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维A酸类药物适应证进展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cj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应用维A酸类药物在皮肤病治疗学领域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针对维A酸类外用制剂批准的适应证有:寻常痤疮,皮肤光老化,银屑病(《20%体表面积),皮肤T细胞淋巴瘤(Bexarotene专有),Kaposi肉瘤(9顺维A酸专有).以上诸病种被认为是外用维A酸类制剂的常规适应证.除此以外,亦有文献报道,外用维A酸类制剂治疗其他疾病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观察可调脉宽Nd:YAG 1064 nm激光对鲜红斑痣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10只莱亨鸡鸡冠作为鲜红斑痣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2只,其中1组作为空白对照不给予照射,其余各组分别以90、100、110、120 J/cm2能量密度照射,脉宽11.5 ms,光斑直径均为6 mm,每只鸡鸡冠照射四个区域.分别观察照射后鸡冠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变化,并对照射前后每高倍镜下血管数的变化进行统
患者男,52岁,因左下肢间歇性跛行半年,加重伴左足5趾溃疡3个月,于2006年6月12日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下肢出现问歇性跛行,跛行距离约为100 m,休息3 min后症状可缓解.3个月前左足第1趾末端出现蚕豆大的淤斑,第2、3、4、5趾侧面有绿豆至花生大的溃疡,静脉滴注青霉素1个月无效,足部夜间疼痛加剧。
期刊
中国医师协会定于2008年5月12—18日在北京召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四届全国皮肤性病临床诊治技巧与基层实用诊疗经验研讨会”。本次会议就皮肤科、性病科的西医治疗、中医医疗、中西医治疗经验技巧配合医疗纠纷方面的讲座结合临床诊疗新手段、新方法、特殊诊疗技巧及焦点问题邀请知名院士及20位专家授课。
期刊
患者男,16岁.因面颈及胸背部皮肤颜色加深10年来我院就诊.患儿6岁时面颈及胸背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以后逐渐增多.同时指(趾)甲发育异常,手足多汗.双眼迎风易流泪。
期刊
患者男,18岁.因双手掌大鱼际及虎口处红斑、鳞屑2年于2006年6月20日来我院就诊.2年前,双手掌虎口处无明显诱因出现黄豆大红斑,上覆少许鳞屑,无明显症状,未治疗,后皮损渐扩大至大鱼际处(图1),有瘙痒感,遂到医院求治.当地医生按手部湿疹给予曲安西龙片、抗组胺药及外用药物等治疗,曾有所好转,以后又逐渐加重,皮损渐扩大.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一周前,右足内侧缘发现豆大红斑、其上少许鳞屑,无明显症状.
期刊
皮肤老化是一种累及多种皮肤成分的复杂生物学行为,它包含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自然老化(亦称固有老化)和日光导致的光化性损伤。虽然它们在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机制方面截然不同,但都导致弹性纤维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光化性损伤皮肤出现弹性纤维成分的集聚,而非曝光皮肤老化则伴随弹性纤维数目的下降。二者均会导致弹性纤维功能障碍,使皮肤回弹力和弹性丧失而出现皮肤老化表现,如:皱纹、皮肤松弛等。光老化皮肤的组织
期刊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e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ntineutrophil cells auto-antibodies,AECA)可能参与血管炎的发病[1]。
期刊
患者男,27岁.因面颈部、胸、双上肢反复出现坏死性丘疹6年,于2006年9月2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双颊、前额、双上肢出现针尖及粟粒大小的毛囊样丘疹及脓疱,1~2 d后疱壁破裂,逐渐出现坏死、结痂,病情反复发作,后波及胸部.发病以来,每遇感冒应用抗生素后,病情减轻.不伴有发热,纳差,腹泻,无心慌胸闷,咳嗽.既往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密切接触史.父母无类似病史,其妹有痤疮病史,已痊愈。
期刊
我们于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应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胶囊(商品名斯皮仁诺)400、200、100 mg/d三种方案治疗角化型手足癣,并进行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近期复发率观察,现将资料完整的112例报道如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