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11-01
摘要:爱真理意味着接受空虚,继之接受虚空,继之接受死亡。真理是同死亡在一起的。初读之时隐约记得,只要孜孜不倦的努力,终有一天你会进入这个天才所特有的领域-真理王国。薇依的一生是行动的一生,她厉行着哲学的每一步道路,她渴望真理企及真理,没有谁能像她这样果敢弃绝的,在信仰的驱使下,在真理的道路上前进着,或许是匍匐的,这样的重负带给我们的是遥不可及的敬畏。韦伊像天空一道亮闪的星,带给我们企及上帝的信仰,带给我们追求真理的勇气,在生这一道路上告诉我们人之信仰为之所受,重负之下彰显的生命之美。
关键词:信仰 重负
1、韦伊的信仰
每当一个人怀着能更好地理解真理的唯一愿望而聚精会神时,他所取得的这种能力就越大,即使他的努力并没有产生任何看得见的成果。爱斯基摩人的一个传说在解释光明的起源时说:“一只生活在长夜里的乌鸦由于找不到食物而渴望光明,于是大地就亮了起来。”如果确实有愿望,如果所渴望的东西确实是光明,那么对光明的渴望就会产生光明。当人们聚精会神时,便会真正地产生渴望。如果其他一切杂念都已排除,那么真正渴望的就是光明,就是当击中精神的努力在许多年之中从表面看来可能是毫无成果,有一天,同这种努力完全相当的光明一定会充满灵魂。每一分努力都为无法夺走的宝库增添一点财富。阿尔斯本堂神甫为学习拉丁文多年努力苦读,收效甚微,这种努力却在绝妙的鉴别方面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他通过悔罪者的言论,甚至在他们保持沉默时也能够察觉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的活动。”
这一类的信念是试验性的。但是,如果人们在体验这些信念之前并不相信,如果人们并想自己所相信的那样去做,那么永远不会得到有关这些信念的经验。这里有一种矛盾现象。对于一切有益于精神进步的知识来说,从某一特定层次起,都是如此。倘若人们在证实这些知识之前并没有吧它们当作行为准则;倘若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并没有仅仅通过信仰——一种起先是黑暗的无光明可言的信仰——同知识紧紧相联,那么人们永远不肯那个将这些知识变成信念。信仰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韦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道遥不可及的光,我们从她的身上吸光吸热,温暖自己。她用自己切实可行的一生向我们描绘了其为理性哲学所躬行,其为信仰所折行。以致后来她的母亲这样黯然道:与其所取得的成就,其实我所希望的是她能获得幸福啊。
幸福,对于韦伊来说,或许就是一直不断的亲力亲为,不断的体验着,不断的用她的勇气实践着她的信仰。
如果说卡夫卡就是圣徒,那是比喻。如果说韦伊是圣徒,那不是比喻,她就是。她的存在就像壮丽的星空一样,她不仅触及到真理,她就是真理本身,她是无法企及的圣徒,让人待诏敬畏。
诚然,韦伊的信仰是弃绝肉身的极端痛苦的天主教徒式的信仰。苏珊桑塔格曾这样说过:“我不相信,她(薇依)死后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所赢得的成千上万读者中,有多少人真正分享着她的思想。此外,也没有必要分享——没有必要去分享西蒙娜.薇依对天主教的极度痛苦,无法排遣的爱,获取接受她的有关上帝缺席的诺斯替神学,或去拥护她弃绝肉身的理想,或赞同她对罗马文明以及犹太人的极不公正的仇恨。……我们之所以阅读这些具有如此犀利的原创性的作家,是因为他们个人威望,是因为他们堪称典范的严肃性,是因为他们献身于自己的真理的明显意愿,此外——只不过零碎的——因为他们的‘观点’。”
薇依的信仰是纯粹唯一决然的:真理,真理。
她所行的事,都是出自自己内心得到的启示,既不从俗,也不从众。
