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主要从教学观念、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四个方面,探讨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高职语文;模式;讨论
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讨论。高等职业教育从单纯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向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方向发展,以追求工具性价值、效用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的统一。即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单纯的“技术劳动者”变为“技术人文者”。培养实用型人材,更离不开合作。那么在学习中养成讨论,集思广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更适应社会。
分析高职语文教学发展的过程,吸收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学应有自身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观念上,高职语文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
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提高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进而内化、升华人文素养。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任务,在使用教材施教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1.突出素质教育,加强实践能力训练。讨论是集中各种能力的培养。所以我特别强调在课堂上的讨论。按照教材以口语表达、阅读、写作三项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三项能力的训练均按照语文应用技能的难易程度安排进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练结合,学以致用,在练习中实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循序渐进地加强训练,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
2.以讨论为主,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创造精神。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必须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让学生们都动起来,开动脑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及观点。
3.根据具体情况,分级教学。分组讨论。分级教学也称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知识情况和需要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是现代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现实中的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问题的某一细节,触及了学习者大脑神经的兴奋点,就会激发学习者的激情和巨大的潜能,所以真正能够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途径,在于改变学习者的准备状态。准备状态是指学习者主体的心灵、知识的认知结构。它是学习者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积淀、内化、升华以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语文学习心理机制、心理品质。它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语文运用能力与素养。
二、在教学重点上,将逐步突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的心灵空间的拓展
教师精讲点到要害。留有余地,让学生发挥。高职语文教学,应当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心灵空间的拓展、一方面是让学生领会语文学习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规律,另一方面传递大量的信息和多种多样的观点,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创新的自觉适应能力,开阔他们的眼界和胸襟,在这种知识和信息武装下的语文运用能力,才充满了主动性、活力和创造性。
三、在教学方法上,逐步引进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采用“体验式”、“问题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我们必须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变教学状况,以多种教学形式贯穿始终,激活课堂气氛,把学生引到前台,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主要的方法有:
1.强化问题意识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立足于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矛盾。能不能发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的关键所在。爱因斯坦曾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地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考虑老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围绕讨论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写作”序列的教学,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新闻采访活动等,都将大大增加学生与社会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写作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走入课堂,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参与学习过程的可能。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视听辅助,它所展示的仿真环境。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十分有利于唤起性趣、增加理解,加速学习者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以前的教学都是外在的,“而体验式教学却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所得”。
3.运用讨论“案例分析式”教学法。这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先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思考、讨论,然后作出多种答案,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答案的分析和评估,作出最优选择。它重视的不是正确答案本身,而是得出最优答案的过程。它迫使学生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著重培养他们的感觉能力和反映能力,养成不依赖权威的良好心理。案例教学锻炼学生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条件下的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最缺乏和最需要的。“这些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大量的“问题”和“案例”储备同时,掌握多媒体必需的技术的前提下,才能胜任。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4.在课程设置上,将突破课时计划的局限,逐步加强课程的开放性,把讨论的随机性考虑进去。“必须培养学生的心理功能并激发其创造精神,帮助他理解一些科学原理并训练他有应用这些原理的能力;帮助他培养普通的技能并鼓励他对工作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高职语文的教学,都安排在一二年级的教学计划中,这样,在学生未接触专业课程之前,学生没有初步的职业意识,希望通过语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成学生成为“技术人文者”的目标,恐怕难以达到。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将突破课时计划的局限,逐步加强课程的开放性。基本方式如下:
(一)按单元模块的教学目标与专业课交叉安排。
(二)结合专业能力要求和岗位职业要求,安排语文课程。
(三)与专业教师取得联系,在专业课的练习中,体现语文能力的锻炼。
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正在经受考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所有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目前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发展节奏,我们完全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在课堂上,在课下,在实习中都养成学生讨论解决问题。集思广益。有分工有合作。不仅在语文课上,我希望在其它课中都能采取这种授课方法,就是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源溟,追文与发现------语文学习心理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创新创业教育 曹胜利 雷家骕 2009.
