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枯梢病微生态控制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tian2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枯梢病是由松球壳菌引起的一种在世界上较为分布广泛、具有严重危害的病害之一,全球有30多个国家地区都报道了该病的严重危害和该病的发生,而最为严重的国家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中国。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风沙区的地方主要的针叶造林树种是樟子松。近几年来,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省都普遍的发生樟子松枯梢病,从而引起了樟子松大面积的枯死。因此,我国的学者通过对樟子松枯梢病菌进行生物学特征、发生流行规律、发病机理、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寻找高效的预防和防治樟子松枯梢病的工作已经是非常重要和紧急的工作。
  一、樟子松枯梢病的症状
  1.枯梢型
  当伸长的嫩枝让病原菌入侵以后,就会产生一些紫褐色的水渍状斑,而病斑出就会流出一些松脂,而病梢处就会发生萎蔫弯曲的现象,渐渐的枯死。
  2.顶芽枯死
  主要表现为顶芽出现褐色的现象,病症轻者出现出梢畸形,而当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整芽枯死的状况。
  3.丛枝型
  当顶梢或顶芽枯死之后,侧芽就会大量萌发从而形成丛枝。
  4.枯针型
  当针叶发病的时候就会变成褐色,发病的针叶很明显的都要短于健康的针叶,而当病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使针叶的基部坏死。
  5.根腐型
  这种症状比较少见,主要的病征表现为根系的皮层流脂发生溃疡,从而导致整株樟子松的枯死。
  6.干枯型
  当枯梢病较为严重的时候,病部就会向枝干逐渐的蔓延,而当树干溃疡的时候就会使整株的樟子松枯死。
  二、樟子松枯梢病发生的规律
  樟子松枯梢病严重的侵害樟子松的幼树,而枯梢病主要的病发区是在风景区、公园种植地区和风口区等地区,在自然生长区的发病现象比较少。在病死的枯树上的针叶、鳞片、嫩梢、叶鞘以及苗木的嫩茎上都会产生分生孢子和分子孢子器。而病菌均会以菌丝或是分生的孢子器在病叶或是病梢上进行越冬,而病组织的菌丝、分生孢子器在越冬之后形成的分子孢子器就是初次侵害樟子松的主要来源。
  樟子松的年龄、樟子松林的密度、位于的坡向、坡位、林子的位置和寄主感病性是主要影响樟子松枯梢病发病的主要因子。樟子松年龄越大病发也就越严重,林子的密度大的比林子密度小的病发严重,向阳的坡向比向阴的坡向的病发严重,而上坡、中坡、下坡的发病程度和病发也是从重到轻,林缘的比林内的重,而樟子松也是最为易受到病菌的感染。总的来说,樟子松的枯梢病是属于一种多循环而且重复性较强的侵染性病害。
  三、樟子松生态技术控制
  1.人工林植物结构的自然控制
  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区条件和生产状态运用混交林和人工林来看,人工林主要是分布在坡度的中部,中幼龄的樟子松发病的病情要明显的比较为成熟的樟子松低很多,而其它坡向的发病病情指数也比北坡向的相对来说低。而以樟子松为主的混交林的病情相对于其它的混交林来说病情也高和严重,而以三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的病发指数很明显的比两种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的病情要低很多。因此,采用人工林的植物结构对于樟子松枯梢病具有一定的自然控制。
  2.对病害流行的自然控制
  樟子松枯梢病在樟子松的天然林中基本上是不发生的,即便是在病害较为严重和广为流行的时候,由于在天然林中的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树种之间的机械隔离作用起到一定的作用,使得病害流行的时候也发生的比较晚,受害较轻,蔓延也会相应地比较慢,这样也就比较容易恢复。因此,天然的樟子松对于樟子松枯梢病的病害流行能够起到自然控制的作用,而且还呈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在进行樟子松枯梢病病害防治的时候应该有目的性的选择适宜樟子松生长的地理生态环境和条件,采用适树适地的原则进行植被造林。
  四、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
  1.防治樟子松枯梢病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工程
  对于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应该结合生态学、昆虫学、微生物学、土壤学等多种学科进行交叉,治理目标,从而更好的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实现综合治理。在比较干旱的季节要及时的进行浇灌工作,使樟子松能够保持较为旺盛的生命力。
  2.合理的经营管理,增加树木的长势
  由于很多时候树木的病害都是由一些不合理的经营和人为的破坏而造成的,所以紧紧的抓好生产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进而调整好生态环境,尽量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持良好的生物动态平衡,从而有效地防止樟子松枯梢病的病发。
  3.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建立起监测和控制系统
  由于樟子松枯梢病多年来的连续发生,因此,应该在进行防治的时候要结合传统的预测预报方式,与现代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建立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系统,从而提高监测病害的覆盖率、精度和准确率,进而给樟子松枯梢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4.壮苗造林提高树木的抵抗力
