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创新德育手段,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训练为突破口、以顶岗实习为契机、以中职升高职为引领,强化养成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素养;职业规划
中职学生跨入职业学校,大部分都是有就业需求而来的。大多中职学生及其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职校学有一技之长,以便将来有一份技术含量较高、相对优质的职业。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目的是为了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2004年《教育部公报》第10期明确指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校提出“德育为首、职业导向、技能激励、心理关怀、严格要求、导堵结合、强化养成”的育人方针。因此,中职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校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要正确把握“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创新德育手段,开辟一条德育工作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新路子,强化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初中阶段素质较好的学生大都选择了读普通高中。因此,中职学校的生源具有其自身特点和不折不扣的“先天不足”。当前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动手、模仿能力强,课余兴趣广泛而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缺失,职业素养强化养成难度大;学习信心缺失,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缺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了解所学专业,不热爱所学专业;就业谋生意识缺失,没有中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等。
面对有着其自身特点和诸多“先天不足”的中职生,应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在我看来,作为中职班主任,除了做好普通学校班主任应做的常规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中职“就业”、“成才”教育的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其核心就是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它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备的能力。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我有如下几点探索和实践:
1、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做的行之有效的安排。一个人一旦有了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树立了人生理想奋斗目标,构筑了实现职业理想的道路,就会把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融合起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平时工作中,我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全面认识、了解、评价学生的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方法、道德水准、性格特点、身体状况、气质、职业兴趣、所学专业、特长、发展潜力等,结合社会上当前和今后的就业市场的动态、职业更新淘汰的趋势,以及国家的劳动就业制度,分析他们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变化趋势、自身条件与职业需求的差距,帮助他们真正了解“现在的我”、预测“明天的我”,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好未来,拟订一生的发展方向,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况下,规划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学生确立了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后,我就会引导和督促他们根据已订的计划和措施,一步步从短期目标向中期、长期目标迈进,并且还善意提醒他们善于从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弱点、不足,明白自己的优势,其中尤其要提醒他们应注重充实基础知识、提高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调整弱点个性、培养职业心理素质、积累职业经验等,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在此过程中,尤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诸如广东省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征文等比赛,并给予全力支持。我在担任07秋物流班班主任的时候,鼓励、支持和帮助我班学生何木花撰稿参评,并获得省三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这个似乎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奖,犹如一针强心剂,也大大激发了本班学生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热情。
2、以职业技能训练为突破口,重树学生自信,增强职业素养。
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挫败感,他们曾在应试教育的分数竞争中遭遇了滑铁卢,所以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发挥潜能,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让阳光普照每位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高举信心大旗、走出在初中阶段被视为弱势群体的阴影,是学生入学后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大部分中职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地参加校内实习并且掌握好熟练的专业实操技能,我在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正确的学习观的同时,更利用中职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引导,肯定、欣赏他们在实训实操过程中的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找回久违了的自信和自尊。因为在实训实操课中,学生可以屏蔽他们看不懂的“ABC”和解不出的“XYZ”,相反,他们可以体验成功的乐趣,深深感受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旦有了成功的激励,自信心就会重新树立,学习动力和目标油然而生,职业素养也得到增强。
3、以顶岗实习为契机,强化养成学生职业素养。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身份就由“学生”转变为“准员工”,学生此时就必然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很少甚至从没有远离父母参加过繁重的劳动,而此时一下子从陌生的环境中进入八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紧张的工作状态,并且伴随着要接受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以及处理和应对种种无法预见的人与事,所有这些对中职生的体能、精神、意志、毅力、处世态度都是严峻的考验。因此,在顶岗实习开始前,我预先给学生打好预防针,主要加强在实习安全保护和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第一,在实习安全保护上,一方面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劳动报酬、劳动保护、意外伤害、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一些安全隐患预防措施、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就是要向学生强调应严格遵守厂纪厂规。厂纪厂规对员工来说是一种安全保护,所以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应尽快从心理上转换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定位成一名企业的普通员工,同时也必须不折不扣地像其他员工一样,用厂纪厂规严格要求自己,以保护自己在实习期的人身安全。此外,还应注意饮食、交通、交友等的安全问题。最后,还要定期跟进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指导督促他们完成《顶岗实习手册》。
