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3538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盆腔炎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双侧输卵管通畅度及单侧通畅度发生率显著优于手术前,手术后的双侧通而不畅、双侧均不通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手术前,双侧输卵管通畅度与手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静脉滴注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盆腔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抗菌药物治疗,具有复发率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盆腔炎 抗菌药物 腹腔镜手术 疗效
  盆腔炎是临床妇科中常见一种疾病,是指由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炎症[1]。若不及时加以治疗,将可能引起慢性盆腔痛、盆腔粘连、不孕及异味妊娠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育能力。以往临床上盆腔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方式,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疗效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妇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当前盆腔炎的治疗已从单纯的抗菌药物治疗向腹腔镜手术方式转变。基于此,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68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等院校教材《妇产科学》6版中的盆腔炎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2.3±2.1)岁,病程19d~6个月,平均病程(9.3±2.3)个月;急性盆腔炎18例,慢性盆腔炎16例;对照组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2.7±2.3)岁,病程20d~5个月,平均病程(9.8±2.4)个月;急性盆腔炎19例,慢性盆腔炎15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腰骶酸胀、性交痛、下腹坠痛、发热、腹部肌肉紧张,白带出现脓性,有异味,子宫有剧烈压痛感。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显示有炎症包块的现象。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疾病类型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对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有一定了解,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给予患者适当的治疗盆腔炎药物。在必要情况下,可对患者做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的相关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相关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用量,静脉滴注抗生素7~14后该口服药;若发现有抗生素敏感的患者,则需要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一般联用哨基咪唑或三代头孢菌素;对于衣原体、支原体阳性患者,可口服阿奇霉素300mg,一天一次。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取位头低足高, 实施麻醉后, 置入腹腔镜,使用10 mm 套管针在患者脐孔部气腹针穿刺,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手术需要在左侧下腹和右侧下腹部分别置入套管针, 通过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和盆腔, 充分了解患者腹腔粘连范围及程度,为输卵管功能的判断提供的依据,明确输卵管浆膜有无充血现象或输卵管管壁有无水肿、炎性渗出液。明确诊断后,分离粘连, 并去除站连带,恢复盆腔正常解剖。利用美蓝液行输卵管通液,对输卵管的通畅度进行评价, 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对盆腔进行冲洗, 并使用抗生素,并注入0.5甲硝锉注射液200ml,常规留置引流管,以预防感染。持续治疗6d后,嘱托患者口服抗生素,治疗时间不少于10d。
  1.3 评价指标
  术后随访6个月,对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输卵管通畅度进行评价,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静脉滴注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输卵管通畅度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 )单位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单位以百分比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度变化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后的双侧输卵管通畅度及单侧通畅度发生率显著优于手术前,手术后的双侧通而不畅、双侧均不通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手术前,观察组手术前后的单侧通畅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手术前后的双侧输卵管通畅度发生率、双侧通而不畅发生率及双侧均不通畅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输卵管通畅度与手术前相比明显改善,详见表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静脉滴注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盆腔炎是临床中常见一种妇科疾病,若治疗不彻底,可能引起盆腔腹膜炎、盆腔疼痛、输卵管炎性纤维化增生等情况,严重的可引起输卵管阻塞,对患者的生育能力及生命健康造成了重要影响。盆腔炎多见于已婚育龄妇女群体中,以往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进行盆腔炎治疗,但该治疗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因为盆腔中的血液浓度相对其他部位较低,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耐药性提高,加上该方法的疗程较差,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并未坚持根治盆腔炎,导致盆腔炎症状反复发作,病情加重,进而导致输卵管受到致病菌感染而引起阻塞,最终导致不孕。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手术的出现,其主要是依赖摄影系统、借助光源和器械进行操作的手术,具备手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有研究者已将腹腔镜手术应用在妇科诊治中[3]。在临床治疗中,当盆腔炎患者出现异味妊娠、卵巢囊肿扭转或缺乏阳性体征等疾病时,临床诊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将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盆腔炎治疗中,不仅可以对该疾病进行正确判断,通过及时进行治疗,术后使用抗粘连、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临床治疗中,一旦患者出现盆腔积脓或盆腔脓肿破裂时,需立即性急诊手术。然而对于盆腔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宜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术中取脓液及炎性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方便术后抗生素剂量的选择。目前临床医学界认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盆腔炎最精确的方法,有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可彻底去除盆腔炎中坏死组织及脓性渗出液,通过大量生理盐水对盆腔进行冲洗,可减少纤维蛋白渗出,同时也可以减少毒素吸收。盆腔冲洗后注入0.5%甲硝锉注射液,不仅预防脓肿复发,也减少了盆腔粘连。通过松解站连带,使患者恢复盆腔正常解剖位置,增加了受孕几率,改善了结局[4]。有大量研究表明:采用抗生素和剖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效果并不理想,并且传统手术分离粘连的效果也不显著[5]。而腹腔镜手术具备了創伤小、操作简单等特点,患者无需开腹,可以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属于一种较为便捷的方法。通过本组对盆腔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患者治疗后的双侧输卵管通畅发生率(55.88%)显著优于治疗前双侧输卵管通畅发生率(8.82%),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双侧输卵管通畅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可见腹腔镜手术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输卵管通畅度,减少了术后复发率,同时也增加了受孕几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静脉滴注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可见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抗生素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常晓红,王春艳.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43例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4,(20):261-262.
  [2]张帆.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33-34.
  [3]杜丽丽,李钰.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50-50.
  [4]徐春利.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4,(4):291-291.
  [5]愈丽芬.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61例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2,(24):228-229.
  [6]黄剑珍,邱华娟.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6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0):14-15.
  作者简介:姓名:刘顺涛,1964年出生,女,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微创,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其他文献
生鲜商品是卖场赢利的创新点,如其订货量过多,将会由于卖不出去而造成损失,如果订货过少,会因供不应求而失掉销售机会。论文利用单周期报童模型分析了生鲜商品的订货量问题,同时,对
【摘 要】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和妈咪爱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32例小儿秋季腹泻病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12例。治疗组联用蒙脱石散和妈咪爱,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潘生丁等联合治疗;对于脱水者,兩组均酌情口服或静脉补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55%,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于小儿病毒性腹泻,尤其是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文讨论了科技进步对于产业升级的驱动作用,分析了西部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障碍,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