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教育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使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我们必须探索并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课程教学实践,对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选择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探析
前言: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课程形态,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要凸显“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强调以人为本”、“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强调目标明确”、“以考核评价为导标,强调知行统一”三原则,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项目、部署计划周详的实施步骤、制定系统科学的考核制度稳步推进,力求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
一、构建“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原则
1、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强调以人为本
在当前高校办学转型的背景下,越来越要求我们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素质出众、符合社会需求、能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基础”课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在着重培养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具备承担道德法律义务的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在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中,通过设计一系列项目,如主题社会调查、道德歌曲改编等,在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激发学生展现自我的内在需求,使实践教学成为一个大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辨能力等等。
2、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强调目标明确
项目化实践教学的鲜明特征就是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不同的实践项目,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旨在通过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将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内化为个人道德和法律意识,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明是非、知荣辱、识美丑、辨善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要实现此目标,必须依托具体的教学项目。
3、以考核评价为导标,强调知行统一
從某种意义上讲,考试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量尺,是导标,它能够引导教与学发展的方向。长期以来,“基础”课的考核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往往以理论知识的硬性考核分数作为衡量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高低的标准,使得考核内容与鲜活的社会实践相脱节,也忽视了学生素质的高低不仅受知识的影响,更是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则试图通过构建“评价原则的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系统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评价自身行为,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最终实现知行统一。
二、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价值的观的教学。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只是理论教学为主,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教育环节,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在课堂当中产生比较严重的烦躁情绪。
1、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教材,是在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上的一门重点难点课程。以往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都是局限于道德领域上的灌输,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是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脱离了实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中没有没有显示的依托是脱离实践的教育,使得学生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不懂得学与致用,造成学生道德观念的模糊性,不能及时对道德现象进行及时的判断,从而到学生们会表现出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因此在以往教学内容上更加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建立、健全与当代大学生实际身心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成果性。
2、专题教学不突出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围绕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的教学活动,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道德以法律修养这门课程专题教育不突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理念模糊,对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存在一定的难点。
三、完善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途径
1、教学内容因与时俱进
高校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内容与时代进步相统一,现有的的教学内容大多是理论教学的知识,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比较缺乏,学生的积极性比较散漫,课堂上学习的效果到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要把社会的热点问题融入到课程中,针对社会的的热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大学生学会分析社会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可以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入其中,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一直是热门的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步的凸显,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过程
2、优化教学手段
在科技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运用高科技手段,互联网技术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收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建立起鲜明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掌握基本知识,让学生学活,用活的理论知识应用大众媒体中,提高学生的内容学习的信息量,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教育。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上单向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能形成很好教学实践效果。改变教学手段,使学生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能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3、提高教师技能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人与人的交流的工作,而不是机械交流,没有感情的教育是无法让人信服的。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要进行解释根据学生的特点去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很高,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就是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借鉴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果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积极的引导学生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
4、组织现场参观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我们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此,我们可采用组织参观法。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等方面成就的展览,考察一些大众型企业、高科技术企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使他们追求远大理想,做有理想、有文化、有法律、有道德的四有新人。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庭审判案例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以考核评价为导标的“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实现了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在让“基础”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征途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参考文献:
[1]余永亮.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有效性探讨——基于隐性教育视角[J].价值工程,2014,03.
[2]姚笛,颜宪源,刘岩,苏展,东波.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J].职业时空,2014,02.
[3]杨晓.素质教育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手段改革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4,03.
[4]陈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4,23.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探析
前言: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课程形态,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要凸显“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强调以人为本”、“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强调目标明确”、“以考核评价为导标,强调知行统一”三原则,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项目、部署计划周详的实施步骤、制定系统科学的考核制度稳步推进,力求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
一、构建“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原则
1、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强调以人为本
在当前高校办学转型的背景下,越来越要求我们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素质出众、符合社会需求、能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基础”课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在着重培养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具备承担道德法律义务的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在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中,通过设计一系列项目,如主题社会调查、道德歌曲改编等,在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激发学生展现自我的内在需求,使实践教学成为一个大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辨能力等等。
2、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强调目标明确
项目化实践教学的鲜明特征就是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不同的实践项目,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旨在通过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将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内化为个人道德和法律意识,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明是非、知荣辱、识美丑、辨善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要实现此目标,必须依托具体的教学项目。
3、以考核评价为导标,强调知行统一
從某种意义上讲,考试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量尺,是导标,它能够引导教与学发展的方向。长期以来,“基础”课的考核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往往以理论知识的硬性考核分数作为衡量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高低的标准,使得考核内容与鲜活的社会实践相脱节,也忽视了学生素质的高低不仅受知识的影响,更是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则试图通过构建“评价原则的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系统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评价自身行为,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最终实现知行统一。
二、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价值的观的教学。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只是理论教学为主,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教育环节,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在课堂当中产生比较严重的烦躁情绪。
1、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教材,是在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上的一门重点难点课程。以往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都是局限于道德领域上的灌输,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是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脱离了实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中没有没有显示的依托是脱离实践的教育,使得学生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不懂得学与致用,造成学生道德观念的模糊性,不能及时对道德现象进行及时的判断,从而到学生们会表现出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因此在以往教学内容上更加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建立、健全与当代大学生实际身心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成果性。
2、专题教学不突出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围绕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的教学活动,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道德以法律修养这门课程专题教育不突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理念模糊,对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存在一定的难点。
三、完善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途径
1、教学内容因与时俱进
高校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内容与时代进步相统一,现有的的教学内容大多是理论教学的知识,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比较缺乏,学生的积极性比较散漫,课堂上学习的效果到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要把社会的热点问题融入到课程中,针对社会的的热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大学生学会分析社会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可以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入其中,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一直是热门的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步的凸显,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过程
2、优化教学手段
在科技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运用高科技手段,互联网技术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收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建立起鲜明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掌握基本知识,让学生学活,用活的理论知识应用大众媒体中,提高学生的内容学习的信息量,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教育。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上单向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能形成很好教学实践效果。改变教学手段,使学生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能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3、提高教师技能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人与人的交流的工作,而不是机械交流,没有感情的教育是无法让人信服的。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要进行解释根据学生的特点去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很高,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就是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借鉴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果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积极的引导学生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
4、组织现场参观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我们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此,我们可采用组织参观法。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等方面成就的展览,考察一些大众型企业、高科技术企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使他们追求远大理想,做有理想、有文化、有法律、有道德的四有新人。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庭审判案例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以考核评价为导标的“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实现了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在让“基础”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征途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参考文献:
[1]余永亮.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有效性探讨——基于隐性教育视角[J].价值工程,2014,03.
[2]姚笛,颜宪源,刘岩,苏展,东波.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J].职业时空,2014,02.
[3]杨晓.素质教育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手段改革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4,03.
[4]陈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