第二,在为人处事上,我一贯奉行“要学技能,先学做人”的育人理念。所谓德才兼备,德字当先,能力次之,企业首先看重的是人的品德,因为技能不好可以培训,品德不好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麻烦甚至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来说,顶岗实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务工,更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保证,是职业素养养成和不断提升的基础,这对职业生涯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逐步具有了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感性认识,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而且在岗位上所学到的操作技能、经验甚至谋生手段往往是在学校的课堂上所学不到的。因此在企业里要学会怎样理解、帮助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不管是对师傅、管理人员,还是其他普通员工,都要尽力与他们搞好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人,学会合作,做到以诚待人、文明礼貌,工作勤快,这样必然会得到他们更多细心的指点和耐心的帮助,并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达到不断丰富、完善、提高自己的目的。
4、以中职升高职为引领,强化养成自强不息的意识。
传统观点认为,只有普通高中才是通往大学的独木桥,中职学校的终极文凭就是与普通高中同等学历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因此,中职生与大学,是前世无望,今世无缘,来世伤神的。然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打破中职教育的学历瓶颈,近几年来教育部出台新政策,不用通过全国高考,中职生也能升读大学(高职)。广东省从2010年起选取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职院校对应,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技能型人才招生试点。中职生读完三年中职,取得中等职业教育相关证书后,可参加对口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通过者将再读二年全日制大专(高职)。学生入学后,我将“中职升高职”定为学生获取更高层次学历文凭的目标,时刻提醒和鼓励他们读中职一样可以圆大学梦,从而以考大学的标准严格要求这些有志于读大学的学生,强化养成他们自强不息的意识。学生有了获取更高层次学历文凭的目标,就有了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有了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自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并能持之以恒,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经受失败挫折的考验,学生自强不息的意识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强化养成。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是就业的竞争力。中职班主任必须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创新德育手段,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训练为突破口、以顶岗实习为契机、以中职升高职为引领,强化养成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以达到教育部在2000年“关于印发《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的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通知[S]·北京: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教育部公报[N] ·北京:2004,(10).
【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素养;职业规划
中职学生跨入职业学校,大部分都是有就业需求而来的。大多中职学生及其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职校学有一技之长,以便将来有一份技术含量较高、相对优质的职业。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目的是为了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2004年《教育部公报》第10期明确指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校提出“德育为首、职业导向、技能激励、心理关怀、严格要求、导堵结合、强化养成”的育人方针。因此,中职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校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要正确把握“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创新德育手段,开辟一条德育工作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新路子,强化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初中阶段素质较好的学生大都选择了读普通高中。因此,中职学校的生源具有其自身特点和不折不扣的“先天不足”。当前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动手、模仿能力强,课余兴趣广泛而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缺失,职业素养强化养成难度大;学习信心缺失,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缺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了解所学专业,不热爱所学专业;就业谋生意识缺失,没有中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等。
面对有着其自身特点和诸多“先天不足”的中职生,应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在我看来,作为中职班主任,除了做好普通学校班主任应做的常规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中职“就业”、“成才”教育的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其核心就是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它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备的能力。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我有如下几点探索和实践:
1、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做的行之有效的安排。一个人一旦有了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树立了人生理想奋斗目标,构筑了实现职业理想的道路,就会把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融合起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平时工作中,我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全面认识、了解、评价学生的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方法、道德水准、性格特点、身体状况、气质、职业兴趣、所学专业、特长、发展潜力等,结合社会上当前和今后的就业市场的动态、职业更新淘汰的趋势,以及国家的劳动就业制度,分析他们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变化趋势、自身条件与职业需求的差距,帮助他们真正了解“现在的我”、预测“明天的我”,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好未来,拟订一生的发展方向,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况下,规划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学生确立了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后,我就会引导和督促他们根据已订的计划和措施,一步步从短期目标向中期、长期目标迈进,并且还善意提醒他们善于从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弱点、不足,明白自己的优势,其中尤其要提醒他们应注重充实基础知识、提高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调整弱点个性、培养职业心理素质、积累职业经验等,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在此过程中,尤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诸如广东省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征文等比赛,并给予全力支持。我在担任07秋物流班班主任的时候,鼓励、支持和帮助我班学生何木花撰稿参评,并获得省三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这个似乎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奖,犹如一针强心剂,也大大激发了本班学生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热情。
