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 遭遇之战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5362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历史和世人会永远记住这个地点:青海玉树。
  震级分别为4.7级和7.1级的两次连续地震,使位于三江源头的青海玉树结古镇的房屋在瞬间倒塌,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事态严重、情况危急。
  离得越远的地方发生的事,就更多地依靠电视。遥远的玉树发生地震,省内外、国内外的人们都迫切希望着从青海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看到关于玉树地震的电视新闻。
  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最先播出了关于青海玉树地震的画面和最初的现场报道。看到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及时报道玉树地震,已经是摆在青海卫视面前无可选择的现实。但是,由于条件所限,青海电视台还无法让自己的记者一下赶到离西宁有800公里之遥的玉树地震灾区,也无法接收到玉树地震的画面报道。这时,青海卫视还正在播放一部言情片。也因为这一点,在地震后的最初一两天,青海电视台遭到了很多观众的非议甚至谩骂,有网友甚至致电广电总局投诉,要求青海卫视启动地震灾区情况的同步直播。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从未有过的挑战和考验、面对观众的要求,青海电视台新闻中心启动了突发事件电视应急报道方案,成立了玉树抗震救灾电视宣传报道指挥部,在4月14日上午,先后派出两批记者急赴玉树地震第一线,随后,直播车、卫星车也疾驰玉树。青海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倾巢出动,全程直击,投入抗震救灾。
  4月14日晚,青海广电大楼灯火通明,一派繁忙、紧张的气氛。
  4月15日,青海卫视新闻通过湖南卫视实现了异地直播和录播。
  4月16日晚,青海卫视决定晚上23点首次直播。21点左右,在青海电视台六楼播控中心,在湖南卫视同行的协助下,技术人员在接线、搬机器,场面紧张得让人有点揪心。
  能行吗?好多人都有同样的担心。
  青海卫视、湖南卫视的两班人马,正在湖南卫视、湖南经视同行的帮助、指导下,分头进行直播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节目主持人是湖南台的张丹丹、王燕。到了23点20分,新闻直播终于在紧张忙碌中开始,张丹丹的嗓音有点沙哑,但她的直播依然沉着、冷静,表现出一种久经历练的沉稳和庄重,一直到节目结束,整个播出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太多的差错,首次电视直播成功了。
  在青海电视台即将迎来建台40周年之际,青海卫视终于实现了首场新闻直播。直播来得有点突然,甚至有点让人措手不及——虽然在此前的一段时间,青海电视台其实也在酝酿、准备着直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直播突然、提前到来,比原定计划至少提前了三个月。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还让青海电视台加快了运行的速度。
  4月17日,青海卫视直播新闻节目变成了八档。
  4月18日,青海卫视在实现首场直播之后的第三天,进一步加速度,实现了24小时新闻直播滚动播出,纪录再次被刷新,而且新闻节目的内容、质量等都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国家广电总局、青海省委省、政府等都以打电话、慰问等方式,对青海电视台在抗震救灾中的做法给予关注和表扬,青海卫视的节目收视率也前所未有地走到了全国地方台卫视的前列。
  4月19日晚,青海卫视直播玉树地震大型赈灾晚会《永不放弃?向生命致意》,赈灾晚会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卫视、湖南卫视、湖南经视和凤凰网联合主办,并向全球同步直播,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同步视频直播。义演共募得现金6.7亿多和价值2亿多元的物资,共计9亿多元。李宇春、谭维维、水木年华等众明星助阵义演。青海卫视针对赈灾晚会在传播上做了一次有益尝试和创新,联合所有视频网络在其首页位置无偿提供全程青海卫视晚会直播信号,引发了不少视频网络点击和收看的拥挤和瘫痪,并创造互联网视频收看与互动的新纪录。这种与网络的全方位捆绑的尝试,最大限度把活动的影响力做到最大,也使传播力达到最大有效程度,彻底打破和超过了原来只考虑卫星频道单点传播和靠自己收视率而获得的影响。这也使青海卫视让自己的活动和节目最大限度地去实现有效的传播,而不单纯只依靠自己的收视率。
  募捐晚会的成功也是空前的,随着大型赈灾晚会的结束,随着抗震救灾第一线72小时黄金时间的逐渐远去,青海卫视的新闻直播也在一天天从慌乱中走向了紧张有序。
  有人说,地震使青海卫视实现了凤凰涅槃。还有一种比较轻松的说法是,青海卫视,由此实现了华丽转身。
  从开始尝试直播到全天24小时滚动直播,青海卫视只用了短短三天。不仅如此,青海电视台的藏语节目也在第一时间进行翻译和采访,及时以安多方言向广大藏区群众报道了抗震救灾的情况,同时,第一次播出了康巴方言的新闻节目。全台各频道全方位报道党中央、国务院、青海省委、省政府组织抗震救灾、抢救伤病员、开展物资救援、灾民安置、悼念活动等方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活动,发挥了电视作为最重要的主流媒体优势功能和作用。传播速度抢到了其他媒体的前面,在重大事件面前,青海卫视播出的电视新闻成为了人们获取权威信息的主渠道,这让青海电视台作为一个小台、弱台的形象有了很大改观。
  多难兴邦,灾难凝聚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并且形成了一种非常可贵的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灾难、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这种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激励玉树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玉树。同样,这场灾难也考验和锻炼了青海电视台的编采力量,也造就了青海电视台新闻人的良好对外形象,青海电视人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灾难面前喷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通过电视新闻直播,人们已经看到,青海卫视也在报道抗震救灾的实践活动当中,以新的姿态和形象站立起来。抗震救灾工作结束了,灾后重建工作还在继续,青海电视台的新闻直播还将一直坚持下去。
