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按照学生自学—尝试练习—探究归纳—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五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新基础教育”提倡“重心下移,人人参与、思考、创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时代新人。教师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乘、除法》复习课尝试了“三放三收”的三环节教学探索,努力做到“重心下移”。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理念;小学数学;复习课;知识结构;三放三收;重心下移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按照学生自学—尝试练习—探究归纳—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五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由一个又一个小问题牵着孩子的思路走,老师也被教案牵制住了,学生很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性。
“新基础教育”改变了原来的教学结构,要求在大问题引领下的“三放三收”。“所谓的‘放’,就是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把数学问题放下去。所谓的‘收’,就是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一次放和一次收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在《乘、除法运算》复习课中,我也设置了三个大问题,设置了“三放三收”三个教学环节。
一、“一放一收”,复习乘、除法计算知识,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
1.“一放”是面向全体学生,放手让学生学習、思考。通常,在上复习课前,我们会让学生回家整理复习,画出知识思维导图,而这个方式只适用于五、六年级,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如果硬要让他们回家做,有的会很苦恼,倍感困难,独立完成的同学少之又少。基本靠家长帮助,家长没时间管孩子,孩子就无法完成作业,“如何唤起孩子复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让孩子们感受到复习有用、复习快乐,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和能力”。我课前让
每个孩子写出学过的算式,老师选出教材中所有类型的10道题,打印成作业纸,课堂上先做题,再根据题的类型分类。同桌分好类后,并和同桌说说计算结果,为什么这样分类。同桌间解决计算中的问题,教师巡视,解决个别学生计算中的问题,并对分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2.“一收”则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分类,完善思维导图,形成乘除法运算整体知识体系。在整理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指导什么是思维导图。如何在分类整理知识时建构思维导图,逐步组成两个单元的知识框架图。在全体同学参与的体验和感知以后,知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结果的数位规律,这是学生在学习中特别容易错和不理解的地方。通过同桌间解决集错本的错题,达到复习课查缺补漏的目的,完善乘除法运算的知识体系。
二、“二放二收”,复习乘、除法计算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方法和策略,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二放:通常情况下,对知识整理后,就是练习巩固,易错题,考点题操练。但新基础教育认为,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第二个大问题:做课本92页第3题,思考:乘、除法计算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方法。通过这个大问题探讨,学生很快写出竖式的正确计算,但不明白学习乘、除法计算的方法和策略。这时我让学生再次翻书,把第四、第六单元每一个例题翻看一次,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积累学习经验。
2.二收:北师大版教材中没有特别强调口算和笔算,在这两个单元的乘、除法口算教学中,教材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得到计算结果,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竖式算理的理解。在交流中,学生很快说出乘、除法计算学习中有什么方法和策略:(1)圈一圈。(2)画图法。(3)数线图。(4)画表格法及数的拆分法。(5)写竖式(笔算)。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归纳总结,凸显了北师大教材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三放三收”,知识运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总结复习的步骤与方法
1.三放:采用多种题型的练习来激励学生学习,每位同学在作业纸上做练习,巩固需要掌握的难点易错点知识,提高计算能力,通过对综合性练习的分析与概括,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三收:这节课我们是怎么复习的?这个问题再次总结回顾,让学生懂得复习的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复习方法的总结:
(1)看目录。哪些单元有联系,相关联的单元可以一起复习。要复习的单元是从第几页到第几页。
(2)看每一页的例题,学习了哪些内容,画知识框架图(思维导图)。
(3)总结归纳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哪些方法。
(4)找出错题弄懂,没有弄懂的题,通过再次复习相同类型的例题弄懂。
总之,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复习课的目标还是要温故而知新,“温故”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知新”要对复习的知识进行长程设计,通过旧知拓展新知,或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延伸和知识,学无止境。通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乘、除法》复习课教学尝试探索,把新基础教育理念“三放三收”的过程结构教学范式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做到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的提高,让每个学生得到进步,能感受到每个学生数学知识生长拔节的声音,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的生命更加丰盈,凸显了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向众,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02.
