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用四个特征来描述他心中的“企业家经济”:在充分市场竞争的政策环境中,量大面广的中型公司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职业经理人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管理作为一门技术被应用于广泛的经济和非经济领域;企业家行为成为社会创新和新秩序建设的关键。在德鲁克提出“企业家经济”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正在走出零增长的衰退困境,而在此次复兴中,以软件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和这种富有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深刻影响了社会的每个领域,并塑造了一代美国青年。
德鲁克的描述是那么贴切,以至于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一个青年读到此为之心动。多年后,这位当年第一届参加全国联考MBA的青年,如今已成长为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1年6月15日,郭莹辉在2011年第十二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上当选为2011中国MBA十大精英人物,与他一起获奖的还有央视主持人曲向东和星河湾集团董事副总裁梁上燕等。
“MBA的教育基础,使我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
“当时考试的人都差不多,20多岁考进来。对学什么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只想学知识、做精英、做职业经理人。”郭莹辉说,“工作以后,学习的欲望特别强,所以就产生了再去读书的想法。在学校的选择上,当时有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经老师推荐,我报考了人大,当时可以报正常化的研究生,但是MBA可能更综合一点,更实用一点,更适合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去学习,正好适合我。”
现在郭莹辉回望他参加联考的1997年,总是会想起德国思想家马克思韦伯的那句话,“世界不再令人着迷。”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最出色和成长最快的日用消费品和家用电器领域企业在这年发生坍塌,两大明星产业的狂飙时代已经基本结束;而在中央高层和社会改革力量的推动下,一场大规模的产权清晰化运动如期而至,人民公社制度在基层经济组织中开始慢慢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市场化、以产权人格化为特征的企业制度模式。当时在钢铁研究总院工作的郭莹辉,在企业改制上市、钢铁研究总院分拆组建安泰科技的过程中,负责制订改制方案和上市公司战略的工作,这也被他视为MBA后的第一个收获。
“当时学投资的时候,学的基本是建设经济,后来是证券投资。但是到岗位上以后,这两点都用上了。我们既懂投资,也懂产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学了基本建设经济以后,又学了证券投资,二者结合在一起,对我有了很大的帮助。”三万的MBA学费让郭莹辉觉得很值,“进学校以后,学校的MBA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理念,同时跟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大家觉得比较荣幸,实践证明,这么多年我们同学发展得都很好,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提升,这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班的同学,有区域的副区长,还有国企的董事长、上市公司的副总等,在各个岗位都很出色。”
2000年,郭莹辉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至2008年,出任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基础设施投资部总经理,负责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大型产业项目投资、企业收购、资本运营、集团管控等业务,为公司创造效益十多亿元。在市场化投资并购业务上,他主持收购了一家垃圾发电企业和一家科技园区开发企业,使北京市国资公司的主营业务结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翻了一番。18年的职场磨砺,使郭莹辉从一介职场白丁成长为今天掌管200亿的国企领导人。在之前一次人民大学MBA教育企业导师的分享会上,他曾经说,“MBA的教育基础,使我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
“读MBA给我最多的有两点,一是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二是积累了我的学习资本。随着网络的发展,个人获得信息的权利以及方便性已经比以前有了一个革命性的进步,企业的建立不取决于信息的建立,现在信息已经大众化了,最重要的是,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分析、判断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同时付出行动,这种学习能力是最关键的。” 郭莹辉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共赢能力,企业参与竞争要获取话语权,这也是我们读MBA一个重要的目的。学习MBA以后,我发现,跟很多没有读过MBA的老板,也能建立很好的沟通,他没有读过MBA,但他之所以能成功,背后的经历和思考都是一样的,语言的符号也都是一样的。而我们没有经历过创业,但是我们受过这种学习的历练,所以我们可以跟他建立同一个语言符号。大家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思考问题,你能理解他,他也能理解你。MBA锻炼了思维,这个思维是决定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最终成败的关键。思维的光度叫思想,通过MBA的学习,给了我们很好的视野,给了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角度,大事微光,小事弘光。”
