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形简神聚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钊Alan Liu,原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中国荣誉代表、生活艺术家,微博“京城闲人”,粉丝量已达260万。他以北京人的幽默、善于自嘲的态度分享着生活的片段。

  冬日的阳光,灌满了这间朝南的公寓,一袭黑色、休闲打扮的主人站在光线明亮的落地窗边,正得见北京繁华的“城市心脏”风貌。其实,刘钊搬来“楼房”安顿仅一年半,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他只住“平房”。前前后后经历了三座四合院大宅,对他来说,四合院的日子像过眼云烟——那一篇翻过了。他说,“生活如同一章衔接另一章的戏剧。”回看年轻时的自己,深宅大院的生活“更有感觉”,好像能与特定的历史风华产生关联。“每每看过去的影视剧时,都会参考里面的布局氛围,觉得这样、那样的东西摆在家里肯定不错。”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禁想象80岁的自己,待到那时,感觉打理一个哪怕面积更小的平层公寓都足矣,“随遇而安,眼前的才是实际的,现在过的更多是日常化的生活。”他说。
  从四合院搬到公寓前,他曾因疫情“滞留”欧洲数月,身边并没带太多东西,“被迫”断舍离,他靠一双运动鞋漫步巴黎,直到鞋底被磨歪。习惯了简单的日常,他深感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也让他“无缝”适应到现在的状态。早起去厨房泡咖啡,然后在客厅一角的写字桌前学法语、练钢笔字,下午出门健身,晚上回家则准备点“越来越简单”的精致饭菜——卧室、客厅写字桌、厨房餐桌串联起的一条动线,勾勒出日常的基本生活状态:“我在很大的房子里,常去的也只是几个小房间,总有些角落才是最有安全感的,其他的则是功能性的、招待性的。现在,即便在面积小很多的房子里,也有一部分空间不怎么会‘去’,只用来‘存着’我舍不得扔的家具。”
  生活状态从“大房子变到小房子”,他坦言,肯定也有不习惯,渐渐就感受到住现代化楼房的便利,比如,一下多了不少隐私感,仿佛进入“文明社会”。夏季电费是以前的十分之一,冬季的则是以前的四十分之一,他这才有了概念,现代公寓比传统房子环保多了。搬家的时候,他“处理掉”四分之三的個人物品,却仍嫌留下的那不到四分之一里“零碎儿太多”:书籍摆满书架后还富余了六七箱;衣服与鞋根本穿不过来,“在巴黎的时候,看到那些年轻人衣着休闲,只涂个口红,是‘fresh’!穿得特别正式,再画个全妆是‘old-fashioned’。简单生活日趋潮流,繁复已不再是主流。”他说话间随手整理着写字桌的台面,挪开一些文具、摆件之后,再长舒一口气——东西少了竟让人心情愉悦。
  刘钊观察自己的人生过程,过去是由简入繁,慢慢有一天觉悟了,又重新回归简单。在全新的简单生活中,究竟哪些该“去”,哪些该“留”?他笑称,“我能将就,也会讲究,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保留下来的经典物件他一定会常用,用着用着发现它们依然承载着情绪,不断勾起美好的记忆,或者它们适应当下的生活,与仍保持的习惯息息相关。厨房的咖啡机上摆着半打款式各不相同的咖啡杯,让他每天喝的三杯咖啡都“搭配”不同的记忆故事。餐厅的麻质印花桌布购自巴黎的百货商店,店员当时询问,这种夸张的材质打算怎么用,他答道,“我们家特别戏剧化,大俗即大雅”。
  20世纪90年代初,是国内时尚的起步期,他从那时开始从事公关传播与交流,跟随时代脚步,抓住过充满可能性的机遇窗口,并将一些具有仪式感、戏剧化内容延展到个人生活中,“放大”了自己唯美的梦想,亦形成了一套不易松懈的规范与教养。他在家会用一双宝蓝色绒面皮鞋搭配纯黑的休闲家居服,他说:“请客来家,不要让客人脱鞋,主人自己准备一双干净漂亮的鞋子,不要穿拖鞋。去别人家做客,也最好穿着皮底鞋,不带灰。”尽管疫情期间他并不需要招待朋友,却也惯用漂亮的器皿为自己盛餐,配以银质茶壶、酒壶、水晶酒杯,因为“好东西聚在一起有种气场,哪怕吃外卖,也很开心。”
  刘钊家中这些终究没舍得“摆脱”的“好东西”,聚起的气场呈“弥散”状态。乔治三世时期的英国钟与20世纪初的上海美华利插屏钟相距不远,机械指针发出的清脆哒哒声在空间中形成小小的振荡。每逢一刻,钟表交相奏出报时的悦耳旋律,仿佛百年前的回声轻轻落在同时期的古董家具上。时光的印记虽然厚重,却因其充满流动性而不显沉重,或许因为这间公寓、这些物件的主人知道,时光荏苒,世上没有能够永远留住的东西。他面对时代变化的态度,可以通过在每一处房子只租住的态度来理解一二:“为什么这么多年我只喜欢租房子?因为自由。时代并不随人而去留,人随时也可以走,无须忍受。”他说,未来也不太想回到四合院里住了,宁可去各地多看看。