  在灾难面前站起来的电视新闻媒体,在国内并非只有青海一家。前年汶川大地震,以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为代表的电视传媒在第一时间派出精兵强将奔赴震灾前线,通过直播、现场连线、消息、专题等形式,从余震不断的现场发回报道,全天候、多角度、全方位地跟进新闻,让人们同步了解灾区动态,广受观众欢迎。以湖南卫视为例,1998年那场洪水,湖南卫视也是在慌乱之中实现了第一次电视新闻直播,2003年抗击“非典”,2009年南方的冰雪灾害,湖南卫视都在进行全天新闻滚动直播,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赢得了胜利,走向了成熟。
  有人在网上评论,说青海卫视成熟了。有网友在网上留言说:此前青海卫视从未进行过电视节目直播,而在玉树灾情紧迫时,为配合抗震救灾直播,使青海卫视实现了一夜成熟。
  网民用了“成熟”两个字来表达对青海卫视的尊重和热爱,青海卫视的成熟,不仅体现在首次完成了直播,站上了一个技术“高度”;也锻炼考验了青海电视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这是青海卫视在抗震救灾中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是在抗震救灾中收获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观众和网友对青海电视台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的肯定,是对青海电视人的鼓舞和鞭策,但实事求是地讲,青海电视台要守住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成绩和荣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它比仅仅实现形式上的直播要艰难得多。直播,毕竟是一项技术流程,本质上的内容要比形式上的流程还要重要。正如我们炒菜,所有的菜都有了,放在了一个流程之上,进行加工烹调,加工和烹调的过程,虽然对于饭菜是否美观、可口,有一定影响,但它还不是最有决定性的因素。决定炒什么菜、配什么菜、营养如何掌握、花色如何搭配、甚至在年前种什么菜、怎样种,这才是对整个节目的餐桌最为重要和关键的。
  从形式上看,青海卫视的新闻直播,在一个特殊的时间,完成和实现了。但其中有着许多特殊性和偶然性,我们看到,青海玉树地震,青海人民通过电视记住了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张丹丹,这位当年主持湖南卫视晚间新闻而出名、今年主持了青海台春晚的著名主持人,在玉树地震第二天来到青海,主持了青海卫视的首场新闻直播以及其他许多节目,给青海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相比之下,青海自己的主持人、编辑、记者、技术人员等等,在湖南卫视多少有点反客为主的现实条件下,多少有点窘迫、有点寒酸、有点灰头土脸。
  现代电视传媒的发展需要采、编、播一体化的电视新闻工作者,“一专多能”成为现代传媒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从采到编、再到播出,这本身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我们看到,直播节目不仅考验主持人和记者的表达能力,更考验编辑、主持人、记者的发现能力和感受能力。有位记者在总结直播报道经验时说:“在现场,你不是出镜的脸,你是观察细节变化的眼睛、是判断分析新闻的脑子。”一批有思想、有判断力、有传达能力的记者和编辑,才是真正提高新闻直播水准的最关键因素。
  全面提高编采人员的编采综合能力与水平,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需要长期为之奋斗的大问题。因为不论我们是否愿意,电视新闻直播已经成为我们面对观众的一种方式了,在抗震救灾的特殊时期,电视节目中的一些失误、不足,观众会原谅和容忍,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但是,进入常规状态之后,屏幕上频频出现的失误,就不能要求观众去原谅了。青海电视台是个被大家公认的小台、弱台,经过了多年的摸索、尝试,走过了艰难曲折甚至反复的历程,就目前而言,其实力还不能与全国发达地区许多省级电视台抗衡,但是通过电视直播实践,我们确实已经看到青海电视也正在迅速发展。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国际电视媒体在全球电视新闻直播中的先进技术、表现手法和操作理念;另一方面,也要向兄弟省市媒体看齐,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丧失自己的信心与判断力,尤其是在类似抗震救灾这样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报道中,切不可因为时效性而忽略了准确性,或者是被其他媒体“牵着鼻子走”。即使在一切恢复正常状态之后,仍然要相信青海省和青海电视台都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后发展优势,青海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发展潜力巨大,青海电视台处在一个拥有如此众多优势和潜力的地域背景之上,这为电视台提供了节目题材资源。青海台根据自身特点和区域经济、文化特征,完全可以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做到新闻节目质量不低下。青海卫视的直播新闻,完全可以以一个“大编辑部”的思路,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实现采、编、播一体化的系统,从而真正跳出技术流程束缚,站在整体全局的高度,从人的观念、意识、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改进和提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实现青海新闻真正意义上的大直播,这才是青海电视台今后发展的方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所需要的条件。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青海电视台的决策者和每一位从业人员的深入思考,更需要大家长期艰苦的努力和奋斗。
  青海电视台,正走在新闻直播的起点之上。
  
  (作者单位:青海电视台新闻中心)
其他文献
