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forit 新教材英语教学中课堂问题的设置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0405010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英语的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因为英语是一门主要培养学生口语和实际应用的学科,要求师生在教学和学习的中很好地相互配合,教学中互动的桥梁就是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上的问题设置对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详细研究和分析Go for it新教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关于英语课堂问题设置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英语教学 问题设置 有效 提高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这一门学科也越来越重要了,有效的课堂问题设置,提问所涉及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要点,是组织教学的开端,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问题涉及的越合理,越能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激发求知欲望,锻炼学生的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最终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1.针对学生兴趣设置课堂问题
  我们知道“Go For It!”是个典型的美国词组,意思是“冒一下险”。但“冒了一下险”并不意味你就一定会成功,而不去尝试,那么你就会错过一次机会[1]。那么我们从这个表面的意思就可以知道这本教材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教师想要计划出精彩的课堂就要在课外多下功夫,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意向来尝试一下的话,就要针对学生的喜好等设置设计课堂等一些列环节,尤其是问题设置这一环节,针对学生兴趣设置问题。每个学生都有感兴趣的东西或事物,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发现学生的兴趣。如,学生对一些感人故事或者是惊险事迹等感兴趣,那么教师在设置问题是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作为问题的开头,或者可以在举例子的时候用一句很有趣的话语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在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2.课堂问题设置层次要清晰
  《go for it》英语新教材区别于其他教材的根本之处就是该教材的内容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不仅是在教会学生写英语、说英语,还要会应用英语等一些英语技能。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计划设置问题时不能即兴设置,而是要有一定的层次的[3]。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课堂问题,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等精心设计。整个课堂的所有问题都要遵循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层层的深入,每一个环节都要为下文埋下伏笔,一环扣一环,使整个课堂知识点联系的较为紧凑,加强知识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以及条理的清晰性。通过清晰地问题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一目了然,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不同的观点或价值观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良好的接收效果,最终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3.问题内容设置要新颖
  英语教学的课堂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是利用教材原有的语句例证、或者是死教条的问题形式,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压抑,枯燥乏味等。那么英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以一个新颖的角度出发,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教师寻找其支点,挖掘的学生的好奇的热点。传统的问题设置基本都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形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紧张,因为《go for it》是一门外语课程,每一个问题都是需要给学生反应时间的,所以,学生在听老师问问题时还需要考虑的时间,那么时间长久的这样循环下去,会让学生感到疲惫,没有任何的兴趣。那么如果教师从另一个角度去设置课堂问题的话其效果就不一样了[4]。如,在学习《go for it》英语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课《Don’t eat in class》这一课时,教师放弃一问一答的问题形式,可以设计类似于以下一段对话或者小故事让学生形成组与组的对话或者是人与人面对面的对话:
  T: Do you have any rules to follow at class ?
  Ss: Yes.
  T: Do you think it good for you ?
  S1: Yes, I think so.
  S2: No, I don’t think so.
  这样的一问一答都是在学生之间体现的,这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人,平等的与同学对话、回答问题等,这样新颖的设计问题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情景对话中体会英语语法的应用技能,帮助学生英语口语技能的提高。
  4.问题设置要具有时效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都要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环节的链接是依靠问题来衔接的,每一个问题都是针对其中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设计的。根据以上经验,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就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解决每一个问题之后都要对每一个知识点有一定的巩固的作用,帮助学生牢记和理解知识点。每一节课的学习都离不开每一个问题的链接,精心设置课堂问题,是每一个问题都具有知识点的代表性,最终促进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和掌握。例如,《Go for it》教材七年级下册讲到“一般现在时”这个语法时,可以选用以下这样的语句进行练习:
  I am a student.我是一个学生;
  He likes. apples.他喜欢苹果;
  She has a bike.她有一辆自行车。
  等等都表示的是存在的一个状态,对“一般现在时”的这个语态具有一定巩固作用的时效性。
  小 结:
  综上,教师只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努力在教学中去探索、实践、归纳、总结,最终一定能得到意外惊喜,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之一,因为教师设置的课堂问题是连接“主导”和“主体”、“主体”和“主体”的纽带,是学习者与学习文本对话的阶梯,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李萍.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学英语高中教师版,2003,(8)
  [3]季小民. 论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助手”角色[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
  [4]冯政. 基于校园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探讨[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
其他文献
【摘要】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呼?”到陶行知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教师不仅要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奉献的心,因为在教师的手下是一颗颗成长的种子,而每一颗种子能否健康成长,直至收获,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兴旺与发展。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爱
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情境的创造,使音乐形象更鲜明音乐
【摘 要】一个现代企业,离不开体育文化。从观念形态来看,如果说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指导下的一种企业理念和精神气质,那么体育文化则体现了一种“个人”的公平竞争和顽强拼搏精神;如果说企业文化体现了一个集体的精神气质和员工风貌,那么体育文化则是个人的开放、拼搏和创新精神和理念的张扬。企业体育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组织效率、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