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感提升策略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_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可与接受,决定了学习者学习、就业的态度,指引学习者专业发展方向及深度。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及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从业者多为女性,男性相对较少的情况,以宁夏某高专院校男生为例,探索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情况,分析影响其专业认同因素,为提高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感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224-02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理解与认识中,明确提出“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1]可见,建立专业认同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业的前提。纵观当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绝大多数依然以女性为主,男幼儿教师寥寥可数。心理学家指出男幼师对于幼儿的思维方式、性格塑造、处理问题的态度手法等教育比女幼师更开阔,因此,在以女生为主阵地的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认同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调查
   本人选取宁夏某幼高专院校40名男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从专业选择、专业学习情况、专业前景认知以及从业愿望等方面对幼教男生进行研究:
   (一)专业选择方面
   在专业选择方面,分别从学前教育男生对专业的了解状况、感兴趣程度、在重新选择专业的假设条件下是否会重新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否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专业等问题设计了问卷调查的问题,根据统计发现,学前教育男生对专业非常了解的占27%,比较了解的占63%,对学前教育非常感兴趣的占10%,比较感兴趣的有62%,这与学生选择专业的占比基本一致,但是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确定会再次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占10%,可能会选本专业的有60%,并且非常愿意将自己的专业告诉别人的有10%,比较愿意告诉别人的有70%。可见,学前教育男生对待本专业的态度相对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访谈,本人发现男生在选择了本专业后的一些困惑,性别因素是男生职業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师工作者多为女性,学习学前教育的也多为女生,一个班级里男生数量也就一两个,多数男生感觉孤单,融入不到集体当中,存在与女生人际交往的困惑;另外,家庭经济条件也是有些男生选择本专业的主要原因,这主要针对的是农村地区、特别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弱的男生,在专业选择时自己喜欢的一些专业因分数不够、学费高昂的原因转而选择了相对来说不会给家里增加太大经济压力的学前教育专业。
   (二)在专业学习方面
   1.学习兴趣
   在学习兴趣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在学习兴趣上更多地集中在专业技能学习方面,对于专业理论的学习相对来讲兴趣较低。
   2.学习期望
   在学习期望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对本专业的课程满意度相对较低。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参与程度分别为经常参与的25%,偶尔参与的60%,从不参与的15%,另外,对学习目标的反思表现在经常思考的26%,偶尔思考的68%,从不思考的5%。
   (三)专业前景
   除此以外,愿意去幼儿园工作的占22%,比较愿意的有61%。
   总体来说,学前教育男生对专业课程的开设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满意度相对较高;在专业发展前景方面,多数男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及其就业前景比较满意,但是普遍对幼儿教师待遇存在不满。
   结合对本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问卷以及访谈发现,影响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的因素包括自身性别因素、家庭经济情况、学校开设的课程因素以及男性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等因素。
   二、提升幼师男生职业认同的措施
   科尔斯特曼斯将教师的专业认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自我形象,是描述自己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自尊,是评价自己的:我是否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工作动机,是意志的:我做这个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或者是我不想做这份工作的原因;工作知觉,是规范的:什么原因促使我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未来展望,是前瞻的:我的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3]在幼儿男生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方面,我们也可以以此为参考,帮助幼师男生解决“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做得怎么样”的问题。
   (一)加强幼师男生的专业认知及情感
   陈彤彤、徐阳阳等学者通过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调研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学前教育学生在专业认知、专业付出以及专业认同总分方面差异不显著,在专业情感方面得分差异显著(P=0.041<0.05),其中女生专业情感得分(M=3.3025)显著高于男生(M=3.0519)。学前教育男生与女生专业认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情感方面[4]。由此可见,职前教育阶段幼师男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明显低于女生。根据对幼师男生的访谈发现,其未来选择职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来自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的影响,即人们所认为的幼儿教师就是女性的天下,男性从事此行业没有前途;另一方面来自幼师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的影响,作为男性,未来要承担供养家庭的责任,幼师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这也是多数男生考虑的问题。因此,若要提升幼师男生对专业的认识和情感,首先,要让幼师男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及幼教行业、接纳自己的性别,特别是男幼师对幼儿潜在能力的影响及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对男生的职业教育,引导其为自己树立适宜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多参与各项活动,克服性别因素的影响;另外,还可创造条件让幼师男生多接触男幼教工作者,如增加实习、见习次数,了解男幼师在幼儿园的工作内容,提升性别认同感及职业认同感。    (二)为学前教育男生开设适宜的课程,提升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5]。他认为人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前的态度,以及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等。根据对学前教育男生的访谈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不够自信,自我效能感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更多地是面向女生开设的,如舞蹈、弹唱等,甚至部分男生在这些课程上只是旁观,而没有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学校开设课程的满意度较低。史丽君在问卷中专门设置相关题项——“我对目前学校开设专业课程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54.1%的男生对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满意度不到4%。[5]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因此,如果学校能针对男生开设专门的课程如体育活动、球类运动、棋类活动、武术活动等,那么男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地提高的,并且在对男生的访谈中,他们也提到之所以不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原因也是因为这些活动不适合男性,如果学校能够开设相关适宜男生的课程,他们还是很愿意去好好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平常的教学中对男生多一些鼓励,组织适合男生参与的竞赛类活动,提高男生们的自我效能感,使其多一些成就感。