2、以职业技能训练为突破口,重树学生自信,增强职业素养。
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挫败感,他们曾在应试教育的分数竞争中遭遇了滑铁卢,所以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发挥潜能,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让阳光普照每位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高举信心大旗、走出在初中阶段被视为弱势群体的阴影,是学生入学后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大部分中职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地参加校内实习并且掌握好熟练的专业实操技能,我在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正确的学习观的同时,更利用中职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引导,肯定、欣赏他们在实训实操过程中的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找回久违了的自信和自尊。因为在实训实操课中,学生可以屏蔽他们看不懂的“ABC”和解不出的“XYZ”,相反,他们可以体验成功的乐趣,深深感受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旦有了成功的激励,自信心就会重新树立,学习动力和目标油然而生,职业素养也得到增强。
3、以顶岗实习为契机,强化养成学生职业素养。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身份就由“学生”转变为“准员工”,学生此时就必然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很少甚至从没有远离父母参加过繁重的劳动,而此时一下子从陌生的环境中进入八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紧张的工作状态,并且伴随着要接受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以及处理和应对种种无法预见的人与事,所有这些对中职生的体能、精神、意志、毅力、处世态度都是严峻的考验。因此,在顶岗实习开始前,我预先给学生打好预防针,主要加强在实习安全保护和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第一,在实习安全保护上,一方面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劳动报酬、劳动保护、意外伤害、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一些安全隐患预防措施、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就是要向学生强调应严格遵守厂纪厂规。厂纪厂规对员工来说是一种安全保护,所以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应尽快从心理上转换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定位成一名企业的普通员工,同时也必须不折不扣地像其他员工一样,用厂纪厂规严格要求自己,以保护自己在实习期的人身安全。此外,还应注意饮食、交通、交友等的安全问题。最后,还要定期跟进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指导督促他们完成《顶岗实习手册》。
第二,在为人处事上,我一贯奉行“要学技能,先学做人”的育人理念。所谓德才兼备,德字当先,能力次之,企业首先看重的是人的品德,因为技能不好可以培训,品德不好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麻烦甚至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来说,顶岗实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务工,更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保证,是职业素养养成和不断提升的基础,这对职业生涯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逐步具有了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感性认识,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而且在岗位上所学到的操作技能、经验甚至谋生手段往往是在学校的课堂上所学不到的。因此在企业里要学会怎样理解、帮助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不管是对师傅、管理人员,还是其他普通员工,都要尽力与他们搞好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人,学会合作,做到以诚待人、文明礼貌,工作勤快,这样必然会得到他们更多细心的指点和耐心的帮助,并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达到不断丰富、完善、提高自己的目的。
4、以中职升高职为引领,强化养成自强不息的意识。
传统观点认为,只有普通高中才是通往大学的独木桥,中职学校的终极文凭就是与普通高中同等学历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因此,中职生与大学,是前世无望,今世无缘,来世伤神的。然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打破中职教育的学历瓶颈,近几年来教育部出台新政策,不用通过全国高考,中职生也能升读大学(高职)。广东省从2010年起选取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职院校对应,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技能型人才招生试点。中职生读完三年中职,取得中等职业教育相关证书后,可参加对口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通过者将再读二年全日制大专(高职)。学生入学后,我将“中职升高职”定为学生获取更高层次学历文凭的目标,时刻提醒和鼓励他们读中职一样可以圆大学梦,从而以考大学的标准严格要求这些有志于读大学的学生,强化养成他们自强不息的意识。学生有了获取更高层次学历文凭的目标,就有了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有了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自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并能持之以恒,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经受失败挫折的考验,学生自强不息的意识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强化养成。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是就业的竞争力。中职班主任必须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创新德育手段,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训练为突破口、以顶岗实习为契机、以中职升高职为引领,强化养成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以达到教育部在2000年“关于印发《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的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通知[S]·北京: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教育部公报[N] ·北京: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