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与实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84015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课程的安排除专业课程以外,应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因为高校对一个学生的培养从根本上是“谋生”和“立身”两个方面。应试教育使得中学教学中已无暇顾及“育人”,一个学生的弱点,甚至是人格上的缺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渐渐显现出来,这个缺失只能通过后期教育来补偿。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专业,不是说让他的知识面越来越窄,而是在越来越深的基础上努力拓宽。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素质课程的合理安排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教学改革;人文素质;实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4-0073-02
   高校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而教学课程安排中,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却少有涉及。2013年年底,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曾做过一个新闻调查,结果显示,在当今高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学校不足1/3。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今天,如何安排公共课,开什么公共课,不能不说是一件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大事。近年来,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从学生完成各科作业情况看,任课老师往往感慨,现在学生的一个作业,错字别字比比皆是,标点符号使用的错误或不规范更是随处可见。而这种情况在扩招前基本上是没有的。其实错别字本该是高等教育之前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应试教育下,对基本能力的训练往往缺乏,使得学生进了高校后,甚至于工作后,一些问题才开始显现出来。目前,许多学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比较杂乱,或干脆取消。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仍然是高校的重要责任。
   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以法律、公安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于公共课的设置也是经历了几番变化,所开设的公共课,最早由“法律文选及写作”而及“写作”到“大学语文”,再到“应用文写作”。可以看出,此类课程的安排多少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从学校的角度讲,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公共课,若要提高写作能力,最好的选择仍然是保留人文素质的课程,如大学语文或各类作品的选读课程。
      以当今渐呈弱势的大学语文课为例,此课程是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设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大学语文课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首先,它具有工具性,这也是其最单纯最简易的特性。但在具体的课文中,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文章等,往往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经常需要反复推敲才能有新的收获。对于一个文本,若言之有据,不同的观点是可以并存的。大学语文理解的多元性,正是培养大学生多元思维、严密性和一贯性的重要手段。大学语文课在讲授中应循序渐进,同时还应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
   高校关乎职业教育,更应该是素质教育。而我们现在的高校,大多为市场需求所左右,悖离了高校的宗旨,而把高校降格办成了高等职业培养所,市场需要什么人才,高校就开设什么专业,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学术的积累,缺乏原创性的活力,拘泥于狭隘的实用途径。没有学术思想,学者以及学生只能沦为工匠,以致于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上,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的追赶状态,那些带有里程碑式的科学理论、新的学术观念、科学发展,如计算机、网络、软件业、数字经济等,大多产生于西方,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而这一切,都与我们的高等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
   即使以最为实用的功利目的而论,攻读于大学,乃为求知,在于养成具有思想性的人才。知识之获得,不可能凭空而来,必须借助于某种媒介,通过一种介质的训练、培养,进而获得知识,提升思维能力。源渊流长、充实丰富、瑰丽多彩的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历经时间的淘汰,积淀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品,我们阅读、研究,正可以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比尔·盖茨是许多人所羡慕的,是众多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偶像,但我们往往关注、羡慕的是盖茨所积累的财富和那种超常的积累财富之能力,很少有人想到正是对电脑的着迷、对未来科学的不懈追求,那种永不放弃的对未知世界的执着探索,使盖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巨额财富只不过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与不懈的创造力的必然结果。这种对学术的痴迷,纯粹出于兴趣的探索精神,很有一些中国古人所说的“谋道不谋身”的意思,对形上而的“道”的追求,自然会获得“谋身”的结果。而原创性的科学发明和理论创造,所依赖的正是这种“谋道”的精神。
