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在经历了增量建设和摊大饼的发展进程后,逐渐开始城市生态系统的内部更新与自我修复。在城市建设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博弈的过程当中,袖珍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健康生长起到了关键性的弥补与激活作用。
【关键词】袖珍公园;生长;弥补;激活
1 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两面性
1.1 城市建设的积极面
1.1.1 增长极
城市具有强大的中心吸引力,其优质的资源促使着人们不断涌向其中,人们在此交易、生活、建设,聚集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城市的吸引力增强了自身的资源优势,同时带动着周围区域的整体发展,对区域的综合发展起着示范、牵引和带头作用,是区域发展的引擎。
1.1.2 设施完善
城市有更好更多的医疗卫生设施、教育科研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城市能源覆盖面广,调度灵活,结构优化,给排水网络建设完善。
1.1.3 成本下降
规模生产能够较快的整合资源,劳动力与物质在这里批量产入与产出,规模加大,单位产品和单位服务上的成本下降。城市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市民选择众多,生活成本渔翁得利。
1.1.4 交流传播
城市的吸引力使更多人往中心聚集,加大了人们交流的次数与机会,也便于知识的传播、便于知识、新技术的扩散,是有利于创新的。
1.2 城市建设的消极面
1.2.1 城市街道活力的减退
简·雅各布斯于1961年提出,一条街道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有两个,即街道是安全的和多样的。其通过两个手段来实现:一是街道必须被使用;二是街道必须被关注,即有观察者的存在。
城市进步与街道活力似乎成了矛盾体,调查研究充满活力的街道不难发现,较易存在活力的街道往往具备一些共同点:街道较窄、商铺紧邻、树荫满街……现代化的城市进程,建造了高楼大厦与宽阔的道路,这就阻止了街道活力的维持。
1.2.2 城市环境污染
步入20世纪以后,人类发展史上的城市化就像摊大饼一样简单而强势的进行着,不计算后果。随着粗放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1]。当城市的自我净化能力不能抵抗污染时,城市环境和生态平衡就将受到严重侵害与破坏。
1.2.3 城市失落空间的产生
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罗杰·特兰西克所著的《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城市失落空间存在于城市中遗留的、未经处理的地方,存在于无人维护的闲置之地,存在于已经搬迁的厂房,存在于人员减少的老式居住点,存在于各种交界的无人问津的地块等。即所谓的“边角空间”、“零散空间”、“灰空间”等,是那些由于我们的错误、失误和骄奢,而未能够充分加以利用的被浪费的就在你我身边的城市空间[ ]。但辩证的看,这些地块或许是给城市增光添彩的亮点,这些边角才是城市更新中最具开发袖珍公园条件的潜在空间。
2 袖珍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健康生长
2.1袖珍公园的发展与特征
第一个袖珍公园诞生于1967年5月23日,是由罗伯特宰恩提出并设计,位于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佩雷公园(Palay Park)。此后,类似的小型开放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城市建设热潮中的发达国家。袖珍公园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慢慢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袖珍公园具有微小、数多、精致、便利、布置灵活、使用率高的特征。袖珍公园的空间尺度恰好组成了城市公园体系的一个板块。
2.2袖珍公园的作用
2.2.1 弥补
高度的城市化建设让大型绿地难以嵌入,袖珍公园在城市内部更新的过程中更具灵活性,更能见缝插针地弥补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中的空缺。从整体情况来说,如果建立起了城市袖珍公园的体系,哪怕从数量上就增加了整个城市的绿地率,更何况城市绿色廊道把袖珍公园绿色斑块连接成一个整体,由点连线,连线成片,届时形成绿色的网络,维护城市空间,必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3]。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公园绿地更多的是注重相对静态的环境保护,而袖珍公园从动态的交流出发,融入了生态、景观与行为,倾向于空间的视觉效应和人的互动问题,从二维转向了三维,所以袖珍公园还能补充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因素,弥补城市生态的一些不足。
2.2.2 激活
在1982年,西班牙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学研究专家马拉勒斯结合巴塞罗那的城市再生战略给出了“城市针灸” (Urban Acupuncture)的概念。他指出,“城市针灸”是一种催化式的小尺度介入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一种城市更新的新理念。袖珍公园就像一根根细小的针,通过在城市关节点上植入袖珍公园,激活衰落的局部开放空间,吸引周围的使用者来此休憩及进行其他社会性活动。城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城市生态自身调节的功能早已不如自然生态,这时就需要人的介入与干涉。在城市这个生命体找到最合适的穴位,介入小尺度的绿色空间,只要手法得当,就能激活点和面的机能,促进周围的更新与发展[4]。
3 袖珍公园健康生长的思考
3.1大城市在经历高速建设期后,逐步进入内部更新阶段。大型绿地再难进入城市内部,袖珍公园可以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公园的补充,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发挥着点状弥补功能。
3.2袖珍公园的建设不仅仅是城市生态建设,还为城市人口提供了休憩、交流、娱乐、健身的小型场所,小巧、精致、布局灵活,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补充空间。
3.3袖珍公园处于初步阶段,缺少政策规范,缺少管理与维护制度,需要政府和市民的共同支持才能发展起来,发展模式还需完善。应加大袖珍公园宣传力度、建设力度,创建街道品牌、袖珍公园品牌,提高袖珍公园总体数量,让城市更多样,让城市更健康。
参考文献:
1于金凤.论城市绿化的重要性[J].内蒙古林业,2009.
2(美)特兰西克著, 朱子瑜等译.寻找失落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
3袁野.袖珍公园的发展与规划设计对策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6.
