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昙华林”系列活动综述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寻根昙华林——同窗画展》于2014年10月10日,恰逢武昌起义103年之际,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艺术区美术馆拉开序幕。此次展览由1958年至1965年就读于原湖北艺术学院的126位老校友自发筹备、所携的500余件作品组成,展览由优秀艺术家、省美协壁画艺委会委员陈人钰教授主持,由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硕士生导师张昕教授任学术主持,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副院长周向林、副院长许奋,武昌区委宣传部部长朱向梅,百余名同窗画展老校友出席了开幕式。
  关键词:展览;湖北艺术学院;画展
  在开幕式上,徐院长代表学校对来自祖国各地的1958——1965级同窗画展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前辈、来宾出席启幕仪式表示衷心的感谢,同窗画展作品汇展厅,作品集出版已实属不易,而半个世纪前同窗们的相聚更难能可贵,徐院长回首了当年在昙华林求学的历历往事,表达了对同窗师长的深切敬意。昔日在昙华林求学的老校友再聚母校,这对现在的学生起到了鼓舞作用,这次展览也是一种对于美院精神的传承,同时让好学的氛围在学校里激荡传播,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态度。展览的作品也达到了很好的精神传达,给了学生心灵以更广阔的空间,孕育出更加鲜活的创造力。副院长许奋在致辞中同时向众多老校友对湖北美术学院的浓浓深情和对此次特殊展览的重要支持表示了深切感激。随后,主持人宣读了著名艺术家和教育家刘依闻教授的贺词,贺词中,刘依闻先生赞扬了同学们极具时代特征的精美作品和艺术之树常青的精神风貌。
  昙华林对这批老校友来说有着难以释怀的情结,这里不仅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更是他们艺术梦想的开端。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武昌艺专,于1920年由曾参加辛亥革命的志士蒋兰圃先生在武昌城内倡办成立。武昌昙华林在辛亥革命的时期被誉为首义之地。新中国解放前后,武昌昙华林更是文化教育荟萃之地,人文底蕴深厚。武昌艺专,在教学中对民族存亡与文化变迁不断进行探研与推陈出新,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全校师生创作出无数反应时代精神与民族气节的优秀作品,表现出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绘画艺术不仅是艺术家的主观表现,更是对社会现状的一种客观呈现。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应该向老一辈艺术家不断学习的。
  一
  此次系列活动已筹备四年之久,参选画展的作品,集结了来自五湖四海100余位艺术家的500余幅佳作,数量众多,题材广泛,观念新颖、技巧精湛,融入了这批老校友,对国家振兴和文化发展的拳拳之心,体现了他们的时代印记和艺术价值,老艺术家们那一幅幅作品就好似那蒙尘了的岁月,让众多求艺学子虽并未经历老一辈艺术家们所经历的那些风风雨雨,却随着一幅幅作品卷入历史洪流。不论是写实油画,装饰工笔,还是观念雕塑,都汇聚了中国现当代美术创作的精彩一页。这些作品几乎凝聚了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自然与社会变迁的精彩瞬间。从儿童与和平鸽,武汉长江大桥,田间劳作的农民,炼钢炉前的工人到“比学赶帮超”的建设年代,所有这一切,都烙印在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心中。这批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充实,技法精湛,风格多样,影响广泛,将在现当代中国美术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页。
  参选本次展览的作品,大多表现为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以丰富多样的绘画技法,展示了基层人民群众的生活百态,老一辈艺术家所受到的教育和时代背景,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生活背景。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技法层面,多采用写实的表现方式,在意识形态和观念层面,则为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风格的艺术成熟于十九世纪的法国,以库尔贝为首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等艺术流派再次进行了反思,将目光聚焦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并认为无需粉饰的现实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创作最好的题材。20世纪初期直至新中国成立,现实主义艺术思潮和流派,一直是中国画坛的主流。“寻根昙华林——同窗画展”中有一大批老艺术家,受到当时艺术思潮的影响,尤其在经历了“红光亮”“高大全”的时代后,将创作目光投向当下现实生活和普通群众,将画笔触及到最为真实的生活场景中。
