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音体美全能”教研员的视角,阐述了体育教师加强运动技术、教学设计、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营养学及体育生理健康四个方面培训的紧迫性与培训策略,对提升体育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55-02
我担任常州市新北区音体美教研员,常看到音乐老师在钢琴上边弹边唱,美术老师在画板前勾勒线条,可很少看到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琢磨跳远、起跑这类动作,对于音体美这类“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技能型老师,这样,还算一个合格的体育老师吗?
我们的体育教师,不是不想做,不是不能做,只是不会做!大学里学的那么多专业的知识(其实更多的是竞技体育的知识)要么已经忘却,要么不适合学生。因而,我认为体育教师迫切需要“体”“育”“健”“康”等多方面的培养与训练。
一、固本清源:我们需要运动技术培训
为什么经常看到不少教师在操场上只是吹吹哨、挥挥手、动动嘴,因为他们不会教学生技术动作,怕自己“三脚猫”的功夫教坏学生,就像语文老师不敢做“下水作文”一样。“准备操”各动作力度、准确度到什么样才能真正达到热身作用;跑、跳、投的每个标准技术要领,足、篮、排的基础动作与简单战术……每个运动项目的标准、规范的一系列、一整套动作,是我们体育教师“吃饭”的“本”,教学的“源”。而这些“本、源”我们却在逐渐弱化、堵塞,因而,我们在课堂上要么尽可能不做示范动作,要么就草草示范一下了事。
如果能进行技术方面分解动作的培训,让每个教师仔细模仿、体悟、习得这些动作,把这些技术动作学到位了,严格执行了,才能使我们体育教师站在操场上充满自信、气宇轩昂;才能真正把课备到位;才能正确引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才能避免学生运动受伤(体育课上,80%的学生受伤是由于不规范、不标准的动作与练习引起的)。比如,在进行实心球的投掷教学时,一般教师只是传授学生双手持球、放至脑后、两脚前后错开、用力蹬地等动作。试问,这类动作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看了也会教啊,要体育老师何用?我们要教的更具体、更到位:身体弯曲到什么程度,双手放到什么位置,双腿是怎样弯曲的,投掷时呼吸如何调整,身体其他部位怎样配合,投掷后身体呈现怎样的姿态,等等。我们老师能够完整细致地演示给学生,何愁学生学不来,学生的协调性、力量、爆发力得不到发展呢?
体育技术、技能是我们体育老师的“本”,是一切体育活动、体育课的“源”,我们必须做好固本清源的培训。这类运动技术、技能类的培训,我们可以采用公开课观摩学习的方式进行,每次公开课选择一个运动(动作)主题,受训教师边听课(其实就是学习上课教师的动作要领)边练习,在评课时可让上课教师(施训者)再次演练,受训教师再进行评课,这个评课的过程就是学习后吸收、强化的过程。
二、雪中送炭:我们需要教学设计的培训
我们走进其他学科老师的课堂,常为他们精彩的导入、有意义的活动、教师精妙的提问、学生精彩的发言所折服。虽说我们体育教师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确确实实我们群体也有很大部分教师不会根据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设计体育活动。每节课、每个班、每个年级的情况不同,要体现“动中学”“在运动中发展”“在运动中锻炼学生身心”,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教学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我们有了好的设计,一样能在操场上给学生带来这些“没有预设的精彩”。学习、借鉴好的设计,尤其是设计的理念、过程、评价与反馈等一系列备课方法,无疑是对拥有了规范动作培训后的一次“雪中送炭”。
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培训更多的应该结合实例来进行,让教师在案例中成长。就如上文中提到的实心球教学,基本动作如何教,这可就千差万别了,有时一个动作的不到位就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笔者曾看到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持球到位”练习的:男女生按高矮各分两排,两排之间的距离是学生彼此伸手能接触到。投掷练习时,前排学生持球后身体向后仰,双手往后,后排学生则双手前伸,后仰程度以球能碰到后排学生的手为止。这样的设计,不但学生能真切感受到自己动作的位置,也完全避免了以往学生的动作均“一刀切”的弊病,学生有高矮,但技术动作都可以做到很到位。
教学设计的培训建议采用“解剖麻雀”法,即让受训教师观看几例经典设计,每一例就设计意图、过程、理念、评价反馈展开讲解,让教师认真体悟设计者的高超之处,逐步在自己的设计中加以体现。
三、锦上添花:我们需要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培训
只要是跟班教学的体育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去年这个学生对篮球一点兴趣也没有,今年却变得非常酷爱篮球了。其实,这就是运动心理学在“作怪”。我们知道,一般力量差的学生会在力量项目中有意避开,协调性差的学生也会避开协调性项目,这是人的本能。但随着人的成长,尤其在青春期发育阶段,其力量、身高之类指标猛增,这时,学生的心理就发生了变化,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做以往不能做的运动(动作),他就会对以前害怕、畏惧的项目重新认知,从而表现为对之感兴趣。
