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航道是传播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航道因为在水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泥沙堆积,航道经常出现堵塞。影响了船舶的行船安全,也限制了重型贸易船舶的使用,所以做好航道的维护工作,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船舶安全性的需求。所以要在航道的管理中采用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规范航道维护工作,提高航道的安全性。本文阐述了安全体系建设为航道安全的重要贡献,同时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供有关人士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航道维护,安全管理,推动发展
航道是的船舶运输,尤其是内河运输的重要基础。航道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所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河道的不合理维护,逐渐导致航道堵塞,无法通行,或者航道上石块多,容易对船体造成巨大损坏等。所以为了航道的正常使用,加强行船的安全性,就要对航道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航道的科学管理也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较难以开展。
一、SM/NSM规则在航道的实践运用
1993年召开的IMO第18届大会将ISM规则《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变成强制性规定。2001年7月1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NSM规则),并于2007年7月1日前对国内航行船舶分三批进行了强制推行。《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的实施,对水上安全和防污染工作起到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2012年长江航道局开始启动航道维护单位体系化建设,在长江航道局所有船舶单位建立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参照ISM规则和NSM规则,制定了《航道维护安全管理规则》。《航道维护安全管理规则》是长江航道局内部航道维护安全(包括航道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下同)管理标准,全称为《长江航道局航道维护安全生产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二、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我国的航道安全维护工作的方法是同时在多个地点对航道进行维护,并以相关的强制法规为基础,在航道的维护上采用污染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管理模式,形成了一个安全的系统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维护系统时要进行多个渠道、多个方面、多种方式的管理,将航道维护的各个环节紧密的联合起来,从而不断的完善逐渐形成一套科学全面的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另外安全管理体系的另一个重点在于责任的认定,以及监督施工或者航道使用的规范性,在这套科学的管理模式下,还有结合相关的地方法规制度,然后对违规的企业、组织、船舶、个人等进行行政上的处罚,因此这就需要各类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来保障航道的安全。这些法律法规。以及指导意见书构成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其主要的层次如下:
1.《安全管理手册》其属于第一层文件,这层文件中包含了NSM规则中所具有的各个要点,其主要阐明了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以及实施的具体方针政策。
2.《程序文件手册》其属于第二层文件。在这层文件中,其对第一层文件中的内容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描述,其所包含的内容更加的详尽,并在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中设定了程序化文件。
3.《航道维护手册》、《岗位职责手册》、《船舶操作操作》以及《船舶管理手船》这四个文件属于第三层文件,这些文件不仅对航道维护作业管理中的各项规定以及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也对各个部门的责任以及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和确立。另外,这些文件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甲板操作以及关键性操作方案计划,明确了训练所要遵循的要求和内容,针对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管理制度的新确定,对维护保养中的各项规定进行了确认实施。
三、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的开展
航道维护管理工作并不在NSM规则强制实施范围,长江航道为在安全管理中取得实效,主动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内部审核,通过不断的内外部审核修订完善体系建设,实现航道维护管理工作的安全生产。
1.编写和修订完善体系文件。组织有丰富经验的船长、轮机长和岸基管理人员,在充分学习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聘请相关专家指导,根据长江航道维护作业类型特点、编写和修订完善符合航道维护实际的体系文件。使之成为航道维护、船舶安全管理准则和船员操作指南,规范文件基础。
2.领导层积极推进,各级主管部门大力开展各类体系培训,使体系运行观念深入到每个岗位,切实提升全员的安全知识及业务技能得到提高。
3.加强指导,注重实际操作,大力开展训练和实战演习。针对习惯性做法的情况,加强指导,使每个岗位人员懂的运用体系的程序解决问题。在实施中注重实际操作,训练中严格规定各船舶的训练项目和训练频次,提高船舶的应急反应能力。策划船岸联合演习,采取专家现场观摩等形式,评估演习的实战效果,进一步提高船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4.加大对体系内人员能力经验的监控评价,合理调配人员。对船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操纵能力的提高培训,对新聘和转岗人员进行培训,对在岗驾驶员、轮机员、航道维护人员进行能力监控评价,按程序合理调配人员,从人力资源上予以安全保障。
四、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对航道维护安全工作的推动作用
建立健全航道的体系的后,能对航道的维护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让船舶的安全上有了相应的保障,同时对航道营运中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后,就大大减少了航道无人管理、无人维护的现象。另外在一些特殊水文的地区,相关的部门还设立了相应的标语,免费下发了安全行船、安全管理的文件,保护船舶的安全,以及控制污染。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结构化的管理是保障航道质量的前提条件。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就是要构建相应的航道管理体系,然后根据标准化和结构化的管理模式,让航道维护有相应的制度,减少原来的主观维护的现象,从航道的情况出发,如果达到制定的标准就立即进行维护,实现维护的有效性,及时对航道中出现的各类情况进行处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航道营运生产的长期性。在安全体系的管理下,对船舶的行为以及航道的维护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减少了船舶的不正规操作,减少出现行驶安全问题的出现。为航道的生产经营做出贡献。
五、总结
航道是保证内河运输的根本,采用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首先就是要建立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让安全管理制度有相应的法律效力。第二点就是在有了法律效力的基础上不断及细化相关维护航道的规定,让航道管理的各个方面有章可守。第三点加强指导,保障航道文虎工作的质量问题。第三点增强人员培训,建立专业的航道维护工作团队。做到以上四点就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保障航道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上航局中标长江口航道维护施工项目[J].水运工程.2016(03)