客厅悬挂着他在法国南部旅行时购买的仿18世纪中国风挂毯,前方摆放出自19世纪欧洲的古董沙发。落地灯出自宜家,灯罩为自行搭配。咖啡杯出自Versace范思哲瓷器。


上幅挂画出自王德仁。写字台上的钢笔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支万宝龙,书写至今笔尖仍然非常好用,但塑料配件逐渐老化,陆续维修保养的费用竟已经超过钢笔的本身价值。刀柄雕刻葡萄的银质裁纸刀是在一次法国香槟产区旅行时购买的。砚台是一个年轻手艺人打造的简洁改良版,购自在黄山的旅行。用相对低的价格寻找相对高品质的常用物件是他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餐桌上的水晶蜡烛台与水晶杯出自Baccarat巴卡拉;酒樽出自法国银器世家Christofle昆庭;餐桌中间的调料瓶是19世纪的英国古董,买来主要为了装饰,因为他用餐时不额外加调料,尊重厨师上菜的原始调配。


1.乔治三世时期的英国钟与1900年的上海美华利插屏钟相距不远,产生微妙的和谐共振。


2.臺面上摆放的小画由爱新觉罗·溥任赠与。


3.香氛产品出自迪奥,他曾任迪奥香氛大使。浴盆前的纯银小碗购自在土耳其的一次旅行,在“土耳其浴”的习俗中,通常都会用银器往身上舀水。


4.他以前住四合院时,被子、被套都要洗后熨烫,现在则更倾向于环保、简单的生活方式,将洗后的床品直接挂起来晾干。


卧室的椅子出自Zanotta,购自香港中环的家具店,摆在门口十分显眼。他当时看到这套椅子心想:太适合用来在家做手足护理。
其他文献
墙面上展陈的是海南黎族麻布衣,淘自印尼的柚木椅挨着宋代青瓷折肩大罐,柚木桌上放有元代磁州窑的白釉梅瓶。工作室里辟了一角用于展陈橱窗,墙面上挂的是清代竹制房梁建筑构件,印尼柚木椅上放置着唐代巩县窑的白釉小罐,旁边是民间的纸质米桶,近处是清代福建地区的酱釉锔钉大罐。“ Oneof”的三位主理人,片儿(左)、刘广(中)、敬一(右)。  刘广在杭州广告圈20年,他的另一张资深名片是老物件藏家,收藏多到以至
期刊
Teatro Regio都灵歌剧院的大厅,Mollino设计了每一个细节,从门把手到灯,从楼梯到钢筋混凝土结构。1.被红色丝绒包裹的TeatroRegio都灵皇家歌剧院的演奏大厅,Carlo Mollino用曲线完成了对巴克洛原型的致敬和富有创意的现代设计。2.具有多元身份的Carlo Mottino(卡洛·莫利诺)肖像照,大约拍摄于1936年,在其所设计的Casa Miller中。  Carlo
期刊
互聯网世界的日新月异与光怪陆离使得人们比以往更为怀旧。也许是为了在历史长河中获得一丝联结,人们不时回望过去,梳理和探索大师们的创意,用当下的方式予以回应。  Berluti创意总监Kris Van Assche自2019年的Art Basel Miami开始重新设计了17件Pierre Jeanneret的家具后,新近又用品牌标志性的Venezia皮革和Patina古法染色工艺推出了首个家居及办公
期刊
2015年修复一新的Cavrois别墅的南立面,简洁的几何形体与沙色砖砌立面使其具有鲜明的现代性。1.儿童餐室墙上的浮雕最初由雕塑家Jan & Joel Martel兄弟创作,艺术家Jean-Sylvain Bieth复刻了当年的设计。2.LeCorbusier(左)和Robert Mallet-Stevens(右)是巴黎20世纪2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建筑师。3.修复一新的主卧室,具有简洁的Ar