  历任武昌艺专、湖北艺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的杨立光先生,其艺术生涯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继承了老一辈艺术家,从欧洲带回的古典油画传统,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中“传神”的艺术追求和重意尚写的传统技法,形成其独有的艺术风格。他用笔恢弘精当,从其画作中,不难看出中国传统书画用笔对他产生的影响,他的作品既有一气贯通的运笔之势,又有素描所追求的坚实造型,特别是用色变化微妙,作品整体具有典雅大度的气质。其展览作品《穿皮大衣的老人》中可以窥见作者追求质朴、率真的艺术个性,他执着于描绘普通人的生活,无意于将作品人物放置于视线的制高点,而是选取平视的角度,使观者与作品对等交流,始终保持作品的“可进入性”。与杨立光先生一道,劉依闻和李一夫等老一辈艺术家,也将画笔深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作品大多展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纵观本次展览,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主题,多来源于对生活本身的领悟和感受。展览作品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和平面设计等多种门类。展现了艺术家们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承载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当下一些所谓当代艺术家贩卖的黑、白、黄、灰形成力量的对冲。如陈人钰、叶滨、韦江琼、彦封容、陈贻洲、陈立军、贾继宗和肖成章等一大批艺术家的作品,弘扬“双百”和“二为”精神,担当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力量。值此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刻,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用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来丰富国民精神世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如何发展地域文化,使湖北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这些都是摆在艺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这批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的质朴坚实的艺术作品,直面当下“被文化殖民,金融绑架,媒体炒作”的艺术倾向,显得更加“给力”和“积极向上”。
  二
  此次前辈艺术家们回归校园,给华中地区带来了丰厚的艺术作品,开幕式伊始,湖北地区的各大杂志、报纸也对老艺术家们回归校园举办画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开幕式仪式结束后,我校校报记者、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报刊都对老艺术家们进行了采访报道,希望把更好的艺术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开幕式结束后,寻根昙华林——同窗画展系列研讨会如期召开,百位校友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陈人钰教授主持,此次研讨会旨在借此难得的重聚时机,各位前辈们相互学习交流,探讨艺术见解、分享艺术生活。研讨会伊始,张昕教授对此次展览作了充分的肯定,其在华中地区意义重大,作品众多且精彩纷呈。老艺术家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艺术思想,主要有三类:一是对艺术教育的探讨,老艺术家们在艺术教育事业上坚守了大半辈子,他们认为写实主义题材和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要还原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就要靠扎实的写实技法,因此对于青年学生,基础教育意义重大,要把基础打好,稳扎稳打的进行艺术创作;第二方面,老艺术家们认为时代不同了,新的时代有新的艺术追求,但对于基层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的反应还是有必要的,我们要将最真实的生活展现在观者眼中;第三方面,艺术思想的重要性,部分老艺术家们对现当代的部分青年画家,尤其是抽象派画家进行了批评,认为抽象画并不是胡编瞎画,以看不懂来糊弄观众,抽象画是在有坚实的写实基础的条件下进行艺术再创作,是传递思想的途径,任何艺术作品都应该具有自己的艺术思想,不能泛泛而作。最后老艺术家们各自分享了自己最为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了交流学习。以画会友,此次研讨会圆满结束。   此次展览期间老艺术家们不仅仅参观了他们曾经学习生活过的校园,更于10月11日下午前往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进行参观,副院长许奋与老校友们亲切握手,对他们远道而来表示热烈欢迎。在参观各系部实验室、工作室时,看到一台台先进的设备,老校友们感叹学校重视对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对于学校长远发展十分有利。他们还以求学时期艰苦奋斗的经历做对比,教育当今学生,珍惜美好大学时光,充分利用先进实验室资源,夯实专业基础,并鼓励高年级学生要善于吸取传统、国外之精华积极创作。参观之余,老校友们纷纷表示今后还要进一步关注和支持母校建设,为学校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本次寻根昙华林系列活动除了同窗画展、老校友们探访新校区以外,伴随《寻根昙华林——同窗画展》在我校美术馆隆重展出之际,原湖北艺术学院59级校友陈立君与该班20位同学,在当年的班主任彭述林、白统绪老师带领下,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我的同学我的班”的师生画展。展出各类绘画、工艺、雕塑作品约100件。展出期间,来自广西的林汉涛校友、来自湖南的易建业校友带来他们的艺术作品与评论专著,及总结他们自己的艺术人生的回忆录。易建业校友还展出他保存的1960年湖北艺术学院报原件及多幅当年同学、老师在课堂和校园生活照片。在回忆中,老校友们都十分感恩母校和老师的培养,难忘当年的同学情、师生谊,把当年的求艺的艰辛吃苦与当作财富和幸福的回忆,他们希望现在的艺术学子能珍惜求学机会。打好绘画基础和文化基础,深入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特别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的提高。