   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正是高校学习的关键。学习前代的文化精品、文学典籍,正是训练思维、获得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爬罗剔抉,提要钩玄,乃逻辑思维的归纳与演绎之训练。读一本书,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个故事、事件的层面,显然是浅层次的,借助于他人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训练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深入的读解,也达到了读书求知的目的。而阅读理论性的书籍,其精密的逻辑思维、推理论证、辨疑析难的能力,显然对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大学语文的教学多少可达到这一目的。
   而大学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意义,即在于传承文化。“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悠长的历史中,在一种制度下形成的、渗透到民族的血脉中的集体记忆,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那种以学术为生命的不懈追求,正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华夏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专业乃谋生技能,而文化则是立身之根本。知识和文化的脱节,只会使一个大学生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狭窄,无创新性,甚至于生活中缺少灵性,缺乏为人的情趣。
   从政法学院的实际情况看,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应放在一年级。刚入校的大学生,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新鲜感,而对于课程的选择无功利性。虽说是语文,但它的内容安排和讲授方法丝毫不同于中学,因为没有高考的压力,学生们才能在老师引领下,慢慢读,慢慢看,在重读经典中体会语言之美,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体验不同的人生况味,潜移默化地积累生活阅历和经验。从以前授课的经验看,许多学生认为,大学四年中,真正有内容、不枯燥的课反而是大学语文。当然,在今天的大学语文课的内容上,可以相对增加一些法律文选,让学生在对传统社会与文化的理解中,体悟前人是如何贯彻、实践法律精神,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的。    相对而言,现在的学生写作能力比较弱,笔者所在学校曾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做过调查,反馈的信息中有一条就是写作能力的不扎实。其实,写作和文学息息相关,写作首先需要学生有认读能力。认读能力是阅读中应该首先培养的基本能力。缺乏这种基本能力,阅读就无法进行,因为阅读是借助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而进行的。其次是理解能力。所谓理解能力就是培养阅读的悟意明理能力,是由认字识词的感性阶段到理解内容的理性阶段的深化,它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部分。阅读中的理解消化能力,要求在了解一字一词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进而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理解是阅读的深化,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的诸能力中至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再就是评论能力。评论能力是指对文章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品评的一种能力。评论能力,不仅是写作中十分重要、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能力,而且是阅读的各种能力中较高的一种能力。好的阅读是常识性的接受,能够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共同生活或参与公共生活的情意与能力,再往深就是传承文化。
   一个学生上了大学,心理上最轻松的莫过于家长,但是一个孩子在学校干什么?想什么?很多家长不会知道,也不会主动去了解。学生想什么?心理上有了困惑,有了坎,与同学之间有了摩擦如何化解,很多学生其实是找不到解决方法的。今天的高校里,不断出现的恶性事件恰恰说明了他们心理上的问题,而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不足导致的。
   所以在当前的教育中,无功利性的文学课更应该受到重视。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的课程多少弥补了这个问题。大学语文中精选的篇目,关涉到仁爱、宽恕,包容、和谐;从“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爱因斯坦)的 宽大胸怀,到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的悲悯情怀,皆能涵盖。一个正常人在困境中的坚守,对苦难的解脱,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对历史的认知,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欣赏,对世事的洞察,对故园的深情, 对责任的担当等,都是从无功利的文章中体味和养成的。
