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
70年,对于个体生命,已看遍繁华和起落;70年,对于历史长河,或许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70年,对于新中国,却是沧桑巨变、蓬勃发展的伟大征程。
1949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整整70年的风雨和辉煌。这70年,是新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一跃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均居世界前列的社会主义强国的70年;是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到逐步过上富裕、幸福、美好生活的70年;是五千年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70年。70年间,长江黄河的波涛,聆听了祖国铿锵前行的脚步;茫茫昆仑,巍巍长城,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神州飞船的优美轨迹,演绎出祖国日益上升的尊严;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绽放的笑脸,见证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为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展现70年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河南时代传媒集团与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联合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真诚地邀约作家们和广大读者参与征文活动,以独特的视角,记录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通过切身经历,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深刻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怀,以光明、昂扬、向上的笔调,讴歌共和国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讴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精神风貌,唤起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和自强不息、奋发上进的民族自豪感。
征文要求是原创作品。报告文学8000字以内,散文、随笔、特写3000字以内,诗歌100行以内。《时代报告》和《奔流》将开设“我和我的祖国”专栏,从来稿中择优刊登。
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12月底,来稿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并在“邮件主题”处注明“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字样。
世间万物,穿越四季的轮回精彩纷呈,人生百味,每个人都要品尝其中的酸甜苦辣,对于那些从昔日延展到今天的味道,会有独特的记忆。每当看到电视上“舌尖上的中国”,我就会想起家乡粉条的味道,那味道在齿间留香,在心头萦绕。
我的家乡在河南禹州,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颍河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地理气候都很适宜红薯种植,禹州红薯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吃起来香甜可口,用红薯淀粉制成的禹州粉条久负盛名 ,曾被乾隆皇帝钦定为“素鱼翅”,粉条加工在禹州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外婆家所在的郭连乡自古就是禹州主要的红薯种植、粉条加工基地 。粉条好吃,加工起来却不容易,在农耕年代,从红薯的种植到收获,从磨红薯到做粉条,样样都是力气活,几百年来积累形成的禹州粉条加工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蕴含着勤劳善良的禹州人民百折不挠、敢为人先、造福一方的精神风貌。
上世纪五十年代解放初期,吃苦耐劳的外公和乡邻们搭伴,在冬天里把一担一担的红薯洗净粉碎,用石磨把粉碎的红薯磨成浆沫,磨好的浆沫经多次过滤沉淀后兜成粉蛋,一个粉蛋大约三四十斤,妈妈和姨媽们负责把沥水后的粉蛋掰成小块,晒干后就是红薯淀粉,禹州人称之为粉面。天寒地冻时把粉面和糊,用漏瓢漏丝煮熟,经凉水冷浴做成粉条,挂杆冷冻,在旷野晾晒。外公把晒干的粉条和粉面用箩筐挑到城里走街串巷地叫卖,卖的钱用做家庭开支和五个孩子读书的费用。听母亲说当时的学费是八毛钱,可农村的父母是不让女孩子上学的,母亲和姨妈们因家里卖粉面和粉条,加上外公外婆开明,成为了有书读的幸运儿。我的大姨因为上学离开农村,现在居住在许昌,生活幸福。三姨虽然留在了农村,但是因为有知识,入了党,做了一辈子的妇女工作。看年迈的母亲读书是一种享受,我的目光追随着母亲的指尖在书上一行一行的滑动,顿觉温情蔓延生命静好,不由得感慨粉条在物质经济匮乏的年代,惠及了一代又一代的禹州人。
有一种怀想的思绪难以描述,那是未出嫁时母亲家里正餐上的一盘盘用粉条做主料衍生出的菜品,我舌尖上缠绕的怀旧。母亲的烹饪技艺高超,与粉条的感情深厚,再加上粉条本身营养丰富,柔润嫩滑,透明劲道,爽口宜人,自然成了我家餐桌上的“霸主”。冬瓜粉条炖排骨,鸡块香菇粉条,羊肉萝卜粉条,还有蚂蚁上树,粉条丸子,粉条包子……粉条做成的美味数不胜数,可谓百搭,最经典的应该是把粉条直接放进火锅里涮着吃吧。
前些年,我们家用的是加炭的铜火锅,吃火锅吃的是一家人在一起热气腾腾的氛围,每到周末,父母亲早早地去集市上买来羊肉和菜品,把每一样都洗净切好码在盘子里,等待五个孩子带着他们各自的一家人的到来。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旁,一边聊一边吃,先是涮羊肉和菌类,等汤入味了下粉条,孩子们问的最多的是“粉条是不是熟了?”“粉条能不能吃了?”每每想起那样热烈的场面,我会无意间将自己陷入一种怀念和向往,火锅里的粉条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带给我们一家人的是温暖和快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养生,红薯粉条因为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减肥抗癌,增强食欲,软化血管,润肤排毒的功效,自然受到大家的青睐,人们对粉条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市场上开始出现掺杂其他原料的劣质粉条,母亲叹息道:鱼目混珠的年代,还能吃到正宗地道的禹州粉条吗?