  种植树苗是造林的基础,引种造林的时候要讲究适树适地,尽量的避免使用携带病菌的树苗造林,尽量的减少樟子松枯梢病的发生几率。
  由于樟子松枯梢病是因为弱寄生菌入侵从而形成的一种侵染性的病害,进行单一的防治方式方法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因此,对于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务必要注意生态防治的一般策略,进而加强措施逐渐的改善生态环境,使树木的抗病性不断地提高,使病害的蔓延得到有效地控制。
  参考文献:
  [1]周琦,魏霞,马晓乾,邓勋. 人工樟子松林枯梢病的调查研究[J]. 林业科技. 2010,(1).
  [2]宋瑞清,高海燕. 炭团菌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J]. 菌物研究. 2009,(2).
  [3]宋晓东,徐贵军,陈江燕,吴锈钢,刘桂荣,孙海红. 沙地樟子松枯梢病的营林措施控制技术[J]. 中国森林病虫. 2008,27,(3).
  [4]王占斌,李勍,黄哲. 樟子松枯梢病的研究及其防治[J]. 林业科技开发. 2007,21,(4).
  作者简介:冯建林 (1967-)男、河北省阳原县、现供职于红花尔基林业局良种基地,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森林保护工作。
其他文献
用F81细胞从不同地区送检的25份肠炎犬病料中分离出10株细小病毒,经形态学、理化学、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等鉴定。结果这10株病毒均能在F81细胞上生长,产生细胞肿胀、变圆、破
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越来越依赖IT系统的同时,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可靠性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业务能否正常运行,因此最关键的问题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保护手段.
0 引言rn根据和的要求,为控制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维持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实验室必须对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室经常采用实验室内部比对来进行,但对于比对结果满意
企业在取得业务的快速发展时,相应的IT和业务部门也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当前,在降低IT的运营成本和有效提升IT服务的可靠性方面,企业已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大多数的企业还
目的 通过定量分析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在乙烯雌酚诱发的大鼠催乳素(PRL)瘤组织以及不同类型的人垂体腺瘤中的表达量,探讨PTTG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用皮下植入乙烯雌酚的方法诱发大鼠垂体PRL瘤模型,用RT-PCR方法分析PRL瘤组织中rPTTG mRNA的水平.临床研究:收集32例垂体腺瘤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hPTTG mRN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
枸杞为落叶多分枝灌木,其萌发力强,适应性强,发枝即结果,喜低温不怕严寒;但忌高温、水渍和干旱,在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上生长最好。每年春、秋两次生新叶,两
0 引言rn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实验室对人员进行培训,是实验室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的基础,基层岗位人员培训工作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对正式上岗前人员进行培训,目的是使上岗人员
6月27日,英特尔公司面向服务器、工作站、通信、存储和嵌入式细分市场,大批量上市全新双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5100系列(研发代码:Woodcrest).内部订单显示,从当天算起已有150多
目的 构建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方法以Hela细胞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sTNFR1全编码区基因片段,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T载体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重组质粒亚克隆,经异丙基-β-D半乳糖苷酶(IPTG)诱导重组质粒菌表达sTNFR1,以淀粉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重组蛋白进行
本篇从健全机制、完善法规体系,建立创新理念,强化人才培养,改进评价评定环节,构筑全国互认机制等方面,对如何改进认可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寻求不断提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