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内在体验》中死亡与悲剧主义的关系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2020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乔治·巴塔耶是一位法国知识分子和文学家。他在文学、哲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艺术史等方面多有建树。他的写作,包括散文、小说和诗歌都探讨过关于情欲、神秘主义、超现实主义和犯罪等主题。他的作品对后来的哲学和社会理论流派产生影响,包括后结构主义。乔治·巴塔耶一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他的作品充分的流露出两次大战中欧洲人所感受到的动荡、暴力和痛苦,并由此延伸出了他独特的悲剧主义思想。《内在体验》是乔治·巴塔耶作品中体现哲学思想最惊艳的一部,是“无神学大全”的开山之作,而死亡这一概念,在《内在体验》中讲述悲剧主义的部分里曾反复强调。乔治·巴塔耶认为极限是疯狂的悲剧,一切回避极限的一本正经都是人的降格。如果人模仿上帝的降格,那么在人的位格上,上帝的苦恼是致命的;它是诱使人坠落眩晕的深渊。上帝的苦恼只能说明罪。它不仅为天国辩护也为地狱开脱。他将死亡与这种极限和苦恼联系在一起,试图解释死亡之于人的意义。本篇论文就以欧洲死亡文化为蓝本,试从叙述和分析死亡(通常意义上的)和最终葬礼之间的中间阶段,来解读《内在体验》中死亡之于乔治巴塔耶的悲剧主义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关键词】:死亡 降格 喜剧 悲剧主义
  一、《内在体验》中关于死亡的理论基础
  1、罗马死亡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般会认为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在人死后延迟两天到三天的时间才埋葬逝者的理由仅仅只是为了召集死者的亲友和筹备葬礼。并没有一格间断的时间将今后的生活与逝者分隔开,仿佛死者一咽气,他的灵魂就不假思索的出现了,甚至准备好了接受为他生前所做之事进行的审判(上天堂或者遭报应)。在死亡的阴霾降临之后,逝者的亲人们便开始了一个或长或短的服丧期。通常纪念逝者的时间在一些特定日子,比如我国的清明节和广泛适用于世界的“年终”。这些关于死亡的观念和死亡之后的一些列事件的特定模式,我们都十分熟悉,以至于我们丝毫不认为他们多余。但在过去并不是如此。正如拉菲托所说:“在大多数原始社会中,死者的尸体最终只是暂时被放置在坟墓里保存,过一段时间之后,人们还要为他们举行葬礼。”原始社会与现代社会在死亡习俗上的差异并非偶然,他说明了过去的人与我们对死亡的表述和感受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一致。
  欧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根据罗马法令的规定,一般要给逝者举行两次葬礼。第一次的临时葬礼应该在逝者去世后的第八天,逝者家属会给逝者清洁身体,穿戴整齐并停放在庭院中。四十天后,遗体会被转运到城外的墓地进行最后的葬礼。葬礼一般在夜晚举行,在逝者入土或被火化之后的第八天按照惯例会举办宴会,并向逝者敬酒。在举办这个宴会之前,逝者生前所居住的屋子被认为是不洁的,直到第八天进行过大扫除之后才象征清扫走了厄运。
  在当时的人們看来遗体是非常肮脏的,会向四周扩散污染传播疾病,甚至连罗马的法令都规定遗体不能安葬于城内,以避免城内神圣的土地受到污染。在第二次葬礼还没有举行之前,死者的尸体始终暴露在危险之中。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一般认为尸体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极易受到魔鬼的影响;必须通过无数手段不断加强它的不断消解的抵抗力量。因此,在逝者死亡后这一阶段是极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尸体要祈祷和驱魔的原因。这一首要任务要求人们在死者死后立即为他清洁身体,和举行尸体有关的各种仪式:例如,涂抹香膏和祈祷等,同时还要有人时刻陪伴着死者死者直到度过这段危险期,以防恶魔靠近逝者。这种备受特殊虚弱困扰的尸体,成为生者们为之惧怕又特别关心的对象。不仅逝者的亲属被迫卷入对逝者的各种照料,要为死者服丧,还要为厄运所笼罩,就连当时负责处理和搬运尸体的人都被隔离了。丧葬事务的承办者也常常被认为是精神污染源,是不可接触的人,会带来疾病和厄运。
  2、基督教死亡文化
  依托于罗马帝国的死亡文化,各种死亡文化逐渐发展了起来,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死亡只是肉体的死亡,灵魂不会死亡,灵魂会在肉体腐烂发臭之后彻底抛弃肉身获得新生,去往另一个世界。在这些丧葬文化中,基督教丧葬文化一方面继承了罗马丧葬文化中仪式的部分(即临时葬礼和最后葬礼),另一方面也发展出了其独特死亡观念。