“化蛹成蝶随风舞”
在整体经济晦暗不定的那段期间,郭莹辉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自信”,“从人大出去感觉自信心就是很强,第二个收获就是知识的先导。”
三年前,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成为北科建集团的控股股东后,将北科建集团定位于科技园区与城市开发的综合平台。而当时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并不突出,企业自身的发展实力有限,在房地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比较短缺,项目、资金、团队等都需要调整、充实;同时,由于是政府平台型企业,领导班子和员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相对较弱,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还不是很明晰,文化竞争的软实力急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脱离母公司和政府部门的庇佑,直接上“战场”,公司的竞争力堪忧。
“如果进行市场化转型和发展,就需要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改革,这会涉及到战略发展、集团管控、人力资源、团队素质等多方面的问题。”郭莹辉把这样的变革比作“老鹰换喙”,需要十分坚强的意志,也需要管理团队的合力推进。
“记得在2009年初,集团在进行IPO上市筹备过程中,券商问我怎么定位你们的企业?你们是什么商啊?而我们的情况是土地不在我们手里,资产不在我们手里,我们主要承担的是园区土地一级开发、招商和物业管理,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园区的开发商。在以园区一级开发为主导的运营模式下,我们的盈利空间十分有限。”郭莹辉说,在2009年上半年,他首次提出了“科技地产”这一概念。可以说,科技地产开发商这个提法,比之于较为模糊的“城市综合发展商”有了更具体的内涵;比之于“产业地产开发商”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它既传承了北科建集团的传统优势,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资源禀赋,又顺应了国家科技创新的形势要求,很好地概括了北科建集团擅长的和正在做的事业。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郭莹辉和领导团队一起,逐渐构思出整套的科技地产的理论体系,包括定义、模式等,而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也越来越清晰化。
2010年6月13日,北科建集团正式召集全体员工召开战略宣讲报告会,公布了集团新的战略框架,其定位为“以科技地产为特色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主动拥抱国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代机遇,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依据产业聚集理论,投身于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建设中去。同时,优化业务结构,主动构建以科技地产为特色,商住地产战略协同的主业格局。
于是,这家先后打造了中关村核心商务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高科技专业化园区,参与了鸟巢、水立方等奥运中心区工程的开发建设的开发商、运营商在当年完成了一次大跨越,创造产值2600多亿元。
“化蛹成蝶随风舞”,郭莹辉用这七个字来概括北科建集团转型和发展。同时,他也用这几个字来总结自己的MBA学习生涯。“机遇很重要,”他说,“能从一个普通的公司员工成长为国企的董事总经理靠的是踏实做事和把握机会,而机会只惠顾有头脑和有准备之人。”
尖端时代
“我们的在职人员,所有人都完成了MBA和EMBA,我只能说MBA的教育很有用,特别有用。”作为人大商学院的校外企业导师,郭莹辉经常将自己总结的五条职场经验传授给现在的MBA学员。
“MBA是个独特的硕士教育项目,很多人参加MBA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职业转换,而且大家对职业转换的期望非常高。从现实来看,有的学生有点太过于专注职业转换的过程,不能沉下心来做事,有点浮躁。我认为,坚持与变化是辩证统一的,应该坚持的是职业的方向和理想,变化的是事业平台。也就是说,大家可以多次转换工作单位,但自己适合什么职业,MBA学员应该有一份冷静与执着。”他说,设立人生目标与职业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平台;学会学习、积累和模拟;认清坚持与变化的辩证关系;要有分享感恩和回馈社会的意识,这五条职场经验是使他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的关键。
“我经常能看见很多同学多少存在盲目性,跟风、赶时髦。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把握自己的定位、定向,把MBA了解清楚,然后再来学习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真正做好并不容易,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自己的辛苦和辛酸。”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郭莹辉感觉中国的MBA教育成熟了,无论是MBA组织的不断壮大,还是MBA本土化教育中许多精英的产生,都表明中国MBA教育的日臻完善,国家对工商管理类学科的教育管理和MBA学员自我管理的双向进步。同时他也认为MBA学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需要长期积淀的,也是该大力弘扬的。学员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职场体验与他人分享,帮助他人少走弯路,这同样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我刚和人大的师弟师妹们做过一个职业分享,就是把我个人有限的经验告诉他们,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另外,MBA人自己和管理的企业对欠发达的地区以及行业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与支持,带动其发展和转变,以此来感恩和回馈社会。”
