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中改变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su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应该也能划分到踏实、勤奋的教师队伍中,或许,正是这个特点,我一直做着班主任。有一阵,我是不情愿的:愤怒于工作努力后的不被认可,畏难于问题孩子的顽劣难管,受挫于工作的繁琐重压,无奈于家校合作的不通不顺……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凭什么同年龄段的老师早就退居班主任“二线”了,我还继续做着班主任?就因为踏实肯干?
  后来,我的想法却变了,对班主任工作也不再排斥。改变来自于文字的力量。
  2013年8月,我加入了有关班主任的杂志交流群。最初我选择了沉默不语——我怕自己会说错话,自卑、羞怯占据了我的内心,我只躲在暗处看大家热闹地交流,分享着班主任们的心得体会。在杂志上发文章?根本不敢想!
  虽知道自己上不了班刊,但每月当编委老师们把“我该怎么办”稿件采用情况及本期目录在群里发布后,我的心还是被牵动了。我小心地将一篇名为“顽皮不全坏,转变在热爱”的叙事发给了群里的班刊编辑杨老师。杨老师竟然写了两百多字的修改意见,鼓励我多写、多练、精改。尽管这篇文章始终没有发表,却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我把以前写的那些“作品”进行了归类整理,反复修改后,再次投到邮箱里。可令人失望的是,这些修改后的稿件依然是“悄无声息”。
  有一次,我看到了编辑上传到群里的《编辑如何选稿》和《投稿秘笈》两篇文章。在编辑心中,好文章有以下几个标准:真、新、亮。这几个字,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茅塞顿开。我感悟到,要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除了真、新、亮,还需要“勤”。
  静下心来,我开始认真反思近二十年来做班主任的点点滴滴。在话题的指引下,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渐渐清晰地涌入我的脑海;一次次充满感动、一次次令人懊悔的事件像电影一样再次我脑海中循环放映;一篇篇叙事,一篇篇随笔轻松地从我手指间流淌……我每期必写,每期必投,同时完成班主任教育案例、叙事、杂谈、随笔60余篇。因为,我深信,勤能补拙。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以前不敢奢望的梦想——我居然在杂志上连上两篇!
  自此我开始了不间断地写作。写作中,我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我用键盘和孩子们交流,用键盘寻找孩子的问题,用键盘记录管理中的点点滴滴。写作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班主任职责,更新了育人理念,创新了管理模式,也获得了不小收获。五年多时间,我发表叙事、随笔、德育论文近两百篇。
  醉心的写作,让我每天都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力量,我顺利成长为优秀班主任、名师、省骨干教师。写作,不仅让我品味到了成长的快乐,也让我的精神世界有了新的朝向。除了自己写,我开始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一起写。“同读共写”成了我引领孩子成长、建设班集体的有力抓手。做班主任,不再是痛苦,不再是无奈,不再是逼迫。
  写作,让我挣脱了倦怠,远离了抱怨;写作,讓我摆脱了平庸,远离了油腻;写作,让我重获教育新生,收获了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走过几所城区大校,翻阅教案时,看到整齐的文件夹、厚实的打印版教学设计、点点滴滴的红笔增删、对教学过程回顾式或笼统评价式的课后反思……一眼看出,学校推行的是集体备课。说是集体备课,其实真正教研组成员集体研讨备课的情形少之又少,集体备课只能落实到主备人一人备课,其他成员共享。  网络时代,只要输入课题搜索,铺天盖地的教学设计会一涌而出,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从。即便是手写版的教案,基本上也是从这些现成的
期刊
初中美术课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教育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千篇一律地说教的话,学生就会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思想,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以下是笔者就有效提高美术课教学质量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活动背景介绍  2019年4月,江苏省泰州市开展了初中数学优秀课评比与观摩活动,笔者有幸参与了一位荣获泰州市级一等奖教师的磨课活动。磨课的课题是“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  初次备课(简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2.能进行二次根式简单的四则运算。  3.能够运用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劳动教育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确实考验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们的智慧。良好的劳动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并抓住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我想孩子心中最亲近的人就是父母,他们也想做点“高大上”的事情,得到家长的认可,可是他们又不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才能得到认可。面对本学期的劳动教育课,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思考的。  后来我看了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了启发,于是我把本学期的劳动教育课主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