更不会听从某个教会的训导。她在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入教时,不是说道“如果上帝要召唤我进入,他会迫使我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体认到这个意志,她不会因为世俗、家人、朋友......等等原因进入到这个团体里去。
对西蒙娜·韦伊,我们能说甚么呢?从她那边,我们见到了一个残暴的生命现象:剥夺自己。
对信仰的极端压迫着,弃绝着肉身,带着自己的肉身奔向着自己信仰的真理王国。
2、韦伊的重负之爱
韦伊身上有种“殉难精神”,她主动的寻求受难。
爱是我们贫贱的标志。上帝只可能爱自己。我们只可能爱他物。并不因为上帝爱我们,我们才应当去爱上帝。而是因为上帝爱我们,我们应当爱自己。若无此动机,又如何自爱?若无此转折,自爱是不可能的。若我的双眼被人蒙住,我的双手被缚在棍子上,这根棍子将我同事物分开,但我通过它探索着事物。我只感知这根棍子,我只感知这面墙。造物对于爱的功能来说也同样。超自然的爱只触及造物,只朝着上帝而去。它只爱造物(我们有其他东西要爱的吗?,但造物是中介者。以此名义,它也爱所有的造物,包括自身在内。像爱自己那样爱一个陌生人,这意味着爱自己就像爱陌生人一样,两者是对等的。
当欢乐和痛苦都使人有同等的感激时,对上帝的爱便是纯洁的。对于幸福的人来说,爱就是愿意分担不幸的被爱者的痛苦。对于不幸的人来说,爱就是在得知被爱的人在快乐之中而心满意足。本人却不分享这种快乐,也无分享的愿望。在柏拉图看来,肉体的爱是真正爱情的蜕化形象。纯洁的人类之爱(夫妇的忠贞)就是爱得不那么卑微的形象。高尚的观念只能是当时的愚蠢之念。
我们身上一切卑劣或平庸的东西都抗拒纯洁,并为挽救自身而需玷污这种纯洁。
玷污,就是更改,就是触摸。美,是人们无法改变的东西。对它施威,便是玷污。占有,便是玷污。
纯洁地去爱,就是接受距离,就是爱自身和人们所爱之物间的距离。任何之爱都需纯洁。
韦伊的重负残忍的厉行着纯洁,即使人性之卑贱处,韦伊也是忍受着肉身所不能,为之纯洁,为之爱。
摘要:爱真理意味着接受空虚,继之接受虚空,继之接受死亡。真理是同死亡在一起的。初读之时隐约记得,只要孜孜不倦的努力,终有一天你会进入这个天才所特有的领域-真理王国。薇依的一生是行动的一生,她厉行着哲学的每一步道路,她渴望真理企及真理,没有谁能像她这样果敢弃绝的,在信仰的驱使下,在真理的道路上前进着,或许是匍匐的,这样的重负带给我们的是遥不可及的敬畏。韦伊像天空一道亮闪的星,带给我们企及上帝的信仰,带给我们追求真理的勇气,在生这一道路上告诉我们人之信仰为之所受,重负之下彰显的生命之美。
关键词:信仰 重负
1、韦伊的信仰
每当一个人怀着能更好地理解真理的唯一愿望而聚精会神时,他所取得的这种能力就越大,即使他的努力并没有产生任何看得见的成果。爱斯基摩人的一个传说在解释光明的起源时说:“一只生活在长夜里的乌鸦由于找不到食物而渴望光明,于是大地就亮了起来。”如果确实有愿望,如果所渴望的东西确实是光明,那么对光明的渴望就会产生光明。当人们聚精会神时,便会真正地产生渴望。如果其他一切杂念都已排除,那么真正渴望的就是光明,就是当击中精神的努力在许多年之中从表面看来可能是毫无成果,有一天,同这种努力完全相当的光明一定会充满灵魂。每一分努力都为无法夺走的宝库增添一点财富。阿尔斯本堂神甫为学习拉丁文多年努力苦读,收效甚微,这种努力却在绝妙的鉴别方面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他通过悔罪者的言论,甚至在他们保持沉默时也能够察觉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的活动。”