国庆期间在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举办的“迎国庆菊花展”,像一道诱人的大餐,向人们呈现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景。  菊花作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君子”,以淡泊自然、傲雪凌霜而为人们所喜爱。我国欣赏菊花的历史从周朝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文人墨客赏菊吟诗咏感怀,写下了众多精美的诗篇,绘就了无数多彩的画卷。畅游在菊花的海洋中,在赏菊、品菊的意境中让我对苏东坡的“菊残独有傲霜枝
期刊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进一步创新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路;其次,重视农民工在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再次,按照“三贴近”原则,搞好农村文化活动;第四,加强对文化馆(站)的建设。  一、进一步创新农村文化的思路  1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规范着中国人的伦理道德,释、道两家文化则使人们进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就在这三家文化交织共存中,产生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形式以及对待事物的认识方法。历代中国画家的创作思维也深受这三家文化的影响,并以此为导向不断地推动中国画的发展及演变,由此而产生了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中国画艺术。  一、儒学文化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  儒学是孔子与孟子创立的一门学说。其中《论语》《孟子》《礼记》
期刊
众说周知,生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在自然状态中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高原“花儿”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未经现代任何艺术加工的民间歌曲,是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态高原“花儿”作为“原生的生态环境”中的伴生物,与各民族文化、地域环境、血缘关系、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它不仅是人们历史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
期刊
《文学语言专题研究》是王培基先生继《修辞学专题研究》之后的又一部学术专著。当初,洋洋40万言的《修辞学专题研究》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在语言学界、尤其是在修辞学界产生了不小反响,许多修辞评论家纷纷发表评论,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国修辞学通史》(当代卷)、《二十世纪汉语修辞学》等史著中也都做了专门评介,从而使他跻身于全国修辞学翘楚行列。  在此之前,王培基先生已编写过高校有关教材,在《修
期刊
“花儿”是流传在西北五省(区)的经典民歌,流淌在西北各族人民心里,由汉、藏、土、回、东乡、保安、裕固、撒拉等九个民族共同传唱,是人类罕见的文化现象。青海是“花儿”的主要传唱地区,历史悠久,曲令众多,歌手辈出。据史料记载,“花儿”的传唱活动在青海始于明代。明人高洪“青丝垂柳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的诗句反映的就是当时青海省民和县古鄯地区传唱“花儿”的场景,距今已有近七
期刊
一、青海“花儿”的语言特征  青海“花儿”表达的社会内容很丰富,有反映劳动生活的,有表达爱情的,有讴歌时代、赞美祖国河山的,有叙述历史的,有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还有借历史传说来表达当今的社会现状等等,总之“花儿”尽情地表达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在“花儿”中尽显人间百态。正如老百姓所说“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  “花儿”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的部分区域
期刊
青海灯影戏固有的内外矛盾  国家在编纂十大文艺集成(志)书时按其编辑体例规定,各省灯影戏均被列入“木偶皮杂”类而未被编入,青海灯影戏也不例外。但在我们青海,情况特殊,虽然在形式上它属傀儡戏,但它仍被称之为“戏”。是地地道道的地方剧种,它和“青海眉户戏”、“藏戏”,还有后来创立的“青海平弦戏”,并称青海四大剧种。  青海灯影戏虽然其外在表象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戏剧艺术,但从戏剧艺术的构成因素去审视,它
期刊
空间是建筑及其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核心,本文从传统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传统中国画中山水画的意境与建筑空间的意境,通过对两者的分析,剖析意境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例从设计师和建筑本身两个方面来浅谈如何才能创造出有意境的空间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意境的内涵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按照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生活图景和表现
期刊
塞尚的一句经典:“天地间唯余色彩”,让我们记忆犹新。他坚持认为,“要画出世界的精华所在,你就必须要有一双画家的眼睛,一双仅仅从色彩的角度去观看的眼睛,把它抓住,然后再向其他事物诉说这一切。在自然面前,你再怎么谨慎、再怎么真挚、再怎么谦恭都不为过。”色彩之于塞尚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既是绘画要表达的对象,又是塞尚塑造画面空间形式的手段。  一、色彩逻辑  塞尚始终认为绘画是视觉艺术。他说,“绘画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