  首先,有别于犹太教徒和异教徒认为尸体是污秽的,接触尸体的人会被污染,基督徒认为逝者的身体是神圣的,鼓励人们不要畏惧尸体并轻松地接触尸体。死亡意味着灵魂离开肉身,对于虔诚的基督徒而言,死亡是通往得救的大门。他们也因此非常崇敬圣徒和殉教者们,殉教者们荣耀的死亡使得他们的灵魂升入天堂,基督徒也乐意集中将逝者埋葬在殉教者们坟墓所在的地方周围。其次,基督教丧葬文化有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在于忏悔。由于只有完全纯洁的灵魂才能升入天堂,基督徒害怕生前的罪恶影响死后灵魂是否能升入天堂,死亡仪式中的忏悔变得不可或缺,他们试图利用忏悔来请求教会乃至上帝的宽恕,使自己在死后能够得救。即使在死后不能马上得救,灵魂也会在炼狱中受到惩罚并使罪恶得到洗涤。灵魂在炼狱中通过暂时的受苦赎罪来洗涤自己,直到灵魂再次纯洁才能升入天堂。炼狱中处罚灵魂的纯净之火来自上帝,上帝拯救了灵魂。
  二、乔治·巴塔耶的悲剧主义
  1、内在体验与人的降格
  乔治巴·塔耶的内在体验不通向任何的避风港(而是通向一个困惑之所,一个无意义之地),为了通向无休止质疑(追问)一切事物,他发现了不顾宗教信仰的必要性,脱离教条的预设,体验不再被过分的限制:一个已知的人无法超出一个已知的视野。乔治巴塔耶以非知为原则,但又极其严格的遵守基督徒所擅长的一种方法(他们在教义的允许下踏上了这条路)。但这种诞生于非知的体验断然地停留在非知。他是未知者,狂野而逃避了知性,和上帝是截然不同的。上帝是绝对者,世界的根据,如果不是知性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上帝对于未知者来说是需要排斥的预设。无论如何,上帝和灵魂拯救相连——同时也和其他从不完美者到完美者相连。而未知者对完美(“必须是”)的观念,产生了一种不安的敌意。   内在体验的原则,是通过谋划逃离谋划的领域。戏剧化在所有的宗教中都是本质的,但如果他是纯粹外在和神秘的,他就不能同时拥有几个独立的形式。具有不同来源的意图和献祭被结合了起来。但每一个献祭,从祭品被献出的那一刻起,就标刻了一种戏剧化的强度。要逃离被理智所蹂躏的大厦,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戏剧化,就无法脱离自己。
  通过这种:通常是强制的、戏剧化的方式,一种喜剧元素,一种愚弄元素。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戏剧化,我们就不知道如何发笑,但笑声总在我们身上准备就绪,它让我们在一种反复融合中再次迸发,他听凭意图打碎了我们,但这一次没有任何权威。献祭意味着人凭他的意志,把某些财产置于一个危险的领域,那被毁灭的力量所统治的领域。以嘲笑为例,我们就这样祭献了我们所嘲笑的人,把他,没有任何苦恼地,抛入一种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降格(笑声无疑缺乏献祭的庄重)。
  2、喜剧就是悲剧
  通过极限的戏剧化的方式,我们可以在传统内部,让我们自己远离传统。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内在体验都依赖于对拯救的迷恋。拯救是一切可能之谋划的巅峰,是谋划之手段的顶点。根据圣十字若望的说法,我们必须模仿上帝的降格,苦恼,“拉马撒巴各大尼”的“非知”时刻;说到底,基督教是拯救的缺席,是上帝的绝望。上帝在人的位格上,上帝的苦恼是致命的;它是诱使人坠落眩晕的深渊。上帝的苦恼只能说明罪。它不仅为天国辩护也为地狱开脱。在圣十字若望那里,除了上帝面前的羞耻,宿主不死的欲望,甚至惯常的手段,都几乎存在缺陷;他坠入了非知的黑夜,触摸了到可能性的极限。
  乔治·巴塔耶认为对幸福的欲望意味着对苦难和逃避的欲望。拒绝幸福等于拒绝得救,不再哀求诞生与意义的缺席,并脱离了一种固定的一一,一种最终的意义。由此才能触摸到可能性的极限。对极限的追逐逐渐的能够成为习惯,依赖于孩子气(错过真理):一个人必定嘲笑它,除非他意外地感到悲痛伤心:那时,狂迷和疲惫相互接近。而当嘲笑发生时,某个放声大笑的人本身是可笑的,并且在深刻的意义上,比他的祭品更加可笑;但一个轻微的过错,就使人们同大笑者不受限制的世界进行交流,没有苦恼、充满欢乐,将人从他们空洞的孤立中抛出,让他们融入不受限制的运动。由此,它们在自身中间进行交流,带着巨大的噪音如海浪般冲向彼此,能够做到这个的只有死亡。死亡是令自我恐惧又合乎逻辑的结果,因为我们的生存是一种要完成存在的恼怒的尝试。我们不敢完全的肯定我们要无限存在的欲望,岁永生不死的渴望让我们恐惧。但只要我们悲惨的证明出来,我们甚至更加不安的在自己身上感受到一个残酷的欢乐的时刻。人只有当接近死亡时对死亡的意识才会形成,但只要死亡完成了他的作品,意识也不复存在。由此乔治·巴塔耶为悲剧定义:悲剧就是喜剧,反之亦然。悲剧的本质体现于不可赎尝,而极限,是疯狂的悲剧。
  3、悲剧主义与死亡
  “我知道我一边或者一边下降,不是下降到一座坟墓里,而是降入一个普通的坑,既不庄严,也不理智,真正的赤裸。”乔治·巴塔耶在《内在体验》中如是说道。即在他的认知中一切回避极限的一本正经都是人的降格,人惧怕死亡,而人活着就会不断地降格直至死亡,死亡是人降格的最低点,在完成死亡的作品后,不再有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死亡是庸常的,不可避免的,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又是深刻的难以通达的。动物意识不到死亡,即便死亡把人抛向了动物性。化身为理性的理想之人仍然陌异于死亡:一个神的动物性对死亡的本质而言是根本的;既污秽(发出恶臭),又神圣。只有人才可以降格,因為人模仿上帝。总而言之,坠入死亡是污秽的;在一种孤独里——其沉重的方式不同于情人的裸露——腐烂的临近把死去的自我和缺席的裸体联系了起来。
