛明显,膝以下冷感明显,脾气急躁,经期腹痛有暗红色血块,需服用止痛药方可缓解,饮食及睡眠尚可,大便稀溏,1日2-3行,小便清长,舌质暗,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痤疮,辨属脾虚肝郁,郁而化热之证。遂予以针药配合治疗,组方以阳和汤为基础进行加减:防风10 g,川芎10 g,桔梗10 g,炙甘草10 g,干姜10 g,丹参20 g,白芷10 g,三七5 g,野菊花10 g,黄芪30 g,桂枝10 g,蜜麻黄5 g,熟地30 g,炒芥子10 g,鹿角霜10 g,黑顺片6 g,生白术10 g,党参10 g,皂角刺10 g,7剂,200 mL水煎服,早晚分服。另外,加之火针治疗,患者两周后复诊,面部痤疮颜色鲜红,伴有脓头,瘙痒疼痛症状加重,此为人体阳气充足,驱邪外出,疾病向愈的表现,其他症状均有所好转,上方不变,继续治疗2月余,诸证悉除。
按:肾乃先天之本,人一身之阳气均由肾所化生,脾胃乃后天之本,脾阳源于肾阳。若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失养,中阳亏虚,无力温煦机体,中焦脾胃不能发挥枢纽作用,上传下达功能失常,机体寒热分布出现异常,浮热留于面部则生红斑丘疹,疼痛瘙痒。气机不调畅亦会影响肝之疏泄,肝气郁滞而表现为脾气急躁,脉弦等症,先后天乃相互滋生与助长的关系,脾阳不足,则无法温煦先天之肾阳,肾阳不足又反过来影响中阳的化生,因此表现为食冷腹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症。临证治疗时佐以温肾之品黑顺片、鹿角霜、干姜等,配合火针温热之力,以热引热,肾阳得充,则脾阳生化有源,阳气鼓动有力,脓头尽出,则加速疾病向愈的过程。因浮热积于面部,丘疹色暗红,瘙痒疼痛,而表现出一派热象,此外,因久病多瘀,症状表现为经期有暗红色血块,舌质暗之症,因此用药亦应加入清热、行气、化瘀之品,热得清,气得行,则瘀自化。 3冻疮
“冻疮”一词首载于《五十二病方》,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其命名为“烂冻疮”。冻疮又称“水浸足”,是人体遭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损伤,临床上以暴露部位的局部性冻疮为常见,以局部肿胀发凉、瘙痒、疼痛、烧灼感,皮肤有暗红色紫斑或起水疱、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8]。西医认为冻疮多见于冬季气温低且较为潮湿的地区,主要是人体接触10℃以下、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上潮湿条件造成的损伤。冻疮好发于手、足、耳廓及鼻尖等处,主要与病损部位反复暴露于冰点以上的低温环境,并且与调护失宜密切相关[9]。如《诸病源候论》记载:“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壅涩,因即涿冻,赤疼痛,便成冻疮。”
病案举例:范某某,男,40岁,2014年2月3日初诊。适逢冬季寒冷之时双手肿胀、裂口、疼痛、瘙痒反复发作数年,患者手部皮肤有暗红色紫斑,平素手冰凉,轻按手背皮肤较正常人血运恢复较慢,腹胀纳差,大便溏泻,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冻疮,辨属中阳不足,四末失其温煦之证。贺普仁教授,在治疗此病时多取足阳明胃经募穴中脘,用贺氏自制中粗火针点刺,1周治疗1次,并配合灸盒艾灸中脘30 min,导师李岩教授遵贺老所授,沿用此法治疗,并嘱其注意手部保暖,坚持治疗3月余基本痊愈。
按:脾与胃互为表里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因脾主四肢,若寒邪侵及人体,加之脾胃虚弱,中阳不足,气血生化乏源,四末得不到濡养,则易生冻疮。中脘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的精气深聚的部位,有调理中气的作用,而火针和艾灸的作用原理均是通过温热刺激,温阳通经,解散寒凝,作用于此穴,可以激发人体阳气,四末得以温煦,则冻疮不再发作。
4小结
皮肤病表现为红痒症状者在临床中较为多见,临证时易辨此为热证,从而应用大量苦寒清热之品,症状虽得一时缓解,然最终伤及人体正气,导致变证丛生,病情迁延不愈,而犯“虚虚”之戒。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此类症状属中阳亏虚者亦不在少数,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饮食生冷,饥饱无度,伤及中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肌肉四肢,以上三病症状表现虽然各有不同,然其病机实质上均属于中阳素虚,不能温煦机体,阳气不达四末则易发冻疮;阳气不能温中则腹痛泄泻;中焦湿阻,气机升降失常,气郁于上日久则化湿生热,而生痤疮,酒齄鼻。因此,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均可从中焦脾胃阳虚论治,谨守病机,以治其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参考文献:
[1]李艳萍,张友堂.痤疮病因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59-60.
