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建筑创作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域性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历史文化。建筑的地域性体现在建筑能够具有本土精神。建筑师在创作时客观真实地积极与自然呼应,传承文化,体现地域风貌,并采用与之相适宜的建筑技术。通过探索地域建筑的创作因素,结合时代发展,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地域建筑。
  【关键词】 地域;建筑;设计
  引言:
  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特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相对独特的地域文化。我们在设计创作时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尊重生活,强调品质,创造出既符合现代人们需要,又具有传统特色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建筑。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创作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分析,设计出真正意义上有生命的地域建筑。
  一、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建筑创作
  由于自然气候、物质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文化习俗,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方物质条件,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发展之路。
  巧妙地结合自然环境,才能创造出具有宜人空间和强烈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态。自然环境包括了气象气候、水源水流、地形地貌和物种资源等等,在建筑中可表现为采光、通风、形体空间等。
  回到建筑最初的功能,她是作为人类抵挡风雨的遮蔽物出现的,在物质生活比较贫乏的时期,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巢居或者穴居,都是有同类性质的建筑形式。比如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山区产生了底层架空的干阑式建筑,东北与西南生长这旺盛的树木,他们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运用生物气候学进行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注重采用自然通风、屋顶遮阳格片、外墙绿化系统等防晒、隔热、通风等措施,节约能源,并保持了地区特色
  二、依据当地资源进行建筑创作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我们应根据特定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来选择适宜的建筑创作方式。
  地域建筑创作最适宜的就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我们应在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技术来创造经济节能的建筑,并非一定要通过高成本,高技术来刻意追求绿色建筑的标准。
  设计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设计方法,二是既注重地方性,又适当引入适宜技术,三是利用最新理论和最近科技来设计。
  例如某图书馆的生态设计,该建筑是一座地上5层、地下1层的现代化校园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通过包括遮阳、自然采光、中庭和边庭自然通风、围护结构高性能保温、水池替代冷却塔、地道风等各种节能技术的运用,在设计中采用普通建筑材料,普通适宜技术,降低材料与技术成本。达到简单、适用、有效、经济的效果。
  三、民族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科技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
  建筑属性就具有地域性,就是依托地域文化诞生的,建筑脱离不了文化属性。如果在建筑创作中与当地传统文化很好的融合的话,在建筑创作中可能会忽略很多建筑中最本质的问题。
  由于不同民族在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心理结构、伦理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虽然气候、环境、民族各有不同,建筑都包含有当地地域特征和文化的背景。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各方面都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对地方建筑形式提取与变形,传承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文化。比如美国SOM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通过对中国古代密檐式塔形象的成功抽象,将高耸的体量分成几段来处理。每段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缩减,形成了密檐式古塔的意象,在表达中国建筑的地域特征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四、关注时代发展进行建筑创作
  以人为本,就是设计者将自身融入到使用者的世界中,细心发掘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时代的变迁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心里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如果建筑无法围绕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将停滞不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
  建筑的空间与形式,是人们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直接物质与精神。如今设计者经常缺乏的是对生活的体验,对当地生活的深入了解,对老百姓的追求的是什么,喜闻乐见的是什么,以及气候因素等等方面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实际上就很难创作出真正具有地方文脉、地域特点的建筑。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
  五、结束语
  每一个城市都应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质,每个城市都应给人不同的感受,一片街区、一栋建筑、或厚重、或秀美、或人文、或休闲。大量的老建筑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没有归属感的全球化的现代建筑,城市失去记忆,就像失去记忆的人一样苍白和迷茫。如同一棵大树被无情的砍伐,然后随意的嫁接新的枝条。
  因此,我们应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地域建筑创作,辩证的分析当地经济技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变化的差异,由宏观到细节,由表及里,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曾坚.地域性建筑创作[J].城市建筑.2008(06)
  [2]杨国权.论建筑的地域性[J].建筑学报.2004(01)
  [3]卢健松.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当代价值[J].建筑学报.2008(07)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铜川电厂工程输煤栈桥钢结构组装和吊装过程,对大跨度输煤栈桥桁架式钢结构的组装及吊装方法选择,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以后同类型建筑物的施工提供了工程实例。  【关键词】 大跨度;钢结构;输煤栈桥;三机抬吊;吊装技术  1.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铜川电厂工程输煤栈桥设计为桁架式钢结构。其中C04输煤栈桥连接3#转运站和圆形煤场中心柱,一跨,程“Z”字型,是全厂就位高度最高
期刊
【摘 要】 改进城镇化融资现状,对解决流动性过剩和城镇化资本出现瓶颈并存的问题十分重要。文章分析其模式需求与风险,探讨应对措施。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措施  引言:  充足的资金、合理的投融资机制是城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不断地完善我国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从而全方位的在量上和质上保证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促进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新型城镇
期刊
【Abstract】 Today,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 trend all of the industries have to face.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we must fully master the use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
期刊
【摘 要】 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所以本文主要对工程成本控制和优化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成本控制的原则、流程和功能,并详细阐述了工程成本控制的优化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设工程;成本控制;优化措施  在施工项目中,建设工程成本是指完成施工项目需要消耗的所有生产费用,还包括施工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工资补偿费用。建设工程成本控制是指,施工人
期刊
【摘 要】 本论文依托石家庄某住宅楼的防水工程,根据此住宅楼的环境及要求,对其进行的合理设计并如何选用一些合适的防水材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防水材料;质量;使用年限;合理设计  前言:  在现代的城市建筑工程中,无论是小区住宅楼建设,还是办公楼写字楼的建设,其建筑防水技术都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工程技术科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中非常重要一个组成部分,其对提高建筑物生产、生活质量和使用功能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人们在施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烟尘、废弃物等,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人类污染了环境,污染环境又反过来危害人类,最终制约了社会的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节能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对此,在施工中要对环境加以保护,减少施工污染
期刊
【摘 要】 土建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各项技术环节、工程土建施工技术要求进行说明,本文在确保施工质量前提下,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关键部位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分析  一、建筑施工中土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完整的建筑工程无论大小都需要施工技术来做质量保证,并且土建施工技术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建筑企
期刊
【摘 要】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而且建筑造型和高度还会考虑周边环境。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中华古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古代;文化;建筑  引言: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
期刊
【摘 要】 混凝土在现在的建筑工程中无处不在,根据本人多年的施工经验,就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做一些分析和阐述,并得出一些结论。  【关键词】 混凝土;质量隐患;事故分析;措施  引言:  在不断发展的今天,混凝土已经成为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建筑材料。随之而来的也是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等等各個工程领域,已是目前我国用量最大
期刊
【摘 要】 现代建筑设计技术是讲究一定技巧的,不仅要求建筑外观要具有美感,能被大众所接受,还要求建筑造型和建筑设计理念要独特,要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的技巧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建筑设计;技术;趋势  引言:  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增强了现代化建筑的艺术美感。而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