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正畸后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采取先正畸、再修复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缺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后再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结果80例患者的错(牙合)畸形都得以矫治,修复体在功能、形态和美观方面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修复前正畸,为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修复体及牙列在功能和美观两方面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错(牙合)畸形;正畸;修复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2-13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牙齿和颜面审美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患者口腔中表现的疾患往往不是单一的问题,如牙列稀疏、过小牙、残根残冠、畸形牙、缺牙等无法进行正畸或单纯的正畸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前牙反(牙合)、前突或散在缺牙间隙、同时伴有牙体牙髓病而要求修复的患者,如果即刻给予修复,则疗效较差,因此对这类患者应根据(牙合)关系的需要进行正畸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缺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达到符合生理状态的治疗效果[1]。本文选取自2005~2008年对80例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采取先正畸、再修复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18~55岁。其中缺牙间隙变小、邻牙倾斜25例,前牙散在间隙伴反(牙合)21例,牙列缺损情况,前牙缺失、错位、中线偏斜伴个别牙扭转34例。
1.2方法
首先对患者口腔进行常规的全面检查,取研究模型及X 线全景片,包括面形、牙弓形状、缺失牙区情况,余留牙牙周、牙体情况、牙轴倾度、中线等,正畸科和修复科医生会诊,每例患者均进行准确的模型分析和牙齿移动量估算,根据其不同病情,与患者沟通,制定正畸与修复方案,正畸方法多采用固定正畸或活动-固定联合矫治的方法,治疗较简单的患者采用片段弓矫治器矫治。修复方法主要采用烤瓷全冠、烤瓷桥等技术,修复后戴用合适的保持器半年至1 年,治疗结束。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 修复体的大小、形态与同名牙相匹配,符合牙齿的正常解剖形态;②修复体与邻牙间的接触部位与同名正常牙的接触部位一致;③不同咬合位置时前牙区无障碍;④牙形态正常,正畸牙位置稳定,无松动,无反弹复位;⑤修复体能正常行使功能。凡均达到以上标准者为成功,否则为失败。
2结果
80例患者畸形都得以矫治,经1~2年随访78例修复后牙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烤瓷冠桥修复体美观舒适,属成功病例。2例表现为固定义齿有移位现象,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列间隙,失败。成功率97.5%。先正畸、再修复治疗疗法,不但可使修复体恢复功能、形态和美观,而且很好地恢复牙弓的协调和对称关系,取得满意疗效。
3讨论
随着近年来口腔学科的高速发展,口腔各学科间的相互联合、渗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同时随着修复材料和技术的进展,对牙列情况和基牙条件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因此在修复前应对口腔内余留的牙齿、(牙合)进行适当的正畸治疗,以达到最终较完善的修复效果,修复前正畸为修复缺失牙创造有利的条件,使修复后牙齿排列整齐,牙体宽度和高度协调,牙龈附着好;有利于牙体牙周组织的健康和口腔功能的发挥;使修复体在功能和美观两方面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组80例患者均为成人,通常情况下,成人的适应性和改建能力不如青年,成人骨组织代谢慢,牙移动慢且移动范围有限,因此一般采用小量移动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属于辅助性正畸治疗。成年患者往往有较多的龋齿、牙周病、缺失牙等,因此,在正畸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牙周健康的维护尤为重要,应充分综合考虑牙体、牙周的健康[2]。良好而稳定的牙周状况是正畸治疗和义齿修复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许多牙缺失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错(牙合)畸形,比如反(牙合)、拥挤、牙间隙等,在正畸治疗时,可用一定量的缺牙间隙用于解除拥挤,通过调整牙缺失间隙的大小和预修复基牙的位置、排列等,以利于去除一些病理性错(牙合)因素,取得正常的牙缺失间隙后,再行义齿的修复,可以纠正不良咬合关系,保证义齿修复美观和发音效果,提高咀嚼功能和维持颞颌关节的正常功能。因此,在治疗前要对患者的缺牙情况、前牙错位情况、间隙分布情况以及患者对美观的要求做全面考虑,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
修复前的正畸治疗是为了恢复修复体的功能和美观,所以在正畸治疗中要注意覆盖覆(牙合)、牙弓的中线、间隙的大小是否符合修复的要求。经正畸治疗后的牙齿有复发到原来位置的倾向,导致这种倾向有许多原因,包括肌肉、根尖基骨、横隔纤维及骨骼形态等。拆除矫正器后应在一定时间内将牙齿稳固于矫正位置[3]。
本文采取先正畸、再修复联合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缺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后再进行固定义齿修复,使80例患者的错(牙合)畸形都得以矫治,修复体在功能、形态和美观方面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克服了单一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面形和咬合关系,从而获得良好的修复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富萍,顾泽旭.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和过小牙[J]. 牙体牙髓牙周病杂志,2005,15(7):392.
[2]逢秀凤,庞光明,汪春燕. 前牙缺失伴错(牙合)患者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2):227.