[2]郭海涛.酒渣鼻的分型辨治[J].河北中医,2009,31(7):1038.
[3]丁旭,刘瓦利,许铣.从“郁乃痤”探讨痤疮的辨病与辨证[J].北京中医药,2009,28(4):273-275.
[4]李瑞超,李岩,焦召华,等.酒齄鼻病机之刍议[J].四川中医,2013,31(7):29-30.
[5]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7.
[6]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讨论稿)[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342.
[7]殷新,唐犀麟,卢传坚.补中泻火法治疗脾虚型痤疮48例[J].陕西中医,2011,32(11):1502-1504.
[8]万海栋,周超,熊冬兰,等.中医对冻疮的辨证论治[J].亚太传统医药,2010,6(6):52-53.
[9]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9-190.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5-0021-03
皮肤病见红、痒症状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如酒齄鼻,痤疮,冻疮等,对于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证治分类和治疗的认识上,临床上有寒热之辨[1-4]。导师李岩主任医师师从首届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承贺老之学,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及体质,导师认为此类病证多因体内阳气亏虚,推动温煦之力不足,导致湿邪停留,寒滞于内,郁久而化热,治疗应以温阳化湿法为主,以治其本。现将导师应用火针配合中药治疗此类病证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酒齄鼻
酒齄鼻之病名首见于《魏书·玉慧龙传》,古称“鼻赤”,又名“玫瑰痤疮”,是一种以鼻部或鼻部两侧等部位的皮肤出现持久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疤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晚期发生鼻赘[5]。关于其病因病机,中医古籍多有描述,如《诸病源候论》记载:“此由饮酒,热势冲面,而遇风冷之气相搏所生,故令鼻面生鼻皶,赤疱币币然也”。《外科大成》云:“酒齄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瘀凝结而成。”由以上论述可知酒齄鼻实由寒与热搏结而成,然临床中见此病鼻生丘疹、鼻赘,鼻头色红而痛,多辨证为热证,遂用大量苦寒药物进行治疗,虽一时有效,然已伤及人体正气,导致变证丛生,而犯“虚虚”之戒。导师李岩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识到患此病者不乏阳虚体寒之人,现代人因工作生活压力增大,熬夜,嗜食辛辣、寒凉、肥甘厚味,饥饱无度,夏季吹空调过度,静多动少,最终导致疾病丛生,而成寒热错杂之证,即中焦湿阻,阳气不足,气机升降失常,气郁于上化热而产生红热之象,阳气不能输布于下而生寒象。
病案举例:孙某某,男,18岁,2014年10月4日初诊。自述鼻部发红而痒痛,查有鼻头肥大,在家自用消炎药(具体不详)效果不佳,遂来我处就诊。刻症:鼻头发红肥大,鼻部皮肤凹凸不平,体型肥胖,舌苔腻,脉沉迟无力。自述鼻部疼痛明显,平素脘腹冷痛,近期腹泻呕吐2次,已影响学习,手足不温。中医诊断为酒齄鼻,辨属脾胃阳虚,湿从中生,郁而化热之证,选用火针配合四妙丸及小建中汤予以治疗。患者一周后复诊,鼻部皮肤逐渐好转,疼痛感明显减轻,腹泻呕吐之症消失。继续用上方治疗,一月后复诊,患者脘腹冷痛感消失,四末不温程度减轻,鼻部皮肤渐平,鼻头颜色转淡,趋于正常。