[3]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江俊文主编 2008编写 2011年重印.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高职语文;模式;讨论
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讨论。高等职业教育从单纯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向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方向发展,以追求工具性价值、效用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的统一。即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单纯的“技术劳动者”变为“技术人文者”。培养实用型人材,更离不开合作。那么在学习中养成讨论,集思广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更适应社会。
分析高职语文教学发展的过程,吸收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学应有自身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观念上,高职语文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
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提高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进而内化、升华人文素养。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任务,在使用教材施教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1.突出素质教育,加强实践能力训练。讨论是集中各种能力的培养。所以我特别强调在课堂上的讨论。按照教材以口语表达、阅读、写作三项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三项能力的训练均按照语文应用技能的难易程度安排进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练结合,学以致用,在练习中实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循序渐进地加强训练,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
2.以讨论为主,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创造精神。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必须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让学生们都动起来,开动脑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及观点。
3.根据具体情况,分级教学。分组讨论。分级教学也称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知识情况和需要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是现代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现实中的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问题的某一细节,触及了学习者大脑神经的兴奋点,就会激发学习者的激情和巨大的潜能,所以真正能够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途径,在于改变学习者的准备状态。准备状态是指学习者主体的心灵、知识的认知结构。它是学习者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积淀、内化、升华以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语文学习心理机制、心理品质。它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语文运用能力与素养。
二、在教学重点上,将逐步突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的心灵空间的拓展
教师精讲点到要害。留有余地,让学生发挥。高职语文教学,应当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心灵空间的拓展、一方面是让学生领会语文学习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规律,另一方面传递大量的信息和多种多样的观点,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创新的自觉适应能力,开阔他们的眼界和胸襟,在这种知识和信息武装下的语文运用能力,才充满了主动性、活力和创造性。
三、在教学方法上,逐步引进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采用“体验式”、“问题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我们必须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变教学状况,以多种教学形式贯穿始终,激活课堂气氛,把学生引到前台,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主要的方法有:
1.强化问题意识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立足于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矛盾。能不能发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的关键所在。爱因斯坦曾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地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考虑老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围绕讨论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写作”序列的教学,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新闻采访活动等,都将大大增加学生与社会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写作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走入课堂,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参与学习过程的可能。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视听辅助,它所展示的仿真环境。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十分有利于唤起性趣、增加理解,加速学习者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以前的教学都是外在的,“而体验式教学却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所得”。
3.运用讨论“案例分析式”教学法。这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先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思考、讨论,然后作出多种答案,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答案的分析和评估,作出最优选择。它重视的不是正确答案本身,而是得出最优答案的过程。它迫使学生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著重培养他们的感觉能力和反映能力,养成不依赖权威的良好心理。案例教学锻炼学生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条件下的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最缺乏和最需要的。“这些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大量的“问题”和“案例”储备同时,掌握多媒体必需的技术的前提下,才能胜任。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4.在课程设置上,将突破课时计划的局限,逐步加强课程的开放性,把讨论的随机性考虑进去。“必须培养学生的心理功能并激发其创造精神,帮助他理解一些科学原理并训练他有应用这些原理的能力;帮助他培养普通的技能并鼓励他对工作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高职语文的教学,都安排在一二年级的教学计划中,这样,在学生未接触专业课程之前,学生没有初步的职业意识,希望通过语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成学生成为“技术人文者”的目标,恐怕难以达到。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将突破课时计划的局限,逐步加强课程的开放性。基本方式如下:
(一)按单元模块的教学目标与专业课交叉安排。
(二)结合专业能力要求和岗位职业要求,安排语文课程。
(三)与专业教师取得联系,在专业课的练习中,体现语文能力的锻炼。
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正在经受考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所有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目前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发展节奏,我们完全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在课堂上,在课下,在实习中都养成学生讨论解决问题。集思广益。有分工有合作。不仅在语文课上,我希望在其它课中都能采取这种授课方法,就是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源溟,追文与发现------语文学习心理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创新创业教育 曹胜利 雷家骕 2009.
[3]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江俊文主编 2008编写 2011年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