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作用分析

来源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更高,有比较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更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更低,有比较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作用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急诊;急性脑梗死;救治作用
  急性脑梗死为常见急性疾病,指的是脑部供血突然中断,使得脑部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形成的原因较复杂,与血液、血管及血液动力学等存在关联性,主要患病人群为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群体,常见症状为眩晕、头痛及耳鸣等,生活质量极差,随着病情恶化,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27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41-75)岁,均值(55.27±1.36)岁;观察组28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39-77)岁,均值(55.23±1.32)岁;两组基本资料(P>0.05)。
  1.2方法
  掌握患者实际病况,为患者提供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及改善脑循环等治疗,依据病史,提供降血糖、降血脂及抗感染等处理;
  对照组常规治疗,药物选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096),皮下注射用药,每天用药两次,每次50IU/kg,连续用药10d。
  观察组尿激酶溶栓治疗,常规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尿激酶溶栓治疗,药物选用注射用尿激酶(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492),静脉滴注用药,用药前选用100万U注射用尿激酶与250ml生理盐水充分混合,每天用药一次,滴注时间控制在(30-40)min,连续用药10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治疗效果判定标准[2]:经治疗,眩晕、头痛及耳鸣等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恢复正常,为显效;经治疗,眩晕、头痛及耳鸣等有所好转,生活质量有所恢复,为有效;经治疗,眩晕、头痛及耳鸣等未见好转,甚至恶化,为无效;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值输入SPSS21.0中,均值( ±s)表示,检验t、χ2值表示,百分比%表示,P<0.05,比较存在意义。
  2.结果
  2.1.兩组治疗效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更高,有比较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更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更低,有比较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急诊科为医院重要的组成科室,也是医院治疗急性疾病、突发性疾病的场所,接收到患者后,需及时为其进行救治;急性脑梗死为常见急性病症,该病症患者多表现出脑组织局部缺血灌注不足现象,一旦未能得到有效救治,会使得患者脑部长期缺血而形成不可逆损伤,形成严重精神障碍,近年来,该病症患病率逐年升高,受到外界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着医疗水平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方案较多,选择不同方案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性,应重视[3]。
  尿激酶为丝氨酸蛋白酶,通过静脉滴注方式进入到患者体内后,在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产生作用,缓解动脉血管内堵塞、狭窄及粥样硬化等病变,能改善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提升动脉血管供血能力,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因此,尿激酶溶栓值得选用[4]。
  综上所述,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作用显著,与常规治疗方案比较,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更低,治疗效果更好,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中值得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志刚.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淮海医药,2019,37(5):537-539.
  [2]王蓥梅.小剂量rt-P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146-147.
  [3]余练,严洪新,罗建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情况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7):859-860.
  [4]华艳.超早期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2):192-19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126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B组、C组,给予三組4mg/h、10mg/h、20mg/h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结果: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C组(P<0.05);治疗后B组、C组血钾水平及尿量均优于A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中,10mg/h剂量的疗效最佳。  关键词:呋塞米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和普通放疗2种方法在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我院2010年3月~2018年10月两院收治的患者,按研究标准进行随机分组,共88例入组。其中,调强(适形)放疗组44例,普通放疗组44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然后对其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从疗效等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相关的利弊因素,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调强放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较常规
期刊
摘要本研究为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轻度认知功能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及影像学变化。在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组与轻度认知功能损伤患者组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联合记忆分数以及联合执行功能分数的差异,并使用低频振幅指标比较这两组在脑功能影像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组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联合记忆分数以及联合执行功能分数均明显差于轻度认知功能损伤患者组。  1. 背景  阿尔茨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随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伴随血脂异常的患者进行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各项指标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对医护人员强化管理手卫生在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面的影响。方法:动态监测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2017年采取手卫生强化管理前与2018年手卫生强化管理后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2017年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51.22%,医院感染发生率7.97%;2018年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强化管理,手卫生合格率上升至68.34%,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
期刊
摘要: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多许多特长。中医强调“辨证”,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它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因此,将西医的辨病和中医的辩证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模式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基本思路。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要使中西医结合相互协调地发展,首先应保持中医的思维方式进行诊治,然后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和规避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由于该项工作较为繁忙且琐碎,护理工作主要是与新生儿和孕妇的生命息息相关,且风险大。因此,加强对护理风险事件的认识和防范,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体系,稍有不慎将会给患者的治疗及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诱发医疗纠纷,因此加强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使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社区高血压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缬沙坦治疗,分析结果。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明显更低,P0.05)。  1.2方法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停止使用对血压造成影响的药物
期刊
【摘要】肿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就是用放射线治疗癌症。放射治疗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直到目前放射治疗仍是恶性肿瘤重要的局部治疗方法。大约70%的癌症病人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几乎可用于所有的癌症治疗,对许多癌症病人而言,放射治疗是唯一必须用的治疗方法。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放疗设备及放疗技术的进展。  【关键词】放射治疗;伽玛刀;钴-60治疗
期刊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与人们体质的不断改变,骨折成为临床中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对于老年群体而言,随着骨骼钙量的不断流失,较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状,当其发生跌倒或受到外力影响时,较易发生骨折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其正常的活动能力,并且将会使其承受严重的病痛,临床中常见的老年群体的骨折症状包括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与桡骨下端骨折等。通过临床报道可知,老年患者多易在冬天发生骨折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