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物流作为电力企业价值链中重要的环节,主要目的是满足终端用户的用电需求,实现用电高效、低成本的流动。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纳入了市场化范畴,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以便更好的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就电力企业物流配送管理进行了简单分析,基于此提出了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几种管理模式。
【关键词】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配送
一、引言
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发展中,物流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电力企业成本运营与控制中重要的一方面。物流配送工作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作、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条件,当然其配送活动的发展与电力企业下属物流配送部门工作的安排密切相关。近年来,电力企业逐渐提高了物流配送活动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企业管理方式和内容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背景下,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成本的高低。因此必须运用现代化物流管理方式,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电力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二、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介绍
(一)物资科管理模式
物资科管理模式作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最早的模式,其中物资科是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归属单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管理科室,不具有物资独立采购权及财务核算权。因此在最早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物资采购、材料核算、物资管理等工作都是相互独立的,物资科只需要汇总需求计划。
(二)物资公司管理模式
随着电力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物资公司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主要实现的是主辅分离、人员分流的管理方式。虽然与电力企业运行较密切的部门还在电力企业统一管理中,比如调度部、生产技术部、试修部等,但是物资科等附属部门逐渐被分离出来,开始了自负盈亏的历程。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物资科的分离逐渐成立了物资公司,拥有了独立采购的权利,在财务方面自行核算,大大增加了整个物资管理的权限,给电力企业物流配送的集中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管理混乱,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物流中心管理模式
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企业物流管理部门体系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各种管理弊端。物流中心管理模式是一种至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由省物流中心对下级物流进行统一的调配,逐渐代替了原来的物资公司销售模式,提高了物流管理水平。
从供应链和供应商角度来看,物流管理模式有利于开展电子商务、降低销售环节的物流成本,进一步完善了干线运输中心的社会物流功能体系,提高了物资利用率,对整个社会和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物资需求单位的角度来看,不仅对能降低进货成本,减少采购验收的费用,同时也改善了库存水平,降低了物流整体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
三、电力企业电能计量器具物流配送的流程及管理优化
(一)电能计量器具物流配送管理的主要流程
(1)入库
整箱计量器具达到计量中心后,停靠在指定的卸货站台,货物达到整理区后,信息系统将码垛方式输出只入库终端。入库人员根据标准和流程将器具码盘,码盘结束后在终端进行确认,启动电子标签识别系统,将识别结果自动传往信息系统,在确定后由AGV自动分配电能计量器具,并将其送至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货位存储,直到入库作业结束。
(2)出库
电能计量器具出库过程中,将订货单信息和出库信息输入到信息系统中,由系统制定出配货计划。系统发出指令给AGV管理系统,根据相关指令自动取出货物,送到射频识别处理区。在处理区由人工进行筛选,将识别的器具条码明细自动上传到系统,并将属性设置为出库状态。在筛选完成后,AGV自动将托盘上剩余的器具送回信息系统指定货位上。
电能计量器具物流配送活动,结合了电子标签技术群读采集信息和计量中心的智能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计量器具单元层次的自动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物流配送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促进了我国电力企业物流配送事业的发展。
(二)物流配送管理优化
目前多数供电企业实行的是区域计量集中管理模式,部分发达地区逐渐开始组建跨行行政区域性质的电能计量中心,专注于“集中检定、集中仓储、统一配送、统一监督”的工作原则,达到“整体式授权、自动化检定、智能化仓储、物流化配送”的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在计量集中管理的背景下,电能计量器具物流配送的效率、质量以及服务成为了检验其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计量中心作为对外工作窗口,必须对其配送管理进行优化,以确保功能齐全、职责明确。
(1)将计量“集中检定、集中仓储、统一配送、统一监督”工作设为跨区域计量集中的试点课题,对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应积极分析和研究,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为电力企业电能计量器具的配送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2)按照专业物流配送管理的要求,对现有电能计量器具配送岗位进行优化和调整,根据各岗位工作的需求,设置采购员、库房管理员、物资配送员、资产管理员等岗位,逐渐明确岗位责任,使配送工作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3)近年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器具物流配送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针对运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清理与完善整个配送流程,利用生产调度平台和SG186营销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配送计划,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计量器具配送效率和质量。
五、结束语
近年来,电力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为促进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需要仔细分析电力企业所处环境及物流配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现代化先进技术,不断优化物流配送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电力企业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立秋,李玮.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若干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104.