[3]许虹婉,邢兰梅,程英才. 前牙反(牙合)伴个别缺失正畸修复治疗[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10):609.
(收稿日期:2009-08-31)
[关键词]错(牙合)畸形;正畸;修复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2-13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牙齿和颜面审美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患者口腔中表现的疾患往往不是单一的问题,如牙列稀疏、过小牙、残根残冠、畸形牙、缺牙等无法进行正畸或单纯的正畸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前牙反(牙合)、前突或散在缺牙间隙、同时伴有牙体牙髓病而要求修复的患者,如果即刻给予修复,则疗效较差,因此对这类患者应根据(牙合)关系的需要进行正畸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缺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达到符合生理状态的治疗效果[1]。本文选取自2005~2008年对80例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采取先正畸、再修复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18~55岁。其中缺牙间隙变小、邻牙倾斜25例,前牙散在间隙伴反(牙合)21例,牙列缺损情况,前牙缺失、错位、中线偏斜伴个别牙扭转34例。
1.2方法
首先对患者口腔进行常规的全面检查,取研究模型及X 线全景片,包括面形、牙弓形状、缺失牙区情况,余留牙牙周、牙体情况、牙轴倾度、中线等,正畸科和修复科医生会诊,每例患者均进行准确的模型分析和牙齿移动量估算,根据其不同病情,与患者沟通,制定正畸与修复方案,正畸方法多采用固定正畸或活动-固定联合矫治的方法,治疗较简单的患者采用片段弓矫治器矫治。修复方法主要采用烤瓷全冠、烤瓷桥等技术,修复后戴用合适的保持器半年至1 年,治疗结束。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 修复体的大小、形态与同名牙相匹配,符合牙齿的正常解剖形态;②修复体与邻牙间的接触部位与同名正常牙的接触部位一致;③不同咬合位置时前牙区无障碍;④牙形态正常,正畸牙位置稳定,无松动,无反弹复位;⑤修复体能正常行使功能。凡均达到以上标准者为成功,否则为失败。
2结果
80例患者畸形都得以矫治,经1~2年随访78例修复后牙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烤瓷冠桥修复体美观舒适,属成功病例。2例表现为固定义齿有移位现象,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列间隙,失败。成功率97.5%。先正畸、再修复治疗疗法,不但可使修复体恢复功能、形态和美观,而且很好地恢复牙弓的协调和对称关系,取得满意疗效。
3讨论
随着近年来口腔学科的高速发展,口腔各学科间的相互联合、渗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同时随着修复材料和技术的进展,对牙列情况和基牙条件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因此在修复前应对口腔内余留的牙齿、(牙合)进行适当的正畸治疗,以达到最终较完善的修复效果,修复前正畸为修复缺失牙创造有利的条件,使修复后牙齿排列整齐,牙体宽度和高度协调,牙龈附着好;有利于牙体牙周组织的健康和口腔功能的发挥;使修复体在功能和美观两方面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组80例患者均为成人,通常情况下,成人的适应性和改建能力不如青年,成人骨组织代谢慢,牙移动慢且移动范围有限,因此一般采用小量移动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属于辅助性正畸治疗。成年患者往往有较多的龋齿、牙周病、缺失牙等,因此,在正畸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牙周健康的维护尤为重要,应充分综合考虑牙体、牙周的健康[2]。良好而稳定的牙周状况是正畸治疗和义齿修复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许多牙缺失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错(牙合)畸形,比如反(牙合)、拥挤、牙间隙等,在正畸治疗时,可用一定量的缺牙间隙用于解除拥挤,通过调整牙缺失间隙的大小和预修复基牙的位置、排列等,以利于去除一些病理性错(牙合)因素,取得正常的牙缺失间隙后,再行义齿的修复,可以纠正不良咬合关系,保证义齿修复美观和发音效果,提高咀嚼功能和维持颞颌关节的正常功能。因此,在治疗前要对患者的缺牙情况、前牙错位情况、间隙分布情况以及患者对美观的要求做全面考虑,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
修复前的正畸治疗是为了恢复修复体的功能和美观,所以在正畸治疗中要注意覆盖覆(牙合)、牙弓的中线、间隙的大小是否符合修复的要求。经正畸治疗后的牙齿有复发到原来位置的倾向,导致这种倾向有许多原因,包括肌肉、根尖基骨、横隔纤维及骨骼形态等。拆除矫正器后应在一定时间内将牙齿稳固于矫正位置[3]。
本文采取先正畸、再修复联合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缺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后再进行固定义齿修复,使80例患者的错(牙合)畸形都得以矫治,修复体在功能、形态和美观方面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克服了单一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面形和咬合关系,从而获得良好的修复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富萍,顾泽旭.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和过小牙[J]. 牙体牙髓牙周病杂志,2005,15(7):392.
[2]逢秀凤,庞光明,汪春燕. 前牙缺失伴错(牙合)患者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2):227.
[3]许虹婉,邢兰梅,程英才. 前牙反(牙合)伴个别缺失正畸修复治疗[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10):609.
(收稿日期:200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