4孙倩 等.公共中心引导的城市针灸[J].中外建筑, 2010.
【关键词】袖珍公园;生长;弥补;激活
1 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两面性
1.1 城市建设的积极面
1.1.1 增长极
城市具有强大的中心吸引力,其优质的资源促使着人们不断涌向其中,人们在此交易、生活、建设,聚集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城市的吸引力增强了自身的资源优势,同时带动着周围区域的整体发展,对区域的综合发展起着示范、牵引和带头作用,是区域发展的引擎。
1.1.2 设施完善
城市有更好更多的医疗卫生设施、教育科研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城市能源覆盖面广,调度灵活,结构优化,给排水网络建设完善。
1.1.3 成本下降
规模生产能够较快的整合资源,劳动力与物质在这里批量产入与产出,规模加大,单位产品和单位服务上的成本下降。城市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市民选择众多,生活成本渔翁得利。
1.1.4 交流传播
城市的吸引力使更多人往中心聚集,加大了人们交流的次数与机会,也便于知识的传播、便于知识、新技术的扩散,是有利于创新的。
1.2 城市建设的消极面
1.2.1 城市街道活力的减退
简·雅各布斯于1961年提出,一条街道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有两个,即街道是安全的和多样的。其通过两个手段来实现:一是街道必须被使用;二是街道必须被关注,即有观察者的存在。
城市进步与街道活力似乎成了矛盾体,调查研究充满活力的街道不难发现,较易存在活力的街道往往具备一些共同点:街道较窄、商铺紧邻、树荫满街……现代化的城市进程,建造了高楼大厦与宽阔的道路,这就阻止了街道活力的维持。
1.2.2 城市环境污染
步入20世纪以后,人类发展史上的城市化就像摊大饼一样简单而强势的进行着,不计算后果。随着粗放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1]。当城市的自我净化能力不能抵抗污染时,城市环境和生态平衡就将受到严重侵害与破坏。
1.2.3 城市失落空间的产生
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罗杰·特兰西克所著的《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城市失落空间存在于城市中遗留的、未经处理的地方,存在于无人维护的闲置之地,存在于已经搬迁的厂房,存在于人员减少的老式居住点,存在于各种交界的无人问津的地块等。即所谓的“边角空间”、“零散空间”、“灰空间”等,是那些由于我们的错误、失误和骄奢,而未能够充分加以利用的被浪费的就在你我身边的城市空间[ ]。但辩证的看,这些地块或许是给城市增光添彩的亮点,这些边角才是城市更新中最具开发袖珍公园条件的潜在空间。
2 袖珍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健康生长
2.1袖珍公园的发展与特征
第一个袖珍公园诞生于1967年5月23日,是由罗伯特宰恩提出并设计,位于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佩雷公园(Palay Park)。此后,类似的小型开放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城市建设热潮中的发达国家。袖珍公园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慢慢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袖珍公园具有微小、数多、精致、便利、布置灵活、使用率高的特征。袖珍公园的空间尺度恰好组成了城市公园体系的一个板块。
2.2袖珍公园的作用
2.2.1 弥补
高度的城市化建设让大型绿地难以嵌入,袖珍公园在城市内部更新的过程中更具灵活性,更能见缝插针地弥补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中的空缺。从整体情况来说,如果建立起了城市袖珍公园的体系,哪怕从数量上就增加了整个城市的绿地率,更何况城市绿色廊道把袖珍公园绿色斑块连接成一个整体,由点连线,连线成片,届时形成绿色的网络,维护城市空间,必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3]。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公园绿地更多的是注重相对静态的环境保护,而袖珍公园从动态的交流出发,融入了生态、景观与行为,倾向于空间的视觉效应和人的互动问题,从二维转向了三维,所以袖珍公园还能补充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因素,弥补城市生态的一些不足。
2.2.2 激活
在1982年,西班牙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学研究专家马拉勒斯结合巴塞罗那的城市再生战略给出了“城市针灸” (Urban Acupuncture)的概念。他指出,“城市针灸”是一种催化式的小尺度介入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一种城市更新的新理念。袖珍公园就像一根根细小的针,通过在城市关节点上植入袖珍公园,激活衰落的局部开放空间,吸引周围的使用者来此休憩及进行其他社会性活动。城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城市生态自身调节的功能早已不如自然生态,这时就需要人的介入与干涉。在城市这个生命体找到最合适的穴位,介入小尺度的绿色空间,只要手法得当,就能激活点和面的机能,促进周围的更新与发展[4]。
3 袖珍公园健康生长的思考
3.1大城市在经历高速建设期后,逐步进入内部更新阶段。大型绿地再难进入城市内部,袖珍公园可以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公园的补充,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发挥着点状弥补功能。
3.2袖珍公园的建设不仅仅是城市生态建设,还为城市人口提供了休憩、交流、娱乐、健身的小型场所,小巧、精致、布局灵活,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补充空间。
3.3袖珍公园处于初步阶段,缺少政策规范,缺少管理与维护制度,需要政府和市民的共同支持才能发展起来,发展模式还需完善。应加大袖珍公园宣传力度、建设力度,创建街道品牌、袖珍公园品牌,提高袖珍公园总体数量,让城市更多样,让城市更健康。
参考文献:
1于金凤.论城市绿化的重要性[J].内蒙古林业,2009.
2(美)特兰西克著, 朱子瑜等译.寻找失落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
3袁野.袖珍公园的发展与规划设计对策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6.
4孙倩 等.公共中心引导的城市针灸[J].中外建筑,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