  三
  我校举办此次《寻根昙华林——同窗画展》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正值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之际,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本次展览共展出原湖北艺术学院120多位老校友500余件作品,如此大规模举办毕业近50年的校友作品展,在8大美院尚屬首次,为“70后”(平均年龄74.5岁)老艺术家集体办展,在全国美术界也是一次创举,更难得的是此次展览是由老校友们自发筹备,它与官方展览有所不同,却又与当代主流文化同根并继,它不仅成了媒体、艺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两点,产生先锋示范效应,也为营造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文化艺术园区的文化氛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当代青年艺术家创新、发展昙华林文化艺术圈,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信心。此次展览作品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集中呈现,表现手法多以写实为主,反映现实生活,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延传,其丰富的生活与历史印迹对当今美术学子了解中国美术发展史及美术教育史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研究与见证的机会。
  湖北的文化需要传承挖掘,也需要继承与发扬。作为以“多元、包容、创新”为学术本源,以“关注生活、表现时代、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的湖北美术学院,乐于为前辈老师和校友们回顾自己的艺术人生。因为,这不仅为当下学院师生提供了一次观摩的机会。其尊师重教,文化传承、回报母校的拳拳之心更是校友们留给在校学生的一笔精神财富。今后的美院学子一定会以老艺术家们为榜样,树立自己的艺术观、人生观,以自己的辛勤耕耘,收货自己的艺术成就。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总结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中针灸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在201 7年8月到2019年4月开展研究.期间随机选取我院诊治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58例作为案例
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恢复开设已经进30年,但在全国各高校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差别,还存在着开设目的意义不明确、课设不规范、师资队伍薄弱等期待进行教学改进的课题,从而给这门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制冷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的现状,结合制冷设备实际操作和维修在培训方法及考核手段存在不足的问题,设计了计算机辅助控制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将中央空调、低温冷藏、空气恒温恒湿调节、电气控制电路等系统有机地结合一起。对控制技术的基本构成、实现方法和原理、特点作了深刻的论述,实训操作安全、方便,考核真实、公平,实现了制冷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的智能化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 控制 制冷 技能培
《波斯人信札》是法国启蒙时期哲学家孟德斯鸠的书信体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一方面借用省外人的眼光对18世纪的法国专制体制提出了批评,另一方面又对比东西方政
为什么人生需要“晴天霹雳”?rn大多数人总是在遭受“晴天霹雳”之后才会醒悟.为什么呢?因为不求改变是最不伤脑筋的.所以我们每天都做同样的事,直到我们碰壁为止.
期刊
帝国思想和历史使命感  是俄罗斯民族自豪感的根源  罗英杰:俄罗斯一直热衷于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客观地说,俄罗斯也是一个具备全球治理能力的国家。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就是超级大国,拥有丰富的全球治理经验。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中,苏联的综合国力一度能与美国抗衡,其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遍及全球。作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主要制定者和维护者,苏联积极介入全球热点问题,并努力寻求发挥主导作用。  苏联解体后,
余弦定理的证明及简单运用,经历余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过程;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板门店谈判时常陷入僵局,因为谈判双方都不让步。有些时候,大家都相信谈判桌上陷入僵局的时候,在战场上打上一仗,就可以为自己赢得主动。大家都把谈判当做战场上的斗法,虽然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