按:脾胃是沟通上、下二焦的桥梁,是气机升降的枢纽。《灵枢·五色》面部分候脏腑法记载:“鼻部候脾”,具体为“鼻尖候脾,鼻翼候胃”,若中焦湿阻,气机升降失调,气郁于上日久则化热,表现在鼻部则为皮肤发红并有痒痛感,而生酒齄鼻。中阳不足,则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无法温煦下焦则下半身怕凉,脉沉迟无力。此病当属本虚标实之证,中阳素虚,热郁于上,而寒侵于下,而成寒热错杂之证。导师李岩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四妙丸不单用于治疗下焦湿热之证,若见中焦湿阻,气机升降失常而致机体寒热分布不均者,均可用此方治疗。小建中汤和里缓急,温中补虚,加之火针有较强的温热之力,使经络得通,气血条畅,驱寒以除湿,温中以和胃。三法合用,则阳虚之本得温,浮热之标得化,诸证自愈。
2痤疮
痤疮,又称“面疱”、“粉刺”、“肺风粉刺”等,俗称青春痘,多发于青春期男女,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为70%-87%[6]。关于痤疮的病机,《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王冰注解此条曰:“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腠居寒,脂液遂凝,于玄府,依空渗涸,刺长于皮中”。中气不足,运化失健,清阳下陷,阴火上浮,是当今痤疮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治疗关键在于补脾胃之元气,升发阳气,泻降阴火,重新平衡身体阴阳[7]。由此可知,痤疮症见颜面红肿痒痛者并非均属热证,其中亦不乏阳虚寒凝者,治此当据具体病情,谨守病机,对症用药。
病案举例:李某,女,26岁,2014年9月23日初诊。症见:颜面部及后项部大面积红斑丘疹,色暗红,无白色脓头,自觉疼痛瘙痒,有形成瘢痕倾向,患者平素怕冷,食冷则腹痛明显,膝以下冷感明显,脾气急躁,经期腹痛有暗红色血块,需服用止痛药方可缓解,饮食及睡眠尚可,大便稀溏,1日2-3行,小便清长,舌质暗,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痤疮,辨属脾虚肝郁,郁而化热之证。遂予以针药配合治疗,组方以阳和汤为基础进行加减:防风10 g,川芎10 g,桔梗10 g,炙甘草10 g,干姜10 g,丹参20 g,白芷10 g,三七5 g,野菊花10 g,黄芪30 g,桂枝10 g,蜜麻黄5 g,熟地30 g,炒芥子10 g,鹿角霜10 g,黑顺片6 g,生白术10 g,党参10 g,皂角刺10 g,7剂,200 mL水煎服,早晚分服。另外,加之火针治疗,患者两周后复诊,面部痤疮颜色鲜红,伴有脓头,瘙痒疼痛症状加重,此为人体阳气充足,驱邪外出,疾病向愈的表现,其他症状均有所好转,上方不变,继续治疗2月余,诸证悉除。
按:肾乃先天之本,人一身之阳气均由肾所化生,脾胃乃后天之本,脾阳源于肾阳。若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失养,中阳亏虚,无力温煦机体,中焦脾胃不能发挥枢纽作用,上传下达功能失常,机体寒热分布出现异常,浮热留于面部则生红斑丘疹,疼痛瘙痒。气机不调畅亦会影响肝之疏泄,肝气郁滞而表现为脾气急躁,脉弦等症,先后天乃相互滋生与助长的关系,脾阳不足,则无法温煦先天之肾阳,肾阳不足又反过来影响中阳的化生,因此表现为食冷腹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症。临证治疗时佐以温肾之品黑顺片、鹿角霜、干姜等,配合火针温热之力,以热引热,肾阳得充,则脾阳生化有源,阳气鼓动有力,脓头尽出,则加速疾病向愈的过程。因浮热积于面部,丘疹色暗红,瘙痒疼痛,而表现出一派热象,此外,因久病多瘀,症状表现为经期有暗红色血块,舌质暗之症,因此用药亦应加入清热、行气、化瘀之品,热得清,气得行,则瘀自化。 3冻疮