显见,郭莹辉对自己如今的在企业与社会上的定位满足之余也十分享受。
德鲁克的描述是那么贴切,以至于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一个青年读到此为之心动。多年后,这位当年第一届参加全国联考MBA的青年,如今已成长为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1年6月15日,郭莹辉在2011年第十二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上当选为2011中国MBA十大精英人物,与他一起获奖的还有央视主持人曲向东和星河湾集团董事副总裁梁上燕等。
“MBA的教育基础,使我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
“当时考试的人都差不多,20多岁考进来。对学什么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只想学知识、做精英、做职业经理人。”郭莹辉说,“工作以后,学习的欲望特别强,所以就产生了再去读书的想法。在学校的选择上,当时有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经老师推荐,我报考了人大,当时可以报正常化的研究生,但是MBA可能更综合一点,更实用一点,更适合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去学习,正好适合我。”
现在郭莹辉回望他参加联考的1997年,总是会想起德国思想家马克思韦伯的那句话,“世界不再令人着迷。”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最出色和成长最快的日用消费品和家用电器领域企业在这年发生坍塌,两大明星产业的狂飙时代已经基本结束;而在中央高层和社会改革力量的推动下,一场大规模的产权清晰化运动如期而至,人民公社制度在基层经济组织中开始慢慢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市场化、以产权人格化为特征的企业制度模式。当时在钢铁研究总院工作的郭莹辉,在企业改制上市、钢铁研究总院分拆组建安泰科技的过程中,负责制订改制方案和上市公司战略的工作,这也被他视为MBA后的第一个收获。
“当时学投资的时候,学的基本是建设经济,后来是证券投资。但是到岗位上以后,这两点都用上了。我们既懂投资,也懂产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学了基本建设经济以后,又学了证券投资,二者结合在一起,对我有了很大的帮助。”三万的MBA学费让郭莹辉觉得很值,“进学校以后,学校的MBA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理念,同时跟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大家觉得比较荣幸,实践证明,这么多年我们同学发展得都很好,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提升,这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班的同学,有区域的副区长,还有国企的董事长、上市公司的副总等,在各个岗位都很出色。”
2000年,郭莹辉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至2008年,出任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基础设施投资部总经理,负责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大型产业项目投资、企业收购、资本运营、集团管控等业务,为公司创造效益十多亿元。在市场化投资并购业务上,他主持收购了一家垃圾发电企业和一家科技园区开发企业,使北京市国资公司的主营业务结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翻了一番。18年的职场磨砺,使郭莹辉从一介职场白丁成长为今天掌管200亿的国企领导人。在之前一次人民大学MBA教育企业导师的分享会上,他曾经说,“MBA的教育基础,使我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
“读MBA给我最多的有两点,一是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二是积累了我的学习资本。随着网络的发展,个人获得信息的权利以及方便性已经比以前有了一个革命性的进步,企业的建立不取决于信息的建立,现在信息已经大众化了,最重要的是,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分析、判断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同时付出行动,这种学习能力是最关键的。” 郭莹辉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共赢能力,企业参与竞争要获取话语权,这也是我们读MBA一个重要的目的。学习MBA以后,我发现,跟很多没有读过MBA的老板,也能建立很好的沟通,他没有读过MBA,但他之所以能成功,背后的经历和思考都是一样的,语言的符号也都是一样的。而我们没有经历过创业,但是我们受过这种学习的历练,所以我们可以跟他建立同一个语言符号。大家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思考问题,你能理解他,他也能理解你。MBA锻炼了思维,这个思维是决定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最终成败的关键。思维的光度叫思想,通过MBA的学习,给了我们很好的视野,给了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角度,大事微光,小事弘光。”
“化蛹成蝶随风舞”
在整体经济晦暗不定的那段期间,郭莹辉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自信”,“从人大出去感觉自信心就是很强,第二个收获就是知识的先导。”
