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哲学促进地理素养的养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g61367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教学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进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新课程地理的三维目标,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地理教育中,如何从哲学高度思考地理学科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自然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健康的人生观,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学科哲学与地理学科素养
  学科哲学就是从哲学视角重新认识学科——把握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即学科的本质。爱因斯坦:把老师教的具体知识内容都遗忘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即学科的本质东西即素养。只有触及学科的本质,教学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只有触及学科的本质,去芜存菁,教学才能达到一种简约的境界。
  地理学科哲学就是从哲学角度认识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地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其自身发展——素养形成——的内因(根据);教师的教是外因(条件)。地理学科哲学就是地理学科的本质,是地理学科素养形成的基础和关键。
  地理学科素养指从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察现象、认识问题,用地理观点分析问题,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这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观念、形成能力的过程。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地理学习而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哲学要素,渗透学科哲学
  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哲学要素如:①大气、岩石、河流、森林等地理事物存在反映了世界的物质性观点;②地球、大气、海水的运动、水循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区域经济的发展等反映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观点;③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纬度变化,和东西的差异反映地域分异表现为普遍性,而地理环境内部由受海陆、地形、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又出现非地带性分布。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共性,学生掌握了这种规律性,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地理教材中的哲学素材体现地理哲学规律,要求我们在分析地理问题时引导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善于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条件,多角度、全面地审视地理问题并把握问题重点,依据地理问题情境的变化做出具体的分析,从而寻求解决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锻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三、高考试题中学科哲学的体现,关注地理素养
  近年来全国高考地理试卷的素材选取以新的文字材料、新的图表信息融入“新情境”,突出“新角度”,但无论怎么“新”和“变”,都注重思维考查,渗透情感凸显素养。
  试题选取并围绕考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究新问题,主要涉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城市、农业、交通、等值线及经纬线等知识板块的核心内容,凸显“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
  高考试题关注的是分析思路和方法,即如何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分析论证,解决地理问题,重视地理学科素养能力的考查。命题以中国或世界某重点区域为载体创设情境,从自然地理主干知识入手,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围绕区域分析的“在哪里”、“怎么样”、“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设计问题,注重问题的开放性;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论证、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36(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在哪里?——解决地理学科的位置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怎么样?为什么?大盐湖及周边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解决地理学科的特征问题,培养学生的差异观念;(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围绕区域发展设问有什么?怎么了?——解决地理学科的成因问题,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探讨、论证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地理学科中人地关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试题选取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社会重大问题的素材,通过创设新颖的情境,考查考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评价探究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同时更突出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
  开放性试题更注重限度,在保证效度的前提下,给予考生一定的答题空间,答题的结果更能真实反映或表现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鉴别考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关注地理学科素养。
  四、多方位的培养地理学科素养
  新课标对地理素养的要求:在知识与方法之间,课改更强调方法,追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在学习目标上,重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终极目标。
  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标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教科书则在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方面做了努力,创设了很多探究性的场景和活动。老师在教学中会采用实验、讨论、辩论、游戏、实地考察等方式多角度、多形式组织大家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素养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地理美感等对个体的终身发展有用;野外实践和实地考察是养成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个体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谐、感受各种生态问题,从而获得大量丰富的真实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进而加深个体对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谐的认同及对各种生态问题的感悟。
  在教师引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辨析地理事物想象和本质,探究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在传授知识、技巧、经验、方法、思想、行为的过程中,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扎实的学科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想做、能做、会做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学科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课堂逻辑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养成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任熠.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试题讲解.
  [2]课标框架下的地理素养培养.
  [3]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1.01.
  [4]赵丽霞.高考地理新课标卷的试题特点及复习备考策略.
其他文献
摘 要: 就初中体育这门学科而言,它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丰富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虽然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但是仍有许多学生将其看做是“无用的学科”,以至于没有兴趣或是精神学习和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初中体育课程有名无实,甚至阻碍学生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HD-PAH)患者不同程度血浆ADMA水平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综合评估血浆ADMA.作为CHD-PAH患者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为
摘 要: 信息技术可以让体育课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它集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于一体,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自己的课堂富有吸引力,增强教与学的效果。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它的探索与发展,也就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体育教学 有效性  随着课改的浪潮,信息化技术正式融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各
摘 要: R是一款统计软件,功能强大、运算快且资源公开。通过实例展示R软件如何应用到区间估计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区间估计的计算,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  关键词: R软件 区间估计 教学应用  一、引言  数理统计学是全国高等院校统计系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且许多非统计专业的学生需要以这门课程为基础[1]。参数估计是数理统计课程讲解的主要问题之一,它的思想是通过分析样本来估计总体
摘 要: 培养优秀体育运动人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体育训练,体育训练的发展要从娃娃抓起,从一开始就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但是,体育训练是存在风险的,体育训练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展现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考虑,从本质上把握体育运动规律在小学生身上的发展,制订更合理、科学的训练计划,还要做好小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工作,切实使得学生的体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体育训练
  本研究旨在观察由多发性骨髓瘤KM3细胞株制备的冻融抗原和酸洗脱抗原肽激发的正常人和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体外诱导的特异
摘 要: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开展和生成自主学习模式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一种体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建构和推进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采用学案导学策略。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学案设计要求与运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教学 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学案设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懂和不会使用信息技术的人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初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