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风暴潮灾害损失评估方法.鉴于风暴潮致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指标(包括最大风暴潮增水、最大有效波高和防灾减灾能力)产生灾害损失评估的证据,并根据所选指标和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之间的相关性大小确定证据权重,最后采用改进的Murphy证据融合算法进行证据融合,从而判断灾害损失等级.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判断风暴潮灾害损失等级上的正确率达到93.1%,优于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常用方法,同时本文方法计算简便
【机 构】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风暴潮灾害损失评估方法.鉴于风暴潮致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指标(包括最大风暴潮增水、最大有效波高和防灾减灾能力)产生灾害损失评估的证据,并根据所选指标和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之间的相关性大小确定证据权重,最后采用改进的Murphy证据融合算法进行证据融合,从而判断灾害损失等级.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判断风暴潮灾害损失等级上的正确率达到93.1%,优于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常用方法,同时本文方法计算简便,且随着训练集样本量的增加,损失评估结果可进一步精细化.
其他文献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湾区治理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构建包括权力结构、法律结构和社会资本结构3个维度的湾区治理制度环境比较研究框架,运用文本/桌面分析法,系统总结了大湾区与旧金山和东京湾区的治理框架,比较分析了3个湾区治理的制度环境;研究认为,湾区治理的模式特征及其效果与由权力结构、法律结构和社会资本结构构成的制度环境密切相关;权力结构影响着治理的灵活弹性,粤港澳大湾区权力结构呈现非对称和碎片化特征,总体较为封闭集中,导致治理模式单一,始终以政府为主导;法律结构影响着治理的交易成本,粤港
文章收集了428份由公共部门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政策,根据政策主体拓扑关系测度城市间的大湾区协同政策供给强度,绘制基于协同发展政策关系的大湾区空间联系格局,结果发现:1)单向惠港惠澳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主要的政策供给方向;2)政策供给高度集中于公共服务与产业领域;3)区县及以下层级和地方专业部门尚未充分进入大湾区协同发展政策网络;4)港、澳、广、深四大中心城市与大湾区其他主体间的政策关系与空间联系方式各异;5)大湾区城市间的政策联系在都市圈尺度内互动频密,跨都市圈政策联系相对松散.最后,提出以下建议:粤
通过梳理国内外场景理论的发展脉络,对场景内涵及要素特征进行了深入解读与分析,构建了包含场景要素、场景层级特征和场景规划方法在内的场景规划理论体系,从场景识别、场景构建、场景评价和场景应用视角实现了对场景规划工具的全新探索,用于指导在不同领域开展场景实践工作.并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为例,基于场景规划方法挖掘湾区的现状问题和发展目标,识别出代表未来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方向的重要场景.最后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廊道构建为应用示例,初步应用场景规划方法进行场景要素分析,为下一步开展场景评价及场景应用示范等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是21世纪区域合作的核心动因,跨边界合作议题备受学界关注.欧盟在区域一体化实践方面有丰硕的理论与实证成果,其发展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提供了指引,二者均涉及到跨制度、边界的协作和权力的尺度重组.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系统分析了1993—2020年欧盟跨边界合作研究动向.结果发现:1)欧盟跨边界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边界区域互动、跨边界合作模式、跨边界合作领域、跨边界合作障碍等方面;2)欧盟跨边界
波纹钩鳞鲀(Balistapus undulatus)是一种在热带珊瑚礁海域中广泛分布的杂食性鱼类,研究其自然环境中的食物组成有助于了解其食物来源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地位.但目前的认识仅限于他们是珊瑚礁区的海胆捕食者,对其准确的食物组成和生态功能定位尚不清晰.本研究于2017年夏季在南沙珊瑚礁区采集了波纹钩鳞鲀样品,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波纹钩鳞鲀消化道中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以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其现场食物组成,并测定了碳、氮稳定同位素以分析其营养级.研究结果显示,波纹钩鳞鲀摄食的
选取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镇化地区广州市的流溪河—西航道—前航道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0年7月和2021年1月开展野外调研采样活动,收集40个地表水水样样品,通过室内分析,利用水化学和同位素(δ15N-NO-3、δ18O-NO-3和δ15N-NH+4)等指标,探讨研究区河流氮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研究城市化对河流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上游到下游,人类活动对Cl-、NH+4-N、NO-3-N、DIN(溶解态无机氮)的质量浓度影响逐渐突显;丰水期NH+4-N、DIN较枯水期高,主要归因于外源输入的影响强于
从“水-能源-粮食”3个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利用珞珈一号夜光数据修正生态阻力面,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并优化湾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源地总面积为9626.1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区,对应位于江门市、惠州市中部和肇庆市;2)生态廊道共计38条,总长度为2023.09 km,其中最短为11.76 km,最长为304.99 km,集中于植被覆盖较好的山地丘陵地区,中部无廊道分布;3)生态源地辐射区面积为28929.5 km2,达到湾区
生态承载力评估是开展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基于2019年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调查数据,构建了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Ecopath)模型,分析和探讨了相关功能组增殖放流的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各功能群营养级范围为1.00~3.81;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转化效率为13.45%;生态系统以牧食食物链占据主导地位,直接来源于初级生产者的能流占比为57%.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2.54;总初级生产量/总生物量为19.07;系统连接指数和
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是一类能识别并结合多糖的免疫蛋白质超家族,本文首次克隆了一种新型香港牡蛎C-型凝集素基因——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并获得了该基因的全长序列,命名为ChPerlucin.结果显示,ChPerlucin基因cDNA全长577bp,包括21bp的5\'末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73bp的3\'UTR,以及483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160个氨基酸,ChPerlucin蛋白理论分子
珊瑚中的δ18O含量可以高精度地记录热带海洋中的气候变率及气候变化信息,从而弥补器测观测时间长度有限的缺陷,为反演过去长期的气候状况提供了可能.热带印度洋的气候模态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周边区域甚至全球的气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1880—1999年间热带印度洋4个站点(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明打威)的珊瑚δ18O数据,研究了其对热带印度洋气候的反演情况.结果显示,珊瑚δ18O对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的长期变化趋势反演良好,珊瑚δ18O与局地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