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改要求还课堂于学生,然而学生却缺乏自主展示的自信和流畅表达内心想法的语言能力,故我设置了朗诵课活动来解决这种问题。本活动分五个阶段,需课时十八节。活动时,教师点拨指导,课上大量时间交给学生朗诵。经检测验收,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关键词:准备阶段 入门阶段 深化阶段 巩固阶段 验收阶段
我实在找不到更有文采的文字来为我的文章命题,只好以此文内容“我的朗诵课”做标题。平时语文课上也有朗诵,为什么要单独出时间上朗诵课呢?从去年开始,我校实行了新课改,课改要求还课堂于学生,课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课堂已不仅是老师的舞台,更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所以学生在课上展示的机会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我发现,每次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只是那么几个,其它绝大多数学生都把自己藏了起来,老师即使点名把他(她)叫起来,他(她)也只是简单地应付了事。为什么这样,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我发现,学生要么是一句“不会”,要么就是回答特别简短,并且声音大多较小,因此我推断学生上课发言积极性差是源于缺乏自信心,缺乏语言表达技巧。
针对这种情况,这学期我特意准备了每周一节的朗诵课,目的在于通过朗诵,提升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我的朗诵课共设十八节,每周一节,分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入门阶段、深化阶段、巩固阶段、验收阶段。准备阶段要求学生敢朗诵,入门阶段要求学生会朗诵,深化阶段要求学生朗诵得好,巩固阶段要求学生养成良好朗诵习惯,验收阶段以朗诵比赛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验收。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学生摘录本自主摘录内容做朗诵素材。
准备阶段时间为四周,分前后两期。前期,用时两周,要求每位学生在自己座位原地起立朗诵一段百字左右摘录,声音尽可能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胆气。在座位原地朗诵,周围都是他(她)熟悉的同学,朗诵的内容又是他(她)自己摘录的喜欢的内容,这样做可以使他(她)不至于太拘谨,能够有勇气大声地朗诵。班内有将近六十名同学,每节课先给五分钟自由准备时间,然后朗诵,朗诵人数不超过三十人,老师可在所有学生朗诵结束后给予集体点评,也可针对某个学生在其朗诵后做单独点评。后期,用时两周,要求每位学生到讲台朗诵一段百字左右摘录,声音尽可能大。朗诵内容与过程同前期。到讲台朗诵,学生面对的是全班同学,朗诵的压力明显增大,但由于有前期的练习,讲台朗诵的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一轮朗诵要对学生进行单独点评,点评语言以对学生的鼓励为主,力求简练。
入门阶段时间为四周,分练习期和巩固期。练习期用时两周,先为学生讲述朗诵要注意的基本要点,重点强调采用普通话,注意吐音清晰、停顿准确、(1、长句子可根据句意在中间做一次或多次短暂停顿;2、标点符号及段落间的停顿注意: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重音突出、(重音根据文章情感及语句表达含义的需要而确定)语音洪亮、语速适中(根据选文情感而定,但学生往往因情绪紧张而语速过快,所以要提前强调上台朗诵比平时朗诵课文要适度放慢语速),语调富于变化。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学生接触的作品一般都是运用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准备五分钟,然后上台朗诵,教师逐个点评。巩固期用时两周,每节课初始再次强调朗诵注意要点,然后正常进行练习。
深化阶段时间为四周,分练习期和巩固期。本阶段重在培养学生朗诵时的正确身姿习惯,塑造良好朗诵形态举止。练习期用时两周,先讲述朗诵身姿基本要点,第一,站立。基本要求:稳、正、直。采用丁字站立或八字站立。第二,持稿。基本要求:双手持稿,一手拖底,一手扶边。扶边之手可在朗诵过程中适度做辅助手势。第三,朗诵前后注意事项。基本要求:朗诵前先环视观众,然后介绍朗诵内容;朗诵结束后,环视观众宣布朗诵结束,并向观众鞠躬表示感谢。第四,朗诵过程中注意事项。其本要求:朗诵过程中,不可始终低头朗诵,要时不时抬头观察观众反应。根据观众反应适时调整朗诵状态。注意事项讲解结束后进行正常朗诵训练。教师点评紧随学生朗诵,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巩固期用时两周,每节课初始再次强调身姿注意事项,然后再进行训练,教师点评要及时。
巩固阶段时间为四周,将前两阶段朗诵技巧进行综合巩固练习。每两周为一轮,共进行两轮巩固练习。每节课先讲述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印象。
验收阶段时间为两周。以朗诵比赛形式进行。共进行两场,每场一节课,每场班内半数同学参赛,另外半数同学中抽出五位同学做评委,一名同学做主持,其余为观众。教师应提前制定评分表以帮助评分人员评分。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自信心与朗诵水平明显提高,上课自我展示时,状态也逐步好转。班内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也随着朗诵教学的开展而逐渐提升。总的来说我的朗诵课是成功的,无论从学生还是我自身。但这次教学实践,也让我从中发现自己原来的教学过于注重课上教师的讲解,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今后,我应该在教学上实践多种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学的重心落在学生能力培养上。教学的路还很长,我将不断求索。