  死亡的令人苦恼的特点表明了对人的苦恼的需要。没有这种需要,死亡将看似安逸。人,可怜的死着,让他自己远离了本质,产生了一个为艺术而塑造的幻觉的、人性的世界:我们活在一个悲剧的世界里,活在一种虚假的氛围中,悲剧就是这一氛围的完成了的形式。对动物来说,没有什么是悲剧的,他们并不落入自我的陷阱。悲剧是人造的世界
  三、结语
  乔治·巴塔耶在《内在体验》中表达了,死亡文化和丧葬文化是诞生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逝者的同情的艺术行为和艺术创造的观点,如果我们将死亡仅仅视为肉体的消亡,那么死亡文化的存在就不再被富有意义,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当肉体死亡灵魂升入天堂,若是人造的喜剧,人死不能复生,死亡作为降格的底点就显得更加无法挽回和不可赎尝。死亡在乔治·巴塔耶的悲剧主义思想中是超越已知的未知,是触摸极限的可能,当进入天堂成为最迷狂的喜剧,若我们无视这种狂迷的启示价值,自我燃烧的激情就会化为灰烬,喜剧则转为最大的悲剧。
  【参考文献】
  【1】乔恩·戴维斯:《古代宗教的死亡、埋葬和复活》,伦敦、纽约,罗特里基出版社;
  【2】弗雷德里克·斯·帕克斯顿:《基督教化的死亡仪式:中世纪早期欧洲仪式的创造过程》,伦敦、科纳大学出版社;
  【3】杰里弗·罗厄尔:《基督教丧葬仪式》伦敦,1997年版;
  【4】罗伯特·赫而兹:《死亡与右手》,吴凤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5】乔治·巴塔耶:《内在体验》,尉光吉译,广西师范大学;
  【6】乔治·巴塔耶:《色情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姓名:陈辰,出生年份:1994年,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蕲春。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是一个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社会组织机构,高校反腐败工作建设的完善对社会整个反腐败工作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自主权也得到了不断地扩展,高校能够自由地参加社会的各项经济组织活动,这也使高校的反腐败工作面临着严峻地挑战。如何有效地避免高校腐败现象的发生是目前人们需要快速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加快构建反腐败三项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基本原则,并
期刊
【摘要】:从美军为了适应军队建设转型,创新军事教育理论出发,论述了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主要做法,并对我军教育理论创新提出几点启示。  【关键字】:联合职业军事教育 教育理论 创新 美军  创新军事教育理论成为全军院校的重大课题,通过研究外军先进的教育理论,对创新我军教育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发展  美军从1993年就开始探索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从管理体制、教育模式、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继续向纵深发展,以及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的深入,“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对英语科教学理论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将结合“发现学习”教学模式以及高职英语教学特征,初探实际课堂教学实施对策。  【关键词】:高职英语 发现学习 实施对策  一、什么是“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1.“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产生和概念  美国当代著名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和认知学习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是现代各级教学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逐渐变化,传统英语教学理念、方法面临革新的必要。基于此,本文以情感教学作为重点,分别就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渗透途径、渗透方法展开分析,给出课堂渗透、延伸化渗透等思路以及情境教学、综合化教学、教学评估等具体方法,以期通过分析为后续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情感教学 课堂渗透 情境教
期刊