[2]范先友.长江中游流量与航道维护尺度关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06)
[3]5月1日起长江干线渝芜段航道维护尺度全面提高[J].中国水运.2007(05)
关键词:航道维护,安全管理,推动发展
航道是的船舶运输,尤其是内河运输的重要基础。航道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所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河道的不合理维护,逐渐导致航道堵塞,无法通行,或者航道上石块多,容易对船体造成巨大损坏等。所以为了航道的正常使用,加强行船的安全性,就要对航道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航道的科学管理也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较难以开展。
一、SM/NSM规则在航道的实践运用
1993年召开的IMO第18届大会将ISM规则《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变成强制性规定。2001年7月1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NSM规则),并于2007年7月1日前对国内航行船舶分三批进行了强制推行。《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的实施,对水上安全和防污染工作起到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2012年长江航道局开始启动航道维护单位体系化建设,在长江航道局所有船舶单位建立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参照ISM规则和NSM规则,制定了《航道维护安全管理规则》。《航道维护安全管理规则》是长江航道局内部航道维护安全(包括航道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下同)管理标准,全称为《长江航道局航道维护安全生产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二、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我国的航道安全维护工作的方法是同时在多个地点对航道进行维护,并以相关的强制法规为基础,在航道的维护上采用污染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管理模式,形成了一个安全的系统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维护系统时要进行多个渠道、多个方面、多种方式的管理,将航道维护的各个环节紧密的联合起来,从而不断的完善逐渐形成一套科学全面的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另外安全管理体系的另一个重点在于责任的认定,以及监督施工或者航道使用的规范性,在这套科学的管理模式下,还有结合相关的地方法规制度,然后对违规的企业、组织、船舶、个人等进行行政上的处罚,因此这就需要各类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来保障航道的安全。这些法律法规。以及指导意见书构成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其主要的层次如下:
1.《安全管理手册》其属于第一层文件,这层文件中包含了NSM规则中所具有的各个要点,其主要阐明了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以及实施的具体方针政策。
2.《程序文件手册》其属于第二层文件。在这层文件中,其对第一层文件中的内容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描述,其所包含的内容更加的详尽,并在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中设定了程序化文件。
3.《航道维护手册》、《岗位职责手册》、《船舶操作操作》以及《船舶管理手船》这四个文件属于第三层文件,这些文件不仅对航道维护作业管理中的各项规定以及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也对各个部门的责任以及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和确立。另外,这些文件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甲板操作以及关键性操作方案计划,明确了训练所要遵循的要求和内容,针对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管理制度的新确定,对维护保养中的各项规定进行了确认实施。
三、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的开展
航道维护管理工作并不在NSM规则强制实施范围,长江航道为在安全管理中取得实效,主动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内部审核,通过不断的内外部审核修订完善体系建设,实现航道维护管理工作的安全生产。
1.编写和修订完善体系文件。组织有丰富经验的船长、轮机长和岸基管理人员,在充分学习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聘请相关专家指导,根据长江航道维护作业类型特点、编写和修订完善符合航道维护实际的体系文件。使之成为航道维护、船舶安全管理准则和船员操作指南,规范文件基础。
2.领导层积极推进,各级主管部门大力开展各类体系培训,使体系运行观念深入到每个岗位,切实提升全员的安全知识及业务技能得到提高。
3.加强指导,注重实际操作,大力开展训练和实战演习。针对习惯性做法的情况,加强指导,使每个岗位人员懂的运用体系的程序解决问题。在实施中注重实际操作,训练中严格规定各船舶的训练项目和训练频次,提高船舶的应急反应能力。策划船岸联合演习,采取专家现场观摩等形式,评估演习的实战效果,进一步提高船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4.加大对体系内人员能力经验的监控评价,合理调配人员。对船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操纵能力的提高培训,对新聘和转岗人员进行培训,对在岗驾驶员、轮机员、航道维护人员进行能力监控评价,按程序合理调配人员,从人力资源上予以安全保障。
四、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对航道维护安全工作的推动作用
建立健全航道的体系的后,能对航道的维护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让船舶的安全上有了相应的保障,同时对航道营运中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后,就大大减少了航道无人管理、无人维护的现象。另外在一些特殊水文的地区,相关的部门还设立了相应的标语,免费下发了安全行船、安全管理的文件,保护船舶的安全,以及控制污染。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结构化的管理是保障航道质量的前提条件。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就是要构建相应的航道管理体系,然后根据标准化和结构化的管理模式,让航道维护有相应的制度,减少原来的主观维护的现象,从航道的情况出发,如果达到制定的标准就立即进行维护,实现维护的有效性,及时对航道中出现的各类情况进行处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航道营运生产的长期性。在安全体系的管理下,对船舶的行为以及航道的维护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减少了船舶的不正规操作,减少出现行驶安全问题的出现。为航道的生产经营做出贡献。
五、总结
航道是保证内河运输的根本,采用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首先就是要建立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让安全管理制度有相应的法律效力。第二点就是在有了法律效力的基础上不断及细化相关维护航道的规定,让航道管理的各个方面有章可守。第三点加强指导,保障航道文虎工作的质量问题。第三点增强人员培训,建立专业的航道维护工作团队。做到以上四点就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航道维护安全管理体系,保障航道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上航局中标长江口航道维护施工项目[J].水运工程.2016(03)
[2]范先友.长江中游流量与航道维护尺度关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06)
[3]5月1日起长江干线渝芜段航道维护尺度全面提高[J].中国水运.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