“冻疮”一词首载于《五十二病方》,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其命名为“烂冻疮”。冻疮又称“水浸足”,是人体遭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损伤,临床上以暴露部位的局部性冻疮为常见,以局部肿胀发凉、瘙痒、疼痛、烧灼感,皮肤有暗红色紫斑或起水疱、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8]。西医认为冻疮多见于冬季气温低且较为潮湿的地区,主要是人体接触10℃以下、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上潮湿条件造成的损伤。冻疮好发于手、足、耳廓及鼻尖等处,主要与病损部位反复暴露于冰点以上的低温环境,并且与调护失宜密切相关[9]。如《诸病源候论》记载:“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壅涩,因即涿冻,赤疼痛,便成冻疮。”
病案举例:范某某,男,40岁,2014年2月3日初诊。适逢冬季寒冷之时双手肿胀、裂口、疼痛、瘙痒反复发作数年,患者手部皮肤有暗红色紫斑,平素手冰凉,轻按手背皮肤较正常人血运恢复较慢,腹胀纳差,大便溏泻,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冻疮,辨属中阳不足,四末失其温煦之证。贺普仁教授,在治疗此病时多取足阳明胃经募穴中脘,用贺氏自制中粗火针点刺,1周治疗1次,并配合灸盒艾灸中脘30 min,导师李岩教授遵贺老所授,沿用此法治疗,并嘱其注意手部保暖,坚持治疗3月余基本痊愈。
按:脾与胃互为表里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因脾主四肢,若寒邪侵及人体,加之脾胃虚弱,中阳不足,气血生化乏源,四末得不到濡养,则易生冻疮。中脘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的精气深聚的部位,有调理中气的作用,而火针和艾灸的作用原理均是通过温热刺激,温阳通经,解散寒凝,作用于此穴,可以激发人体阳气,四末得以温煦,则冻疮不再发作。
4小结
皮肤病表现为红痒症状者在临床中较为多见,临证时易辨此为热证,从而应用大量苦寒清热之品,症状虽得一时缓解,然最终伤及人体正气,导致变证丛生,病情迁延不愈,而犯“虚虚”之戒。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此类症状属中阳亏虚者亦不在少数,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饮食生冷,饥饱无度,伤及中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肌肉四肢,以上三病症状表现虽然各有不同,然其病机实质上均属于中阳素虚,不能温煦机体,阳气不达四末则易发冻疮;阳气不能温中则腹痛泄泻;中焦湿阻,气机升降失常,气郁于上日久则化湿生热,而生痤疮,酒齄鼻。因此,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均可从中焦脾胃阳虚论治,谨守病机,以治其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参考文献:
[1]李艳萍,张友堂.痤疮病因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59-60.
[2]郭海涛.酒渣鼻的分型辨治[J].河北中医,2009,31(7):1038.
[3]丁旭,刘瓦利,许铣.从“郁乃痤”探讨痤疮的辨病与辨证[J].北京中医药,2009,28(4):273-275.
[4]李瑞超,李岩,焦召华,等.酒齄鼻病机之刍议[J].四川中医,2013,31(7):29-30.
[5]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7.
[6]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讨论稿)[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342.
[7]殷新,唐犀麟,卢传坚.补中泻火法治疗脾虚型痤疮48例[J].陕西中医,2011,32(11):1502-1504.
[8]万海栋,周超,熊冬兰,等.中医对冻疮的辨证论治[J].亚太传统医药,2010,6(6):52-53.
[9]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