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要】小儿肥胖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是对于个人的危害,引发社会的问题,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小儿肥胖的评价标准和因素入手分析,进而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希望能为控制小儿肥胖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儿肥胖、因素、控制
一、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和各类食品的多元化和丰富化,肥胖已经成为危害儿童的主要疾病,并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肥胖症(obesity)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是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小儿正常标准的20%即可称为肥胖症。小儿肥胖有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两类。95%-97%为单纯性肥胖,患儿常难发现其特殊原因,极少数继发于其它病症。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约为3%-5%,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肥胖不仅影响小儿的健康,还将成为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和猝死的诱因,因此对肥胖症的防治也业已受到社会及家庭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判断标准及病因
肥胖是以脂肪组织过度增生为主要表现。对体内脂肪含量的测量是诊断肥胖的重要依据。对于肥胖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身高标准体重法
WHO在1978年向全世界推荐使用。此方法认为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其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2.体重指数法(BMI)
此方法主要是评价成人肥胖的指标,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WHO将BMI>=25定义为成人超重,BMI>=30定义为成人肥胖。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目前没有统一的儿童BMI标准。
3.皮褶厚度与体脂含量测量
这两个方法均是通过直接测量脂肪的含量来反映肥胖程度的,但是因为其测量手段的误差及操作方法的安全性等问题一直未在儿童肥胖的诊断中推广和使用。
肥胖主要表现在脂肪组织的过度增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针对小儿的肥胖进行测量上的标准确定。但是对于肥胖的因素,还是有诸多的原因在影响,分析下来无非是来自外界和内因两个方面,外界包括脂肪的摄入、遗传因素。内因主要是自身的代谢问题。
首先,脂肪是来源于外界营养的过度摄入,过度摄入过高热量和脂肪食物,超过机体代谢需要,转化成脂肪贮存于体内导致肥胖。小儿自幼年时期养成过食习惯,日久即出现肥胖现象。
其次是遗传因素。肥胖有高度的遗传性。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40%至50%;父母皆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70%至80%。正常双亲的后代发生肥胖者约为10%-14%。目前认为肥胖的家族性发生和多基因遗传有关。
第三是活动过少导致脂肪消耗少。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亦为肥胖病的重要因素,过胖的小孩不喜欢运动,绝大多数属于少动而多食的单纯性肥胖病。
第四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肥胖。伴有肥胖临床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征约占小儿的3%-5%,如Laurence-Moon-Biedl 综合症,Prader-Willi 综合症和Cushing 综合症等。因病长期卧床、脑部疾病、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等也可引起继发性肥胖。还有就是神经精神疾患:脑炎之后偶见发生肥胖病,下丘脑疾患或额叶切除后也可出现肥胖,有情绪创伤(如亲人病死或学习成绩低下)或心理异常的小儿有时也可能发生肥胖。当儿童心理不安、紧张或受挫折时,会找来甜食、高热量食物,以不断进食来填补心理不安,养成进食过量的习惯。
三、控制方法
针对肥胖的原因,以运动处方为基础,以行为矫正为关键技术,贯穿饮食调整和健康教育。
首先还是控制并合理饮食。饮食管理主要是对摄入热量进行严格计算和控制,有选择地进食或避免进食某些食物,还包括对摄食行为、食物烹调方式进行调整。由于小儿身体发育的需要,在控制进食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身体正常所需营养的供给,做到多食健康低糖低脂肪,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正常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饮食的控制很容易施行但是对于度和量的控制又是十分难以把握的,需要多方面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方案。
在控制好了脂肪的来源接下来可以从脂肪的消耗来进行考虑,脂肪的消耗主要是靠运动,合理的运动能够很好地消耗体内的脂肪,并且保证身体健康。体育运动的设计应重视有身体移动的运动,距离比速度重要,同时应注意柔韧性运动。运动消耗体脂要从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方式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开展。运动强度需要达到个人最大氧消耗的50%-60%,可以通过脉搏来衡量,一般运动时达到150次/分钟左右比较合适,运动方式最好是选择能够全身都能活动开的有氧运动。
第三,可以通过行为矫正的方法来综合分析肥胖的缘由,从而具体对待。通过对肥胖儿童的日常行为分析,找出其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行为矫正方案。主要针对行为矫正过程中的体验,包括困难、体会和经验。家长、教师、医务人员协助创造有助于肥胖儿童持续坚持体重控制训练的环境。
最后,针对可以利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来介入体内脂肪的消耗和吸收,从而达到控制肥胖的目的。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减肥药有四大类,分别是中枢性食欲抑制剂、代谢增强剂、肠道脂肪吸收抑制剂和其他药物。
当然,在控制体重和脂肪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张弛有度,切记走入极端,以牺牲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地减肥,这样适得其反。首要的是必须严格保证身体上的健康发展,减肥是目标但是不能为了减肥而把身体搞垮,这样就是本末倒置了。另外,要在心理上保证肥胖儿童的尊严和信心,不能让其产生自卑和反抗心理,否则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其带来的效果都会是负面的。
四、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儿童健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肥胖儿童的不断增长带来的不仅是个人的危害,更深远的是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儿童肥胖的预防、治疗和研究工作中来,以正确合理的方式来控制儿童肥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Riedman JM. A War on obesity, not the obese. Sceince,2007,299(5608).
[2] 王桂云. 浅谈小儿肥胖[J]. 中国保健营养,2012,8(8).