和朋友小聚时提及此事,朋友们一致推荐我买原浆粉条。第二天我就去买了原浆粉条送到母亲家里,母亲吃了以后,直夸我会买粉条,买的粉条味道纯正,能满满地吸收汤汁的味道,绵软爽口、耐煮好吃,还说她找到了记忆中童年的味道,继而讲起外公、外婆和她童年的旧时光。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从第一次买原浆粉条,距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是我们家的粉条情结没有变,禹州人的粉条情结也不会变,每年春节前,我都会买原浆粉条,这些粉条带着我的祝福,带着记忆中的禹州味道,奔赴许昌、洛阳、上海、东莞、新疆找寻从禹州走出去的亲朋挚友,慰藉亲友们来自“我的老家我的根”的粉条情思,那粉条就像缕缕银线,连着心中那丝丝乡愁。
吾心安处是故乡。岁月流逝,记忆的尘沙也许经不起时间的淘洗,齿月年轮,手工原浆粉条永远地守候,那味道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70年,对于个体生命,已看遍繁华和起落;70年,对于历史长河,或许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70年,对于新中国,却是沧桑巨变、蓬勃发展的伟大征程。
1949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整整70年的风雨和辉煌。这70年,是新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一跃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均居世界前列的社会主义强国的70年;是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到逐步过上富裕、幸福、美好生活的70年;是五千年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70年。70年间,长江黄河的波涛,聆听了祖国铿锵前行的脚步;茫茫昆仑,巍巍长城,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神州飞船的优美轨迹,演绎出祖国日益上升的尊严;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绽放的笑脸,见证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为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展现70年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河南时代传媒集团与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联合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真诚地邀约作家们和广大读者参与征文活动,以独特的视角,记录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通过切身经历,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深刻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怀,以光明、昂扬、向上的笔调,讴歌共和国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讴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精神风貌,唤起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和自强不息、奋发上进的民族自豪感。
征文要求是原创作品。报告文学8000字以内,散文、随笔、特写3000字以内,诗歌100行以内。《时代报告》和《奔流》将开设“我和我的祖国”专栏,从来稿中择优刊登。
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12月底,来稿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并在“邮件主题”处注明“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字样。
世间万物,穿越四季的轮回精彩纷呈,人生百味,每个人都要品尝其中的酸甜苦辣,对于那些从昔日延展到今天的味道,会有独特的记忆。每当看到电视上“舌尖上的中国”,我就会想起家乡粉条的味道,那味道在齿间留香,在心头萦绕。
