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处在一个被忽视的状态,这也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心理问题上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新时期的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为相关教学工作者做出理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院校;心理健康
前言
高职院校学生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都十分充裕,这也使得当下的高职院校学生与传统时期有着很明显的心理变化。心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是容易被忽视的状态,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许多教学工作者认为学生都已经成年,在心理上也十分的成熟稳定。但是通过一些残酷的事实可以表现出,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心理上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在校生就能够表现出很强烈的负面心理和性格特征。若不加调整,一些负面的心理状态就会愈演愈烈,最终产生极端的行为。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一些在校生的负面消极心理所产生的恶性事件,在网络的发酵下成为热点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事件也表明,高等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是十分欠缺的。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需要有相关的资质,同时具备一定心理健康辅导能力,才能实现专业性的心理辅导作用。目前,在许多院校的心理辅助部门,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许多承担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课程教师来兼任。尽管有些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十分优秀,但是因为缺乏专业性,对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没能够进行良好的辅导和心理调整,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另外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在日常的教学中没有相关的课程,学生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心理常识,对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自我调理。
1.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于传统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依然还是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师进行简单的说教,课堂学习气氛沉闷,起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学生面对日益便捷和先进的网络信息传播,对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已经很难接受。高职院校的学生处在一个先进的网络环境下,在思想和行为上逐渐的适应了网络空间的模式。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很难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效果。
1.3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年龄上已经成年,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力,在心理上也逐渐的成熟。许多教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来调节心理问题,对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没有及时的矫正。有些学校没有建立常规的心理健康的教学机制,也没有设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学生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进行心理辅导,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日积月累,最终产生不良的后果。
1.4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保障不到位
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向主要在专业的建设上,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设施常常是欠缺的。首先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问题,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也缺少相关的场地环境的布置,相关的投入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样的现象十分普遍的存在,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和教学工作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也起不到应用的效果。
2.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2.1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深入到了解当下环境下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尽可能的了解和熟悉,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途径,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动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发育期,同时也面临着学业和生活的压力,在情感和情绪上的波动也较大,复杂的社交环境也容易造成突发事故的产生。这些特点都会使学生产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这些问题,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症结,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2.2建立网络形式的心理辅导途径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社交及信息通讯等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教师应该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的特点,建立合理有效的网络信息平台,来建立学生辅导新模式。比如,在学校的校园网开辟心理辅导专栏或者建设专门的心理网站,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及相关活动的新闻;开设心理在线课堂,通过线上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困惑;开设心理游戏模块,让学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开辟心理互助QQ群、微信群、心理微博等网络公共交流平台,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建立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开发手机APP或者设立微信公众号,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必备品,随时随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健康生活、快乐学习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学生对于网络的使用和了解十分丰富,通过多种网络形式来实现心理辅导教学工作,能够极大的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加强教师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不管是日常的教学活动还是学生管理工作,都离不开网络的应用。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提高网络的应用能力,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该主动的向学生的网络习惯靠近,了解大多数学生使用的网络通讯工具以及社交平台,并且在该平台上开设自己的账号,与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沟通。另外,教师除了自身要提高心理教学的水平和知识之外,还应该善于从网络上搜索和寻找相关的资料和案例,经常向学生推送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应该在网络建立心理辅导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避免将学生的个人隐私暴露在网络公共平台中,对学生产生二次伤害。教师在实现网络技术提升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着眼于满足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和解决现实问题,做好网络平台的顶层设计、功能定位,特别是要突出网络平台的实效性,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确保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结语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领域,要充分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革新。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来实现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全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心理健康的教学工作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是学生未来发展及岗位晋升很重要的因素,加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婧.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 000(005):P.24-25.
[2] 熊惟蓉.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才智, 2019(03):40.
[3] 李喜梅.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38-40.
作者简介:
杜丽芳(1984-),女,汉族,副高,本科,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省青州市,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院校;心理健康
前言
高职院校学生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都十分充裕,这也使得当下的高职院校学生与传统时期有着很明显的心理变化。心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是容易被忽视的状态,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许多教学工作者认为学生都已经成年,在心理上也十分的成熟稳定。但是通过一些残酷的事实可以表现出,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心理上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在校生就能够表现出很强烈的负面心理和性格特征。若不加调整,一些负面的心理状态就会愈演愈烈,最终产生极端的行为。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一些在校生的负面消极心理所产生的恶性事件,在网络的发酵下成为热点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事件也表明,高等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是十分欠缺的。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需要有相关的资质,同时具备一定心理健康辅导能力,才能实现专业性的心理辅导作用。目前,在许多院校的心理辅助部门,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许多承担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课程教师来兼任。尽管有些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十分优秀,但是因为缺乏专业性,对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没能够进行良好的辅导和心理调整,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另外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在日常的教学中没有相关的课程,学生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心理常识,对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自我调理。
1.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于传统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依然还是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师进行简单的说教,课堂学习气氛沉闷,起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学生面对日益便捷和先进的网络信息传播,对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已经很难接受。高职院校的学生处在一个先进的网络环境下,在思想和行为上逐渐的适应了网络空间的模式。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很难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效果。
1.3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年龄上已经成年,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力,在心理上也逐渐的成熟。许多教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来调节心理问题,对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没有及时的矫正。有些学校没有建立常规的心理健康的教学机制,也没有设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学生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进行心理辅导,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日积月累,最终产生不良的后果。
1.4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保障不到位
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向主要在专业的建设上,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设施常常是欠缺的。首先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问题,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也缺少相关的场地环境的布置,相关的投入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样的现象十分普遍的存在,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和教学工作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也起不到应用的效果。
2.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2.1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深入到了解当下环境下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尽可能的了解和熟悉,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途径,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动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发育期,同时也面临着学业和生活的压力,在情感和情绪上的波动也较大,复杂的社交环境也容易造成突发事故的产生。这些特点都会使学生产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这些问题,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症结,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2.2建立网络形式的心理辅导途径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社交及信息通讯等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教师应该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的特点,建立合理有效的网络信息平台,来建立学生辅导新模式。比如,在学校的校园网开辟心理辅导专栏或者建设专门的心理网站,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及相关活动的新闻;开设心理在线课堂,通过线上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困惑;开设心理游戏模块,让学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开辟心理互助QQ群、微信群、心理微博等网络公共交流平台,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建立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开发手机APP或者设立微信公众号,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必备品,随时随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健康生活、快乐学习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学生对于网络的使用和了解十分丰富,通过多种网络形式来实现心理辅导教学工作,能够极大的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加强教师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不管是日常的教学活动还是学生管理工作,都离不开网络的应用。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提高网络的应用能力,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该主动的向学生的网络习惯靠近,了解大多数学生使用的网络通讯工具以及社交平台,并且在该平台上开设自己的账号,与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沟通。另外,教师除了自身要提高心理教学的水平和知识之外,还应该善于从网络上搜索和寻找相关的资料和案例,经常向学生推送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应该在网络建立心理辅导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避免将学生的个人隐私暴露在网络公共平台中,对学生产生二次伤害。教师在实现网络技术提升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着眼于满足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和解决现实问题,做好网络平台的顶层设计、功能定位,特别是要突出网络平台的实效性,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确保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结语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领域,要充分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革新。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来实现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全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心理健康的教学工作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是学生未来发展及岗位晋升很重要的因素,加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婧.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 000(005):P.24-25.
[2] 熊惟蓉.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才智, 2019(03):40.
[3] 李喜梅.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38-40.
作者简介:
杜丽芳(1984-),女,汉族,副高,本科,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省青州市,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