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ohuoz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的引导对我们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人格。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89-02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育人价值应该是语文这一学科的核心价值。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性内涵在于以高中语文学科特有的方式育人,一方面通过学习优秀文化来启迪心智、了解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另一方面通过欣赏高雅文化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在实现文化成长的同时,也获得精神的成长和生命的成长。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建立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基础之上的,它适应了当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符合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出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其前提就是要有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支撑,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融入。
  一、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价值观来源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想法,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从根本上唤醒人的思想,将人的思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对思想和心灵的引导。价值观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判断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让其懂得客观事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师通过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的个人思想得到提高和升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高中学生的心智处于发育中,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和烦恼的增多,思想情绪的波动也会比较大,再加上社会各种信息的难辨真伪,还有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担忧,这样就难免出现人生的迷茫期。而高中阶段又是人生的转折期,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欣赏一些优秀的文化典籍,提升文学素养,在正確价值观的引导和熏陶中,走出人生的迷茫期,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我们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也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材料和内容,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品鉴,来规范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热情,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功利化的趋势,老师往往为追求分数而更注重学生的应试教育能力的培养,注重个别字词和段落的意思的落实,肢解文本,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够重视,过于强调重复性的练习,忽视甚至根本没有想过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导致学生难以体会阅读的乐趣,阅读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依然保持传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机械地重复往年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将高中语文教材中文章的内在价值融入到自己预先设定好的范围之内,生搬硬套,陈旧刻板,以讲代读,阅读教学变成了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师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形成了教师一人主导课堂而教学主体的学生却成为了教学的附庸的局面,课堂气氛枯燥沉闷,阅读教学缺乏活力。这种机械化、程序化的阅读教学忽略学生主动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对阅读的好奇和热情,将课堂的动态生成抛之脑后,缺乏价值观形成的具体过程和环节,远远偏离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初衷和目标。因此,改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良状况势在必行。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改善措施
  1.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和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成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老师对阅读教学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阅读其实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如果我们过分功利化地强调应试水平的提高,就会导致阅读教学的技术化倾向,从而忽视了它对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注重对自身价值观的完善,在备课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人文情怀、人文价值因素,要对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和思想做充分的分析和判断,争取在课堂上准确巧妙地将阅读材料的精华思想和内容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不仅学会阅读,更能够独立自觉去挖掘阅读材料的思想,学会如何思考,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人类美好的精神世界为学生健康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造积极的学习情境
  在一个忽视阅读的学校,要想培养出精神优秀、人格健全的学生,无异于缘木求鱼;在一个天天充斥着段落分析或习题练习的语文课堂中,想要促进学生的个性特色、智慧发展,岂非南辕北辙。教师要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教育别人。所以教师要先进入文本的角色,披文入情,匠心独运地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文学世界的奥妙和真谛,然后学生的思想、品格、情操等才能自然而然地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和感染,深切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在阅读的广度及深度上多思考探究,寻找出适合当前学情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的语言艺术,正确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的心灵和文学作品作者的写作初衷交汇并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去探索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和思想。
  3.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阅读其实是学生、教师及文本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由于成长环境和学习内容的变化,现在的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和方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分析存在的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索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随时调整教学理念和方法。而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境之下,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的解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學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还要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权威解读,在同学间分享阅读感受,与学生全方位对话,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4.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一个人最怕精神贫血,思想缺钙。只有肥沃的精神土壤,才能孕育出理想之花。教师要多为学生推荐经典作品,抵制低俗读物。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主动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和爱好,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作者和作品,在阅读中感受并掌握价值观的走向。联合家长,充实家庭藏书,继承和保持“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传统,鼓励并组织学生在课后或者课堂上去图书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和资料,定期组织全校范围的阅读交流会,在学生之间进行阅读总结和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不仅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愿意用心去倾听别人在阅读中的心声,并与别人交流学习心得。这样,通过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保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阅读中传承传统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汲取其精华并创造性地转换为新的自我成长的重要资源。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同时也要注意教育对象自身的情况,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成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借助文本来建构人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个体生命价值的生成,用语文中的“文”来陶冶和熏染学生的精神成长过程。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动态性比较强,在一种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中,面对着现在拥有个性化和多元化思维的高中生,在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熟练的教学技巧和灵活应变的课堂教学能力的同时,饱满的教学热情、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魅力人格等体现教师教育价值的情感因素,对语文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赵微微.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2]焦娜.高中语文成语教学浅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
  [3]王小明.有效品鉴 深入解读——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三种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
  [4]丁莉.智慧追问提升高中生语文阅读分析能力[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1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