【摘要】: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近年来层出不穷,作为较有特色的一种历史课程资源,影视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学界对于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用于历史教学的意义、应用的原则、使用策略。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应用的前景在于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新的应用方法。  【关
期刊
【摘要】:图形创意设计的教学实践研究,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进入高年级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甚至走向工作岗位都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对同类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也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性思维 民办高校 图形创意  图形创意设计这门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大一新生通识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素描、色彩向专业核心课过渡的课程之一。从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来讲,视觉
期刊
【摘要】:学生公寓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大学生在校生涯的重要活动场所,正因如此,大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受到学校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公寓管理工作是教育机构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干部来自于学生,对于学生群体的特点与问题较为了解,学生干部在公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文章以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为出发点,重点探究了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的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 学生公寓管理 学生干
期刊
【摘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地方职业院校的鉴定工作,走在了部队职业院校的前面。本文提出了部队职业院校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探讨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 问题 对策  部队职业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导,以服务部队为宗旨,以专业岗位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需求为牵引,通过实行的“雙证书”制度,不断推进人才培养与部队岗位需求的对接。职业技能鉴定是
期刊
【摘要】:学生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沟通协调能力锻炼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社团中去。本文在分析社团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社团建设的合理化、科学化道路。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团 存在问题 管理思路  学生社团是由在校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的规定,自发组建、自主管理的学生团体,相较于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团体,社团具有管理灵活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高职院校课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几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信息化教学 教学改革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下,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学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信息化教学就是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增强教学活动的信息化程度,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