   (三)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升男幼师社会地位
   通過多种渠道如电视、网络、报刊加大男幼师在幼儿教育方面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位父母都能认识到男教师在幼儿成长中对幼儿个性、情感、社会性等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借助优秀的男幼师案例,让父母们切身感受到男幼师的教育给幼儿带来的变化,以此改变人们传统的以女性为主体的职业认知观念。根据调查显示,上海300名幼儿教师和家长中,59%的教师欢迎男性加入,79%的家长欢迎男性加入幼教事业。这表明,社会舆论不再坚决反对男性从事幼教,对于男性参与幼教行业的呼声越来越高。[6]社会对男幼师的认可度越高,越可打消男性幼师选择幼教行业的顾虑,接纳自己的性别。
   当然,男幼师社会地位的真正提升,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经济地位的提高,因此,仅有社会舆论的支持还是不够的,其更需要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重视,从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对男幼师给予支持,让从事幼教行业的男性教师也能养得起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从业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梁万生.学前教育专业男性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3]陈彤彤.高师院校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知的调查研究[A].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亚太材料科学院.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亚太材料科学院: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8:5.
   [4]史丽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5]李玉秋.论我国学前教育需求男教师的迫切性[J].台州学院学报,2004(2):75-78.
其他文献
[摘 要] 民办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敬畏感明显不足。新形势下,提升辅导员职业敬畏感,增强队伍稳定性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健全和完善辅导员培养体系、明确辅导员工作界限、提升辅导员待遇、激发工作热情,通过多种形式,提升队伍稳定性。  [关 键 词] 职业敬畏感;辅导员;队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不断革新,由重视“教”到重视“学”,由重视“知识认知”到重视“思维发展”。为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与核心素养,物理化学教师应根据学科性质探究不同的教学模式,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牢固掌握物理化学知识,培养时代需求的人才。  [关 键 词] 物理化学;教学模式;教学反思;思维
期刊
[摘 要] 以士官层次航空充电设备课程实践课教学为例,深入挖掘教学施训过程中存在的内容组织、重难点设计、教学手段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了实践课的教学效益。  [关 键 词] 实践教学;教学效益;数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104-02   实践教学是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
期刊
[摘 要] 应用文写作是大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其模块化的特点比较鲜明。掌握了模块化的知识,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实际教学中,将知识点分为模块进行教学。在传统模块化教学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和生活紧密结合,便于体现应用文的实用特点,从而指导实际生活和工作。  [关 键 词] 中职体育教学;终身体育健康意识;身体素质;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在高校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用MOOCs理念,为高校物理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改变。基于此,重点探讨和分析MOOCs的主要内涵,该理念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MOOCs;高校物理;课堂教学;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由于教育背景、学习习惯等原因,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合理管理一直是困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以中职班级的柔性管理为研究目标,探究了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提出了中职学生柔性管理的必要性,最后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叙述了中职师生间心理沟通的教学案例,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柔性管理;中职;心理沟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之一。以一则因原生家庭引发抑郁症的案例为例进行分析,探讨高校辅导员面对此类事件时应该如何处理,并指出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做好统筹联动,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加强师生间与家校
期刊
[摘 要]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浙江省一高校为例,探究差异化和积分制的二维管理模式在“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建设中的优势和实施建议,为进一步优化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第二课堂成绩单;差异化;积分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
期刊
[摘 要] 难度分析对于保证试题的信效度及区分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纵向分析比较高考试题的难度,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测评技术。运用武小鹏的综合难度系数模型对2010年到2019年10年间的全国高考数学理科卷试题难度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发现:十年来试卷的综合难度上下波动且起伏较大;运算水平、推理能力、知识含量的难度相对稳定;而背景因素、是否含参、思维方向、认知水平各年的难度变化相对较大;各
期刊
[摘 要] 由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效果具有滞后性,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均反映几点共性的授课问题:授课人数较多,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低;多个专业混合授课,职业与行业发展介绍无法聚焦;学生的生涯人物访谈体验感较弱等。“雨课堂”教学试点的调查显示,学生学习主动性与“雨课堂”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呈正比,学习成绩与“雨课堂”评分客观的主观认可度呈正比,新的教学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