   要之,从一个学生长远利益来讲,立身、谋生都是最根本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实际能力的训练都不可缺少。我国高校的发展应该说是已近成熟,但对课程的设置反复变动,讲求功利的话,牺牲的是学生的利益。而今,高校教学改革工作已渐渐启动,全国近半高校将转为职业技能型大学,问题的关键是职业技能型的“技能”培养是一个方面,而“技能”之外的“健全的人”之养成也应得到各方的重视。因为无论怎么改,如何变,对一个学生“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应该是不变的。所以,素质教育涉及到一个个富有鲜活生命力的“人”之培养,而非简单的一个“学生”的概念,更不是培养驯服的“劳动机器”。简而言之,无论是学术性人才,还是职业技能型人才,其底蕴都在于培养有健全人格、高素质、具有务实求真能力的理想人才。
其他文献
忽然出来个“丝绸之路东起点”  中国南方沿海省份在谈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时,不经意间,又有渤海圈的学者提出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之说。时间与空间,在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课题时,出现了多个“第一”。正当国内沿海省份为了各自的出发点,纷纷重新定位自己省份的文化份量之际,我们又在与韩国学者的交流中,得知韩国以庆尚北道为首倡的“丝绸之路东起点”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我不知道,日本
期刊
一  西北联大诸教授中,许兴凯大概是最有名士范儿的一位!  许兴凯,1900年出生于北京,蒙古族,1952年病逝于西安,一生经历复杂丰富,颇具传奇色彩。  他是名师,192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29年被北平大学聘为教授,主讲日本史;1931~1934年,担任天津法商学院政治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讲师、北平大学法学院政治学讲师以及燕京大学新闻系教授;1938年任西北联大教授,讲授日本史和中
期刊
[摘要]甘肃榆中青城古镇是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也是黄河中上游地区具有千年发展历史的古村落之一。青城古镇历经千年文化传承,遗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遗产,也有非物质遗产,它们共同孕育在青城古村落的整体生态文化遗产之中。青城文化遗产对于研究黄河中上游古村落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何进行合理保护和利用,特别是协调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关系
期刊
[摘要]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国家文物局“十二五”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在当前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新形势下,该工程建设在传承长城文化、文保工程实践、实现文物价值、改善民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建设中体现出来的有序组织协调、打造典范工程、实践中培养人才等做法,为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支持。   [关键词]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中图分类
期刊
1906年11月3日  该通道另一侧的遗址,始终使我感到困惑不解。我于是便决定带领五个人前往那里发掘。我们很快就在努埃特曾拾捡到一块装饰有手镯的手腕造像残片处,又发现了佛像的其他残余。其本身的价值都不大,但其头、臂和底座等造像,却都充分证明,在山口的这一侧曾存在着一个古代僧伽蓝(其大致布局省略——编者)。  正当我在这些遗址发掘时,俄罗斯驻玛喇尔巴什的领事官也出现在大道上了。他告诉我说,那匹于腹沟
期刊
[摘要]校史馆是高校弘扬大学精神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许多高校都很重视校史馆的建设。但如何把校史馆建设得更具特色,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海南大学校史馆建设实践,提出应从突显独特的大学精神、挖掘学校的辉煌历史、反映学校重点办学成就以及在展出形式上突出特色等方面推进校史馆特色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校史馆;大学精神;办学历史  [中图分类号]G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藏彩陶文物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保护修复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具体的保护修复步骤及今后彩陶文物的保存方案,以期为以后彩陶类文物的保护修复及保存环境改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彩陶文物;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0-0066-03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位于青海省
期刊
[摘要]《指引生命的神话》是美国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的一本神话学文集。坎贝尔认为,在当下生活中,神话与宗教起到精神支柱的作用,尤其是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和社会道德的匡正方面。他看到东西文明以及心理上的巨大差异,但是他也坚持“单一神话”的理念,认为世界上多种多样的神话模式具有一致性。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本指导人生之路、提供生活智慧的心灵指南。这本书的翻译,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又一理论成果。
期刊
[摘要]文章以《留下真情》为典型个案,思索秦腔艺术的当代复兴问题。认为唯有剧作家既拥抱当代生活、守望核心价值,又复古开新、承传精髓,才能创作出与时代心灵发生深切共鸣的优秀剧作。   [关键词]陈彦;《留下真情》;秦腔艺术;传统曲艺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4-0056-02   传统曲艺的复兴是扬弃传统又着眼现实的艰辛艺术
期刊
朝发轫于边镇兮  夕余至于明水  迎霞光访古玉源兮  思周秦而接战汉  登黑喇嘛山兮  叹黑戈壁之瓉瓉  暮望杨增新城堡兮  啖苏武羊于金山  子夜泣歌故乡之云兮  壮士热泪洒边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