[2]张艳平.无锡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管理研究[J].江苏商论,2008,04:33-35.
【关键词】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配送
一、引言
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发展中,物流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电力企业成本运营与控制中重要的一方面。物流配送工作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作、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条件,当然其配送活动的发展与电力企业下属物流配送部门工作的安排密切相关。近年来,电力企业逐渐提高了物流配送活动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企业管理方式和内容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背景下,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成本的高低。因此必须运用现代化物流管理方式,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电力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二、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模式介绍
(一)物资科管理模式
物资科管理模式作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最早的模式,其中物资科是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归属单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管理科室,不具有物资独立采购权及财务核算权。因此在最早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物资采购、材料核算、物资管理等工作都是相互独立的,物资科只需要汇总需求计划。
(二)物资公司管理模式
随着电力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物资公司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主要实现的是主辅分离、人员分流的管理方式。虽然与电力企业运行较密切的部门还在电力企业统一管理中,比如调度部、生产技术部、试修部等,但是物资科等附属部门逐渐被分离出来,开始了自负盈亏的历程。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物资科的分离逐渐成立了物资公司,拥有了独立采购的权利,在财务方面自行核算,大大增加了整个物资管理的权限,给电力企业物流配送的集中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管理混乱,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物流中心管理模式
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企业物流管理部门体系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各种管理弊端。物流中心管理模式是一种至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由省物流中心对下级物流进行统一的调配,逐渐代替了原来的物资公司销售模式,提高了物流管理水平。
从供应链和供应商角度来看,物流管理模式有利于开展电子商务、降低销售环节的物流成本,进一步完善了干线运输中心的社会物流功能体系,提高了物资利用率,对整个社会和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物资需求单位的角度来看,不仅对能降低进货成本,减少采购验收的费用,同时也改善了库存水平,降低了物流整体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
三、电力企业电能计量器具物流配送的流程及管理优化
(一)电能计量器具物流配送管理的主要流程
(1)入库
整箱计量器具达到计量中心后,停靠在指定的卸货站台,货物达到整理区后,信息系统将码垛方式输出只入库终端。入库人员根据标准和流程将器具码盘,码盘结束后在终端进行确认,启动电子标签识别系统,将识别结果自动传往信息系统,在确定后由AGV自动分配电能计量器具,并将其送至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货位存储,直到入库作业结束。
(2)出库
电能计量器具出库过程中,将订货单信息和出库信息输入到信息系统中,由系统制定出配货计划。系统发出指令给AGV管理系统,根据相关指令自动取出货物,送到射频识别处理区。在处理区由人工进行筛选,将识别的器具条码明细自动上传到系统,并将属性设置为出库状态。在筛选完成后,AGV自动将托盘上剩余的器具送回信息系统指定货位上。
电能计量器具物流配送活动,结合了电子标签技术群读采集信息和计量中心的智能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计量器具单元层次的自动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物流配送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促进了我国电力企业物流配送事业的发展。
(二)物流配送管理优化
目前多数供电企业实行的是区域计量集中管理模式,部分发达地区逐渐开始组建跨行行政区域性质的电能计量中心,专注于“集中检定、集中仓储、统一配送、统一监督”的工作原则,达到“整体式授权、自动化检定、智能化仓储、物流化配送”的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在计量集中管理的背景下,电能计量器具物流配送的效率、质量以及服务成为了检验其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计量中心作为对外工作窗口,必须对其配送管理进行优化,以确保功能齐全、职责明确。
(1)将计量“集中检定、集中仓储、统一配送、统一监督”工作设为跨区域计量集中的试点课题,对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应积极分析和研究,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为电力企业电能计量器具的配送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2)按照专业物流配送管理的要求,对现有电能计量器具配送岗位进行优化和调整,根据各岗位工作的需求,设置采购员、库房管理员、物资配送员、资产管理员等岗位,逐渐明确岗位责任,使配送工作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3)近年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器具物流配送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针对运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清理与完善整个配送流程,利用生产调度平台和SG186营销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配送计划,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计量器具配送效率和质量。
五、结束语
近年来,电力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为促进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需要仔细分析电力企业所处环境及物流配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现代化先进技术,不断优化物流配送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电力企业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立秋,李玮.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若干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104.
[2]张艳平.无锡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管理研究[J].江苏商论,2008,0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