关键词:准备阶段 入门阶段 深化阶段 巩固阶段 验收阶段
我实在找不到更有文采的文字来为我的文章命题,只好以此文内容“我的朗诵课”做标题。平时语文课上也有朗诵,为什么要单独出时间上朗诵课呢?从去年开始,我校实行了新课改,课改要求还课堂于学生,课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课堂已不仅是老师的舞台,更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所以学生在课上展示的机会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我发现,每次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只是那么几个,其它绝大多数学生都把自己藏了起来,老师即使点名把他(她)叫起来,他(她)也只是简单地应付了事。为什么这样,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我发现,学生要么是一句“不会”,要么就是回答特别简短,并且声音大多较小,因此我推断学生上课发言积极性差是源于缺乏自信心,缺乏语言表达技巧。
针对这种情况,这学期我特意准备了每周一节的朗诵课,目的在于通过朗诵,提升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我的朗诵课共设十八节,每周一节,分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入门阶段、深化阶段、巩固阶段、验收阶段。准备阶段要求学生敢朗诵,入门阶段要求学生会朗诵,深化阶段要求学生朗诵得好,巩固阶段要求学生养成良好朗诵习惯,验收阶段以朗诵比赛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验收。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学生摘录本自主摘录内容做朗诵素材。
准备阶段时间为四周,分前后两期。前期,用时两周,要求每位学生在自己座位原地起立朗诵一段百字左右摘录,声音尽可能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胆气。在座位原地朗诵,周围都是他(她)熟悉的同学,朗诵的内容又是他(她)自己摘录的喜欢的内容,这样做可以使他(她)不至于太拘谨,能够有勇气大声地朗诵。班内有将近六十名同学,每节课先给五分钟自由准备时间,然后朗诵,朗诵人数不超过三十人,老师可在所有学生朗诵结束后给予集体点评,也可针对某个学生在其朗诵后做单独点评。后期,用时两周,要求每位学生到讲台朗诵一段百字左右摘录,声音尽可能大。朗诵内容与过程同前期。到讲台朗诵,学生面对的是全班同学,朗诵的压力明显增大,但由于有前期的练习,讲台朗诵的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一轮朗诵要对学生进行单独点评,点评语言以对学生的鼓励为主,力求简练。
入门阶段时间为四周,分练习期和巩固期。练习期用时两周,先为学生讲述朗诵要注意的基本要点,重点强调采用普通话,注意吐音清晰、停顿准确、(1、长句子可根据句意在中间做一次或多次短暂停顿;2、标点符号及段落间的停顿注意: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重音突出、(重音根据文章情感及语句表达含义的需要而确定)语音洪亮、语速适中(根据选文情感而定,但学生往往因情绪紧张而语速过快,所以要提前强调上台朗诵比平时朗诵课文要适度放慢语速),语调富于变化。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学生接触的作品一般都是运用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准备五分钟,然后上台朗诵,教师逐个点评。巩固期用时两周,每节课初始再次强调朗诵注意要点,然后正常进行练习。
深化阶段时间为四周,分练习期和巩固期。本阶段重在培养学生朗诵时的正确身姿习惯,塑造良好朗诵形态举止。练习期用时两周,先讲述朗诵身姿基本要点,第一,站立。基本要求:稳、正、直。采用丁字站立或八字站立。第二,持稿。基本要求:双手持稿,一手拖底,一手扶边。扶边之手可在朗诵过程中适度做辅助手势。第三,朗诵前后注意事项。基本要求:朗诵前先环视观众,然后介绍朗诵内容;朗诵结束后,环视观众宣布朗诵结束,并向观众鞠躬表示感谢。第四,朗诵过程中注意事项。其本要求:朗诵过程中,不可始终低头朗诵,要时不时抬头观察观众反应。根据观众反应适时调整朗诵状态。注意事项讲解结束后进行正常朗诵训练。教师点评紧随学生朗诵,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巩固期用时两周,每节课初始再次强调身姿注意事项,然后再进行训练,教师点评要及时。
巩固阶段时间为四周,将前两阶段朗诵技巧进行综合巩固练习。每两周为一轮,共进行两轮巩固练习。每节课先讲述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印象。
验收阶段时间为两周。以朗诵比赛形式进行。共进行两场,每场一节课,每场班内半数同学参赛,另外半数同学中抽出五位同学做评委,一名同学做主持,其余为观众。教师应提前制定评分表以帮助评分人员评分。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自信心与朗诵水平明显提高,上课自我展示时,状态也逐步好转。班内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也随着朗诵教学的开展而逐渐提升。总的来说我的朗诵课是成功的,无论从学生还是我自身。但这次教学实践,也让我从中发现自己原来的教学过于注重课上教师的讲解,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今后,我应该在教学上实践多种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学的重心落在学生能力培养上。教学的路还很长,我将不断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