这一类的信念是试验性的。但是,如果人们在体验这些信念之前并不相信,如果人们并想自己所相信的那样去做,那么永远不会得到有关这些信念的经验。这里有一种矛盾现象。对于一切有益于精神进步的知识来说,从某一特定层次起,都是如此。倘若人们在证实这些知识之前并没有吧它们当作行为准则;倘若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并没有仅仅通过信仰——一种起先是黑暗的无光明可言的信仰——同知识紧紧相联,那么人们永远不肯那个将这些知识变成信念。信仰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韦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道遥不可及的光,我们从她的身上吸光吸热,温暖自己。她用自己切实可行的一生向我们描绘了其为理性哲学所躬行,其为信仰所折行。以致后来她的母亲这样黯然道:与其所取得的成就,其实我所希望的是她能获得幸福啊。
幸福,对于韦伊来说,或许就是一直不断的亲力亲为,不断的体验着,不断的用她的勇气实践着她的信仰。
如果说卡夫卡就是圣徒,那是比喻。如果说韦伊是圣徒,那不是比喻,她就是。她的存在就像壮丽的星空一样,她不仅触及到真理,她就是真理本身,她是无法企及的圣徒,让人待诏敬畏。
诚然,韦伊的信仰是弃绝肉身的极端痛苦的天主教徒式的信仰。苏珊桑塔格曾这样说过:“我不相信,她(薇依)死后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所赢得的成千上万读者中,有多少人真正分享着她的思想。此外,也没有必要分享——没有必要去分享西蒙娜.薇依对天主教的极度痛苦,无法排遣的爱,获取接受她的有关上帝缺席的诺斯替神学,或去拥护她弃绝肉身的理想,或赞同她对罗马文明以及犹太人的极不公正的仇恨。……我们之所以阅读这些具有如此犀利的原创性的作家,是因为他们个人威望,是因为他们堪称典范的严肃性,是因为他们献身于自己的真理的明显意愿,此外——只不过零碎的——因为他们的‘观点’。”
薇依的信仰是纯粹唯一决然的:真理,真理。
她所行的事,都是出自自己内心得到的启示,既不从俗,也不从众。
更不会听从某个教会的训导。她在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入教时,不是说道“如果上帝要召唤我进入,他会迫使我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体认到这个意志,她不会因为世俗、家人、朋友......等等原因进入到这个团体里去。
对西蒙娜·韦伊,我们能说甚么呢?从她那边,我们见到了一个残暴的生命现象:剥夺自己。
对信仰的极端压迫着,弃绝着肉身,带着自己的肉身奔向着自己信仰的真理王国。
2、韦伊的重负之爱
韦伊身上有种“殉难精神”,她主动的寻求受难。
爱是我们贫贱的标志。上帝只可能爱自己。我们只可能爱他物。并不因为上帝爱我们,我们才应当去爱上帝。而是因为上帝爱我们,我们应当爱自己。若无此动机,又如何自爱?若无此转折,自爱是不可能的。若我的双眼被人蒙住,我的双手被缚在棍子上,这根棍子将我同事物分开,但我通过它探索着事物。我只感知这根棍子,我只感知这面墙。造物对于爱的功能来说也同样。超自然的爱只触及造物,只朝着上帝而去。它只爱造物(我们有其他东西要爱的吗?,但造物是中介者。以此名义,它也爱所有的造物,包括自身在内。像爱自己那样爱一个陌生人,这意味着爱自己就像爱陌生人一样,两者是对等的。
当欢乐和痛苦都使人有同等的感激时,对上帝的爱便是纯洁的。对于幸福的人来说,爱就是愿意分担不幸的被爱者的痛苦。对于不幸的人来说,爱就是在得知被爱的人在快乐之中而心满意足。本人却不分享这种快乐,也无分享的愿望。在柏拉图看来,肉体的爱是真正爱情的蜕化形象。纯洁的人类之爱(夫妇的忠贞)就是爱得不那么卑微的形象。高尚的观念只能是当时的愚蠢之念。
我们身上一切卑劣或平庸的东西都抗拒纯洁,并为挽救自身而需玷污这种纯洁。
玷污,就是更改,就是触摸。美,是人们无法改变的东西。对它施威,便是玷污。占有,便是玷污。
纯洁地去爱,就是接受距离,就是爱自身和人们所爱之物间的距离。任何之爱都需纯洁。
韦伊的重负残忍的厉行着纯洁,即使人性之卑贱处,韦伊也是忍受着肉身所不能,为之纯洁,为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