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问题为引导,首先,就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然后,笔者针对关于中学生在数学课堂提问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提出三个建议。
关键词:数学 学生 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179-01
当前的中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改变当前忽视怎样创设数学课堂情境,如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的状况,想要实现新课程的真正改革主要是要做到:改变并强调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方式,要具备合作与交流、乐于研究、主动参与的特征,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广大教师要针对新课题的这种改革去探索和研究。
1 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原因
1.1 学生不是很具备提问的意识和策略
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要求学生能够提出质量和价值高的问题,即学生要善于提问和会提问。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或者是其思维能力差的话,那么他也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非常肤浅,他们认为数学问题主要是凸显自己不会的数学题。这反映了在数学课堂中有一些学生问教师的问题主要是不会做,同时也反映了多数学生否认自己在课堂中有问题。这些主要反映在课下和课间学生向伙伴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是自己不会的一些作业、练习和例题。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才能达到最终目的,所以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策略的培养训练。
1.2 学生缺乏提问勇气和精神
虽然有些学生有过提问的意向,但只有少数学生提出过问题,有时有多个问题没有提完就被教师由于担心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匆匆掐断,就会让课堂氛围十分压抑,会导致学生思想的压抑。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变得敏感自尊,由外向转为内向,从而影响了课堂提问学生外在表达的效果。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有种倾向是学生逐渐在课堂上不轻易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敢提出没有把握的问题,而且当有问题时,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问同伴,其次才是父母和老师。
1.3 教师教育策略与教学方式
当前初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了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习惯性的对现成的定理、概念、结论和性质进行传授,反而忽略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课堂中没有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只是一味的追求讲清楚课本上的内容,教师很少采用探讨式、问题式、研究式、启发式等适合学生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没有刻意的去营造和培养学生提问的环境与策略。在教学中只是一味的采用机械式的记忆和模仿,才去统一的教学模式去“加工”和“训练”学生,这样让学生失去个性和思维的“产品”。
2 对策
2.1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宽松的教学环境
学生要“敢问”才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学生主要是担心其提问或者是表述受到限制或者是教师的批评和挖苦,导致了免得麻烦不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沟通的时候要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选择和人格都要给予公平的对待和尊重。教师要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和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去猜测和思考,学生才能够非常自由的去思考与提问。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间的相互信息评价和交换,及时的给予学生选用信息和引导其思考。教师评价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评价不是指责学生,而是激发学生相互或者个体的问题意识。
2.2 教师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材有很多的数学问题没有更好的突出思维的过程,一些具有难度的例题和习题都不能够反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维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和提示是很重要的。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直接将例题的解答过程详细的板书出来,这样子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和对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很利。教师在课堂中对待学生的问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并且给予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的去思考和学习。
2.3 探究式教学
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多是重视通过教师传授,学生获取的方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这类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学法,因此,学生洗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会导致大部分学生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更不谈提出问题了。现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作用不在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不断的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的探究式的教学过程。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给予学生发布预定的学习指定,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的去尝试解决、提出猜想和发现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谈增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47-149.
[2] 胡迎春.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教学与管理,2006(4):115-116.
[3] 郑庆文.产婆术教学法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1):112-113.
[4] 胡小英,曾菊华.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问[J].教学与管理,2008(3):125-126.
[5] 赵传兵,夏志芳.师生对课堂提问认同差异的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45-47.
关键词:数学 学生 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179-01
当前的中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改变当前忽视怎样创设数学课堂情境,如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的状况,想要实现新课程的真正改革主要是要做到:改变并强调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方式,要具备合作与交流、乐于研究、主动参与的特征,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广大教师要针对新课题的这种改革去探索和研究。
1 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原因
1.1 学生不是很具备提问的意识和策略
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要求学生能够提出质量和价值高的问题,即学生要善于提问和会提问。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或者是其思维能力差的话,那么他也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非常肤浅,他们认为数学问题主要是凸显自己不会的数学题。这反映了在数学课堂中有一些学生问教师的问题主要是不会做,同时也反映了多数学生否认自己在课堂中有问题。这些主要反映在课下和课间学生向伙伴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是自己不会的一些作业、练习和例题。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才能达到最终目的,所以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策略的培养训练。
1.2 学生缺乏提问勇气和精神
虽然有些学生有过提问的意向,但只有少数学生提出过问题,有时有多个问题没有提完就被教师由于担心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匆匆掐断,就会让课堂氛围十分压抑,会导致学生思想的压抑。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变得敏感自尊,由外向转为内向,从而影响了课堂提问学生外在表达的效果。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有种倾向是学生逐渐在课堂上不轻易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敢提出没有把握的问题,而且当有问题时,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问同伴,其次才是父母和老师。
1.3 教师教育策略与教学方式
当前初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了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习惯性的对现成的定理、概念、结论和性质进行传授,反而忽略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课堂中没有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只是一味的追求讲清楚课本上的内容,教师很少采用探讨式、问题式、研究式、启发式等适合学生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没有刻意的去营造和培养学生提问的环境与策略。在教学中只是一味的采用机械式的记忆和模仿,才去统一的教学模式去“加工”和“训练”学生,这样让学生失去个性和思维的“产品”。
2 对策
2.1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宽松的教学环境
学生要“敢问”才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学生主要是担心其提问或者是表述受到限制或者是教师的批评和挖苦,导致了免得麻烦不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沟通的时候要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选择和人格都要给予公平的对待和尊重。教师要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和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去猜测和思考,学生才能够非常自由的去思考与提问。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间的相互信息评价和交换,及时的给予学生选用信息和引导其思考。教师评价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评价不是指责学生,而是激发学生相互或者个体的问题意识。
2.2 教师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材有很多的数学问题没有更好的突出思维的过程,一些具有难度的例题和习题都不能够反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维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和提示是很重要的。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直接将例题的解答过程详细的板书出来,这样子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和对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很利。教师在课堂中对待学生的问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并且给予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的去思考和学习。
2.3 探究式教学
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多是重视通过教师传授,学生获取的方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这类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学法,因此,学生洗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会导致大部分学生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更不谈提出问题了。现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作用不在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不断的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的探究式的教学过程。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给予学生发布预定的学习指定,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的去尝试解决、提出猜想和发现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谈增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47-149.
[2] 胡迎春.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教学与管理,2006(4):115-116.
[3] 郑庆文.产婆术教学法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1):112-113.
[4] 胡小英,曾菊华.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问[J].教学与管理,2008(3):125-126.
[5] 赵传兵,夏志芳.师生对课堂提问认同差异的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45-47.