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文图书出版之我见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020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文图书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民文图书出版不可或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促进民文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整合资源、做好规划,切实帮扶、创造发展条件非常重要。
  
  一 整合资源,做好规划
  
  我国的民族出版社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与内地省市的出版业在管理运营、经济增长等方面存在落差,但在出版资源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是民族出版社所拥有的珍贵资源。事实上,民族出版社在表现民族特色方面得天独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文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少数民族出版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类的图书日渐增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种情况:在开掘少数民族出版资源过程中,缺乏资源整合,缺乏长远规划。不少民族出版社往往各自为政。在出版资源开掘方面,有的民族出版社不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而是急功近利,一拥而起,结果形成了有实力的上,缺乏实力的也上的局面,因而使得宝贵的出版资源不能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可以说,这也是令人遗憾的地方。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也说明了整合少数民族地区出版资源已迫在眉睫,做好出版资源的开采规划已成当务之急。
  汉文出版社有实力强弱之分,民族出版社也同样有实力上的差异。如果不考虑自身因素,随心所欲,缺少周密的计划与开采条件,而盲目进行开采,其结果如何,实在不难想象。笔者认为:为了有效开发、合理利用珍贵的民族出版资源,必须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宏观指导与调配。一是要统一规划。出版管理部门在考虑各家民族出版社的擅长与实力基础上,有计划地实施本地区民族出版资源的开发。二是要在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专事研究出版资源的合理利用,谋划民族出版资源的有效开掘,形成权威的指导性意见,以利于当地民族出版社对出版资源的系统性开发。三是要着力解决民文图书出版过程中“粗放型”生产问题,珍惜民族出版稀有资源,力求循序渐进,提高“集约化”程度,把丰富的民族出版资源通过传统的纸质出版、现代的数字出版形式完整地表现出来,以求资源的深度开采。
  整合出版资源,做好资源的开发规划关系重大。一旦解决了民族出版资源的整合与规划实施,民族出版资源这座“富矿”,必将会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二 切实帮扶,创造发展条件
  
  我国现有的30多家民族出版社,与发展迅速的汉文出版社(集团)相比普遍基础薄弱,是相对的“弱势群体”。两者在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既表现在物质形态,也表现在思想观念与务实操作等方面。如何解决民族出版社存在的实际问题,缩小其与内地汉文出版社的差距?切实帮扶,为之创造发展条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
  
  (一) 加大“引领”力度
  从适应现代出版发展要求、体现与时俱进而言,对民族出版社既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引领”,更需要管理及务实操作的“引领”。冈为民族出版社在动态管理、资金运作等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怎样改变这些不利于发展的局面?加大“引领”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甚为必要。
  加大“引领”力度,首先应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在第一位。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学会用时代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着力解决思想认识水平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其次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具体实践,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走出去”即观摩学习、开阔眼界、认识自己、了解别人的过程。有的放矢、选择参访单位,有针对性地参观学习,这是一种间接的“引领”。“请进来”则是一种直接的“引领”。这种“引领”既可以考虑跨地区引进人才,也可以实行“挂职”帮扶的形式,或采取聘请专家授课等。“请进来”可不拘一格,但目的只有一个,即提升民族出版社的管理运作水平,增强民文图书的出版活力。
  近年来,我国出版业涌现出一大批领军人物。他们在务实操作方面富有工作经验,请他们“传经送宝”“入内”或“进驻”民族出版社指导规范操作,注入现代出版管理理念,这对于提高民族出版社的管理水平及运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实行民文图书出版直补
  民族出版社与汉文出版社的图书产品具有较大的区别,除受众面存在差异之外,外在形态也有所不同。由于民文图书与汉文图书相比,单页字数容量较小,而译文(汉文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字数又明显增多等原因,导致相同版本内容的图书,汉文版本相对较薄,而民文版本明显增厚。例如同一部著作出版(同为32开本),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版本就会比汉文版本约增加1/3的厚度。加之民文图书印数较少(不少民文图书通常为3000册左右),民文图书出版成本较高显而易见。一些民族出版社民文图书品种不多,很大程度上正是因其所致。倘若对民文图书出版进行直补——每出版一种一般性的民文图书(5~8印张,印数3000~5000册),即进行1万元~1.5-万元的成本补贴(对厚重的民文出版物以少数民族出版基金形式另补),民族出版社的积极性则必然会被调动。如此一来,长期制约民文图书出版业发展的“瓶颈”也必然会被打破。
  
  (三) 扩大“农家书屋”民文图书配书量
  民文图书的读者不少地处偏远的山区、牧区。这也是民文图书尚存发行困难,其发行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农家书屋”的建立,为民文图书的发行增添了一个新的流通渠道。但由于进入“农家书屋”的图书通常有一定的限制性要求,不少民文图书未能进入“农家书屋”,致使适合本地区少数民族读者阅读的图书品种数量不能与当地少数民族阅读要求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农家书屋”的作用受到了局限。倘若实行政策倾斜——扩大“农家书屋”民文图书配书量,为大批的民文图书进入“农家书屋”开放绿灯,一方面可以调动民族出版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满足广大少数民族读者的需求。
  当然,民文图书的大批量进入,须在把好质量关口的基础上进行。进入“农家书屋”的出版物须具备科学的思想引领与真正的“智力支持”两个要素。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强调严把质量关口。
  