期刊
站在1915艺术空间的楼顶上拍到的开元寺东西双塔。其中东塔名镇国塔,始建于唐代;西塔名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此双塔均为仿楼阁式木塔结构,八角五级,是我国古代石塔中的珍品。  泉州近海,自唐宋繁华,于宋元鼎盛。作为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始点,这座古城从800年前开始,就习惯以开放的怀抱容纳漂洋过海来的“新鲜”——各类文化在此交汇、各种宗教于此共存、各色人等也秉持来者便是主人的宗旨,在这里“误把
期刊
王啸波(左)手持眼珠能转的活目武生木偶与泉州偶头雕刻大师黄清辉(右)在一起。王啸波,出生于泉州,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配音、教学等工作,现为电视台栏目制片人、主持人。業余从事传统木偶收藏及木偶盔帽制作。黄清辉,泉州人,木偶雕刻大师、中国雕刻艺术大师、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奖项。王啸波藏品卷眉武生木偶,可扮作武松。  又一个正月十六的晚上,安海镇“镇西境”照例要将田都元帅的塑像
期刊
仰拍鼎立艺术馆中庭雕塑与采光天井。艺术馆内部呈对称布局,寓意“天圆地方”。井心透雕《洞天福地》,寓意五福环抱四水归堂。整座艺术馆的建筑均由鼎立品牌创始人及鼎立艺术馆馆长王向荣设计。  从泉州市区驱车往海边,渐近惠安崇武,街道两边的画面愈发魔幻起来:巨大的观世音造像并排飞天维纳斯在微笑着俯瞰路人,高壮的关公手持大刀指向一只巨型招财老鼠……在这里,穿越古今东西的各种“人”和各位“神”济济一堂,代替不能
期刊
艺术家王赫作品《窗中景:大水花》局部。他将古画的山水意境与大卫·霍克尼的“大水花”结合,搭在地板上的跳台,仿佛可以直接跳入山水间畅快游泳,激起大大的水花。由近及远,昌迪加尔椅;非洲埃塞俄比亚整木挖小凳子;意大利20世纪70年代马赛克咖啡桌;20世纪70年代DS-600模块沙发系统,出自Ueli Berger for De Sede;《火焰》艺术作品出自张涉嫌。  時光如何被珍藏?一把来自20世纪的
期刊
建筑师朱一君喜欢骑着自行车在泉州城里走街串巷、吃冰喝茶,逢上一阵急雨,就近躲人屋檐下,正是路边小庙。雨声滴答,这位从东京归来的建筑学博士就这样跟“神仙”一起静默待了半小时,也挺好。  吴志超喜欢改造老房子。作为地道的泉州人,他对城中心这幢不知锁了多久的老楼梦寐以求,每当路过,都会趴在门缝口往里望,如同望一位梦中情人。得知它要出租时,他还没进去看过就已签好了台同。  这样的两个人,相识于东京的建筑之
期刊
赤子空间一层的“艺术书店”。其中陈列中“赤子”发起的“巡江记·JinJiang blues”计划所拍摄的照片。这个拍摄计划是沿着晋江沿岸进行了拍摄和城市考察,邀请了摄影師乐子毅、刘树奎参与其中。  亚三与阿梅最近有点烦。因为女儿的出生,亲朋络绎登门道喜,这对泉州城里的文艺璧人不得不在长辈的压力下,被拉扯在自我对简利生活方式的钟情,与习俗中对浩大满月宴的要求之间。“最后可能还是得办,但我们争取办得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