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生理与心理发育基本成熟,人生观、择业观等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基本确立,因此,对研究生的道德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能够比较客观的看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效用,从而为改进学校道德教育方式提供路标。然而,目前研究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否达到其年龄阶段应有的水平?其智力因素是否影响自己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其道德知识有无缺失?对当前研究生道德认知和高校道德教育进行总结与反思就十分必要。
一、道德认知理论
道德认知(moral cognition),也叫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一定的道德规范及其所蕴含的道德必然性和道德规律的认识,是对人类生活中的道德实施和道德现象的个体性把握,也包含个体对自己人生目的、人生道路及其人生价值的认识与确定。
科尔伯格把人们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惩罚与服从阶段;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换阶段。第二水平:習俗水平,包括阶段: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阶段。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科尔伯格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是以对"习俗"的了解、认同和理解为中心而排列的。这里的"习俗"主要指社会的准则、习惯和期望。
二、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调查分析
(一)对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调查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科尔伯格设计的道德两难故事的方法进行调查。使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110名的研究生为样本,分别对一、二、三年级学生进行个体测试。本次测试发出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被测试的学生年龄在23-27岁之间。
对调查的原始数据利用SPSS16.0软件做统计处理。采取了频数分析、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调查测试所采用的两个故事的评分标准是:假设故事1总分为M,故事2总分为N。如下表所示:
(二)对研究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调查结果的统计情况
1、从全体被测研究生得到认知水平状况看道德认知的差异
从表1的统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研究生都已经脱离前习俗水平,进入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差异主要反映在两则故事中,故事1后习俗水平高于习俗水平人数,而在故事2中则正好相反。
2、从全体被测研究生男女性别看道德认知水平的差异
从表2统计情况分析,研究生的性别对他们的道德认知没有多大影响。处于前习俗水平的男生比女生多一点,达到习俗水平的男生比女生略多。从总体上看,男女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略有差异,显示出的认知水平女生比男生略微好一些。
3、从年级差异看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差异、
从表4统计数据看,不同年级研究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停留在前习俗水平上的人数三年级最高,且三年级的学生也是进入习俗水平人数最多的一组;二年级的学生比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要好,而三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比二年级要差,呈现出滑坡现象。
4、从故事1和故事2的得分绝对值看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差异
从表4的统计看:
(1)M=N,说明研究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较稳定的占14.7%;
(2)M-N≤2,说明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正处在几个阶段的相互变换时期,这一部分学生占77.6%;
(3)M-N>2,说明道德认知水平处于不稳定的学生之占7.7%;
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研究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处于稳定阶段的不多,大部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有波动。
三、提高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建议
(一)从实际状况出发,改革道德教育的方法
根据研究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及其文化知识水平,可考虑:(1)借鉴和贯穿活动教育理论;(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道德教育的手段;(3)改变道德教育课程的考试方法。
(二)加强道德认知的教育
加强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与能力,必要的教育干预是不可或缺的。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从1998年开始就已经没有直接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这应是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道撼认知能力未能随着年龄和文化知识的增长而提高的原因之一。虽然造成学生道德知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高校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知识的充实应是弥补道德缺失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必然形成多种道德境界,学生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实。不能要求一律相同,研究生的实际状况决定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不能超越他们的现实。高校的道德教育要利用条件开设校内课程,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准很多,但能否针对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重要位置。学生的需求是:第一是学会交往,第二是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第三是学会学习。道德教育的校内课程完全可以也应该以开菜单的形式,根据学生的需求并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开设道德教育课程。
最后,高校的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密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如学校制度、校园文化、教师师德等,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着。道德教育如不关注隐性课程的作用,是很难得到满意效果的。
参考文献:
[1]喻学林.当代中国德育:多元利益主体教育博弈的"牺牲品"——学校道德教育现状的经济学解读教育[J].理论与实践,2007,(1).
[2]徐亚杰.浅谈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青年教师,2006.
[3]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14.