  (四) 协助打造新型出版平台
  协助打造新型出版平台,这是一个时代的话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打造出新型出版平台,民文图书出版才能跃上新的台阶,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如何打造这种有利于民文图书出版业发展的新型平台?笔者认为,应做好三个促进。
  1.促进联合。近年来,我国汉文出版成绩斐然,发展势头强劲。“广东、北京、浙江、江苏出版产业资产总额均 超过千亿元”,均有着良好的营业收入与可观的利润总额。上海、山东等地的出版业也有着不菲的业绩,这也在客观上为边疆民族出版社的发展提供了融资的可能。民族出版社有出版资源而往往缺少启动工程项目的出版资金。而有积淀的汉文出版社(集团)在此方面又有着资金优势。倘若两厢情愿,一拍即合,双方就会达到“双赢”的目标。但就现实而言,由于条块分割明显,这种“结亲”的方式尚存“壁垒”。这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项目开发,进行长期或短期合作都是值得尝试的。若能做到出版业的联合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民族出版业的发展机遇就会增加。促进民族出版社与内地汉文出版社的联合,一则可通过实际操作使民族出版社得到实战演练而学到“真经”,二则也可帮扶民族出版社、缩小民汉出版社之间的差距。因此说,促进联合,既解决了民族出版社资金不足的困窘,也为民族出版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带来了契机。同时,既能使汉文出版社的资金注入得到回报,也能使我国整体出版水准得到提升。
  2.促进“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全面实施。“实施边疆地区国际合作计划,鼓励边疆省份出版业加强同周边国家开展跨国境的区域性出版交流与合作;鼓励在‘汉语热’的国家和地区,合作推广对外汉语教材”。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发表这样的讲话,也说明国家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高度重视。事实上,我国的一些民族出版社不仅具有出版资源的自身优势,在地缘人缘方面也有着诸多的优势可言。例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等,在图书出版方面均具有“走出去”的有利条件。其既有着与周边国家相邻的区位优势,也有着语言文字上的相通做依托。不难看出,我国的一些民族出版社具备了“走出去”的潜力。
  “走出去”是我国出版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全面实施,是包含大文种(英文)及小文种(哈萨克等文种)的出版物都能“走出去”,是力求达到全方位辐射的“走出去”。而不是顾此失彼,或失之偏颇。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汉语正成为全球的热潮。这在客观上也为小文种的出版物“走出去”创造了条件。倘若国家在政策资金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民族出版社能够抓住这一历史上的难得机遇,不仅会使“走出去”战略得到全面实施,也会使民族出版社的实力得到增强。
  3.促进数字出版。当今数字出版发展迅猛,且正在成为全球出版业的发展趋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2010年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作主题演讲中指出,数字出版这种“新兴业态的发展成为国际出版业增长的动力”。如今,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字出版发展势头强劲。我国数字出版也取得了骄人成果。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1051.79亿元,2010年总收入约是2006年总收入的5倍,平均年增长率为49.73%。可见,数字出版已成为我国出版产业的重要增长极,数字出版关乎出版产业的发展与未来。如果说,民族出版社走联合的道路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走数字出版的道路则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然而在此方面,民族出版社的实力普遍薄弱。在数字出版方面的缺失或不到位,使民族出版社缺少了腾飞的“翅膀”。
  数字出版是我国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民族出版社数字出版,须将其放至战略的高度考虑。相关部门一是应该调查摸底,根据民族出版社的区位及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动数字出版项目,或进行“补缺”(配置必要设备);二是应该注重指导,有效解决数字出版咨询、培训、运营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应该注重协助解决民族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中的技术难题和后续发展问题。
  促进民文图书出版,事关民族出版业的跨越式增长,事关提升我国出版业整体水平。因此,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民文图书出版业的发展问题,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民文图书出版过程中的现实状况,着力解决好民文图书出版业动力不足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作者单位:伊犁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听力部分1听对话,并圈出对话中出现的词汇(斜体为磁带录音内容)
期刊
根据复共线性本质,采用法矩阵元素绝对值的最小值为参照,给出判断"小特征值"的标准。然后利用有关矩阵特征值的Collatz包含定理,对条件数和复共线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讨论,发现条件数大不一定存在复共线性。然后分析不存在复共线性时,条件数大对最小二乘估计(LS估计)的影响情况。判断出具体的复共线性关系后,基于有偏估计思想提出相应的双k型岭估计克服病态性的影响。最后给出线性模型和GEO定轨的仿真算例,
编者按: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今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核心工作。因此探讨非时政类报刊转制的难题、利弊、出路是学界、业界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我们特组织了这期专题,从理论与实践、问题与出路、留住人与引进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由于版面有限,更多的问题与研究我们将陆续刊登。  我国期刊的转企改制已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尽管国家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