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D-IgA抗体检测方法的构建及其对不同临床分期鼻咽癌的诊断效能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EA-D-IgA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并评价其对不同临床分期鼻咽癌的诊断效能。

方法

使用EB病毒BMRF1全基因片段真核表达产物包被聚丙烯微孔板,建立EA-D-IgA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用构建的EA-D-IgA抗体检测方法分别检测2012年4月至2017年8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及山西大医院就诊的15例早期(Ⅰ、Ⅱ期)和48例晚期(Ⅲ、Ⅳ期)鼻咽癌患者血清标本,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山西大医院门诊就诊的40例鼻炎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计算不同组别EA-D-IgA抗体阳性检出率,并评价以鼻炎患者作为鉴别对照时该指标对不同临床分期鼻咽癌的诊断效能。

结果

成功构建EA-D-IgA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早期鼻咽癌组、晚期鼻咽癌组、鼻炎组EA-D-IgA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0 %(10/15)、68.3 %(33/48)和5.0 %(2/40),其中早期鼻咽癌组与鼻炎组、晚期鼻咽癌组与鼻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625,P=0.000;χ2=37.017,P=0.000),早期鼻咽癌组与晚期鼻咽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4,P=0.530)。以鼻炎患者作为鉴别对照,早期鼻咽癌组、晚期鼻咽癌组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0.0 %和68.3 %,特异度分别为95.0 %和95.0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8 %和94.3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 %和71.7 %。

结论

构建的新方法有效改进了EA-D-IgA抗体检测对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效能,可作为鼻咽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手段,但不能作为临床分期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氯喹对肝细胞癌Huh7细胞死亡受体5(DR5)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Huh7细胞分为对照组(1∶1 000二甲基亚砜)、TRAIL组(50 μg/L)、氯喹组(10 μmol/L)及TRAIL+氯喹组(TRAIL 50 μg/L+氯喹10 μmol/L),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DR5蛋
目的探讨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66例ESC患者术后病理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ESC组织及33例癌旁组织中ADAM17与EGFR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endall法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联合放大内镜窄带成像(NBI-ME)对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187例,患者在接受内镜或外科治疗前进行NBI-ME及超声内镜检查并判断其浸润深度,以术后病理为诊断金标准,评价超声内镜联合NBI-ME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以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内镜以及超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高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侵袭性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共分为3组,空白组未经任何处理;实验组采用SHP-1 mimic瞬时载体转染细胞24 h,使用10 μmol/L顺铂再处理细胞12 h;对照组采用10 μmol/L顺铂处理细胞1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性,实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对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治疗的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60例)和开腹组(60例),采用χ2检验、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根治效果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97±21)min比(178±23)min
目的探讨结膜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山西省眼科医院119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结膜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特征将结膜乳头状瘤分为单一、多发和伴不典型增生3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结膜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以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结膜乳头状瘤患者肿瘤组织均表现为结膜上皮乳头状增生,细胞增生活跃,极向一致。其中单一型87例,多发
目的探讨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淋巴管密度(LVD)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陕西省肿瘤医院57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组织石蜡标本及57例正常黏膜组织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C和LVD,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VEGF-C表达水平、LVD均高于正常黏膜组织(6.80±1.24比
目的探讨不同模型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将1级和2级浸润性导管癌归为低级别浸润性导管癌组,3级浸润性导管癌归为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组。获取45例患者的DCE-MRI图像,首先使用结合人群平均动脉输入函数(Population AIF)的Ext
细胞培养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为了更好地研究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应用三维细胞培养术来研究肿瘤,使其培养环境更接近于人体肿瘤微环境。三维培养模型的应用得益于组织工程技术的进步,其各种模型种类较多。与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相比较,三维细胞培养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类组织细胞中不同的生理特点,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文章主要对三维细胞培养技术中的多细
目的对腔内热灌注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为其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腔内热灌注化疗联合贝伐单抗与单纯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立到2018年1月。在严格依照纳入与排除标准下,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工作,采用RevMan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