[2]吴亚萍.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福建出版社,2017-03:101.
编辑 张珍珍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理念;小学数学;复习课;知识结构;三放三收;重心下移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按照学生自学—尝试练习—探究归纳—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五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由一个又一个小问题牵着孩子的思路走,老师也被教案牵制住了,学生很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性。
“新基础教育”改变了原来的教学结构,要求在大问题引领下的“三放三收”。“所谓的‘放’,就是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把数学问题放下去。所谓的‘收’,就是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一次放和一次收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在《乘、除法运算》复习课中,我也设置了三个大问题,设置了“三放三收”三个教学环节。
一、“一放一收”,复习乘、除法计算知识,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
1.“一放”是面向全体学生,放手让学生学習、思考。通常,在上复习课前,我们会让学生回家整理复习,画出知识思维导图,而这个方式只适用于五、六年级,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如果硬要让他们回家做,有的会很苦恼,倍感困难,独立完成的同学少之又少。基本靠家长帮助,家长没时间管孩子,孩子就无法完成作业,“如何唤起孩子复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让孩子们感受到复习有用、复习快乐,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和能力”。我课前让
每个孩子写出学过的算式,老师选出教材中所有类型的10道题,打印成作业纸,课堂上先做题,再根据题的类型分类。同桌分好类后,并和同桌说说计算结果,为什么这样分类。同桌间解决计算中的问题,教师巡视,解决个别学生计算中的问题,并对分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2.“一收”则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分类,完善思维导图,形成乘除法运算整体知识体系。在整理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指导什么是思维导图。如何在分类整理知识时建构思维导图,逐步组成两个单元的知识框架图。在全体同学参与的体验和感知以后,知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结果的数位规律,这是学生在学习中特别容易错和不理解的地方。通过同桌间解决集错本的错题,达到复习课查缺补漏的目的,完善乘除法运算的知识体系。
二、“二放二收”,复习乘、除法计算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方法和策略,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二放:通常情况下,对知识整理后,就是练习巩固,易错题,考点题操练。但新基础教育认为,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第二个大问题:做课本92页第3题,思考:乘、除法计算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方法。通过这个大问题探讨,学生很快写出竖式的正确计算,但不明白学习乘、除法计算的方法和策略。这时我让学生再次翻书,把第四、第六单元每一个例题翻看一次,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积累学习经验。
2.二收:北师大版教材中没有特别强调口算和笔算,在这两个单元的乘、除法口算教学中,教材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得到计算结果,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竖式算理的理解。在交流中,学生很快说出乘、除法计算学习中有什么方法和策略:(1)圈一圈。(2)画图法。(3)数线图。(4)画表格法及数的拆分法。(5)写竖式(笔算)。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归纳总结,凸显了北师大教材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三放三收”,知识运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总结复习的步骤与方法
1.三放:采用多种题型的练习来激励学生学习,每位同学在作业纸上做练习,巩固需要掌握的难点易错点知识,提高计算能力,通过对综合性练习的分析与概括,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三收:这节课我们是怎么复习的?这个问题再次总结回顾,让学生懂得复习的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复习方法的总结:
(1)看目录。哪些单元有联系,相关联的单元可以一起复习。要复习的单元是从第几页到第几页。
(2)看每一页的例题,学习了哪些内容,画知识框架图(思维导图)。
(3)总结归纳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哪些方法。
(4)找出错题弄懂,没有弄懂的题,通过再次复习相同类型的例题弄懂。
总之,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复习课的目标还是要温故而知新,“温故”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知新”要对复习的知识进行长程设计,通过旧知拓展新知,或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延伸和知识,学无止境。通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乘、除法》复习课教学尝试探索,把新基础教育理念“三放三收”的过程结构教学范式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做到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的提高,让每个学生得到进步,能感受到每个学生数学知识生长拔节的声音,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的生命更加丰盈,凸显了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向众,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02.
[2]吴亚萍.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福建出版社,2017-03:101.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