我的家乡在河南禹州,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颍河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地理气候都很适宜红薯种植,禹州红薯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吃起来香甜可口,用红薯淀粉制成的禹州粉条久负盛名 ,曾被乾隆皇帝钦定为“素鱼翅”,粉条加工在禹州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外婆家所在的郭连乡自古就是禹州主要的红薯种植、粉条加工基地 。粉条好吃,加工起来却不容易,在农耕年代,从红薯的种植到收获,从磨红薯到做粉条,样样都是力气活,几百年来积累形成的禹州粉条加工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蕴含着勤劳善良的禹州人民百折不挠、敢为人先、造福一方的精神风貌。
上世纪五十年代解放初期,吃苦耐劳的外公和乡邻们搭伴,在冬天里把一担一担的红薯洗净粉碎,用石磨把粉碎的红薯磨成浆沫,磨好的浆沫经多次过滤沉淀后兜成粉蛋,一个粉蛋大约三四十斤,妈妈和姨媽们负责把沥水后的粉蛋掰成小块,晒干后就是红薯淀粉,禹州人称之为粉面。天寒地冻时把粉面和糊,用漏瓢漏丝煮熟,经凉水冷浴做成粉条,挂杆冷冻,在旷野晾晒。外公把晒干的粉条和粉面用箩筐挑到城里走街串巷地叫卖,卖的钱用做家庭开支和五个孩子读书的费用。听母亲说当时的学费是八毛钱,可农村的父母是不让女孩子上学的,母亲和姨妈们因家里卖粉面和粉条,加上外公外婆开明,成为了有书读的幸运儿。我的大姨因为上学离开农村,现在居住在许昌,生活幸福。三姨虽然留在了农村,但是因为有知识,入了党,做了一辈子的妇女工作。看年迈的母亲读书是一种享受,我的目光追随着母亲的指尖在书上一行一行的滑动,顿觉温情蔓延生命静好,不由得感慨粉条在物质经济匮乏的年代,惠及了一代又一代的禹州人。
有一种怀想的思绪难以描述,那是未出嫁时母亲家里正餐上的一盘盘用粉条做主料衍生出的菜品,我舌尖上缠绕的怀旧。母亲的烹饪技艺高超,与粉条的感情深厚,再加上粉条本身营养丰富,柔润嫩滑,透明劲道,爽口宜人,自然成了我家餐桌上的“霸主”。冬瓜粉条炖排骨,鸡块香菇粉条,羊肉萝卜粉条,还有蚂蚁上树,粉条丸子,粉条包子……粉条做成的美味数不胜数,可谓百搭,最经典的应该是把粉条直接放进火锅里涮着吃吧。
前些年,我们家用的是加炭的铜火锅,吃火锅吃的是一家人在一起热气腾腾的氛围,每到周末,父母亲早早地去集市上买来羊肉和菜品,把每一样都洗净切好码在盘子里,等待五个孩子带着他们各自的一家人的到来。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旁,一边聊一边吃,先是涮羊肉和菌类,等汤入味了下粉条,孩子们问的最多的是“粉条是不是熟了?”“粉条能不能吃了?”每每想起那样热烈的场面,我会无意间将自己陷入一种怀念和向往,火锅里的粉条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带给我们一家人的是温暖和快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养生,红薯粉条因为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减肥抗癌,增强食欲,软化血管,润肤排毒的功效,自然受到大家的青睐,人们对粉条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市场上开始出现掺杂其他原料的劣质粉条,母亲叹息道:鱼目混珠的年代,还能吃到正宗地道的禹州粉条吗?
和朋友小聚时提及此事,朋友们一致推荐我买原浆粉条。第二天我就去买了原浆粉条送到母亲家里,母亲吃了以后,直夸我会买粉条,买的粉条味道纯正,能满满地吸收汤汁的味道,绵软爽口、耐煮好吃,还说她找到了记忆中童年的味道,继而讲起外公、外婆和她童年的旧时光。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从第一次买原浆粉条,距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是我们家的粉条情结没有变,禹州人的粉条情结也不会变,每年春节前,我都会买原浆粉条,这些粉条带着我的祝福,带着记忆中的禹州味道,奔赴许昌、洛阳、上海、东莞、新疆找寻从禹州走出去的亲朋挚友,慰藉亲友们来自“我的老家我的根”的粉条情思,那粉条就像缕缕银线,连着心中那丝丝乡愁。
吾心安处是故乡。岁月流逝,记忆的尘沙也许经不起时间的淘洗,齿月年轮,手工原浆粉条永远地守候,那味道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