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各年龄段学生运动心理状况是如何变化的;不同年龄学生在适量的运动后如何加强营养使肌体摄入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能得以迅速补充,使之真正在运动中形成健康的体质;各年龄段学生的肌肉群发展程度如何,怎样有的放矢,锻炼其力量、速度、爆发力、耐久力、灵活性。这些运动心理学、营养学知识的培训恰似锦上添花,教师掌握了它们,就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抓住其兴趣点,让更多的学生热爱体育,为他们拥有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强健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动心理学、营养学涉及的理论较多,需要全面、精深的专业知识,因而这类培训,可以邀请体育运动专家或心理专家进行“菜单式”培训。让专家根据教师需求,列出多个心理学、营养学专题,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培训,这既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又能让受训者获得他最需要的知识。
四、比翼双飞:我们需要体育生理健康培训
体育和健康是我们体育教师教学的双翼。众所周知,我们的体育课程全称是《体育与健康》,但是,不管是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培训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健康”。我们想当然地理解:学生在从事强身健体的运动,这就是健康的体现,不需要再去传授健康知识了。其实,体育健康和心理健康、营养健康一样,是体育教师必备的知识,是我们体育教师课堂的重要内容,有了它,就能使教师插上双翼,在体育与健康者两端“比翼齐飞”。体育生理健康涵盖体育锻炼(训练)健康、身体机能健康、运动机能健康等多方面的知识。
比如:课堂上学生不小心受伤了,教师必须根据伤势尽快大致判断是扭伤、是挫伤,还是软组织受伤,是撕裂伤,还是脱臼、骨裂、骨折,又怎样科学地进行第一时间的救护或保护。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科学地发展学生,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把学生受到的伤害减至最低,还可以避免家长的投诉,保护好自己、化解矛盾。
生理健康平时教师关注不多,是我们的“盲区”,克服“盲区”的培训,我觉得最合适的是利用寒暑假请外科医生进行集中“扫盲”培训。因为施训者有丰富的直面伤情的经验,又可借助人体模型展开培训,这样,把理论与实践、虚拟与现实的情况结合起来,其效果必定会不错。
以上这些培训,是笔者在实践中看到我们体育教师相对比较缺乏或者不够重视之处提出来的。当然,培与训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只有“培”,没有“训”(训即练),不在自己的教学上进行操练、化解,即使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再好,其效果也几近于零。因而,教师要摒弃以往培训的固有模式(认为只要有培训课时就可以)在接受完培训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上交一份培训实践作业(或一堂课、或一份教学设计、或一篇小论文)。这种有内容、有形式,更有落实的培训才是我们真切需要的、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关键词:体育;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55-02
我担任常州市新北区音体美教研员,常看到音乐老师在钢琴上边弹边唱,美术老师在画板前勾勒线条,可很少看到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琢磨跳远、起跑这类动作,对于音体美这类“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技能型老师,这样,还算一个合格的体育老师吗?
我们的体育教师,不是不想做,不是不能做,只是不会做!大学里学的那么多专业的知识(其实更多的是竞技体育的知识)要么已经忘却,要么不适合学生。因而,我认为体育教师迫切需要“体”“育”“健”“康”等多方面的培养与训练。
一、固本清源:我们需要运动技术培训
为什么经常看到不少教师在操场上只是吹吹哨、挥挥手、动动嘴,因为他们不会教学生技术动作,怕自己“三脚猫”的功夫教坏学生,就像语文老师不敢做“下水作文”一样。“准备操”各动作力度、准确度到什么样才能真正达到热身作用;跑、跳、投的每个标准技术要领,足、篮、排的基础动作与简单战术……每个运动项目的标准、规范的一系列、一整套动作,是我们体育教师“吃饭”的“本”,教学的“源”。而这些“本、源”我们却在逐渐弱化、堵塞,因而,我们在课堂上要么尽可能不做示范动作,要么就草草示范一下了事。
如果能进行技术方面分解动作的培训,让每个教师仔细模仿、体悟、习得这些动作,把这些技术动作学到位了,严格执行了,才能使我们体育教师站在操场上充满自信、气宇轩昂;才能真正把课备到位;才能正确引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才能避免学生运动受伤(体育课上,80%的学生受伤是由于不规范、不标准的动作与练习引起的)。比如,在进行实心球的投掷教学时,一般教师只是传授学生双手持球、放至脑后、两脚前后错开、用力蹬地等动作。试问,这类动作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看了也会教啊,要体育老师何用?我们要教的更具体、更到位:身体弯曲到什么程度,双手放到什么位置,双腿是怎样弯曲的,投掷时呼吸如何调整,身体其他部位怎样配合,投掷后身体呈现怎样的姿态,等等。我们老师能够完整细致地演示给学生,何愁学生学不来,学生的协调性、力量、爆发力得不到发展呢?