【摘要】小儿肥胖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是对于个人的危害,引发社会的问题,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小儿肥胖的评价标准和因素入手分析,进而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希望能为控制小儿肥胖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儿肥胖、因素、控制
一、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和各类食品的多元化和丰富化,肥胖已经成为危害儿童的主要疾病,并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肥胖症(obesity)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是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小儿正常标准的20%即可称为肥胖症。小儿肥胖有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两类。95%-97%为单纯性肥胖,患儿常难发现其特殊原因,极少数继发于其它病症。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约为3%-5%,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肥胖不仅影响小儿的健康,还将成为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和猝死的诱因,因此对肥胖症的防治也业已受到社会及家庭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判断标准及病因
肥胖是以脂肪组织过度增生为主要表现。对体内脂肪含量的测量是诊断肥胖的重要依据。对于肥胖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身高标准体重法
WHO在1978年向全世界推荐使用。此方法认为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其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2.体重指数法(BMI)
此方法主要是评价成人肥胖的指标,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WHO将BMI>=25定义为成人超重,BMI>=30定义为成人肥胖。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目前没有统一的儿童BMI标准。
3.皮褶厚度与体脂含量测量
这两个方法均是通过直接测量脂肪的含量来反映肥胖程度的,但是因为其测量手段的误差及操作方法的安全性等问题一直未在儿童肥胖的诊断中推广和使用。
肥胖主要表现在脂肪组织的过度增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针对小儿的肥胖进行测量上的标准确定。但是对于肥胖的因素,还是有诸多的原因在影响,分析下来无非是来自外界和内因两个方面,外界包括脂肪的摄入、遗传因素。内因主要是自身的代谢问题。
首先,脂肪是来源于外界营养的过度摄入,过度摄入过高热量和脂肪食物,超过机体代谢需要,转化成脂肪贮存于体内导致肥胖。小儿自幼年时期养成过食习惯,日久即出现肥胖现象。
其次是遗传因素。肥胖有高度的遗传性。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40%至50%;父母皆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70%至80%。正常双亲的后代发生肥胖者约为10%-14%。目前认为肥胖的家族性发生和多基因遗传有关。
第三是活动过少导致脂肪消耗少。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亦为肥胖病的重要因素,过胖的小孩不喜欢运动,绝大多数属于少动而多食的单纯性肥胖病。
第四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肥胖。伴有肥胖临床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征约占小儿的3%-5%,如Laurence-Moon-Biedl 综合症,Prader-Willi 综合症和Cushing 综合症等。因病长期卧床、脑部疾病、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等也可引起继发性肥胖。还有就是神经精神疾患:脑炎之后偶见发生肥胖病,下丘脑疾患或额叶切除后也可出现肥胖,有情绪创伤(如亲人病死或学习成绩低下)或心理异常的小儿有时也可能发生肥胖。当儿童心理不安、紧张或受挫折时,会找来甜食、高热量食物,以不断进食来填补心理不安,养成进食过量的习惯。
三、控制方法
针对肥胖的原因,以运动处方为基础,以行为矫正为关键技术,贯穿饮食调整和健康教育。
首先还是控制并合理饮食。饮食管理主要是对摄入热量进行严格计算和控制,有选择地进食或避免进食某些食物,还包括对摄食行为、食物烹调方式进行调整。由于小儿身体发育的需要,在控制进食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身体正常所需营养的供给,做到多食健康低糖低脂肪,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正常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饮食的控制很容易施行但是对于度和量的控制又是十分难以把握的,需要多方面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方案。
在控制好了脂肪的来源接下来可以从脂肪的消耗来进行考虑,脂肪的消耗主要是靠运动,合理的运动能够很好地消耗体内的脂肪,并且保证身体健康。体育运动的设计应重视有身体移动的运动,距离比速度重要,同时应注意柔韧性运动。运动消耗体脂要从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方式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开展。运动强度需要达到个人最大氧消耗的50%-60%,可以通过脉搏来衡量,一般运动时达到150次/分钟左右比较合适,运动方式最好是选择能够全身都能活动开的有氧运动。
第三,可以通过行为矫正的方法来综合分析肥胖的缘由,从而具体对待。通过对肥胖儿童的日常行为分析,找出其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行为矫正方案。主要针对行为矫正过程中的体验,包括困难、体会和经验。家长、教师、医务人员协助创造有助于肥胖儿童持续坚持体重控制训练的环境。
最后,针对可以利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来介入体内脂肪的消耗和吸收,从而达到控制肥胖的目的。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减肥药有四大类,分别是中枢性食欲抑制剂、代谢增强剂、肠道脂肪吸收抑制剂和其他药物。
当然,在控制体重和脂肪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张弛有度,切记走入极端,以牺牲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地减肥,这样适得其反。首要的是必须严格保证身体上的健康发展,减肥是目标但是不能为了减肥而把身体搞垮,这样就是本末倒置了。另外,要在心理上保证肥胖儿童的尊严和信心,不能让其产生自卑和反抗心理,否则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其带来的效果都会是负面的。
四、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儿童健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肥胖儿童的不断增长带来的不仅是个人的危害,更深远的是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儿童肥胖的预防、治疗和研究工作中来,以正确合理的方式来控制儿童肥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Riedman JM. A War on obesity, not the obese. Sceince,2007,299(5608).
[2] 王桂云. 浅谈小儿肥胖[J]. 中国保健营养,20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