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着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2011]39号)精神,巩固“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成果,深化流浪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和源头防治工作,帮助流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校园、融入社会、健康成长,前不久,民政部等部门决定,在全国联合开展以“合力保学、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如果严格执行上述规定,我国是不应该存在流浪儿童的。只要街头有未成年的流浪儿,就表明要么《义务教育法》没有得到全面执行,要么《未成年人保护法》没有落地。但现实并不乐观,去年贵州5名流浪儿在垃圾箱内死亡,5个孩子中有4个处于辍学状态。
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而如何实现流浪未成年人接得回、留得下、入学顺、过得好,显然是这一专项行动的难点。专项行动对流浪儿复学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设想——对经评估不宜在户籍地返校复学的,民政部门应与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协商后,帮助其选择返校复学地区;对暂时查找不到监护人和户籍地的,应当帮助其在流入地就近入学。对适龄适学流浪未成年人,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安排其返校复学,接受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或特殊教育。而这也某种程度体现了流浪儿复学的困难。怎么评估其不宜在户籍地返校?有关部门会不会把其送回户籍地了事?在流入地入学,流入地政府部门和学校会否有详细的安排?是不是接受之后就不问不顾,以至于孩子再次离校流浪?
所以,专项行动必须有长期跟踪机制,不能一阵风,要跟踪流浪儿童入校、接受教育情况,进一步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排解在求学中遇到的困难。这除了由政府部门安排外,还需要具体接收的学校,配备专门的师资,负责复校流浪儿的学习指导和心理辅导,另外,社会公益机构也有必要介入,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
其实,我国流浪儿童的存在,就与学校教育、管理,缺乏防止学生辍学的长效机制有关。比如,有的地方,学生无故不来上学,学校并没有跟踪学生的去处,而是想当然地认为其到城市求学了;还有的地方,学校拿着城市入学证明办转出手续,可办理转出手续的学生并不没有在城市入学,这些都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的辍学率回潮,而辍学是制造流浪儿的重要原因,
这次专项行动明确提到,“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控制辍学、失学责任制,建立完善适龄儿童失学辍学情况动态监控机制,指导中小学校加强适龄儿童受教育情况全程管理,全面了解学生学籍变动情况,重点掌握本地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辍学失学情况,及时动员帮助辍学失学儿童返校复学。”这些要求虽然不错,但要落实,必须改变现在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学籍跟踪管理办法。
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实行以县乡财政为主的机制,这种机制之下,地方政府会把保障适龄学生义务教育求学作为一项负担,而把孩子辍学、流动到外地求学,视为“减轻”政府的教育投入,而流入地政府,也没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求学的积极性,因为解决得越多,教育投入负担就越重。这当然是一种颠倒的教育观,造成一些孩子农村、城市两不管,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具体为实行省级统筹,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在这种机制之下,我国可以建立起学费随经费走的学籍管理体系,就能有效防止流出地政府推卸责任,也防止流入地政府抱怨流入孩子太多。更重要的是,这种机制和国家正在建设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平台相结合,可以实现学籍管理的无缝衔接——一名学生在哪里求学、何时转出、何时转入、当前的学籍状况如何,都一目了然,一旦在学籍信息平台上找不到变动的信息,就可以依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启动对地方政府部门、学校没有保障适龄孩子求学的问责机制,这就确保了每名适龄孩子都在校园求学。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如果严格执行上述规定,我国是不应该存在流浪儿童的。只要街头有未成年的流浪儿,就表明要么《义务教育法》没有得到全面执行,要么《未成年人保护法》没有落地。但现实并不乐观,去年贵州5名流浪儿在垃圾箱内死亡,5个孩子中有4个处于辍学状态。
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而如何实现流浪未成年人接得回、留得下、入学顺、过得好,显然是这一专项行动的难点。专项行动对流浪儿复学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设想——对经评估不宜在户籍地返校复学的,民政部门应与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协商后,帮助其选择返校复学地区;对暂时查找不到监护人和户籍地的,应当帮助其在流入地就近入学。对适龄适学流浪未成年人,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安排其返校复学,接受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或特殊教育。而这也某种程度体现了流浪儿复学的困难。怎么评估其不宜在户籍地返校?有关部门会不会把其送回户籍地了事?在流入地入学,流入地政府部门和学校会否有详细的安排?是不是接受之后就不问不顾,以至于孩子再次离校流浪?
所以,专项行动必须有长期跟踪机制,不能一阵风,要跟踪流浪儿童入校、接受教育情况,进一步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排解在求学中遇到的困难。这除了由政府部门安排外,还需要具体接收的学校,配备专门的师资,负责复校流浪儿的学习指导和心理辅导,另外,社会公益机构也有必要介入,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
其实,我国流浪儿童的存在,就与学校教育、管理,缺乏防止学生辍学的长效机制有关。比如,有的地方,学生无故不来上学,学校并没有跟踪学生的去处,而是想当然地认为其到城市求学了;还有的地方,学校拿着城市入学证明办转出手续,可办理转出手续的学生并不没有在城市入学,这些都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的辍学率回潮,而辍学是制造流浪儿的重要原因,
这次专项行动明确提到,“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控制辍学、失学责任制,建立完善适龄儿童失学辍学情况动态监控机制,指导中小学校加强适龄儿童受教育情况全程管理,全面了解学生学籍变动情况,重点掌握本地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辍学失学情况,及时动员帮助辍学失学儿童返校复学。”这些要求虽然不错,但要落实,必须改变现在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学籍跟踪管理办法。
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实行以县乡财政为主的机制,这种机制之下,地方政府会把保障适龄学生义务教育求学作为一项负担,而把孩子辍学、流动到外地求学,视为“减轻”政府的教育投入,而流入地政府,也没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求学的积极性,因为解决得越多,教育投入负担就越重。这当然是一种颠倒的教育观,造成一些孩子农村、城市两不管,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具体为实行省级统筹,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在这种机制之下,我国可以建立起学费随经费走的学籍管理体系,就能有效防止流出地政府推卸责任,也防止流入地政府抱怨流入孩子太多。更重要的是,这种机制和国家正在建设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平台相结合,可以实现学籍管理的无缝衔接——一名学生在哪里求学、何时转出、何时转入、当前的学籍状况如何,都一目了然,一旦在学籍信息平台上找不到变动的信息,就可以依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启动对地方政府部门、学校没有保障适龄孩子求学的问责机制,这就确保了每名适龄孩子都在校园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