[4]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5](美)柯尔伯格,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6]冯增俊.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建构观的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1994,(2).
[7]朱晓曼.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道德教育研究,2001,(1).
[8](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陆有铨,魏贤超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9]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一、道德认知理论
道德认知(moral cognition),也叫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一定的道德规范及其所蕴含的道德必然性和道德规律的认识,是对人类生活中的道德实施和道德现象的个体性把握,也包含个体对自己人生目的、人生道路及其人生价值的认识与确定。
科尔伯格把人们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惩罚与服从阶段;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换阶段。第二水平:習俗水平,包括阶段: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阶段。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科尔伯格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是以对"习俗"的了解、认同和理解为中心而排列的。这里的"习俗"主要指社会的准则、习惯和期望。
二、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调查分析
(一)对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调查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科尔伯格设计的道德两难故事的方法进行调查。使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110名的研究生为样本,分别对一、二、三年级学生进行个体测试。本次测试发出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被测试的学生年龄在23-27岁之间。
对调查的原始数据利用SPSS16.0软件做统计处理。采取了频数分析、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调查测试所采用的两个故事的评分标准是:假设故事1总分为M,故事2总分为N。如下表所示:
(二)对研究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调查结果的统计情况
1、从全体被测研究生得到认知水平状况看道德认知的差异
从表1的统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研究生都已经脱离前习俗水平,进入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差异主要反映在两则故事中,故事1后习俗水平高于习俗水平人数,而在故事2中则正好相反。
2、从全体被测研究生男女性别看道德认知水平的差异
从表2统计情况分析,研究生的性别对他们的道德认知没有多大影响。处于前习俗水平的男生比女生多一点,达到习俗水平的男生比女生略多。从总体上看,男女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略有差异,显示出的认知水平女生比男生略微好一些。
3、从年级差异看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差异、
从表4统计数据看,不同年级研究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停留在前习俗水平上的人数三年级最高,且三年级的学生也是进入习俗水平人数最多的一组;二年级的学生比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要好,而三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比二年级要差,呈现出滑坡现象。
4、从故事1和故事2的得分绝对值看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差异
从表4的统计看:
(1)M=N,说明研究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较稳定的占14.7%;
(2)M-N≤2,说明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正处在几个阶段的相互变换时期,这一部分学生占77.6%;
(3)M-N>2,说明道德认知水平处于不稳定的学生之占7.7%;
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研究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处于稳定阶段的不多,大部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有波动。
三、提高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建议
(一)从实际状况出发,改革道德教育的方法
根据研究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及其文化知识水平,可考虑:(1)借鉴和贯穿活动教育理论;(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道德教育的手段;(3)改变道德教育课程的考试方法。
(二)加强道德认知的教育
加强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与能力,必要的教育干预是不可或缺的。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从1998年开始就已经没有直接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这应是研究生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道撼认知能力未能随着年龄和文化知识的增长而提高的原因之一。虽然造成学生道德知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高校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知识的充实应是弥补道德缺失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必然形成多种道德境界,学生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实。不能要求一律相同,研究生的实际状况决定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不能超越他们的现实。高校的道德教育要利用条件开设校内课程,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准很多,但能否针对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重要位置。学生的需求是:第一是学会交往,第二是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第三是学会学习。道德教育的校内课程完全可以也应该以开菜单的形式,根据学生的需求并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开设道德教育课程。
最后,高校的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密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如学校制度、校园文化、教师师德等,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着。道德教育如不关注隐性课程的作用,是很难得到满意效果的。
参考文献:
[1]喻学林.当代中国德育:多元利益主体教育博弈的"牺牲品"——学校道德教育现状的经济学解读教育[J].理论与实践,2007,(1).
[2]徐亚杰.浅谈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青年教师,2006.
[3]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14.
[4]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5](美)柯尔伯格,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6]冯增俊.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建构观的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1994,(2).
[7]朱晓曼.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道德教育研究,2001,(1).
[8](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陆有铨,魏贤超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9]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