体育技术、技能是我们体育老师的“本”,是一切体育活动、体育课的“源”,我们必须做好固本清源的培训。这类运动技术、技能类的培训,我们可以采用公开课观摩学习的方式进行,每次公开课选择一个运动(动作)主题,受训教师边听课(其实就是学习上课教师的动作要领)边练习,在评课时可让上课教师(施训者)再次演练,受训教师再进行评课,这个评课的过程就是学习后吸收、强化的过程。
二、雪中送炭:我们需要教学设计的培训
我们走进其他学科老师的课堂,常为他们精彩的导入、有意义的活动、教师精妙的提问、学生精彩的发言所折服。虽说我们体育教师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确确实实我们群体也有很大部分教师不会根据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设计体育活动。每节课、每个班、每个年级的情况不同,要体现“动中学”“在运动中发展”“在运动中锻炼学生身心”,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教学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我们有了好的设计,一样能在操场上给学生带来这些“没有预设的精彩”。学习、借鉴好的设计,尤其是设计的理念、过程、评价与反馈等一系列备课方法,无疑是对拥有了规范动作培训后的一次“雪中送炭”。
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培训更多的应该结合实例来进行,让教师在案例中成长。就如上文中提到的实心球教学,基本动作如何教,这可就千差万别了,有时一个动作的不到位就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笔者曾看到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持球到位”练习的:男女生按高矮各分两排,两排之间的距离是学生彼此伸手能接触到。投掷练习时,前排学生持球后身体向后仰,双手往后,后排学生则双手前伸,后仰程度以球能碰到后排学生的手为止。这样的设计,不但学生能真切感受到自己动作的位置,也完全避免了以往学生的动作均“一刀切”的弊病,学生有高矮,但技术动作都可以做到很到位。
教学设计的培训建议采用“解剖麻雀”法,即让受训教师观看几例经典设计,每一例就设计意图、过程、理念、评价反馈展开讲解,让教师认真体悟设计者的高超之处,逐步在自己的设计中加以体现。
三、锦上添花:我们需要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培训
只要是跟班教学的体育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去年这个学生对篮球一点兴趣也没有,今年却变得非常酷爱篮球了。其实,这就是运动心理学在“作怪”。我们知道,一般力量差的学生会在力量项目中有意避开,协调性差的学生也会避开协调性项目,这是人的本能。但随着人的成长,尤其在青春期发育阶段,其力量、身高之类指标猛增,这时,学生的心理就发生了变化,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做以往不能做的运动(动作),他就会对以前害怕、畏惧的项目重新认知,从而表现为对之感兴趣。
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各年龄段学生运动心理状况是如何变化的;不同年龄学生在适量的运动后如何加强营养使肌体摄入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能得以迅速补充,使之真正在运动中形成健康的体质;各年龄段学生的肌肉群发展程度如何,怎样有的放矢,锻炼其力量、速度、爆发力、耐久力、灵活性。这些运动心理学、营养学知识的培训恰似锦上添花,教师掌握了它们,就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抓住其兴趣点,让更多的学生热爱体育,为他们拥有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强健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动心理学、营养学涉及的理论较多,需要全面、精深的专业知识,因而这类培训,可以邀请体育运动专家或心理专家进行“菜单式”培训。让专家根据教师需求,列出多个心理学、营养学专题,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培训,这既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又能让受训者获得他最需要的知识。
四、比翼双飞:我们需要体育生理健康培训
体育和健康是我们体育教师教学的双翼。众所周知,我们的体育课程全称是《体育与健康》,但是,不管是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培训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健康”。我们想当然地理解:学生在从事强身健体的运动,这就是健康的体现,不需要再去传授健康知识了。其实,体育健康和心理健康、营养健康一样,是体育教师必备的知识,是我们体育教师课堂的重要内容,有了它,就能使教师插上双翼,在体育与健康者两端“比翼齐飞”。体育生理健康涵盖体育锻炼(训练)健康、身体机能健康、运动机能健康等多方面的知识。
比如:课堂上学生不小心受伤了,教师必须根据伤势尽快大致判断是扭伤、是挫伤,还是软组织受伤,是撕裂伤,还是脱臼、骨裂、骨折,又怎样科学地进行第一时间的救护或保护。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科学地发展学生,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把学生受到的伤害减至最低,还可以避免家长的投诉,保护好自己、化解矛盾。
生理健康平时教师关注不多,是我们的“盲区”,克服“盲区”的培训,我觉得最合适的是利用寒暑假请外科医生进行集中“扫盲”培训。因为施训者有丰富的直面伤情的经验,又可借助人体模型展开培训,这样,把理论与实践、虚拟与现实的情况结合起来,其效果必定会不错。
以上这些培训,是笔者在实践中看到我们体育教师相对比较缺乏或者不够重视之处提出来的。当然,培与训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只有“培”,没有“训”(训即练),不在自己的教学上进行操练、化解,即使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再好,其效果也几近于零。因而,教师要摒弃以往培训的固有模式(认为只要有培训课时就可以)在接受完培训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上交一份培训实践作业(或一堂课、或一份教学设计、或一篇小论文)。这种有内容、有形式,更有落实的培训才是我们真切需要的、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