三年前,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成为北科建集团的控股股东后,将北科建集团定位于科技园区与城市开发的综合平台。而当时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并不突出,企业自身的发展实力有限,在房地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比较短缺,项目、资金、团队等都需要调整、充实;同时,由于是政府平台型企业,领导班子和员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相对较弱,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还不是很明晰,文化竞争的软实力急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脱离母公司和政府部门的庇佑,直接上“战场”,公司的竞争力堪忧。
“如果进行市场化转型和发展,就需要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改革,这会涉及到战略发展、集团管控、人力资源、团队素质等多方面的问题。”郭莹辉把这样的变革比作“老鹰换喙”,需要十分坚强的意志,也需要管理团队的合力推进。
“记得在2009年初,集团在进行IPO上市筹备过程中,券商问我怎么定位你们的企业?你们是什么商啊?而我们的情况是土地不在我们手里,资产不在我们手里,我们主要承担的是园区土地一级开发、招商和物业管理,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园区的开发商。在以园区一级开发为主导的运营模式下,我们的盈利空间十分有限。”郭莹辉说,在2009年上半年,他首次提出了“科技地产”这一概念。可以说,科技地产开发商这个提法,比之于较为模糊的“城市综合发展商”有了更具体的内涵;比之于“产业地产开发商”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它既传承了北科建集团的传统优势,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资源禀赋,又顺应了国家科技创新的形势要求,很好地概括了北科建集团擅长的和正在做的事业。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郭莹辉和领导团队一起,逐渐构思出整套的科技地产的理论体系,包括定义、模式等,而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也越来越清晰化。
2010年6月13日,北科建集团正式召集全体员工召开战略宣讲报告会,公布了集团新的战略框架,其定位为“以科技地产为特色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企业集团”,主动拥抱国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代机遇,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依据产业聚集理论,投身于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建设中去。同时,优化业务结构,主动构建以科技地产为特色,商住地产战略协同的主业格局。
于是,这家先后打造了中关村核心商务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高科技专业化园区,参与了鸟巢、水立方等奥运中心区工程的开发建设的开发商、运营商在当年完成了一次大跨越,创造产值2600多亿元。
“化蛹成蝶随风舞”,郭莹辉用这七个字来概括北科建集团转型和发展。同时,他也用这几个字来总结自己的MBA学习生涯。“机遇很重要,”他说,“能从一个普通的公司员工成长为国企的董事总经理靠的是踏实做事和把握机会,而机会只惠顾有头脑和有准备之人。”
尖端时代
“我们的在职人员,所有人都完成了MBA和EMBA,我只能说MBA的教育很有用,特别有用。”作为人大商学院的校外企业导师,郭莹辉经常将自己总结的五条职场经验传授给现在的MBA学员。
“MBA是个独特的硕士教育项目,很多人参加MBA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职业转换,而且大家对职业转换的期望非常高。从现实来看,有的学生有点太过于专注职业转换的过程,不能沉下心来做事,有点浮躁。我认为,坚持与变化是辩证统一的,应该坚持的是职业的方向和理想,变化的是事业平台。也就是说,大家可以多次转换工作单位,但自己适合什么职业,MBA学员应该有一份冷静与执着。”他说,设立人生目标与职业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平台;学会学习、积累和模拟;认清坚持与变化的辩证关系;要有分享感恩和回馈社会的意识,这五条职场经验是使他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的关键。
“我经常能看见很多同学多少存在盲目性,跟风、赶时髦。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把握自己的定位、定向,把MBA了解清楚,然后再来学习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真正做好并不容易,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自己的辛苦和辛酸。”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郭莹辉感觉中国的MBA教育成熟了,无论是MBA组织的不断壮大,还是MBA本土化教育中许多精英的产生,都表明中国MBA教育的日臻完善,国家对工商管理类学科的教育管理和MBA学员自我管理的双向进步。同时他也认为MBA学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需要长期积淀的,也是该大力弘扬的。学员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职场体验与他人分享,帮助他人少走弯路,这同样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我刚和人大的师弟师妹们做过一个职业分享,就是把我个人有限的经验告诉他们,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另外,MBA人自己和管理的企业对欠发达的地区以及行业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与支持,带动其发展和转变,以此来感恩和回馈社会。”
显见,郭莹辉对自己如今的在企业与社会上的定位满足之余也十分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